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扣手机电池盖机台的智能扣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1268发布日期:2018-06-08 18:58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扣手机电池盖机台的智能扣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电池盖扣合装置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扣手机电池盖机台的智能扣合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机金属电池后盖扣合装置为气缸驱动压块气压控制压力直接平压产品,由于金属手机后盖扣合必须从一端把主板预扣到电池盖中,然后以35Kg 左右的压力逐步前移压合,直至整个主板扣入电池后盖中,且边缘无缝隙和破损、划伤。目前气缸平压机构动作所需气压不稳定造成产品扣合压力变化,且平压结构需要人工预扣到整个后盖边缘然后再用气缸平压保压一次,其对作业员劳动强度大,产品扣合不到位的不良状况频繁,也有产品过压损坏等品质问题;另气缸驱动压块扣合产品,其扣合压力不能直观显示且扣合行程和扣合压力不可控,从而导致其不能适应产品扣合高度变化及无法实现扣合过程中对操作员的安全保护,有一定的品质及安全隐患。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本较低,自动压合手机金属电池后盖的扣手机电池盖机台的智能扣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扣手机电池盖机台的智能扣合装置,包括用于扣合手机金属电池后盖的扣合组件,用于将手机固定于所述扣合组件中的预扣组件,用于使所述扣合组件运转的传动组件,用于装载所述扣合组件、预扣组件以及传动组件的固定部件,以及用于铰接所述传动组件和所述扣合组件的连接组件;所述预扣组件位于所述扣合组件的第一侧,所述传动组件位于扣合组件的上方,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固定部件的顶部活动连接;

其中,所述扣合组件包括用于放置手机的下承载座,用于压扣手机的上活动板,用于使所述上活动板旋转的旋转支架;所述下承载座设于所述固定部件的底部,所述上活动板第一侧的两端与所述旋转支架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支架设于所述固定部件的底部;所述连接组件的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上活动板的顶部,所述传动组件位于所述连接组件的顶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扣手机电池盖机台的智能扣合装置中,旋转支架包括支架底座、支撑轴承、调节滑块、调节弹簧以及调节螺母,所述支架底座上部设有用于放置所述调节滑块的调节滑槽;所述支撑轴承与所述上活动板连接,所述支撑轴承套设于所述调节滑块中,所述调节弹簧设于所述调节滑块的底部,所述调节螺母穿过所述支架底座的顶部与所述调节滑块相抵接。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扣手机电池盖机台的智能扣合装置中,扣合组件还包括辅扣组件,所述辅扣组件包括辅扣气缸、辅扣压块以及辅扣支撑块,所述辅扣气缸位于所述辅扣压块的顶部,所述辅扣气缸通过所述辅扣支撑块安装于所述上活动板上。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扣手机电池盖机台的智能扣合装置中,传动组件包括伺服马达、旋转支撑块、伺服模组以及驱动板,所述伺服马达与伺服模组设于所述旋转支撑块上,所述旋转支撑块铰接于所述固定部件的顶部,所述驱动板设于所述伺服模组之下,所述驱动板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上活动板连接。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扣手机电池盖机台的智能扣合装置中,预扣组件包括预扣气缸和预扣压块,所述预扣气缸设于所述固定部件的底部,所述预扣压块与所述预扣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扣手机电池盖机台的智能扣合装置中,下承载座设置有两个用于固定手机的真空吸盘。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传动组件精密控制扣合组件的上活动板运动,通过压力传感器反馈的实时压力自动调整扣合组件对手机的压力,以预扣组件固定产品,不需要人工干扰操作,提高生产效率,操作简单,并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支架爆炸图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辅扣组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预扣组件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承载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扣手机电池盖机台的智能扣合装置,包括用于扣合手机金属电池后盖的扣合组件3,用于将手机固定于所述扣合组件3中的预扣组件,用于使所述扣合组件3运转的传动组件5,用于装载所述扣合组件3、预扣组件以及传动组件5的固定部件1,以及用于铰接所述传动组件5和所述扣合组件3 的连接组件4;所述预扣组件位于所述扣合组件3的第一侧,所述传动组件5位于扣合组件3的上方,所述传动组件5与所述固定部件1的顶部活动连接;

其中,所述扣合组件3包括用于放置手机的下承载座303,用于压扣手机的上活动板302,用于使所述上活动板302旋转的旋转支架301;所述下承载座303 设于所述固定部件1的底部,所述上活动板302第一侧的两端与所述旋转支架 301活动连接,所述旋转支架301设于所述固定部件1的底部;所述连接组件4 的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上活动板302的顶部,所述传动组件5位于所述连接组件4的顶部。

