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轧机轧后钢板表面质量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29114发布日期:2018-07-27 18:40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轧板带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轧机轧后钢板表面质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二十辊轧机是取向硅钢生产的重要工序,轧后带钢表面质量是产品重要指标之一,合格的轧后表面质量是确保最终成品表面质量合格的先决条件。但二十辊轧机刮油方式设计存在两处缺陷,一是刮油辊刮油效果不佳,尤其是在高速轧制时带钢表面严重残留乳液。二是乳液吹扫装置气孔太小、气量太小,起不到吹扫作用。因设计存在缺陷,导致带钢表面乳液残留大(残油残体高、表面清洁度低、容易锈蚀等),严重时轧后钢卷乳液从钢卷两侧端面往下流淌,十分影响轧后表面质量,影响最终产品质量,而且对下工序脱碳退火机组碱洗段带来清洗负担。所以,二十辊轧机刮油方式和刮油效果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轧机轧后钢板表面质量的装置,解决带钢表面乳液残留严重问题,提高带钢表面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提高轧机轧后钢板表面质量的装置,包括刮油辊,在刮油辊的支架外侧固定连接支撑板,支撑板外侧设有羊毛毡,羊毛毡由压板及螺栓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羊毛毡上设有开口槽,羊毛毡同刮油辊同起落,羊毛毡下落后,开口槽的上沿覆盖在带钢表面。

所述的羊毛毡宽度比刮油辊宽30-40mm。

所述的羊毛毡的厚度为15-20mm。

所述的开口槽的宽度比带钢宽10-20mm。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解决带钢表面乳液残留严重问题,提高带钢表面质量,带钢表面残油残铁值由1000mg/m2降低至300mg/m2以下。提高成材率0.5%以上,同时减少乳液消耗,减少乳液消耗吨钢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图中:刮油辊1、支架2、羊毛毡3、支撑板4、压板5、螺栓6、开口槽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一种提高轧机轧后钢板表面质量的装置,包括刮油辊1,在刮油辊的支架2外侧固定连接支撑板4,支撑板4外侧设有羊毛毡3,羊毛毡3由压板5及螺栓6与支撑板4固定连接;羊毛毡宽度比刮油辊宽30-40mm。羊毛毡的厚度为15-20mm。

羊毛毡3上设有开口槽7,开口槽的宽度比带钢宽10-20mm。

羊毛毡3同刮油辊同起落,羊毛毡3下落后,开口槽7的上沿覆盖在带钢表面。

实施例

一种提高轧机轧后钢板表面质量的装置,包括刮油辊1,在刮油辊的支架2外侧固定连接支撑板4,支撑板4外侧设有羊毛毡3,羊毛毡3由压板5及螺栓6与支撑板4固定连接。羊毛毡的尺寸为1560*240*20mm,羊毛毡3上设有开口槽7,开口槽7的尺寸为1350*40mm。

上面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对其进行等同变化和修饰,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方案的范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