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轴铣削夹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71884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轴铣削夹持设备。



背景技术:

泵轴具有直径小、长度长(长径比大)、刚性差,加工泵轴时,加工扁方的要求高。传统加工工艺采用三爪卡盘夹住泵轴的一端,顶尖顶住泵轴的另一端中心孔(如上图),用对称双铣刀,对称铣削双扁方。传统加工工艺存在如下不足:1、铣削时,吃刀量大,振动大,不能分粗铣、精铣。2、振动使轴产生应力变形,造成细长轴的形位尺寸变大;3、振动还会造成切削表面的粗糙度变差;4、泵轴尺寸、粗糙度等精度低,不能满足泵轴的质量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泵轴铣削夹持设备,采用具有v形长槽的定位板和压板夹持泵轴,铣削时,振动幅度大为减少,方便粗铣、精铣,泵轴也不易因振动而变形,能够大大提高泵轴的质量要求。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包括定位板和压板,所述定位板和压板上夹持部分别具有v形长槽,两所述v形长槽扣合用于夹持泵轴,使泵轴铣削扁方部位裸露于所述夹持部的侧壁。

采用具有v形长槽的定位板和压板夹持泵轴,铣削时,振动幅度大为减少,方便粗铣、精铣,泵轴也不易因振动而变形,能够大大提高泵轴的质量要求。

本技术方案涉及的加工设备适用于不同直径的泵轴,适用于不同直径的泵轴时,仅仅发生变化的为压板竖直方向的高度的变化、泵轴轴线高度发生变化,当一泵轴被限制在相扣的两v形长槽中时,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移都能够得到严格的限制,铣削不会产生振动,也不会发生变形,方便粗铣、精铣。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定位板和压板上分别设置铣削长槽和铣削长通槽,所述铣削长槽和铣削长通槽的长度均与泵轴扁方的长度相适应,铣削时,铣削设备上的立铣刀穿过所述铣削长通槽,并延伸至所述铣削长槽。

为了方便立铣刀工作,也为了夹持设备结构紧凑,使铣削长槽和铣削长通槽长度合适,所述铣削长槽和铣削长通槽的端部为圆弧形(或者半圆形)。

为了方便对泵轴两侧进行加工,所述铣削长槽和铣削长通槽分别为两个,分别用于对泵轴的两侧进行铣削。

为了使各部件能够集中,方便装夹,还包括基座,所述定位板设置在基座上,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上。

为了减少泵轴外端悬空而产生变形,所述基座上设置泵轴端部承接座。当然,根据泵轴长度需要,在基座上设置其余承接座也是可行的,用于分段支承泵轴悬空部位。

为了进一步提高泵轴承接可靠性,防止泵轴悬空部位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水平方向的偏移而使泵轴产生变形情况的出现,所述泵轴端部承接座的支承部位设置支承v形槽,所述支承v形槽与所述定位板上的v形长槽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为了提高定板承受的压力,提高与压板配合时对泵轴的夹持力,所述基座上设置支架,所述支架支撑在所述定位板的下部,使所述定位板下方形成架空空间,所述架空空间内设置一压力机构,压力机构对所述定位板施加压力。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1、采用具有v形长槽的定位板和压板夹持泵轴,铣削时,振动幅度大为减少,方便粗铣、精铣,泵轴也不易因振动而变形,能够大大提高泵轴的质量要求。2、定位板和压板上分别设置铣削长槽和铣削长通槽,方便立铣刀穿过所述铣削长通槽进行扁方加工。3、为了减少泵轴外端悬空而产生变形,所述基座上设置泵轴端部承接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泵轴铣削夹持设备,包括定位板1和压板2,所述定位板1和压板2上夹持部分别具有v形长槽11、21,两所述v形长槽扣合用于夹持泵轴7,使泵轴铣削扁方部位裸露于所述夹持部的侧壁。

采用具有v形长槽的定位板和压板夹持泵轴,铣削时,振动幅度大为减少,方便粗铣、精铣,泵轴也不易因振动而变形,能够大大提高泵轴的质量要求。

本技术方案涉及的加工设备适用于不同直径的泵轴,适用于不同直径的泵轴时,仅仅发生变化的为压板竖直方向的高度的变化、泵轴轴线高度发生变化,当一泵轴被限制在相扣的两v形长槽中时,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移都能够得到严格的限制,铣削不会产生振动,也不会发生变形,方便粗铣、精铣。

进一步来说,所述定位板1和压板2上分别设置铣削长槽12和铣削长通槽22,所述铣削长槽和铣削长通槽的长度均与泵轴扁方的长度相适应,铣削时,铣削设备上的立铣刀8穿过所述铣削长通槽,并延伸至所述铣削长槽。

为了方便立铣刀工作,也为了夹持设备结构紧凑,使铣削长槽和铣削长通槽长度合适,所述铣削长槽12和铣削长通槽22的端部为圆弧形(或者半圆形)。

为了方便对泵轴两侧进行加工,所述铣削长槽12和铣削长通槽22分别为两个,分别用于对泵轴的两侧进行铣削。

为了使各部件能够集中,方便装夹,还包括基座3,所述定位板1设置在基座3上,所述压板2设置在所述定位板1上。

为了减少泵轴外端悬空而产生变形,所述基座3上设置泵轴端部承接座4。当然,根据泵轴长度需要,在基座上设置其余承接座也是可行的,用于分段支承泵轴悬空部位。

为了进一步提高泵轴承接可靠性,防止泵轴悬空部位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水平方向的偏移而使泵轴产生变形情况的出现,所述泵轴端部承接座4的支承部位设置支承v形槽,所述支承v形槽与所述定位板上的v形长槽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为了提高定板承受的压力,提高与压板配合时对泵轴的夹持力,所述基座3上设置支架5,所述支架5支撑在所述定位板1的下部,使所述定位板1下方形成架空空间,所述架空空间内设置一压力机构6,压力机构6对所述定位板1施加向上的压力(或顶起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轴铣削夹持设备,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加工时振动幅度大、影响加工精度等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定位板和压板,所述定位板和压板上夹持部分别具有V形长槽,两所述V形长槽扣合用于夹持泵轴,使泵轴铣削扁方部位裸露于所述夹持部的侧壁。技术效果:采用具有V形长槽的定位板和压板夹持泵轴,铣削时,振动幅度大为减少,方便粗铣、精铣,泵轴也不易因振动而变形,能够大大提高泵轴的质量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滨;杨岩松;赵丙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界泵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07
技术公布日:2018.04.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