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波器干线接头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2681发布日期:2018-07-17 22:54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生产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滤波器干线接头自动化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自动生产线是由工件传送系统和控制系统,将一组自动机床和辅助设备按照工艺顺序联结起来,自动完成产品全部或部分制造过程的生产系统,简称自动线。

原有的滤波器干线接头生产线在生产时,一般采用人手放置接头,每次放置两件到压机治具上,完成冲压后取件,然后再次重复操作,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当遇到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时,可能压到工作人员手,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波器干线接头自动化生产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原有的滤波器干线接头生产线在生产时,一般采用人手放置接头,每次放置两件到压机治具上,完成冲压后取件,然后再次重复操作,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当遇到操作不当时,可能压到工作人员手,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滤波器干线接头自动化生产设备,包括外壳组件、传输组件和挤压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外壳体、压力表、操作箱和红外线传感器,所述外壳体的前表面固定设置有所述压力表,所述外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所述红外线传感器,所述外壳体的外侧壁设置有所述操作箱,所述操作箱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传输组件包括传送箱,所述传送箱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前表面,所述传送箱包括联轴器、电机和第一转轴,所述传送箱的前表面固定设置有所述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与所述电机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挤压组件包括导向杆、挤压板、液压柱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安装于所述外壳体的下表面,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下方固定设置有所述导向杆,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所述液压柱,且所述液压柱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所述挤压板。

优选的,所述传输组件包括支撑杆和转动辊,所述支撑杆安装于所述传送箱的上表面,并与所述传送箱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传送箱的内侧壁开设第一凹槽,且所述传送箱与所述转动辊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凹槽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辊的数量为十一个,所述支撑杆包括挡板,所述支撑杆的内侧壁开设第二凹槽,且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挡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凹槽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辊包括第一链条、第二链条、限位块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链条安装于所述转动辊的一端外侧,并与所述转动辊之间通过第一螺纹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链条安装于转动辊的外侧,并与所述转动辊之间通过第二螺纹啮合连接,所述限位块安装于所述转动辊的外侧壁,并与所述转动辊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联轴器与所述转动辊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联轴器与所述电机之间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向杆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挤压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板内侧壁开设第一圆形槽孔,且所述挤压板与所述导向杆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圆形槽孔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内侧壁开设第二圆形槽孔,且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液压柱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圆形槽孔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前表面开设槽孔,且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压力表和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之间通过所述槽孔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对工件进行输送时,通过电机的工作,带动联轴器,然后由联轴器将转动方向改变,此时,工件在传送箱上移动,使工件处于流水线上,从而提高了制作滤波器干线接头的效率,在挤压组件包括导向杆、挤压板、液压柱和固定板,当对工件进行挤压使,通过液压柱产生机械能,将挤压板向下慢慢挤压,使工件顶部均匀挤压,并且在挤压的过程中,通过导向杆保持了挤压处于垂直状态,从而提高了挤压工件的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传送箱内部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传动箱俯视图;

图中:10-外壳组件、11-外壳体、12-压力表、13-操作箱、14-红外线传感器、20-传输组件、21-传送箱、211-联轴器、212-电机、213-第一转轴、22-转动辊、221-第一链条、222-第二链条、223-限位块、224-第二转轴、23-支撑杆、231-挡板、30-挤压组件、31-导向杆、32-挤压板、33-液压柱、34-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滤波器干线接头自动化生产设备,包括外壳组件10、传输组件20和挤压组件30,外壳组件10包括外壳体11、压力表12、操作箱13和红外线传感器14,外壳体11的前表面固定设置有压力表12,外壳体11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14,外壳体11的外侧壁设置有操作箱13,操作箱13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传输组件20包括传送箱21,传送箱21位于外壳体11的前表面,传送箱21包括联轴器211、电机212和第一转轴213,传送箱21的前表面固定设置有联轴器211,联轴器211与电机212之间通过第一转轴213转动连接,电机212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挤压组件30包括导向杆31、挤压板32、液压柱33和固定板34,固定板34安装于外壳体11的下表面,固定板34的一端下方固定设置有导向杆31,固定板3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液压柱33,且液压柱3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挤压板32。

