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提高加工质量的圆鼻铣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7242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能提高加工质量的圆鼻铣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圆鼻铣刀,具体涉及能提高加工质量的圆鼻铣刀。



背景技术:

现在的航空制造业中,飞机上的大梁、机翼,机头机舱等大部分重要零件多是整块铝合金铣削而成,这样可最高程度的提高零件的强度、抗震性和抗压能力,为了减小应力集中,在这些零件的设计中,各个零件的型腔根部都设计有大小不等的圆弧过度边,这些圆弧过度边都需要用牛鼻刀直接加工成型。但在铣削加工过程中发现,在加工根部转角处,特别是薄壁型腔和深型腔的圆弧过度边加工,经常会出现振动,尖叫等现象,圆弧直径越大,这种现象越严重,则会导致被加工表面振纹大,表面光洁度差,工件变形,刀具刃口破损失效,刀具使用寿命不高等各类负面影响,以前的工艺都是通过手工打磨来去掉表面的振纹,保证零件的表面光洁度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加工质量的圆鼻铣刀,解决传统刀具加工型腔根部的圆弧过度边时,被加工表面振纹大,表面光洁度差,工件变形,刀具刃口破损失效,刀具使用寿命不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能提高加工质量的圆鼻铣刀,包括铣刀本体,铣刀本体包括切削部,其中切削部上设置有称螺旋状排列的切削刃,切削刃上的刀尖呈圆弧状,其中呈圆弧的刀尖弧度直径大于铣刀本体直径的0.2倍;

切削刃上的前刀面呈柳叶状,且呈柳叶状的所述前刀面法向干涉宽度小于0.5mm。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呈圆弧状的所述切削刃的刀尖圆弧弧度为90°。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的呈柳叶状的所述前刀面的前角为-8°~12°。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中被加工材料为铝合金时,呈柳叶状的所述前刀面的前角为8°~12°。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中被加工材料为铸铁时,呈柳叶状的所述前刀面的前角为0°~7 °。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中被加工材料为HRC50~65时,呈柳叶状的所述前刀面的前角为-8°~0°。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中铣刀本体还包括柄部,柄部上设置有插槽,插槽的两侧槽壁均朝槽口处倾斜,且插槽的断面呈梯形状;

切削部上设置有固定插块,固定插块呈梯形体状,且与插槽的槽形配合,并固定插设在插槽内;

切削部上的固定插块通过固定螺钉与柄部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柳叶状前刀面的法向干涉宽度,从而解决型腔零部件根部圆弧转角处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尖叫的现象,提高了加工表面光洁度,减少了工件变形,还可大大提高了刀具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圆鼻铣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切削刃刀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前刀面C-C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柄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柄部和切削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能提高加工质量的圆鼻铣刀,包括铣刀本体1,铣刀本体1包括切削部2,其中切削部2上设置有称螺旋状排列的切削刃3,切削刃3上的刀尖4呈圆弧状,其中呈圆弧的刀尖4弧度直径大于铣刀本体1直径的0.2倍;切削刃3上的前刀面5呈柳叶状,且呈柳叶状的前刀面5法向干涉宽度小于0.5mm。

在本实施例中,将刀具周刃和端刃的前角均做相应的增大调整,并在刃口后刀面增加减震刃带设计,目的是提高刀具的锋利度,这种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加工过程中的震动和啸叫的现象,特别是刀尖4圆弧直径小于等于刀具直径的0.1倍的情况下,基本可以完全解决震动和尖叫这些现象,达到比较理想的表面光洁度要求,但刀尖4圆弧直径一旦增大到超过刀具直径的0.2倍时,震动和啸叫就变得严重起来,零件的根部就会产生振纹。

由于刀尖直径值超过刀具直径的0.2倍和刀具前角较大的两个原因,导致加工时圆弧的轮廓度很难保证,为了解决该问题,依照传统的设计方案就只有选择牺牲刀具锋利度,利用伤刀尖4圆弧前刀面的方法来确保刀尖4圆弧的轮廓度。这样加工出来的刀具虽然很好的保证了圆弧的完整性,但却保证不了刀具的锋利度,致使刀具在加工余量较大的型腔根部时,产生不同程度的啃刀,震动和尖叫等现象,因此传统的设计方案已不能胜任现在这种型腔件的加工要求了。在刀尖4圆弧前刀面5设计成柳叶状,且柳叶状的前刀面5法向干涉宽度不超过0.5mm能有效解决圆弧轮廓度与刀刃锋利度,而此处中柳叶状的前刀面5法向干涉宽度为刀具在加工时,与被加工物体的接触面,也即为图2中的B。

在整个圆弧前刀面设计一个形状如柳叶带前角的前刀面5,此复合面既可保证刀具的轴向前角,还可加工出完整的圆弧轮廓,刀尖圆弧能加工出适合对应材质的前角,同时形成一个小范围的圆弧刃口加强干涉面,此加强干涉面即为柳叶状的前刀面5,此加强保护面不同与常规的较大干涉面,切削过程中不会产生大的切削阻力和排屑不畅问题,减小了阻力震颤诱因和积屑瘤产生。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优化了刀尖4,呈圆弧状的切削刃3的刀尖4圆弧弧度为90°。

在本实施例中,刀尖4圆弧弧度为90°能有效提高本刀具的使用效果。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优化了前刀面5,呈柳叶状的前刀面5的前角为-8°~12°。

在本实施例中,前刀面5的前角即为图3中的D,在加工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材质改变不同的前刀面5的前角,进而提高加工效率。

实施例4

对比于实施例3,本实施例优化了前刀面5,被加工材料为铝合金时,呈柳叶状的前刀面5的前角为8°~12°。

实施例5

对比于实施例3,本实施例优化了前刀面5,被加工材料为铸铁时,呈柳叶状的前刀面5的前角为0°~7°。

实施例6

对比于实施例3,本实施例优化了前刀面5,被加工材料为HRC50~65时,呈柳叶状的前刀面5的前角为-8°~0°。

在本实施例中,被加工材料HRC后面的数字越大,呈柳叶状的前刀面5的前角也越大。

实施例7

如图4、5所示,对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优化了铣刀本体1,铣刀本体1还包括柄部6,柄部6上设置有插槽7,插槽7的两侧槽壁均朝槽口处倾斜,且插槽7的断面呈梯形状;切削部2上设置有固定插块8,固定插块8呈梯形体状,且与插槽7的槽形配合,并固定插设在插槽7内;切削部2上的固定插块8通过固定螺钉9与柄部6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插槽7和固定插块8能方便切削部2的安装拆卸,而插槽7的两侧槽壁均朝槽口处倾斜,固定插块8也呈梯形体状,进而能与插槽7相互契合,并防止切削部2从柄部6上脱落,固定插合在一起,最后通过固定螺钉9连接在一起,使得柄部6和切削部2固定在一起。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