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变力涡卷发条加工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6972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主动变力涡卷发条加工工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发条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主动变力涡卷发条加工工具。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204682240U的中国专利(专利号201520409545.8)公开了一种智能细线钓大鱼控制器以及安装上述控制器的钓鱼竿,其中公开了一种智能细线钓大鱼控制器,控制器内安装有变力动力发条,变力动力发条由一段宽度渐变的钢带从窄端向宽端依次卷制而成的涡卷结构,且因此当鱼线拉出时,钢带由窄端逐渐卷到动力转轴上,由于钢带的宽度不一致,因此发条产生的扭力也在逐渐增大,因此能够将鱼产生的外力通过发条产生的变力逐步卸掉,从而达到变力缓冲的目的,避免了刚性硬连接对部件的损坏。现有的变力动力发条即主动变力涡卷发条有没有专用的加工设备,通常通过手工对涡卷结构的发条卷侧面进行打磨,使其由外圈向内圈宽度逐渐变窄,此种加工方式费时费力,劳动量较大且加工效率很低;另一种采用将普通钢带首先切割为宽度渐变的钢带,然后从窄端向宽端依次卷制为涡卷结构,此种需要与钢带长度相适应的大型专用机床,设备投资太大,不利于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成本低廉的主动变力涡卷发条加工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内顶件和外套件;所述内顶件包括柱状本体,所述柱状本体的第一端和/或第二端的外端设有外螺纹部,所述外螺纹部的外端设有锥形头;所述外套件包括套状本体,所述套状本体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所述套状本体第二端的内表面设有发条卷限位环;所述内顶件的锥形头能够通过套状本体的第一端伸入到所述外套件内,且所述内顶件外螺纹部的外螺纹能够与所述外套件内表面的内螺纹相互配合。

进一步的,套状本体内表面由第一端向第二端加工有连续的轴向缺口;当发条卷安装在套状本体内时,其便于容纳发条卷的外接头。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其用于加工变力动力发条,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劳动强度低、加工效率高且设备投资小的优点,通过使用非常适合理论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主动变力涡卷发条加工工具中内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主动变力涡卷发条加工工具中外套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侧视图;

图5是图3中A-A剖视图;

图6是主动变力涡卷发条加工工具中外套件装入发条卷的状态图;

图7是主动变力涡卷发条加工工具装配后的挤压动作前状态图;

图8是主动变力涡卷发条加工工具装配后的挤压动作后状态图;

图中:1、柱状本体,2、外螺纹部,3、锥形头,4、套状本体,5、发条卷限位环,6、轴向缺口,7、发条卷,8、外接头,9、切割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公开。

参见图1-5,一种主动变力涡卷发条加工工具,包括内顶件和外套件;内顶件包括柱状本体1,柱状本体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外端均设有外螺纹2部,外螺纹部的外端均设有锥形头3;外套件包括套状本体4,套状本体4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套状本体4第二端的内表面设有发条卷限位环5,且套状本体4内表面由第一端向第二端加工有连续的轴向缺口6;内顶件的锥形头3能够通过套状本体4的第一端伸入外套件内,且内顶件外螺纹部2的外螺纹能够与外套件内表面的内螺纹相互配合。

装配时,将发条卷7安装在套状本体4内,此时发条卷7的的底面的外缘与发条卷限位环5构成限位配合,发条卷7外接头正好位于轴向缺口6内,参见图6;然后将内顶件一端的锥形头3伸入到套状本体4内,并通过外螺纹部2的外螺纹与套状本体4内表面的内螺纹配合连接为一体,参见图7。

加工时,通过旋紧内顶件使其锥形头3接近发条卷7的的顶面并逐渐挤压;由于锥形头的锥形形状,使发条卷7内部各圈发条由顶面向底面发生平移,最终在发条卷7的底面形成与锥形头3形状吻合的切割部9;调整切割部9的外锥面平整后,通过直线切割将切割部9沿径向割下(虚线为切割线),则剩余的部分即得到一个主动变力涡卷发条(卷);被切割下的部分通过重新卷制后,即位于外圈的窄部和内圈的宽部互换位置,则能够得到第二个主动变力涡卷发条(卷)。

为了实现不同型号(长度、宽度)发条的加工,可以通过调整外套件的内径以及内顶件锥形头的锥度等参数来实现。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有可能对局部结构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