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位置修正功能的作业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5652发布日期:2019-06-21 23:46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带位置修正功能的作业机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在能够与主轴一体地旋转的刀架上以能够在径向上进行位置修正的方式安装有工具安装部的带位置修正功能的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目前正在使用各种通过安装于刀架的工具、例如加工工具对工件实施加工处理的机床。机床通常被组装于具有与所述机床的动作联动地进行作业的功能和设备的作业机械中。

例如,在构成发动机组的气缸的镗削加工中,需要以微米量级将内筒径尺寸加工成高精度。但是,例如对于机动车的发动机来说,若在量产工序中利用同一刀尖进行加工,则即使是cbn工具等硬质工具,也会在所述刀尖发生磨损。从而,工具的刀尖因磨损而使得加工直径变小,所以采用具有修正功能的修正刀架以维持固定的孔径。

因此,已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精镗装置。该精镗装置具备:保持件,其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工作机械的主轴;偏心部件,其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配设于所述保持件的中心线上,且具有相对于该中心线偏心的偏心嵌合部;以及刀具保持部件,该刀具保持部件的基端部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嵌合于所述偏心嵌合部,并且,在所述刀具保持部件的末端部安装有镗削用刀具,所述刀具保持部件被配设成不能相对于所述保持件相对旋转。并且,通过使偏心部件相对于保持件相对旋转,由此,刀具的相对于所述保持件的中心线的刀尖位置被修正。

另外,精镗装置设置有:以能够往复移动的方式配设于保持件的一对移动部件;和位于主轴附近的非旋转部件。一对移动部件能够以预先确定的相对相位固定于使保持件始终在固定的旋转相位停止的主轴上,并且,在偏心部件上设置有棘轮,另一方面,一对移动部件通过在一个方向上与各棘轮啮合,由此使棘轮向正反两个方向旋转,并且始终被施力构件向另一方向施力。在非旋转部件上设置有抵接部件,所述抵接部件通过相对于保持件的相对移动而与各移动部件抵接,使所述移动部件向一个方向移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1-24100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中,为了进行刀具的刀尖位置的修正动作,使用了偏心环结构(偏心部件)。从而,在通过驱动杆(抵接部件)来驱动(推压)滑动件(移动部件)时,刀具的刀尖位置的修正动作量成为正弦曲线。由此,修正指示和修正动作不成正比关系,从而存在控制相当繁杂这样的问题。

例如,在设偏心量为0.1mm的情况下,在执行动作范围的中心附近处的1°的控制时,能够获得0.1mm×(sin1°-sin0°)=1.7μm的动作量。另一方面,在正弦曲线的60°的相位位置处,成为0.1mm×(sin61°-sin60°)=0.9μm的动作量,导致成为中心附近的大致一半的动作量。因此,通过推压动作进行控制的量与修正量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

而且,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中构成为:通过nc来按压滑动件,由此,棘爪使棘轮旋转,从而,与所述棘轮成一体的偏心环旋转。可是,使用精镗装置的环境多是处在切削粉或冷却液飞散的恶劣状况下。因此,对于将推压动作转换为旋转的棘爪来说,即使仅在卡合部存在细微的磨损、污物或者伤痕,也会发生所述棘爪与棘轮的齿的卡合不良,从而可能会丧失所希望的动作功能。

本发明用于解决这种问题,目的在于提供如下这样的带位置修正功能的作业机械:能够以简单且紧凑的结构,高精度且容易地对安装于刀架的工具进行位置修正。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带位置修正功能的作业机械具备:刀架,其能够与主轴一体地旋转;安装有工具的工具安装部,其以能够在与该刀架的旋转轴方向交叉的径向上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刀架的与所述主轴相反的一侧的末端部;以及调整装置,其内置于所述刀架,对所述工具安装部在所述径向上进行位置修正。调整装置具备动作部件、旋转轴部件、第1小齿轮部件、第2小齿轮部件、第1齿条部件和第2齿条部件。

