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棒拉丝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4460发布日期:2018-08-10 20:16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涉及一种铜棒拉丝模具。



背景技术:

拉丝模具通常指在金属压力加工中,在外力的作用下使金属制成的材料强行通过模具,使得金属横截面被压缩,并获得所要求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的工具,拉丝模具适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用于拉拔棒材、线材、丝材、管材等直线型难加工物体,适用于钢铁、铜等金属和合金材料的拉拔加工。

现有的铜棒拉丝模具中的通孔通常包括入口区、压缩区和定径区,压缩区是成锥形的,入口区通过压缩区平滑过度到定径区,铜棒通过压缩区的压缩达到定径区的形状和大小,但从定径区出来的加工件会出现膨胀,这样加工出的铜棒的尺寸误差较大,且锥形的压缩区的磨损会很快,拉丝模具的寿命较短。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铜棒拉丝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棒拉丝模具,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铜棒拉丝模具,包括模具套和模芯,所述模芯位于模具套一端内部,且模芯与模具套固定连接,以及模芯凸出于模具套表面,所述模芯内设有定径孔,所述定径孔一端设有喇叭形入口腔,所述喇叭形入口腔上设有入口孔,所述入口孔位于喇叭形入口腔最大直径一端,所述喇叭形入口腔与定径孔连通,以及喇叭形入口腔内壁上环设有刮切刀。

进一步地,所述喇叭形入口腔的最大直径小于模芯的直径,以及喇叭形入口腔的最小直径小于定径孔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定径孔一端设有喇叭形出口孔,所述喇叭形出口孔位于模具套内部,所述喇叭形出口孔的最小直径口与定径孔相同,以及喇叭形出口孔的最小直径口与定径孔一端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模芯上设有一号注油孔和二号注油孔,所述一号注油孔和二号注油孔底部均设有导油管,所述导油管位于模芯内部,以及导油管另一端与定径孔内侧壁相连通,所述一号注油孔和二号注油孔表面均设有密封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喇叭形入口腔内壁上环设有刮切刀,可以对进入定径孔内的铜棒多余部分进行刮切,这样加工成的铜棒就不会膨胀,加工误差小,减少了压缩摩擦。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进入口设置成喇叭形入口腔,并且将喇叭形入口腔最小直径一端与定径孔连通,可以对铜棒进行由粗到细,层次性刮切,刮切效果好,且动力消耗少。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号注油孔和二号注油孔,可以保持定径孔内部润滑,减少摩擦阻力,提高了拉丝模具的使用寿命,喇叭形出口孔可以防止加工后的铜棒与出口孔发生碰撞,保证铜棒完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铜棒拉丝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铜棒拉丝模具的剖面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具套;2、模芯;3、入口孔;4、一号注油孔;5、二号注油孔;6、导油管;7、密封塞;8、刮切刀;9、喇叭形入口腔;10、定径孔;11、喇叭形出口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铜棒拉丝模具,包括模具套1和模芯2,所述模芯2位于模具套1一端内部,且模芯2与模具套1固定连接,以及模芯2凸出于模具套1表面,所述模芯2内设有定径孔10,所述定径孔10一端设有喇叭形入口腔9,所述喇叭形入口腔9上设有入口孔3,所述入口孔3位于喇叭形入口腔9最大直径一端,所述喇叭形入口腔9与定径孔10连通,以及喇叭形入口腔9内壁上环设有刮切刀8。

其中,所述喇叭形入口腔9的最大直径小于模芯2的直径,以及喇叭形入口腔9的最小直径小于定径孔10直径。

其中,所述定径孔10一端设有喇叭形出口孔11,所述喇叭形出口孔11位于模具套1内部,所述喇叭形出口孔11的最小直径口与定径孔10相同,以及喇叭形出口孔11的最小直径口与定径孔10一端相连通。

其中,所述模芯2上设有一号注油孔4和二号注油孔5,所述一号注油孔4和二号注油孔5底部均设有导油管6,所述导油管6位于模芯2内部,以及导油管6另一端与定径孔10内侧壁相连通,所述一号注油孔4和二号注油孔5表面均设有密封塞7。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铜棒拉丝模具,工作时,铜棒经过入口孔3进入到喇叭形入口腔9内,利用喇叭形入口腔9内壁上环设有的刮切刀8对进入定径孔10内的铜棒多余部分进行刮切,这样加工成的铜棒就不会膨胀,加工误差小,减少了压缩摩擦,由于喇叭形入口腔9的特点可以利用内壁上的刮切刀8对铜棒进行由粗到细,层次性刮切,刮切效果好,且动力消耗少,通过设置一号注油孔4和二号注油孔5,可以将润滑油通过导油管6注入到定径孔10内,保持定径孔10内部润滑,减少摩擦阻力,提高了拉丝模具的使用寿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