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赤道带壳板的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96317阅读:968来源:国知局
非对称赤道带壳板的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球罐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对称赤道带壳板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球罐建造分为车间制作和现场安装,与球壳板直接相焊的部件,如上支柱与赤道板之间的焊接在车间制作完成,球壳板半成品运输至施工现场再进行吊装拼成整体后焊接。传统的三带球罐、五带球罐、七带球罐采用了对称分瓣结构形式,其特点之一是赤道带球壳板在纬向和经向上都是对称的,赤道板的纬向中心正好处在球罐的中心水平线上。因此,赤道板与球罐支柱组对时,只要在赤道板的外侧正中心位置焊接上支柱,即可保证支柱安装时正好与球罐正切。由于赤道板结构是完全对称的,因此,对称式赤道板非常方便组焊,如图1。

随着球罐不断大容积化,国内最大丙烯球罐已做到40003,球罐容积的大型化,使得球壳板的分瓣排版形式也多样化。当球罐容积一定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球壳板的块数,实现球罐分瓣的最优化,实现提高球壳板材料利用率的目的。四带球罐是在传统三带球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分瓣形式,将传统球罐的赤道带在纬向上一分为二,即分为赤道带和上温带。四带球罐的赤道带板只有经向对称而纬向不对称,如图2,称为非对称赤道板。如果采用传统的方法组焊非对称赤道板与支柱,上支柱与水平平台呈一定角度,不易控制精度,安装效率低。另外,现在方法需要搭建用于下支柱和带上支柱的赤道板现场组对的施工平台,对施工现场场地有面积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对称赤道带壳板的安装方法,旨在方便对非对称赤道带壳板进行安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非对称赤道带壳板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赤道板置于组对平台上,在赤道板上标出上支柱定位点,赤道板下端置于水平平台上,赤道板上端置于升降调节装置的横梁上;

将升降调节装置的横梁托住赤道板上端,调整横梁的安装高度,当赤道板的上支柱定位点距离组对平台高度到达理论高度时,固定横梁,在赤道板的上支柱定位点处焊接上支柱;

在基础上安装下支柱及拉杆附件,吊装赤道板并固定上支柱和下支柱后,完成赤道板的安装后进行其它带壳板的安装。

优选地,所述赤道板上的上支柱定位点为球罐中心水平线和经向对称线的交点。

优选地,吊装赤道板时,先依次吊装两相邻的带上支柱的赤道板,并固定上支柱和对应的下支柱,然后吊装两赤道板之间的不带上支柱的赤道板,依此吊装其它赤道板。

优选地,上支柱和下支柱之间采用环缝卡具和固定块配合固定。

优选地,在焊接上支柱时,保证其与组对平台相对平行。

优选地,完成所有赤道板吊装后,整体调节赤道带和支柱之间几何尺寸到允许误差范围内以后,再进行其它带壳板的吊装。

本发明提出的非对称赤道带壳板的安装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车间制造时,借助升降调节装置,将非对称赤道板水平中心线位置调到虚拟对称高度h,便于测量支柱与赤道板组对时支柱的水平度。只要保证支柱水平,即可保证支柱与赤道板相切,方便了进行赤道板的安装;

2、现场拼装时,先安装下支柱(包含拉杆等附件),在赤道板吊装时,上支柱与下支柱之间环缝的连接在空中进行(传统方法是在地面施工平台上完成上下支柱之间的焊接,再进行吊装),采用环缝卡具和固定块配合连接组对下支柱与上支柱的环缝,赤道带一圈拼装完后,再进行赤道带和支柱之间几何尺寸的整体调节,有利于减少组装应力。同时,该方法不需要搭设用于下支柱和带上支柱的赤道板现场组对的施工平台,大大减少对施工现场场地面积要求。同时,可节约吊装台班,提高球罐吊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对称式赤道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非对称式赤道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非对称赤道带壳板的安装方法在安装赤道板与上支柱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非对称赤道带壳板的安装方法在安装赤道板与上支柱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非对称赤道带壳板的安装方法中升降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非对称赤道带壳板的安装方法在安装下支柱及其附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非对称赤道带壳板的安装方法在安装第一块赤道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非对称赤道带壳板的安装方法在安装第三块赤道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非对称赤道带壳板的安装方法在赤道板吊装完毕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赤道板,2-上支柱,3-下支柱,4-赤道带,5-极边板,6-极侧板,7-极中板,8-上极带,9-下极,10-组对平台,11-上支柱定位点,12-升降调节装置,13-千斤顶,14-横梁,15-立柱。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至图9,本优选实施例中,一种非对称赤道带壳板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将赤道板1置于组对平台10上,在赤道板1上标出上支柱定位点11,赤道板1下端置于水平平台上,赤道板1上端置于升降调节装置12的横梁14上;

