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管内胀随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2933发布日期:2018-10-12 23:25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工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圆管内胀随转机构。



背景技术:

在一些水泵激光焊接等制程中,需要将工件固定夹装在一起。但是对于一些在圆管内夹装工件的设备一直是困扰生产公司的一个大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方便夹装管内工件的圆管内胀随转机构,以满足上述需求。

一种圆管内胀随转机构包括一个基座,一个滑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膨胀机构,一个套设在所述膨胀机构上的拉伸弹性件,以及一个用于抵顶所述膨胀机构的抵顶装置。所述基座包括一个第一支撑座,以及一个与该第一支撑座间隔设置的第二支撑座,所述膨胀机构包括一个架设在所述第二支撑座上的膨胀销,一个设置在所述膨胀销一端的楔形部,一个设置在所述膨胀销上的夹持部,以及一个与所述楔形部连接的工件设置部。所述楔形部的直径小的一侧与所述膨胀销相连。所述工件设置部具有一个通孔,并套设在所述膨胀销上。所述拉伸弹性件夹设在所述第二支撑座与所述夹持部之间。所述抵顶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座上并用于抵顶所述夹持部的自由端。

进一步地,所述工件设置部还包括一个容置腔,该容置腔用于容置所述楔形部。

进一步地,所述工件设置部具有容置腔的一侧与所述工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抵顶装置为一个气缸,该气缸的输出端用于抵顶所述夹持部。

进一步地,所述圆管内胀随转机构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座上的轴承,所述膨胀销穿设在所述轴承中。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二支撑座的相对位置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拉伸弹性件为一个拉伸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的直径大于所述膨胀销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圆管内胀随转机构由于所述膨胀机构的设置,使得该圆管内胀随转机构结构简单,且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圆管内胀随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圆管内胀随转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圆管内胀随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圆管内胀随转机构用于夹持定位一种设备200,该设备200可以为管状的水泵等装置。该设备200包括一个外管201,一个设置在该外管201内的工件202。所述圆管内胀随转机构包括一个基座10,一个滑动设置在所述基座10上的膨胀机构20,一个套设在所述膨胀机构20上的拉伸弹性件30,以及一个用于抵顶所述膨胀机构20的抵顶装置40,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基座10上的轴承50。可以想到的是,所述圆管内胀随转机构还包括其他一些功能结构,如组装组件,电气组件等等,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在此不再一一详细说明。所述基座10包括一个第一支撑座11,以及一个与该第一支撑座11间隔设置的第二支撑座12。所述基座10可以放置在地面上或者是机台上。所述膨胀机构 20包括一个架设在所述第二支撑座12上的套筒21,一个穿设在所述套筒21上的膨胀销22,一个设置在所述膨胀销22一端的楔形部23,一个设置在所述膨胀销22上的夹持部24,以及一个与所述楔形部23连接的工件设置部25。所述套筒21与所述第二支撑座12的相对位置固定。所述膨胀销22为一个杆状结构,其截面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其他形状。所述楔形部23设置在所述膨胀销22 的一端且该楔形部23的直径小的一侧与所述膨胀销22相连。所述夹持部24设置在所述膨胀销22的另一侧,且该夹持部24的直径大于所述膨胀销的直径。所述工件设置部25具有一个通孔251,并套设在所述楔形部23上。所述工件设置部25与所述套筒21相连,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件设置部25与所述套筒21 一体成型。要夹持设置的工件202设置在所述工件设置部25上,并随该工件设置部25一起活动。所述通孔241的直径应当大于或等于所述膨胀销22的直径,但应当小于所述楔形部23的最大直径,以便于当所述楔形部23朝其小直径端缩回时,可以与所述工件设置部25紧配,从而固定该膨胀销22与工件设置部 25的相对位置。所述拉伸弹性件30夹设在所述第二支撑座12与所述夹持部24 之间,其可以为一个拉伸弹簧。当膨胀销22在所述抵顶装置40抵压下,朝所述工件202运动时,所述拉伸弹性件30压缩,所述膨胀销21与工件设置部25 脱离,而当抵顶装置40缩回时,所述拉伸弹性件30将恢复原状,从而使所述楔形部23与工件设置部25紧配在一起完成相对位置的固定。同时,在当膨胀销22被所述抵顶装置40抵压时,由于工件设置部25与套筒21固定连接,所述工件设置部25不会推动。而为了在推动所述膨胀销22时,容纳所推出的楔形部23,工件设置部25还包括一个容置腔252。所述工件设置部25具有容置腔252的一侧与所述工件202固定连接。

所述抵顶装置40可以为一个气缸,该气缸的输出端用于抵顶所述夹持部24 上。当然,可以想到的是,所述抵顶装置40还可以为其他设备,如机械装置。所述抵顶装置40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座11上并用于抵顶所述夹持部24的自由端。

所述轴承50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座12上,所述套管21及膨胀销22穿设在所述轴承50中。当所述外管201在外力作用下旋转时,所述膨胀机构20及拉伸弹性件30一起将在轴承50中转动,达到随转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圆管内胀随转机构由于所述膨胀机构20的设置,使得该圆管内胀随转机构结构简单,且易操作。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发明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