动作部件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朝向旋转轴方向在径向上倾斜,且与工具安装部的卡合部抵接。旋转轴部件在旋转轴方向上延伸,所述旋转轴部件的一个端部螺合于动作部件,通过旋转轴部件旋转,由此使所述动作部件在旋转轴方向上进退。第1小齿轮部件设置于旋转轴部件的另一个端部的外周,并通过第1单向离合器仅向第1旋转方向与所述旋转轴部件一体地旋转。第2小齿轮部件设置于旋转轴部件的另一个端部的外周,并通过第2单向离合器仅向与第1旋转方向相反的第2旋转方向与所述旋转轴部件一体地旋转。第1齿条部件被配设成与旋转轴方向交叉地进退自如,并与第1小齿轮部件啮合而使所述第1小齿轮部件与旋转轴部件一体地向第1旋转方向旋转。第2齿条部件被配设成与旋转轴方向交叉地进退自如,并与第2小齿轮部件啮合而使所述第2小齿轮部件与旋转轴部件一体地向第2旋转方向旋转。

另外,优选的是,在刀架中,隔着旋转轴部件互相平行地形成有第1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第1齿条部件滑动自如地配置于所述第1开口部,第2齿条部件滑动自如地配置于所述第2开口部,并且,所述第1开口部的一端和所述第2开口部的一端向外部开放。

另外,优选的是,在第1开口部的另一端配置有将第1齿条部件向该第1开口部的一端侧按压的第1弹性部件,另一方面,在第2开口部的另一端配置有将第2齿条部件向该第2开口部的一端侧按压的第2弹性部件。

另外,优选的是,带位置修正功能的作业机械具备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从外部操作第1齿条部件和第2齿条部件,所述操作机构具备按压部件,所述按压部件被插入第1开口部的一端侧和第2开口部的一端侧而按压所述第1齿条部件和所述第2第1齿条部件。

另外,优选的是,在第1齿条部件的外周部形成有在该第1齿条部件的进退方向上延伸的第1键槽,另一方面,在第2齿条部件的外周部形成有在该第2齿条部件的进退方向上延伸的第2键槽。此时,优选的是,在刀架中设置有:插入第1键槽来限制第1齿条部件的旋转和飞出的第1键部件;和插入第2键槽来限制第2齿条部件的旋转和飞出的第2键部件。

另外,优选的是,在刀架中设置有:第1止转部件,其在第1齿条部件与第1小齿轮部件的啮合被解除的位置处对该第1小齿轮部件的旋转进行限制;和第2止转部件,其在第2齿条部件与第2小齿轮部件的啮合被解除的位置处对该第2小齿轮部件的旋转进行限制。

另外,优选的是,在刀架中配置有将工具安装部的卡合部向动作部件的倾斜面按压的弹性部件。

另外,优选的是,在刀架的末端部,以在该工具安装部的移动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有一对燕尾槽,在工具安装部的所述刀架侧的端部,以在该工具安装部的移动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有嵌合于该燕尾槽的一对突起部。

另外,优选的是,关于设置有一个燕尾槽的滑动部,通过形成沿着所述一个燕尾槽延伸的缝隙,由此该滑动部构成弹性变形部。

另外,优选的是,在刀架中设置有将弹性变形部向一个突起部按压的螺纹部件。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带位置修正功能的作业机械中,当第1齿条部件被按压时,与所述第1齿条部件啮合的第1小齿轮部件通过第1单向离合器向第1旋转方向与旋转轴部件一体地旋转。当旋转轴部件向第1旋转方向旋转时,与所述旋转轴部件的一个端部螺合的动作部件向一个方向移动。此时,与动作部件的倾斜面抵接的工具安装部沿着所述倾斜面的倾斜向刀架的径向一侧移动。

另外,当第2齿条部件被按压时,与所述第2齿条部件啮合的第2小齿轮部件通过第2单向离合器向第2旋转方向与旋转轴部件一体地旋转。当旋转轴部件向第2旋转方向旋转时,与所述旋转轴部件的一个端部螺合的动作部件向另一个方向移动。此时,与动作部件的倾斜面抵接的工具安装部沿着所述倾斜面的倾斜向刀架的径向另一侧移动。

