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缸和气缸组合的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0978发布日期:2018-07-24 20:06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料机构,尤其是一种电缸和气缸组合的上料机构,属于机械自动组装设备搬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机械生产加工过程中,设备加工上料常常使用上料柱,但是上料柱在上料过程中会出现停顿,且需要人工进行加料,严重浪费时间,影响生产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缸和气缸组合的上料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缸和气缸的配合,达到运送物料并上料的目的,且该机构精度高,上料稳定性强,提高了上料效率。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缸和气缸组合的上料机构,包括电缸、气缸、上料柱、浮动弹簧、电机固定板和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的伸缩端水平固定有上料插块,另一端固定在气缸固定板上;所述电缸的电机固定在电机固定板上,所述电缸的丝杠通过丝杠组件与所述气缸固定板固定;所述底板上竖直固定有浮动弹簧,所述浮动弹簧上端固定在弹簧固定板上,所述上料柱穿通弹簧固定板,所述弹簧固定板通过螺栓和上料柱固定,所述上料柱的下端能够穿通底板上下浮动。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柱位于电缸一侧,且上料柱周围均匀分布有三根浮动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固定板固定在机构固定板上,所述机构固定板竖直固定在底板的一侧。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缸和气缸配合使用进行物料的补给输送,使得输送物料的精度高,提高上料稳定性,并减少备用料柱停顿的时间,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缸、2-气缸、3-上料柱、4-浮动弹簧、5-电机固定板、6-底板、7-上料插块、8-气缸固定板、9-弹簧固定板、10-机构固定板和11-丝杠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根据附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缸和气缸组合的上料机构,包括电缸1、气缸2、上料柱3、浮动弹簧4、电机固定板5和底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2的伸缩端水平固定有上料插块7,另一端固定在气缸固定板8上;所述电缸1的电机固定在电机固定板5上,所述电缸1的丝杠通过丝杠组件11与所述气缸固定板8固定;所述底板6上竖直固定有浮动弹簧4,所述浮动弹簧4上端固定在弹簧固定板9上,所述上料柱3穿通弹簧固定板9,所述弹簧固定板9通过螺栓和上料柱3固定,所述上料柱3的下端能够穿通底板6上下浮动。

所述上料柱3位于电缸1一侧,且上料柱3周围均匀分布有三根浮动弹簧4。

所述电机固定板5固定在机构固定板10上,所述机构固定板10竖直固定在底板6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本机构在气缸2的推动下,将上料插块7伸出,上料插块7插在上料柱3两侧,这时,电缸1的电机启动,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带动丝杆组件11向上运动,通过丝杆组件11带动气缸2托起物料后上升,由电缸1带动物料上升到指定位置,采用真空吸盘将物料搬运走后,气缸2收缩,上料块7缩回去,电缸1带动气缸下降,继续将上料插块7伸出,上料插块7插在上料柱3两侧自动补料,电缸1再带动气缸2上升到指定位置,如此反复直至物料使用结束后,电缸和气缸回到原位,由电缸1和气缸2相互的配合,填补了为上料柱3补料的时间,同时提高了上料的稳定性,提高了上料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