一种消除管体拨转产生内凹损伤的拨料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6132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除管体拨转产生内凹损伤的拨料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消除管体拨转产生内凹损伤的拨料装置,在进管端与移管段结合处设有过渡圆弧,在移管段与挡管端结合处设有内凹的缓冲圆弧槽,缓冲圆弧槽与挡管端的挡管边相切,且低于移管段的底面,其圆弧半径与待拨转荒管的半径相对应。荒管从斜置过渡台进入脱棒拨转机构,荒管首沿过渡圆弧滚入移管段,然后再沿移管段滚入缓冲圆弧槽,当滚到与挡管端的挡管边时,由于管体的自重迫使管体反向滚入缓冲圆弧槽,从而消减管体的滚动撞冲能量,在管体滚落过程中管体与挡管边之间为滚动接触,不会产生管壁内凹缺陷,也不会在管体表面形成撞痕磕伤,同时还能提高管体圆度,对管体后续的螺纹加工十分有利,能彻底消除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专利说明】一种消除管体拨转产生内凹损伤的拨料装置

【技术领域】
: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无缝钢管的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荒管轧制后脱棒的拨料装置。

【背景技术】
:
[0002]在生产无缝钢管的过程中,钢管轧制后需要进行芯棒与荒管的分离脱棒工序。轧制后的荒管连同芯棒一起进入到脱棒机进行脱棒,如图1所示,荒管由初始状态的首道拨转机构I的拨转臂勾住,首道拨转机构I转动将带有芯棒的荒管拨转到移管输送线2上,移管输送线2将荒管输送到斜置过渡台3的高位端,荒管从斜置过渡台3的高位端自动滚动到斜置过渡台3的低位端,然后滚动到初始状态的脱棒拨转机构4上,脱棒拨转机构4将荒管送到辊道5上,进行脱棒工序。现有的脱棒拨转机构4如图2所示,包括底座41、油缸42、活塞杆43和拨料臂44,油缸42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底座41上,活塞杆43与拨料臂44的进管端铰连接,所述拨料臂44由进管端441、移管段442和挡管端443组成,进管端441和挡管端443垂直设置在移管段442的两端,形成一个容管平底槽444,挡管端443顶端到移管段442底面的高度大于荒管外径,进管端441的顶面到移管段442底面的高度为5毫米?荒管外径1/3,移管段442底面为斜面,进管端441高,挡管端443端低。
[0003]由于这种脱棒拨转机构4的拨料臂44的进管端441和挡管端443垂直连接在移管段442的两端,荒管从斜置过渡台3进入脱棒拨转机构4,首先从进管端441落入移管段442上,然后沿移管段442向挡管端443快速滚落,当快速滚落的荒管撞击到挡管端443时,荒管很容易翻过挡管端443甩出去,因此只能增加挡管端443的高度,此种方案虽然阻止荒管翻过挡管端443,但快速滚落的荒管撞击到挡管端443时,在荒管表面会产生内凹缺陷,尤其是在荒管进入脱棒拨转机构4时的温度仍在800°C左右,此时的荒管硬度较低,受到冲击力后很容易产生内凹缺陷,这将严重影响成品管的表面质量。若在管体两端表面产生内凹缺陷,后续在管体端部加工螺纹时,内凹处就会出现螺旋车不出来,轻则形成不完螺纹齿型不全,齿顶缺失,重则会出螺纹车不现,出现螺纹断缺,这样既影响管体的连接强度,又影响到连接处的密封性能,这就导致成品钢管报废,由此因素导致的废品率较高,据统计管体凹面形成黑扣缺陷的比例在15%,给生产商造成的损失重大。即使内凹缺陷出现在管体的其它部位,也会改变钢管的实际流量,对于高精度的采油钢管来讲也是不合格的。这是钢管生产过程中一个长期存在,且一直未能得到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除管体拨转产生内凹损伤的拨料装置,它能消除脱棒拨转机构在荒管拨转过程中对荒管表面造成内凹缺陷。
[0005]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消除管体拨转产生内凹损伤的拨料装置,包括底座、油缸、活塞杆和拨料臂,油缸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活塞杆的上端与拨料臂的外伸端铰连接,所述拨料臂包括进管端、移管段和挡管端,进管端和挡管端设置在移管段的两端,挡管端顶端到移管段底面的高度大于荒管外径,进管端的顶面到移管段底面的高度为5毫米?荒管外径1/3,移管段底面为斜面,进管端高,挡管端端低,其特征是:进管端与移管段结合处设有过渡圆弧连接,过渡圆弧与进管端的内侧边及移管段同时相切,过渡圆弧的半径大于等于待拨转荒管的半径;在移管段与挡管端结合处设有内凹的缓冲圆弧槽,缓冲圆弧槽与挡管端的挡管边相切,缓冲圆弧槽圆弧半径大于等于待拨转荒管的半径,缓冲圆弧槽低于移管段的底面,缓冲圆弧槽与移管段的底面的结合处通过弧面过渡。
[0007]进一步,进管端顶端到过渡圆弧底部的距离大于5毫米,挡管端顶面到缓冲圆弧槽底部距离为待拨转荒管直径的I?2倍。
[0008]进一步,进管端顶端到过渡圆弧底部的距离为10毫米,挡管端顶面到缓冲圆弧槽底部距离为待拨转荒管直径的1.2倍。
[0009]进一步,缓冲圆弧槽圆弧半径为待拨转荒管的半径I?2倍。
[0010]进一步,缓冲圆弧槽圆弧半径为待拨转荒管的半径1.5倍。
[0011]由于在进管端与移管段连接处设有过渡圆弧,在挡管端与移管段之间设有缓冲圆弧槽,荒管从斜置过渡台进入脱棒拨转机构,首先从进管端落入移管段上,在此过程中,荒管管体沿过渡圆弧滚动进入移管段,然后再沿移管段滚向挡管端,在接近挡管端时,快速滚落的荒管会以滚动方式进入内凹的缓冲圆弧槽,由于缓冲圆弧槽与挡管端的挡管边相切,因此荒管会进入内凹的缓冲圆弧槽后不会直接与挡管端的挡管边直接相撞,而是沿缓冲圆弧槽的圆弧面进行滚动,当沿挡管端的挡管边滚动时,由于管体的自重迫使管体反向滚落到缓冲圆弧槽中,从而消减管体的滚动撞冲能量,在此过程中管体与挡管端的挡管边之间为滚动接触,而不是现有技术中的撞击,因此在管体滚落过程中不会产生管壁内凹缺陷,也不会在管体表面形成局部撞痕磕伤,同时还能进一步提高管体圆度,对管体后续的螺纹加工十分有利,能彻底消除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
[0012]图1为现有脱棒机的结构不意图;
[0013]图2为现有脱棒拨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脱棒机上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6]图中:1_首道拨转机构;2_移管输送线;3_斜置过渡台;4_脱棒拨转机构;5-辊道;41-底座;42-油缸;43-活塞杆;44-拨料臂;441_进管端;442_移管段;443_挡管端;444-容管平底槽;445_过渡圆弧;446_缓冲圆弧槽。

