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材的高速送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8418发布日期:2018-07-10 22:43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料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带材的高速送料机。



背景技术:

带材是指长宽比较大的成卷供应的带状金属材,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因此市场需求日益增大,根据不同的生产要求,在板材加工时有时需要对板材进行打孔、去毛刺等操作,在通过冲床等设备对带材进行冲孔时,为了配合冲压设备的高速运行,需要将长条形的带材快速向前传送,从而提高整个加工线的加工效率。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送料方式为滚筒式送料机,带材由上下两层滚筒之间穿过,通过滚筒转动带动带材向前输送,此种方式利用滚筒与带材之间的摩擦力带动带材向前移动,由于滚筒为间歇转动,当滚筒由静止状态突然转为转动状态或由转动状态突然转为静止状态时,滚筒与带材之间容易产生滑动摩擦,导致带材的运动状态相对于滚筒产生滞后的现象,从而导致带材整体的输送速度降低。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材的高速送料机,具有可实现快速送料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材的高速送料机,包括机架以及安装于机架的驱动组件,所述机架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分别受所述驱动组件控制并且沿所述滑轨交替滑动的两个滑座,所述滑座上表面设置有压紧板材并使板材跟随滑座滑动的压紧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条形带材依次从两个压紧机构中穿过,两个驱动组件带动两个滑座相对反向滑动,并且两个压紧机构对板材交替压紧,这样当其中一个压紧机构向前移动时,对板材进行压紧并带动板材向前移动,同时另一个压紧机构解除对板材的压力并向后移动,当到达机架中部时,再次将板材压紧并带动板材向前移动,此时第一个压紧机构松开板材并再次向后移动,准备进行下一次输送,两个压紧机构依次交替压紧板材并带动板材向前移动,从而提高了带材的输送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滑座上表面的支架、安装于支架并且施力方向垂直于板材设置的压紧气缸,所述支架开设有供板材通过的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板材在通道中穿过,当滑座带动压紧气缸向前移动时,压紧气缸伸长并且其活塞杆压紧在板材上表面,当滑座带动压紧气缸向后移动时,压紧气缸收起并解除对板材的施力,从而使得板材能够向前单向快速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分别固定设置于机架两端的两个伺服电机、连接于两个伺服电机输出轴的丝杠以及螺纹配合于丝杠的丝杠螺母,两所述丝杠螺母分别连接于两滑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丝杠螺母分别连接在两滑座上,这样通过两台伺服电机驱动两个滑座移动,使得两个滑座能够始终反向移动,从而与压紧机构紧密配合,带动板材向前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沿板材输送方向设置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设置于机架的至少两组导向辊组以及设置于机架的限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板材传送过程中,导向辊组对板材起到导向作用,减小对板材边缘的磨损,限位组件抵触在侧板的两侧边并且可以对板材进行限位,使得板材始终沿直线向前移动,避免板材传送过程中发生偏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辊组包括垂直设置于机架上表面并且分别位于板材两侧的两导向杆以及转动套设于两导向杆并抵触于板材两侧边的导向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板材由压紧机构以及滑座带动向前移动时,板材的两侧边抵触在导向筒的侧壁,并且当板材向前移动时,通过导向筒的转动使得板材移动更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机架上表面并位于板材两侧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沿垂直于机架上表面方向开设有长孔,螺栓穿过所述长孔并将限位块固定于机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板材在两块限位块中间穿过,通过两个限位块内壁对板材侧壁的抵触,从而将板材的移动方向限制在固定直线上,起到限位的作用。当板材宽度发生变化时,通过拧松螺栓,向外移动限位块使得两限位块之间的距离变大,当将限位块调整到正好允许板材通过时,拧紧螺栓将限位块固定,这样可以适应更多宽度型号的板材,适用范围更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内侧壁开设有供板材侧边卡入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板材移动时可以在卡槽内滑动,通过卡槽实现对板材的限制,防止板材偏斜的同时,还可以防止板材向上翘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中部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朝向两个滑座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限位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个滑座相向运动至机架中间时,在限位柱的作用下可以防止两滑座与支座发生碰撞,起到限位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条形带材依次从两个压紧机构中穿过,两个驱动组件带动两个滑座相对反向滑动,并且两个压紧机构对板材交替压紧,这样当其中一个压紧机构向前移动时,对板材进行压紧并带动板材向前移动,同时另一个压紧机构解除对板材的压力并向后移动,当到达机架中部时,再次将板材压紧并带动板材向前移动,此时第一个压紧机构松开板材并再次向后移动,准备进行下一次输送,两个压紧机构依次交替压紧板材并带动板材向前移动,从而实现板材的快速平稳移动;

