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轮轴拉伸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2165发布日期:2018-08-07 23:11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装夹具领域,涉及一种涡轮轴拉伸工装。



背景技术:

工装,即工艺装备,指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的总称。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辅具、钳工工具、工位器具等。

在涡轮组件的装配过程中,其垂直度和同轴度是不可忽略的精度要求,此时将会需要一些工装夹具来实现涡轮组件的装配要求,以满足涡轮组件具有较好的垂直度和同轴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涡轮轴拉伸工装,其优点在于,可以实现涡轮组件在规定条件下的同轴和垂直精度。

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涡轮轴拉伸工装,包括涡轮座,涡轮座内设有用于放置组件的空腔,涡轮座的上表面设有底座,底座通过可拆卸连接装置实现与涡轮座的连接,底座的下表面与空腔相通,底座内设有容腔,底座侧面设有与容腔相通的工作通槽,底座上表面贯穿设有拉伸轴,拉伸轴与底座之间通过平键实现拉伸轴在底座内的固定,拉伸轴的底部设置在容腔内,拉伸轴远离容腔处设有压力传感器,拉伸轴的头部螺纹连接有螺母,拉伸轴的底部内设有用于连接组件的内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涡轮组件放置入空腔内,通过可拆卸连接装置实现底座与涡轮座的连接,并使得底座与组件的上端平面抵触,此时将涡轮组件螺纹连接在拉伸轴内,容腔和工作通槽可以方便扳手的进入从而实现涡轮组件与拉伸轴之间的进一步拧紧,之后通过拧动螺母,使得拉伸轴上移,并带动与之螺纹连接的涡轮组件的整体上移,在底座的作用下,涡轮组件的上表面移动至与底座发生抵触时,将无法继续移动,此时在螺母的继续拧动过程中,可以实现涡轮组件之间的互相连接紧凑,即可以使得涡轮组件之间的垂直度和同轴度有了保证,压力传感器可以随时显示所受到的压力强度,从而可以方便操作者控制拉伸轴的拉力的大小在规定的数值下进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可拆卸连接装置包括圆周阵列设置在涡轮座上表面的工作槽,工作槽内均设有第二平键,第二平键均通过螺栓实现在工作槽内的连接固定,第二平键的高度大于涡轮座的上表面,底座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二平键套接配合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限位槽的作用下,可以实现底座与第二平键之间的套接连接,即实现了底座与涡轮座之间的连接,在第二平键的作用下,可以减小底座与涡轮座之间的抵触,从而可以大大减小两者之间所产生的相对磨损,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底座与涡轮座之间的拆卸和连接,装拆方便且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拉伸轴与压力传感器之间设有衬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衬套的作用下,可以在进行涡轮轴拉伸的工作过程中,大大减小螺母的拧动对压力传感器所造成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拉伸轴与靠近螺母的一端设有平面轴承,螺母的底部与平面轴承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平面轴承的作用下,可以实现使得与之接触的螺母的拧动更加的轻松,并减小了两者的相对磨损。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简单的结构可以实现涡轮组件的垂直度和同轴度的精度要求;

2、衬套的结构可以减小压力传感器的损坏;

3、平面轴承可以使得对螺母的拧动更加的轻松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涡轮轴拉伸工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涡轮轴拉伸工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涡轮轴拉伸工装中可拆卸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涡轮组件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拉伸轴;2、平键;3、螺母;4、衬套;5、底座;51、容腔;52、工作通槽;6、平面轴承;7、第二平键;8、涡轮座;81、空腔;9、可拆卸连接装置;91、工作槽;92、螺栓;93、限位槽;10、涡轮组件;101、固定轴;102、轴类工件;103、产品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种涡轮轴拉伸工装,如图2所示,包括涡轮座8,在涡轮座8内设置有用于放置涡轮组件10的空腔81;如图4所示,涡轮组件10由涡轮盘和多个轴类工件102组成,在涡轮盘的中心固定设置有固定轴101,轴类工件102则贯穿固定轴101通过产品螺母103实现与涡轮盘的连接,固定轴101的头部设有外螺纹。

如图1-4所示,涡轮座8的上表面设有底座5,底座5通过可拆卸连接装置9实现与涡轮座8的连接,底座5的下表面一部分与涡轮座8的上表面抵触,另一部分则与空腔81相通,并且在底座5内设有容腔51,与此同时在底座5侧面还设有与容腔51相通的工作通槽52。

如图1-4所示,底座5上表面设有通孔,通孔内贯穿设有拉伸轴1,并且当拉伸轴1贯穿通孔后,在通孔内设置有平键2,以实现拉伸轴1在通孔内固定,得以保证拉伸轴1在通孔内不会晃动;拉伸轴1的底部设置在容腔51内,并且拉伸轴1内的底部设有与固定轴101配合的内螺纹;在拉伸轴1远离容腔51的部分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上表面设有衬套4。

如图1-4所示,并且拉伸轴1的头部螺纹连接有螺母3,螺母3的底面设置有垫片,在垫片与压力传感器之间还设有平面轴承6,垫片与平面轴承6之间抵触。

如图3所示,可拆卸连接装置9包括圆周阵列设置在涡轮座8上表面的工作槽91,工作槽91内均设有第二平键7,第二平键7均通过螺栓92实现在工作槽91内的连接固定,第二平键7的高度高于涡轮座8的上表面,底座5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二平键7套接配合的限位槽93。

具体实施过程:如图1-4所示,将本涡轮轴拉伸工装夹置在台虎钳上,即使得钳口与涡轮座8外圆周侧面夹紧抵触,与此同时,用产品螺母103将涡轮组件10之间拧紧,拧紧扭矩为5N·M;将紧固后的涡轮组件10嵌置入空腔81内,并使得底座5实现与涡轮座8之间的插接,即底座5的工作槽91实现与涡轮座8上的第二平键7的插接,使得涡轮组件10上的固定轴101与拉伸轴1螺纹连接,并且此时涡轮组件10的与底座5的下表面抵触;压力传感器调零,调整螺母3,使其通过垫片、平面轴承6、衬套4后对压力传感器产生一个压力,在此过程中,由于螺母3的拧动,将会直接导致与其螺纹连接的拉伸轴1的向上移动,并带动了涡轮组件10与固定轴101的整体上移,由于此时涡轮组件10会与底座5的下表面抵触,在此抵触力作用下,涡轮组件10将无法继续移动,但是在拉伸轴1的继续上移过程中,将会带动固定轴101的继续上移,并导致涡轮组件10之间距离减小,产品螺母103与最上层的轴类工件102距离逐渐增大,当压力传感器的指示器显示为20±0.1KN时,停止拧动螺母3,此时即达到了该涡轮组件10的装配工艺要求,此时就可以将扳手通过工作槽91孔伸入容腔51内并拧动产品螺母103,使其移动至与最上层的轴类工件102的压紧抵触,实现了对涡轮组件10整体的压紧固定,此时即完成了本涡轮轴拉伸工艺,使得本涡轮组件10的同轴度和垂直度均在规定的精度要求等级范围内,为合格产品。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