步骤s20,将升降调节装置12的横梁14托住赤道板1上端,调整横梁14的安装高度,当赤道板1的上支柱定位点11距离组对平台10高度到达理论高度时,固定横梁14,在赤道板1的上支柱定位点11处焊接上支柱2;

步骤s30,在基础上安装下支柱3及拉杆附件,吊装赤道板1并固定上支柱2和下支柱3后,完成赤道板1的安装后进行其它带壳板的安装。

步骤s10中,赤道板1上的上支柱定位点11为球罐中心水平线和经向对称线的交点。在焊接上支柱2时,保证其与组对平台10相对平行。升降调节装置12包括两立柱15、位于两立柱15之间的横梁14以及位于横梁14下方的千斤顶13。千斤顶13驱动横梁14上下移动,立柱15用于对赤道板1的两侧进行限位。

步骤s30中,吊装赤道板1时,先依次吊装两相邻的带上支柱2的赤道板1,并固定上支柱2和对应的下支柱3,然后吊装两赤道板1之间的不带上支柱2的赤道板1,依此吊装其它赤道板1。上支柱2和下支柱3之间采用环缝卡具和固定块配合固定(环缝卡具和固定块采用现有常规设备即可)。

完成所有赤道板1吊装后,整体调节赤道带和支柱之间几何尺寸到允许误差范围内以后(通过调整固定块在环缝卡具上的安装位置,来调整上支柱2和下支柱3之间距离),再进行其它带壳板的吊装。

下面以某一球罐为例进行具体说明,球罐参数如下:球罐由非对称赤道带、上温带、上极带、下极带组成,其中带上支柱2的非对称赤道带板12块,不带支柱的非对称赤道带板12块,一共24块赤道板1,支柱由上支柱2和下支柱3两段组成,如图2。其安装过程如下。

(1)车间制造时,将赤道板1置于组对平台10上,在赤道板1上标出球罐中心水平线和经向对称线,交点a即为上支柱定位点11。赤道板1下端置于水平平台上,上端置于升降调节装置12的横梁14上,如图4。

(2)计算得到理论高度h,通过升降调节装置12,横梁14托住赤道板1上端。当a点高度达到距平台理论高度h时,固定横梁14,如图5。

(3)现场吊装时,先在基础上安装下支柱3及拉杆附件,如图6。

(4)吊装第一块带上支柱2的非对称赤道板1,如图7。上支柱2、下支柱3之间组对采用环缝卡具和固定块配合固定,必要时采用风绳临时固定赤道板1。

(5)采用上一步同样的方法,吊装与步骤4相邻支柱的第二块带上支柱2的非对称赤道板1,然后吊装两支柱间的不带上支柱2的赤道板1,如图8。

(6)依次采用步骤(4)和步骤(5),完成非对称赤道板1的吊装。如图9。整体调节赤道带和支柱之间几何尺寸到允许误差范围内以后,再进行其它带壳板的吊装。

以上方法步骤(1)到步骤(2)亦适用于一段式支柱(未分上、下两段的支柱结构形式)。步骤(3)至步骤(6)亦适用于对称式赤道带球罐的现场拼装。

本发明提出的非对称赤道带壳板的安装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车间制造时,借助升降调节装置12,将非对称赤道板的水平中心线位置调到虚拟对称高度h,便于测量支柱与赤道板组对时支柱的水平度。只要保证支柱水平,即可保证支柱与赤道板相切,方便了进行赤道板的安装;

2、现场拼装时,先安装下支柱3(包含拉杆等附件),在赤道板吊装时,上支柱2与下支柱3之间环缝的连接在空中进行(传统方法是在地面施工平台上完成上下支柱3之间的焊接,再进行吊装),采用环缝卡具和固定块配合连接组对下支柱3与上支柱2的环缝,赤道带一圈拼装完后,再进行赤道带和支柱之间几何尺寸的整体调节,有利于减少组装应力。同时,该方法不需要搭设用于下支柱3和带上支柱2的赤道板现场组对的施工平台,大大减少对施工现场场地面积要求。同时,可节约吊装台班,提高球罐吊装效率。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