本实施例中,外壳组件10包括外壳体11、压力表12、操作箱13和红外线传感器14,当机体内的液压缸开始对滤波器干线接头进行挤压时,由液压缸将气压值反馈到压力表12上,通过观察压力表12内的指标转动的位置,来判断液压缸是否超负荷运作,从而提高了机体的使用寿命,当工件运输到挤压板32的下方时,通过红外线传感器14感应工件的位置,将信号传输到机体内,使挤压吧32对工件进行挤压,从而提高了制作工件的自动化,并且在制作工件的过程中,通过控制操作箱13,可以控制液压柱33的压力大小,传送箱21包括联轴器211与电机212,当对工件进行输送时,通过电机212的工作,带动联轴器211,然后由联轴器211将转动方向改变,此时,工件在传送箱21上移动,使工件处于流水线上,从而提高了制作滤波器干线接头的效率,在挤压组件30包括导向杆31、挤压板32、液压柱33和固定板34,当对工件进行挤压使,通过液压柱33产生机械能,将挤压板32向下慢慢挤压,使工件顶部均匀挤压,并且在挤压的过程中,通过导向杆31保持了挤压处于垂直状态,从而提高了挤压工件的质量和效率。

进一步的,传输组件20包括支撑杆23和转动辊22,支撑杆23安装于传送箱21的上表面,并与传送箱2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传送箱21的内侧壁开设第一凹槽,传送箱21与转动辊22之间通过第一凹槽固定连接,转动辊22的数量为十一个,支撑杆23包括挡板231,支撑杆23的内侧壁开设第二凹槽,支撑杆23与挡板231之间通过第二凹槽固定连接,转动辊22包括第一链条221、第二链条222、限位块223和第二转轴224,第二链条222安装于转动辊22的一端外侧,并与转动辊22之间通过第一螺纹啮合连接,第一链条221安装于转动辊22的外侧,并与转动辊22之间通过第二螺纹啮合连接,限位块223安装于转动辊22的外侧壁,并与转动辊22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支撑杆23包括挡板231,当挤压板32对工件进行挤压过程中,通过支撑杆23上的挡板231有效的防止了工作人员手被挤压板32压的情况,从而提高了制作滤波器干线接头的安全性,在转动辊22包括第一链条221、第二链条222、限位块223和第二转轴224,当联轴器211通过第二转轴224带动转动辊22,使转动辊22外侧的第一链条221和第二链条222分别转动,从而将转动辊22上的工件匀速导入到挤压板32的下方,并且在运输工件的过程中,通过限位块223将工件卡入到转动辊22上,降低了工件在转动辊22上发生相对偏移的情况,从而提高了运输工件的速度。

进一步的,联轴器211与转动辊22之间通过第二转轴224转动连接,且联轴器211与电机212之间通过第一转轴213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对工件进行运输时,通过电机212转动带动第一转轴231,使联轴器211开始转动,然后通过联轴器211将第一转轴231的转动方向转变,使转动辊22转动,从而将工件从而转动辊22移动到挤压板32上。

进一步的,导向杆31的数量为两个,导向杆31与固定板34和挤压板3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挤压板32内侧壁开设第一圆形槽孔,挤压板32与导向杆31之间通过第一圆形槽孔固定连接,固定板34内侧壁开设第二圆形槽孔,挤压板32与液压柱33之间通过第二圆形槽孔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当对工件顶部进行冲压时,通过导向杆31将液压柱33垂直挤压到工件上,使工件在被冲压时,受力面积均匀,从而提高了挤压质量,并且在挤压板32内侧壁开设第一圆形槽孔,通过第一圆形槽孔可对导向杆31进行方便拆卸,在固定板34内侧壁开设第二圆形槽孔,液压柱33通过第二圆形槽孔可方便安装和拆卸。

进一步的,外壳体11前表面开设槽孔,外壳体11与压力表12和红外线传感器14之间通过槽孔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外壳体11的前表面开设槽孔,从而方便压力表12和红外线传感器14的安装和拆卸。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