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式倍力气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0376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电磁式倍力气锤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式倍力气锤。



背景技术:

气锤由机身及安装在内的压缩气缸、工作气缸、控制阀以及安装在工作气缸活塞上的锤头及机身上的铁砧组成;压缩气缸输出压缩空气,通过控制阀控制工作气缸动作,当压缩空气进入工作气缸下部时活塞带动锤头提起,进入气缸上部时,锤头下压;通过控制锤头的运动以得到锻打的效果。现有的气锤敲打的锤击力有限,当需要得到较大锤击力时通常通过加大工作气缸行程或者加大压缩气缸产生的气压来实现,但这种方式需要更大的机身,体积大成本高。现有技术中申请号201410791638.1,发明名称为一种气锤,带有磁力基板和磁力活塞,能够产生一个预紧力,但进气量不够,爆发力不够,导致锤击力不够大。另一个现有技术中申请号201410368203.6,发明名称为新型空气锤,能够在耗气量较小的情况下实现较大冲击力,但是这种结构使得进气量不能支持活塞完成锤击动作,活塞运行的行程不够,锤体加速度不够,排气也较小,这种锤击力度还不够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磁式倍力气锤,先给活塞一个拉力,往活塞上方充压缩气体,在断开拉力的时候,活塞上方大量的压缩空气将活塞迅速下压,活塞有一个较长的下降行程,配合气缸上较大的排气,能够使活塞有一个很大的加速度,连在活塞上的锤体质量很大,在上述所有要素的结合下,能够使锤体产生很大的动能,在相对较小的气缸内实现较大的锤击力,有效降低生产成本,适用范围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磁式倍力气锤,包括:气缸、挡块、锤体、连杆、磁力发生器和电磁阀;所述挡块固定在气缸内壁上,挡块到气缸顶部的距离大于挡块到气缸底部的距离;所述气缸内位于挡块下方的空间内可滑动的设有活塞,所述锤体连接固定在活塞下表面,锤体下端伸出于气缸底部;所述连杆固定在活塞上表面,连杆上端伸出于气缸顶部,连杆上端固定有铁板,所述磁力发生器对应铁板设置;所述气缸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电磁阀设在进气管处。

优选的,所述挡块到气缸顶部的距离是挡块到气缸底部距离的2至5倍。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与电磁阀之间设有储气室,储气室一端与进气管连通,电磁阀固定在储气室另一端。

优选的,所述储气室有多个。

优选的,所述排气管有多个。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上设有气压表。

优选的,所述排气管上设有泄气阀。

优选的,所述气缸的底部设有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相对较小的机身内实现较大的锤击力,有效降低生产成本,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磁式倍力气锤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磁式倍力气锤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示电磁式倍力气锤的实施例中另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的顶针样品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的顶针样品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中的顶针样品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气缸;2、活塞;3、锤体;4、磁力发生器;5、铁板;6、连杆;7、储气室;8、电磁阀;9、进气管;10、排气管;11、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电磁式倍力气锤,包括:气缸1、挡块11、锤体3、连杆6、磁力发生器4、储气室7和电磁阀8;所述挡块11固定在气缸1内壁上,挡块11到气缸顶部的距离是挡块到气缸底部距离的3倍;所述气缸内位于挡块下方的空间内可滑动的设有活塞2,所述锤体3连接固定在活塞下表面,锤体3下端伸出于气缸底部;所述连杆6固定在活塞上表面,连杆上端伸出于气缸顶部,连杆上端固定有铁板5,所述磁力发生器4对应铁板设置;所述气缸1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进气管9和排气管10,储气室7一端与进气管9连通,电磁阀8固定在储气室另一端。进气管上设有气压表,排气管上设有泄气阀。气缸的底部设有缓冲垫,对气缸起到保护作用;所述储气室与进气管连通,储气室、进气管、排气管均有两个。活塞紧贴挡块底部时铁片吸附在磁力发生器上,此时气缸内活塞上部分的体积加上储气室的体积是气缸内活塞下部分、锤体、气缸内壁之间的空间体积的十倍。工作时,开启磁力发生器,将铁板吸附住,给活塞一个拉力,开启电磁阀往储气室和气缸内冲入压缩空气,当活塞上表面的正压力大于磁力发生器的磁力时,活塞迅速掉落,储气室内的压缩空气加上活塞上部分的密闭空间内的压缩空气的体积是气缸内活塞下方体积的十倍,压缩空气量足够活塞完成锤击动作,气缸下方的排气孔也很大,使得活塞能够迅速下降,活塞有一个较长的下降行程,能够使活塞有一个很大的加速度,连在活塞上的锤体质量很大,能够使锤体产生很大的动能,在相对较小的气缸内实现较大的锤击力,有效降低生产成本,适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应用在顶针头部的锻打时,先将顶针端部加热,利用气锤的冲击,将顶针端部在模具内加工成与顶针同轴线的圆台;顶针本体直径为8mm,圆台直径12.5mm,圆台高度为8mm,当要求圆台边缘处圆角半径为0.5mm时需要15吨的冲击力,当要求圆台边缘处圆角半径为0.1mm时需要35吨的冲击力;冲击力不够时就无法将圆台完整的加工成型,会出现如图3所示的样品一,冲击力接近又没达到要求的数值时会产生如图4所示的样品二,圆角过大,还需要对圆台部分进行加工,后续加工费时费力还很难保证圆台与顶针本体的同轴度。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只要将磁力发生器的磁力调整为200kg,两个储气室的气压均为5kg/cm2,锤体质量选择20kg,就能将圆台边缘处圆角半径小于0.1mm,如附图5所示的样品三,圆台边缘处呈直角甚至锐角,后续加工方便快捷,无需再对圆台侧壁进行加工,能够使顶针本体与圆台达到很好的同轴度。另外,当需要将直径为8mm的工件头部利用锤体的锤击力热加工形成直径为13mm的圆台时,经过测量,锤体从刚接触到工件端部到圆台成型期间,锤体需要下压4mm,在传统的冲床上加工时锤体锤击4mm所需时间为0.15s,利用油压则需要更长的0.2s,在锤击的0.15s期间工件已经开始冷却,达不到热成型目的,类似于冷压成型,冷压成型不仅需要更大的锤击力,非但达不到加工出具有锐角边缘的圆台的目的,还容易出现爆模的危险。加工同样的工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情况下锤体锤击4mm只需要0.015s,是现有技术的十分之一,成型时间短,能够在工件头部冷却之前完成锤击成型,达到热成型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