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模顺序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2698阅读:1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模顺序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模顺序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拉伸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模具的结构也十分多样,当模具前模中有镶针插在后模滑块上时,开模过程中必须确保前模镶针先脱离滑块,然后滑块才能后退,否则滑块会将前模镶针拉断。这就要求模具在开模过程中必须要有准确、稳定的开模顺序。现有的开模顺序控制机构结构复杂;稳定性不高;成本高;维护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维护方便的一种开模顺序控制机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解决手段是提供一种开模顺序控制机构,包括模具和两个分别设置在模具两侧的控制机构,模具从上到下依次是面板、A板和B板,其中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面板上的控制块、设置在A板上的挡块、设置在B板上的固定块和通过销子设置在固定块上的拨杆,控制块一端上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斜面,拨杆上端设有与第一斜面相抵的销子,拨杆上制有槽口,挡块与槽口的上端槽边相抵,拨杆上端还制有第二斜面,拨杆上端还制有第三斜面,B板上设有一端固定在第二斜面上的弹性件。

作为一种改进,B板上设有两块固定块,两块固定块之间通过销子连接,拨杆通过销子设置在两个固定块之间,不仅加强了拨杆的固定,而且拨杆可以绕转销子动,完成开模动作。

作为一种改进,挡块与槽口上端槽边相抵的一侧设有倒角,使挡块与拨杆的扣合更加顺利,减少部件损耗。

作为一种改进,弹性件是弹簧,弹簧成本低,结构简单,使拨杆可以自动回位。

作为一种改进,控制块、挡块和固定块均通过螺钉紧固在模具上,螺钉紧固加强固定。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极大地提高了模具安全问题,避免了模具的镶件顶针等在与产品相撞或挤压中的损毁,从而提高了模具寿命和成型速率;通过自身的机械运动进行控制模具开模顺序,稳定性高,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处于模具外表面,拆装和维修便利,不用打开模具即可进行更换和维护保养,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中:模具1、控制机构2、面板3、A板4、B板5、控制块6、挡块7,固定块8,拨杆9、第一斜面10、槽口11、第二斜面12、弹性件13、第三斜面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一种开模顺序控制机构,包括模具1和两个分别设置在模具两侧的控制机构2,模具1从上到下依次是面板3、A板4和B板5,其中控制机构包括通过螺钉设置在面板3上的控制块6、通过螺钉设置在A板4上的挡块7、通过设置在B板5上的固定块8和通过销子设置在固定块8上的拨杆9,控制块6一端上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斜面10,拨杆9上端设有与第一斜面10相抵的销子,控制块6可以通过第一斜面10带动拨杆9上的销子以达到拨动拨杆9的作用;拨杆9上制有槽口11,挡块7与槽口11的上端槽边相抵,使挡块7和拨杆9为扣死状态,无法打开A板4和B板5;拨杆9下端还制有第二斜面12,拨杆9上端还制有第三斜面14,B板5上设有一端固定在第二斜面12上的弹性件13,第二斜面12使拨杆9具有绕固定块8上的销子转动的空间,弹性件13使拨杆9可以自动回位。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B板5上设有两块固定块8,两块固定块8之间通过销子连接,拨杆9通过销子设置在两个固定块之间,不仅加强了拨杆9的固定,而且拨杆9可以绕销子转动,完成开模动作。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挡块7与槽口11上端槽边相抵的一侧设有倒角,使挡块7与拨杆9的扣合更加顺利,减少部件损耗。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弹性件13是弹簧,弹簧成本低,结构简单,使拨杆9可以自动回位。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控制块6、挡块7和固定块8均通过螺钉紧固在模具1上,螺钉紧固加强固定。

开模时,由于挡块7和拨杆9为扣死状态,故A板和B板之间被紧紧固定住,不能被打开,只能先将面板3打开,当控制块6随面板3提升至拨杆9上的销子达到第一斜面10最高处时,此时,挡块7与拨杆9上的槽口11为松开状态,这时候才能将A板4和B板5打开。

合模时,将A板4先放置在B板5上,放入时,A板上的挡块7通过拨杆9上端的第三斜面14拨动拨杆9,使A板可以放置在B板5上,再放入面板3,通过面板3上的控制块6具有第一斜面10,带动拨杆9上的销子拨动拨杆9,使面板3放置在A板4上。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