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花插针自动墩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5049发布日期:2018-11-27 22:19阅读:6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麻花插针自动墩粗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连接器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加工麻花插针的自动墩粗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麻花插针是由三根纯铜线做内圈,七根铍青铜线作外圈,内外圈绞绕,两端熔焊,中部偏一端凸起,凸起部分外切圆直径与鼓包长度大致相当,且鼓包外切圆直径略大于插孔内直径,可与插孔形成七点紧密接触的弹性接触件;它是电连接器中的关键零件,因此鼓包质量的好坏影响着连接器的接触性能;墩粗作为麻花插针生产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其工艺的成熟度直接影响着鼓包质量。

目前,行业内对于麻花插针墩粗工艺,主要是通过手工墩粗的方式进行,即通过人工操作模具进行挤压,挤压后通过手工校正,达到产品的质量要求。这种墩粗工艺,受人工操作差距大的影响,墩粗效果不统一,导致墩粗质量不稳定,而且生产效率十分缓慢;并且,麻花插针的体积小,操作不便且眼睛十分疲劳,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自动墩粗设备取代手工操作,解决现有技术对产品质量稳定性差的影响,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使得产品的质量统一有保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麻花插针自动墩粗设备,它包括墩粗机构、夹紧机构和上料机构;

所述墩粗机构上设有的前移电机通过联轴器与传动连杆相互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连杆上设有与其传动连接的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与联轴器上固定设有的滑动盖板相互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台上设有通过横移导轨与其横向滑动连接的横移支撑板;所述横移支撑板与固定台一侧横移气缸的伸缩臂相互连接;所述横移支撑板上设有相互水平对应的推料气缸和平行气缸;所述推料气缸的伸缩臂一端固定设有套筒,且套筒的前端设有夹料铜套;所述夹料铜套的内径设有与其相互滑动插接的推杆,且推杆的后端与推料气缸的伸缩臂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平行气缸的前端分别设有相互对称的上夹头和下夹头,且上夹头和下夹头内侧设有与其贴合对应的档针块;

所述夹紧机构上设有平行电缸;所述平行电缸上分别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左夹爪和右夹爪;所述平行电缸上的左夹爪和右夹爪与平行气缸上的上夹头和下夹头相互水平对应;

所述上料机构上设有振动盘;所述振动盘的出料口与直振轨道的后端相互对应连接;所述直振轨道的前端与左夹爪和右夹爪的贴合对接处相互对应。

为了稳固夹持麻花插针,所述左夹爪和右夹爪的对应贴合处分别设有半圆卡槽,且半圆卡槽贴合对应后共同组成与麻花插针相互对应卡接的圆形卡槽。

为了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所述固定台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横移支撑板相互对应的缓冲垫块。

为了进行水平限位位移,所述滑动盖板的两侧设有与固定台相互水平限位滑动连接的水平导轨。

为了起到良好的绝缘效果,所述上夹头和下夹头内侧设有的档针块通过绝缘垫与平行气缸相互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结构合理,麻花插针通过振动盘和直振轨道进行逐个顺序输送,最前端的麻花插针通过平行气缸和平行电缸进行墩粗操作,之后平行气缸松开横移气缸推动横移支撑板移动,使推料气缸前端的夹料铜套将麻花插针夹持,再通过横移支撑板反向移动后,由推杆将麻花插针推出即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产品质量稳定性差、劳动强度大和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墩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平行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推料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墩粗机构 2、夹紧机构 3、上料机构 4、前移电机 5、联轴器 6、滑动盖板 7、横移气缸 8、缓冲垫块 9、推料气缸 10、平行气缸 11、档针块 12、横移导轨 13、横移支撑板 14、固定台 15、水平导轨 16、左夹爪 17、右夹爪 18、平行电缸 19、绝缘垫 20、上夹头 21、下夹头 22、套筒 23、推杆 24、夹料铜套 25、直振轨道 26、振动盘。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它包括墩粗机构1、夹紧机构2和上料机构3;

所述墩粗机构1上设有的前移电机4通过联轴器5与传动连杆相互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连杆上设有与其传动连接的固定台14;所述固定台14与联轴器5上固定设有的滑动盖板6相互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台14上设有通过横移导轨12与其横向滑动连接的横移支撑板13;所述横移支撑板13与固定台14一侧横移气缸7的伸缩臂相互连接;所述横移支撑板13上设有相互水平对应的推料气缸9和平行气缸10;所述推料气缸9的伸缩臂一端固定设有套筒22,且套筒22的前端设有夹料铜套24;所述夹料铜套24的内径设有与其相互滑动插接的推杆23,且推杆23的后端与推料气缸9的伸缩臂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平行气缸10的前端分别设有相互对称的上夹头20和下夹头21,且上夹头20和下夹头21内侧设有与其贴合对应的档针块11;

所述夹紧机构2上设有平行电缸18;所述平行电缸18上分别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左夹爪16和右夹爪17;所述平行电缸18上的左夹爪16和右夹爪17与平行气缸10上的上夹头20和下夹头21相互水平对应;

所述上料机构3上设有振动盘26;所述振动盘26的出料口与直振轨道25的后端相互对应连接;所述直振轨道25的前端与左夹爪16和右夹爪17的贴合对接处相互对应。

为了稳固夹持麻花插针,所述左夹爪16和右夹爪17的对应贴合处分别设有半圆卡槽,且半圆卡槽贴合对应后共同组成与麻花插针相互对应卡接的圆形卡槽。

为了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所述固定台14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横移支撑板13相互对应的缓冲垫块8。

为了进行水平限位位移,所述滑动盖板6的两侧设有与固定台14相互水平限位滑动连接的水平导轨15。

为了起到良好的绝缘效果,所述上夹头20和下夹头21内侧设有的档针块11通过绝缘垫19与平行气缸10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麻花插针通过振动盘和直振轨道逐个顺序输送,最前端的麻花插针进入左夹爪16和右夹爪17对应贴合处的半圆卡槽内,并在振动作用下进入上夹头20和下夹头21之间的夹缝内,挡针块用于阻挡麻花插针前移;此时、平行气缸带动上夹头20和下夹头21贴合夹紧,同时、前移电机带动固定台14和横移支撑板13向后移动一定距离,将麻花插针同步向后带动;然后,左夹爪16和右夹爪17开始夹紧麻花插针的另一端,上夹头20和下夹头21此时松开,前移电机再次带动固定台14和横移支撑板13向后移动一定距离,为满足鼓包的要求;然后、上夹头20和下夹头21夹紧物料且向前运动一定距离,麻花插针受到两端夹紧固定和共同对向挤压下生成鼓包,上夹头20和下夹头21松开,前移电机带动固定台14和横移支撑板13向后移动,使得平行气缸10离开物料;之后,由横移气缸7推动横移支撑板13进行左右横向移动,使得推料气缸9前端的夹料铜套24对准麻花插针,前移电机带动固定台14和横移支撑板13向前移动,将麻花插针收入夹料铜套24内校正鼓包,此时左夹爪16和右夹爪17松开,横移气缸7推动横移支撑板13进行反向横向移动,到达设定位置时推料气缸9推动推杆23向前动作,将夹料铜套24内的麻花插针推出落入收纳盒内,即可完成一次墩粗校正过程。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器进行全方位自动化控制,无需人工操作,全程自动上料、墩粗、校正,取代了传统的麻花插针手工墩粗的工艺,对鼓包长度、鼓包大小等关键尺寸具有较高的可控度和统一度,使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得到质的提高;同时劳动力和劳动强度大大降低,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满足了产品大批量生产的需求。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实现对工作参数的变更和记录,根据需要进行相应调整便于设备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