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险废物填埋处理前压缩减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5527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危险废物填埋处理前压缩减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危险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危险废物填埋处理前压缩减容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生产中的固态废弃物品和液态废气物品越来越多,危险废物不但对环境具有长期的污染,并且还存在易燃、易爆、有毒、腐蚀、传染等危害性,目前已有许多种处理废弃物的手段,填埋是一种常用的危险废物处理技术,具有经济处理量大能耗小的特点。

目前在危险废物垃圾填埋处理前,需要对其垃圾进行压缩减容处理,一方面方便垃圾的运输,提高垃圾的运输效率,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减少垃圾的体积,提高垃圾的处理量,降低填埋处理成本,目前危险废物垃圾压缩装置中,并不具备滤水功能,垃圾在受到挤压过程中产生的废液,难以排出,一方面影响垃圾的压缩效果,另一方面废液长期滞留在压缩装置内,对其压缩装置具有极大的腐蚀作用,严重影响了垃圾压缩装置的正常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危险废物填埋处理前压缩减容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危险废物填埋处理前压缩减容装置,包括基座和基座顶部的中央一体成型的压缩筒体,该压缩筒体为四棱柱体,其顶端为密封结构,所述压缩筒体顶部的中央竖直安装有第一液压柱,该第一液压柱的内柱体底端延伸至压缩筒体内部并通过承力架安装有压容板,所述压缩筒体左侧靠近顶端的位置处开设有进料口,该进料口的外侧安装有进料斗,所述进料口外侧的顶部竖直安装有第二液压柱,其进料口与进料斗相连接处设有闸门板,该闸门板的一侧与压缩筒体的外部相贴合,且闸门板顶端的中部与第二液压柱的内柱体底端相固定,所述压缩筒体底端的右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内侧的顶部活动安装有与出料口形状相适配的密封板,所述出料口的顶端安装有托架,该托架的一侧固定在压缩筒体外部,所述托架底部的右侧与密封板的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三液压柱,该第三液压柱的两端与托架和密封板之间均为活动安装结构,所述托架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液压阀。

所述压缩筒体顶部的右侧安装有第一液压泵,其压缩筒体顶部的左侧分别安装有第二液压阀和第三液压阀,所述第一液压泵的液压传输端口与第二液压阀和第三液压阀之间均通过第一液压管相连通,所述第二液压阀与第二液压柱之间以及第三液压阀与第一液压柱之间均通过第二液压管相连通,所述基座的正面安装有第二液压泵,其基座顶部的左侧水平安装有第四液压柱,该第四液压柱的内柱体一端贯穿压缩筒体并延伸至压缩筒体的内部安装有推进板,该推进板的一侧与压缩筒体的内壁之间相贴合,其推进板的底部与基座的顶部相贴合,所述第四液压柱的外部安装有第四液压阀,所述第二液压泵的液压连接端口与第一液压阀和第四液压阀之间均通过第三液压管相连通,所述第一液压阀与第三液压柱之间以及第四液压阀与第四液压柱之间均通过第四液压管相连通。

所述压缩筒体的正面和背面且靠近底端的位置处均从左到右等距离开设有排液槽,该排液槽的外侧设有封板,所述封板与压缩筒体之间通过螺栓相固定,其封板位于压缩筒体的外部,所述封板对应排液槽底端的位置处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槽靠近压缩筒体内部的一侧均匀开设有与压缩筒体内部相通的滤液孔。

优选的,所述承力架与第一液压柱之间通过紧固螺栓相固定,该承力架从俯视角度看为“X”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压容板为方形板块,其压容板的边沿与压缩筒体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压容板顶部和底部的边沿均一体成型有横断面为直角三角形的刮铲,该刮铲的一侧与压缩筒体之间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闸门板底端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基座正面的右侧安装有用于控制第一液压阀、第二液压阀、第三液压阀和第四液压阀启闭的控制机柜,所述排液口的出水端口与废液池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压缩筒体的两侧开设排液槽,配合在排液槽上开设滤液孔,以及在封板底端对应排液槽的位置处设置的排液口,使得该压缩减容装置在使用时,具备废液过滤效果,不仅能够有效的避免垃圾中的废液滞留于压缩筒体内对压缩筒体造成损坏,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减轻压缩后垃圾的重量,为压缩后的垃圾运输提供方便,同时,配合在压缩筒体底部的左侧设置推进板和第四液压柱,以及在压缩筒体底端的右侧开设的出料口,配合设置的密封板、第三液压柱和第二液压泵,使得该垃圾压缩减容装置在使用时,能够有效代替传统的人工手动退料操作,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有效提高了垃圾压缩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缩筒体横断面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压缩筒体、3第一液压柱、4承力架、5压容板、6进料口、7进料斗、8第二液压柱、9闸门板、10出料口、11密封板、12托架、13第三液压柱、14第一液压阀、15第一液压泵、16第二液压阀、17第三液压阀、18第一液压管、19第二液压管、20第二液压泵、21第四液压柱、22推进板、23第四液压阀、24第三液压管、25第四液压管、26排液槽、27螺栓、28封板、29排液口、30滤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危险废物填埋处理前压缩减容装置,包括基座1和基座1顶部的中央一体成型的压缩筒体2,该压缩筒体2为四棱柱体,其顶端为密封结构,压缩筒体2顶部的中央竖直安装有第一液压柱3,该第一液压柱3的内柱体底端延伸至压缩筒体2内部并通过承力架4安装有压容板5,压容板5为方形板块,其压容板5的边沿与压缩筒体2的内壁相贴合,压容板5顶部和底部的边沿均一体成型有横断面为直角三角形的刮铲,该刮铲的一侧与压缩筒体2之间相贴合,设置刮铲能够有效的对压缩筒体2内壁上附着的垃圾进行清理,承力架4与第一液压柱3之间通过紧固螺栓相固定,该承力架4从俯视角度看为“X”型结构,压缩筒体2左侧靠近顶端的位置处开设有进料口6,该进料口6的外侧安装有进料斗7,进料口6外侧的顶部竖直安装有第二液压柱8,其进料口6与进料斗7相连接处设有闸门板9,闸门板9底端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该闸门板9的一侧与压缩筒体2的外部相贴合,且闸门板9顶端的中部与第二液压柱8的内柱体底端相固定,压缩筒体2底端的右侧开设有出料口10,出料口10内侧的顶部活动安装有与出料口10形状相适配的密封板11,出料口10的顶端安装有托架12,该托架12的一侧固定在压缩筒体2外部,托架12底部的右侧与密封板11的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三液压柱13,该第三液压柱13的两端与托架12和密封板11之间均为活动安装结构,托架12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液压阀14。