【具体实施方式】
:
[0017]下面结合【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一种消除管体拨转产生内凹损伤的拨料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底座41、油缸42、活塞杆43和拨料臂44,油缸42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底座41上,活塞杆43的上端与拨料臂44的外伸端铰连接,所述拨料臂44包括进管端441、移管段442和挡管端443,进管端441和挡管端443设置在移管段442的两端,挡管端443顶端到移管段442底面的高度大于荒管外径,进管端441的顶面到移管段442底面的高度为5毫米,移管段442底面为斜面,进管端441高,挡管端443端低,进管端441与移管段442结合处设有过渡圆弧445连接,过渡圆弧445与进管端441的内侧边及移管段442同时相切,过渡圆弧445的半径与待拨转荒管的半径相同;在移管段442与挡管端443结合处设有内凹的缓冲圆弧槽446,缓冲圆弧槽446与挡管端443的挡管边相切,缓冲圆弧槽446圆弧半径等于待拨转荒管半径的1.1倍,缓冲圆弧槽446低于移管段442的底面,缓冲圆弧槽446与移管段442的底面的结合处通过弧面过渡。挡管端443顶面到缓冲圆弧槽446底部距离为待拨转荒管直径的1.5倍。
[0019]使用时,如图4所示,荒管从首道拨转机构I经过移管输送线2和斜置过渡台3到脱棒拨转机构4上,脱棒拨转机构4的拨料臂将荒管拨转到辊道5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消除管体拨转产生内凹损伤的拨料装置,包括底座(41)、油缸(42)、活塞杆(43)和拨料臂(44),油缸(42)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底座(41)上,活塞杆(43)的上端与拨料臂(44)的外伸端铰连接,所述拨料臂(44)包括进管端(441)、移管段(442)和挡管端(443),进管端(441)和挡管端(443)设置在移管段(442)的两端,挡管端(443)顶端到移管段(442)底面的高度大于荒管外径,进管端(441)的顶面到移管段(442)底面的高度为5毫米?荒管外径1/3,移管段(442)底面为斜面,进管端(441)高,挡管端(443)端低,其特征是:进管端(441)与移管段(442)结合处设有过渡圆弧(445)连接,过渡圆弧(445)与进管端(441)的内侧边及移管段(442)同时相切,过渡圆弧(445)的半径大于等于待拨转荒管的半径;在移管段(442)与挡管端(443)结合处设有内凹的缓冲圆弧槽(446),缓冲圆弧槽(446)与挡管端(443)的挡管边相切,缓冲圆弧槽(446)圆弧半径大于等于待拨转荒管的半径,缓冲圆弧槽(446)低于移管段(442)的底面,缓冲圆弧槽(446)与移管段(442)的底面的结合处通过弧面过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消除管体拨转产生内凹损伤的拨料装置,其特征是:进管端(441)顶端到过渡圆弧(445)底部的距离大于5毫米,挡管端(443)顶面到缓冲圆弧槽(446)底部距离为待拨转荒管直径的I?2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消除管体拨转产生内凹损伤的拨料装置,其特征是:进管端(441)顶端到过渡圆弧(445)底部的距离为10毫米,挡管端(443)顶面到缓冲圆弧槽(446)底部距离为待拨转荒管直径的1.2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消除管体拨转产生内凹损伤的拨料装置,其特征是:缓冲圆弧槽(446)圆弧半径为待拨转荒管的半径I?2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消除管体拨转产生内凹损伤的拨料装置,其特征是:缓冲圆弧槽(446)圆弧半径为待拨转荒管的半径1.5倍。
【文档编号】B21C45/00GK204247739SQ201420712571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4日
【发明者】阚海锋, 陈松林, 徐扣富 申请人:江苏常宝普莱森钢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