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机壳类零件加工的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3521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立式车床上加电机壳类零件时所使用的气动定心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加工电机壳类零件时,为保证电机壳内孔的相对精度,一般使用内孔定位,分为粗加工、精加工两道工序。粗加工时,需要手动校正工件毛坯内孔,然后粗加工内孔;精加工时,用粗加工过的内孔定位工件,先精加工内孔上部,然后翻转工件,以精加工过的内孔上部定位工件,再来加工内孔下部,这种加工方法无法一次将内孔加工完成,因此无法保证两次加工的内孔面之间相对位置精度,同时加工效率也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操作简易并且价格廉价的装置,通过先用内孔定位,然后夹紧工件,然后定位装置退出工件内孔的办法来留出加工空间,使对内孔加工可以一次完成。

鉴于电机壳毛坯尺寸往往精度较高,加工余量较少,现将定位部分设计为气动式,气缸安装在气缸定位板上,汽缸定位板上有定位凸台,汽缸定位板由凸台定位并通过螺钉连接在工作台上,气缸的活塞连接定位盘,定位盘可随气缸的活塞上下移动,外座用于支撑工件和对定位盘导向,定位盘上有多个环形定位凸台,用于对不同类型电机壳内孔进行定位。气动换向阀上安装快速接头,加工时将工件放在外座上,气管通过快速接头与气动换向阀连接,打开气动换向阀则气缸的活塞向上运动,带动定位盘移动,并将定位盘上的定位凸台插入工件内孔,将工件找正;然后使用压板压紧工件,再转换气动换向阀开关,气缸的进气方向反向,活塞向下运动,定位盘退回原位,留出加工空间。此时工件已经完全找正并定位压紧,将气管快速接头拔出即可开始加工,可一次将整个内孔及端面加工完毕。由于内孔及端面一次加工完毕,因此可保证各孔及端面的相对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减少了手动找正工件中心的环节,只需将工件放置到该装置上,打开气动换向阀,即可由气缸带动自动定心找正。粗、精加工无需翻转工件,一次装夹便可完成整个内孔及端面的加工,同时可保证各加工部位之间的相对精度,加工精度完全由机床精度保证,不会由于工人技术水平的差异带来加工精度的不同。定位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个定位台阶,以适合各种型号的电机壳零件,加工效率高同时又具备很强的通用性;使用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占地空间小、成本低、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1.工作台,2.气管,3.快速接头,4.气动换向阀,5.外座,6.工件,7.定位盘,8.压板,9.气缸定位板,10.螺杆,11.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加工时,将工件放在外座5上,将气管2通过快速接头3连接到气动换向阀4上,打开气动换向阀4,则气缸11的活塞向上运动,并带动气缸定位板9向上运动,将气缸定位板9上的定位凸台插入工件6内孔,从而使工件6找正中心,然后用通过拧紧螺杆10上的螺母来压紧压板8,从而压紧工件6,然后通过气动换向阀4转换气缸11进气方向,气缸11的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定位板9退回原位,给刀具留出加工空间,此时工件6已经完全找正并定位压紧,可以一次性将整个内孔加工完毕,通过一次加工可保证各孔及平面的相对精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