压缩筒体2顶部的右侧安装有第一液压泵15,其压缩筒体2顶部的左侧分别安装有第二液压阀16和第三液压阀17,第一液压泵15的液压传输端口与第二液压阀16和第三液压阀17之间均通过第一液压管18相连通,第二液压阀16与第二液压柱8之间以及第三液压阀17与第一液压柱3之间均通过第二液压管19相连通,基座1的正面安装有第二液压泵20,其基座1顶部的左侧水平安装有第四液压柱21,该第四液压柱21的内柱体一端贯穿压缩筒体2并延伸至压缩筒体2的内部安装有推进板22,该推进板22的一侧与压缩筒体2的内壁之间相贴合,其推进板22的底部与基座1的顶部相贴合,第四液压柱21的外部安装有第四液压阀23,第二液压泵20的液压连接端口与第一液压阀14和第四液压阀23之间均通过第三液压管24相连通,第一液压阀14与第三液压柱13之间以及第四液压阀23与第四液压柱21之间均通过第四液压管25相连通。

压缩筒体2的正面和背面且靠近底端的位置处均从左到右等距离开设有排液槽26,该排液槽26的外侧设有封板28,封板28与压缩筒体2之间通过螺栓27相固定,其封板28位于压缩筒体2的外部,封板28对应排液槽26底端的位置处设有排液口29,排液槽26靠近压缩筒体2内部的一侧均匀开设有与压缩筒体2内部相通的滤液孔30,基座1正面的右侧安装有用于控制第一液压阀14、第二液压阀16、第三液压阀17和第四液压阀23启闭的控制机柜,排液口29的出水端口与废液池相通。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压缩筒体2的两侧开设排液槽26,配合在排液槽26上开设滤液孔30,以及在封板28底端对应排液槽26的位置处设置的排液口29,使得该压缩减容装置在使用时,具备废液过滤效果,不仅能够有效的避免垃圾中的废液滞留于压缩筒体2内对压缩筒体2造成损坏,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减轻压缩后垃圾的重量,为压缩后的垃圾运输提供方便,同时,配合在压缩筒体2底部的左侧设置推进板22和第四液压柱21,以及在压缩筒体2底端的右侧开设的出料口10,配合设置的密封板11、第三液压柱13和第二液压泵20,使得该垃圾压缩减容装置在使用时,能够有效代替传统的人工手动退料操作,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有效提高了垃圾压缩处理的效率。

该危险废物填埋处理前压缩减容装置,使用时,待填埋的废物垃圾从进料斗7处进入压缩筒体2内,第一液压柱3延伸,使得压容板5下降,对废物垃圾实施压缩减容操作,废物垃圾在压缩减容过程中,垃圾受到挤压时,垃圾内部的水分或夹杂的废液流出,从压缩筒体2上的滤液孔30流入排液槽26,并通过排液槽26底端的排液口29排出至废液池内,当垃圾压缩减容操作完成后,第三液压柱13收缩,使得密封板11开启,第四液压柱21延伸,带动推进板22移动,将压缩后的垃圾从出料口10处推出即可。

需进一步说明:文中涉及到的第一液压泵15、第二液压泵20、第一液压阀14、第二液压阀16、第三液压阀17和第四液压阀23及控制机柜,均为现有技术中相关领域的常规设备,其工作原理及第一液压阀14、第二液压阀16、第三液压阀17和第四液压阀23与控制机柜之间的连接方试及电路均为目前机械自动化控制相关领域中所公知技术,故不在文中不作详细赘述,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及电器设备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相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