其二,板材在通道中穿过,当滑座带动压紧气缸向前移动时,压紧气缸伸长并且其活塞杆压紧在板材上表面,当滑座带动压紧气缸向后移动时,压紧气缸收起并解除对板材的施力,从而使得板材能够向前单向快速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驱动组件;3、滑轨;4、滑座;5、压紧机构;6、支架;7、压紧气缸;8、通道;9、伺服电机;10、丝杠;11、丝杠螺母;12、导向组件;13、导向辊组;14、限位组件;15、导向杆;16、导向筒;17、限位块;18、长孔;19、卡槽;20、支座;21、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带材的高速送料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设置有两个驱动组件2,在机架1上表面设置有滑轨3,滑轨3上滑动设置有两个滑座4,两个滑座4分别连接在两个驱动组件2上并由驱动组件2带动实现滑动,在两滑座4上均设置有压紧机构5,条形带材在压紧机构5中穿过并由压紧机构5带动向前传送,在机架1上设置有可以对板材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12;条形带材依次从两个压紧机构5中穿过,两个驱动组件2带动两个滑座4相对反向滑动,并且两个压紧机构5对板材交替压紧,这样当其中一个压紧机构5向前移动时,对板材进行压紧并带动板材向前移动,同时另一个压紧机构5解除对板材的压力并向后移动,当到达机架1中部时,再次将板材压紧并带动板材向前移动,此时第一个压紧机构5松开板材并再次向后移动,准备进行下一次输送,两个压紧机构5依次交替压紧板材并带动板材向前移动,从而实现板材的快速移动。

如图2所示,压紧机构5包括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滑座4上表面的支架6、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架6上并且施力方向垂直于板材的压紧气缸7,在支架6上开设有供板材通过的通道8;板材在通道8中穿过,当滑座4带动压紧气缸7向前移动时,压紧气缸7伸长并且其活塞杆压紧在板材上表面,当滑座4带动压紧气缸7向后移动时,压紧气缸7收起并解除对板材的施力,从而使得板材能够向前单向快速移动。

如图2所示,驱动组件2包括分别固定设置在机架1两端的两个伺服电机9、连接在两个伺服电机9输出轴的丝杠10以及螺纹配合于丝杠10的丝杠螺母11,两个丝杠螺母11分别连接在两滑座4上,这样通过两台伺服电机9驱动两个滑座4移动,使得两个滑座4能够始终反向移动,从而与压紧机构5紧密配合,带动板材向前移动。

如图2所示,在机架1上沿板材输送方向设置有导向组件12,导向组件12包括设置在机架1的至少两组导向辊组13以及设置于机架1的限位组件14;在对板材传送过程中,导向辊组13对板材起到导向作用,减小对板材边缘的磨损,限位组件14抵触在侧板的两侧边并且可以对板材进行限位,使得板材始终沿直线向前移动,避免板材传送过程中发生偏斜。

如图2所示,导向辊组13包括垂直设置在机架1上表面并且分别位于板材两侧的两导向杆15以及转动套设于两导向杆15并抵触在板材两侧边的导向筒16;当板材由压紧机构5以及滑座4带动向前移动时,板材的两侧边抵触在导向筒16的侧壁,并且当板材向前移动时,通过导向筒16的转动使得板材移动更顺畅。

如图2所示,限位组件14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上表面的限位块17,限位块17位于板材两侧,在限位块17上沿垂直于机架1上表面方向开设有长孔18,螺栓穿过长孔18并将限位块17固定在机架1上;板材在两块限位块17中间穿过,通过两个限位块17内壁对板材侧壁的抵触,从而将板材的移动方向限制在固定直线上,起到限位的作用。当板材宽度发生变化时,通过拧松螺栓,向外移动限位块17使得两限位块17之间的距离变大,当将限位块17调整到正好允许板材通过时,拧紧螺栓将限位块17固定,这样可以适应更多宽度型号的板材,适用范围更广。

如图2所示,在两限位块17内壁开设有供板材卡入的卡槽19,板材移动时可以在卡槽19内滑动,通过卡槽19实现对板材的限制,防止板材偏斜的同时,还可以防止板材向上翘起。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机架1中部设置有支座20,支座20朝向两个滑座4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限位柱21,当两个滑座4相向运动至机架1中间时,在限位柱21的作用下可以防止两滑座4与支座20发生碰撞,起到限位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