如图1所示,首先,需要将待扣合产品放置于扣合组件3中。启动传动组件5,使扣合组件3的第二侧开口,以便于放置待扣合产品。扣合组件3的上活动板302第一侧固定于旋转支架301上,传动组件5带动扣合组件3的上活动板302运动,使上活动板302的第二侧与下承载座303成一定夹角。待扣合产品放入扣合组件3后,启动预扣组件。预扣组件从扣合组件3的第一侧接触待扣合产品,并将待扣合产品压紧在扣合组中,防止待扣合产品在扣合组件3中相对移动,而造成扣合出现偏差。启动传动组件5,使上活动板302逐渐往下压,当上活动板302接触到待扣合产品表面时,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传动组件5 根据压力传感器反馈的压力值,自动减速,使上活动板302缓慢下压,直至下压压力达到第一压力预设值时,预扣组件与待扣合产品分离。此时,上活动板 302继续下压,直至下压压力达到第二压力预设值时,传动组件5控制上活动板 302保持在一定的位置,使上活动板302以第二压力对待扣合产品压合一定的时间,直至扣合完成。传动组件5带动上活动板302第二侧向上运动,使上活动板302与下承载座303成一定夹角,恢复至开始位置,等待下一次扣合操作。

进一步的,旋转支架301包括支架底座3011、支撑轴承3013、调节滑块3014、调节弹簧3012以及调节螺母3016,所述支架底座3011上部设有用于放置所述调节滑块3014的调节滑槽3015;所述支撑轴承3013与所述上活动板302连接,所述支撑轴承3013套设于所述调节滑块3014中,所述调节弹簧3012设于所述调节滑块3014的底部,所述调节螺母3016穿过所述支架底座3011的顶部与所述调节滑块3014相抵接。

如图2,旋转支架301设置在固定部件1的底部,与上活动板302的第一侧的两端活动连接。调节滑块3014位于调节滑槽3015中,调节滑块3014可以在滑槽中上下移动。由于调节滑块3014底部设有调节弹簧3012,调节弹簧3012 一直处于将调节滑块3014往上顶的状态。调节滑块3014中套设有支撑轴承 3013,上活动板302与支撑轴承3013相连接,上活动板302可以两个支撑轴承 3013的连线为中心轴转动。将调节螺母3016往下拧,调节螺母3016将调节滑块3014往下压,支撑轴承3013跟随往下压。即,上活动板302的位置往下移,其与下承载板的间距变小。将调节螺母3016往上拧,调节弹簧3012将调节滑块3014上顶,支撑轴承3013位置上移。即,上活动板302的位置也上移,其与下承载板的间距变大。因此,可以通过调节调节螺母3016,调节上活动板302 与下承载座303的间距,以适用不同厚度的待扣合产品。

更进一步的,扣合组件3还设置有辅扣组件304,辅扣组件304包括辅扣气缸3041、辅扣压块3042以及辅扣支撑块,所述辅扣气缸3041位于所述辅扣压块3042的顶部,所述辅扣气缸3041通过所述辅扣支撑块安装于所述上活动板 302上。

如图3,扣合组件3上还设置有辅扣组件304,辅扣组件304用于对待扣合产品的摄像头等脆弱部位进行微压扣合。当上活动板302以第二压力对待扣合产品进行压合后,辅扣组件304启动。辅扣气缸3041将辅扣压块3042往下压,辅扣压块3042将待扣合产品的摄像头等脆弱部位进行扣合。辅扣组件304设置有两组,对称设置于上活动板上,其设定位置在本实施例中不做任何限制,仅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更进一步的,传动组件5包括伺服马达504、旋转支撑块503、伺服模组502 以及驱动板501,所述伺服马达504与伺服模组502设于所述旋转支撑块503上,所述旋转支撑块503铰接于所述固定部件1的顶部,所述驱动板501设于所述伺服模组502之下,所述驱动板501通过所述连接组件4与所述上活动板302 连接。

如图1,传动组件5通过其旋转支撑块503活动铰接于固定部件1的顶部,传动组件5可以旋转支撑块503为轴心旋转。当传动组件5顺时针旋转时,传动组件5通过连接组件4将上活动板302的第二侧下压。当传动组件5逆时针旋转时,传动组件5通过连接组件4将上活动板302的第二侧上拉。伺服电机带动伺服模组502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伺服模组502位于驱动板501上,即,驱动板501也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驱动板501与上活动板302通过连接组件4相铰接,连接组件4固定于上活动板302上,驱动板501与连接组件4 的角度可调。因此,驱动板501的旋转可带动上活动板302的第二侧上下运动。

更进一步的,预扣组件包括预扣气缸201和预扣压块202,所述预扣气缸201设于所述固定部件1的底部,所述预扣压块202与所述预扣气缸201的活塞杆连接。

如图4,预扣组件的预扣压块202与预扣气缸20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当预扣气缸201的活塞杆冲出时,预扣压块202前冲,将待扣合产品顶紧于下承载座303上。当预扣气缸201的活塞杆回缩,预扣压块202后退,预扣压块202 离开待扣合产品,使待扣合产品在扣合组件3中有冗余量,利于扣合操作。

如图5,本实施例中,扣合组件3中还设置有真空吸盘3031,真空吸盘3031 设于下承载座303上,个数设定为两个。当产品放于下承载座303上时,真空吸盘3031立即将产品吸住,防止其晃动,提高扣合的精准度。当然,真空吸盘 3031的个数也可以为其他个数,本实施不做任何限制,仅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传动组件精密控制扣合组件的上活动板运动,通过压力传感器反馈的实时压力自动调整扣合组件对手机的压力,以预扣组件固定产品,不需要人工干扰操作,提高生产效率,操作简单,并且成本较低。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