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1.6mm、1860MPa钢绞线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0544发布日期:2018-06-19 19:28阅读:13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1×7—21.6mm、1860MPa钢绞线生产工艺,属于金属制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1×7—21.6mm的钢绞线由于承载力大,多用于煤矿、矿山,目前国内21.6mm的钢绞线基本上为1720MPa和1770MPa强度级,对于 1860MPa强度级钢绞线的生产技术不成熟,1860MPa强度级钢绞线是今后研发及生产的趋势,该产品的运用不仅节约了材料,还降低了施工成本,缩短施工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

1×7—21.6mm、1860MPa高强度钢绞线的生产工艺,解决大直径高强度钢绞线生产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原理:选取Φ16mm、82B原料生产,原料强度达到 1240MPa以上;控制酸洗过程,提高酸洗时间提高磷化总酸度,确保磷化膜厚度;拉拔时选用11/1270拉丝机进行拉拔,合理分配压缩率,最大绝对变形量和最大部分压缩率不出现在同一道次,控制钢丝温度和成品卷速度,拉拔时拉丝模采用不同的工作锥度;控制稳定化处理参数,使钢绞线的强度级别达到1860MPa,使钢绞线的弦高小于12mm;其余各项力学性能满足相应标准,绞线表面质量良好。

本发明的实施步骤如下

(1)原料选择

由于1860MPa级Φ21.6mm的绞线直径大,强度高,生产难度大。生产时必须提高半成品钢丝的强度;提高半成品钢丝强度的方法主要有:1)提高盘条原始抗拉强度;2)提高总压缩率。添加Cr和V等合金元素,可提高盘条起始强度和加工硬化率,同时具有良好的塑性,满足钢丝钢绞线的性能要求。

本发明选用添加了Cr和V等合金元素的82B、Φ16mm高强度原料,抗拉强度为1240-1260MPa,断面收缩率大于30%,钢丝经稳定化处理后抗拉强度会损失2%-4%,取钢丝强度损失5%。本发明设计成品钢丝直径为7.18mm,钢丝强度不小于1953MPa。

(2)表面处理

酸洗时,由于盘条加入Cr和V等合金元素,使氧化膜的组成及氧化膜的致密性发生改变,为了提升酸洗效果,改变酸槽内的盐分的组成,使酸洗后的表面状态达到最佳。

盐酸槽的工艺参数

酸洗时间控制在600s左右,为提升酸洗效果,防止盐酸腐蚀钢基,在酸洗是应添加4-8‰的缓蚀剂。

磷化时为提高磷化膜的质量,确保磷化膜面质量达到8.5-10g/mm2。磷化表面光滑、致密,磷化时提高磷酸总酸度。

磷化槽参数

(3)拉拔

采用11/1270拉丝机经11道次拉拔,拉拔时采用卷筒水冷加强制风冷,成品卷速度不大于3m/s,保证钢丝质量,拉拔过程中第一、第二卷卷筒上的钢丝温度不得超过100℃,其余卷筒上钢丝温度不得超过125℃。由于钢丝直径大,钢丝含C量高,拉拔时拉丝模工作锥对钢丝性能影响大,为减小拉拔后钢丝的残余应力,拉拔时前2道次拉丝模工作锥角度为14°,3、4、5、6、7、8、9道次拉丝模工作锥角度为13°,第10、11道次拉丝模工作锥角度为12°,拉拔工艺如下:

拉拔工艺参数

拉拔后的钢丝工艺要求:抗拉强度1980-2120MPa,扭转≥18次,弯曲≥9次。

(4)稳定化处理

稳定化处理时,一般在两张力轮之间施加钢绞线破断负荷41~ 43%大小的张力,使绞线获得良好的松弛性能和直线性。但由于 1860MPa级Φ21.6mm的绞线用钢丝是由Φ16mm的盘条拉拔,拉拔时绝对变形量大、强度高、变形速率大,导致钢丝的应力分布不均,钢丝间的残余应力大,所以必须提高稳定化处理时的张力和温度,消除钢丝的残余应力,实际生产时,根据实际生产,将张力提高到44~ 47%。

钢绞线稳定化处理参数:回火温度380-390℃,回火张力255KN 捻距310mm

经检测钢绞线力学性能指标如下:抗拉强度1860-1980MPa,破断拉力≥530kN,屈服力≥467kN,延伸率≥3.5%,松弛率≤2.5%,弦高≤12mm。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以生产1×7—21.6mm、1860MPa高强度钢绞线为例,其生产工艺包括如下实施步骤:

(1)原料选择

由于1860MPa级Φ21.6mm的绞线直径大,强度高,生产难度大。生产时必须提高半成品钢丝的强度;提高半成品钢丝强度的方法主要有:1)提高盘条原始抗拉强度;2)提高总压缩率。添加Cr和V等合金元素,可提高盘条起始强度和加工硬化率,同时具有良好的塑性,满足钢丝钢绞线的性能要求。

本发明选用添加了Cr和V等合金元素的82B、Φ16mm高强度原料,抗拉强度为1240-1260MPa,断面收缩率大于30%,钢丝经稳定化处理后抗拉强度会损失2%-4%,取钢丝强度损失5%。本发明设计成品钢丝直径为7.18mm,钢丝强度不小于1953MPa。

(2)表面处理

酸洗时,由于盘条加入Cr和V等合金元素,使氧化膜的组成及氧化膜的致密性发生改变,为了提升酸洗效果,改变酸槽内的盐分的组成,使酸洗后的表面状态达到最佳。

盐酸槽的工艺参数

酸洗时间控制在600s左右,为提升酸洗效果,防止盐酸腐蚀钢基,在酸洗是应添加4-8‰的缓蚀剂。

磷化时为提高磷化膜的质量,确保磷化膜面质量达到8.5- 10g/mm2。磷化表面光滑、致密,磷化时提高磷酸总酸度。

磷化槽参数

(3)拉拔

采用11/1270拉丝机经11道次拉拔,拉拔时采用卷筒水冷加强制风冷,成品卷速度不大于3m/s,保证钢丝质量,拉拔过程中第一、第二卷卷筒上的钢丝温度不得超过100℃,其余卷筒上钢丝温度不得超过125℃。由于钢丝直径大,钢丝含C量高,拉拔时拉丝模工作锥对钢丝性能影响大,为减小拉拔后钢丝的残余应力,拉拔时前2道次拉丝模工作锥角度为14°,3、4、5、6、7、8、9道次拉丝模工作锥角度为13°,第10、11道次拉丝模工作锥角度为12°,拉拔工艺如下:

拉拔工艺参数

拉拔后的钢丝工艺要求:抗拉强度1980-2120MPa,扭转≥18次,弯曲≥9次。

(4)稳定化处理

稳定化处理时,一般在两张力轮之间施加钢绞线破断负荷41~ 43%大小的张力,使绞线获得良好的松弛性能和直线性。但由于 1860MPa级Φ21.6mm的绞线用钢丝是由Φ16mm的盘条拉拔,拉拔时绝对变形量大、强度高、变形速率大,导致钢丝的应力分布不均,钢丝间的残余应力大,所以必须提高稳定化处理时的张力和温度,消除钢丝的残余应力,实际生产时,根据实际生产,将张力提高到44~ 47%。

钢绞线稳定化处理参数:回火温度380-390℃,回火张力255KN 捻距310mm

经检测钢绞线力学性能指标如下:抗拉强度1860-1980MPa,破断拉力≥530kN,屈服力≥467kN,延伸率≥3.5%,松弛率≤2.5%,弦高≤12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