这样,第1齿条部件或第2齿条部件被按压的次数、或者该第1齿条部件或该第2齿条部件的压入量与安装于工具安装部上的工具的在径向上的移动量(修正量)成正比。因此,能够获得特别是基于nc程序的控制一举得到简化这样的效果。而且,第1齿条部件和第2齿条部件不受彼此的动作影响,能够使旋转轴部件向第1旋转方向和第2旋转方向独立地旋转。从而,能够容易且可靠地执行工具安装部的在径向上的调整作业。

而且,对工具安装部在径向上进行位置修正的调整装置采用了齿条/小齿轮的结构。由此,作为调整装置,例如与使用棘爪结构的情况相比,能够可靠且稳定地维持所希望的动作功能,从而能够高效地执行位置修正处理。因此,能够对安装于刀架的工具在所述刀架的径向上以微米量级高精度且容易地进行位置修正。

附图说明

图1是构成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带位置修正功能的作业机械的机床的斜视说明图。

图2是所述机床的重要部位剖视说明图。

图3是构成所述机床的刀架的末端侧和工具安装部的剖视说明图。

图4是所述刀架末端侧的主视图。

图5是所述刀架的沿图2中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是所述刀架的沿图5中的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使所述刀架的外周部与操作机构卡合时的动作说明图。

图8是设置于所述刀架的调整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9是在构成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带位置修正功能的作业机械的机床中设置的刀架的重要部位剖视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构成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带位置修正功能的作业机械的机床10具备主体部12,主轴外壳14以能够在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上滑动的方式安装于该主体部12。如图2所示,主轴(spindle)16通过轴承18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主轴外壳14,刀架20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所述主轴16。本案的作业机械具备如下这样的功能和机构:在机床10的主轴16上安装的刀架20与所述机床10的动作联动地进行动作。

刀架20具有与主轴16连结的柄部22,在所述柄部22一体地设置有主体壳体24。在主体壳体24的与柄部22侧(主轴16侧)相反的末端部,以能够在与刀架20的旋转轴方向(箭头l方向)交叉的径向(箭头r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安装有工具安装部26。在工具安装部26的末端,安装有工具、例如镗杆28。

如图3所示,在主体壳体24的末端面24e(刀架20的末端部)形成有一对燕尾槽30a、30b。在工具安装部26的主体壳体24侧的端部26a,形成有嵌合于燕尾槽30a、30b的一对突起部32a、32b。燕尾槽30a、30b和突起部32a、32b形成为在工具安装部26的移动方向(在图4中,为箭头r方向)上延伸。如图3和图4所示,关于设置有一个燕尾槽30a的滑动部,通过形成沿着所述一个燕尾槽30a延伸的缝隙34,由此,所述滑动部构成弹性变形部36。

如图2所示,在工具安装部26的端部26a,从主体壳体24的末端面24e向内侧突出地鼓出形成有卡合部38。卡合部38与主体壳体24的旋转轴线平行,且具有朝向所述旋转轴线呈半球状突出的接触部38a。在主体壳体24中,配置有将工具安装部26的卡合部38按压于后述的动作部件44的倾斜面44a的施压弹簧(弹性部件)40。

在刀架20中内置有在径向(箭头r方向)上对工具安装部26进行位置修正的调整装置42。如图2和图5所示,调整装置42具备动作部件44、旋转轴部件46、第1小齿轮部件48a、第2小齿轮部件48b、第1齿条部件50a和第2齿条部件50b。如图2和图4所示,动作部件44具有大致块形状,且沿着主体壳体24的内壁面52在箭头l方向上滑动自如地配置。动作部件44具有倾斜面44a,所述倾斜面44a朝向旋转轴方向前方(箭头lf方向)向径向内侧倾斜,且与工具安装部26的接触部38a抵接。在动作部件44上贯通形成有螺纹孔54。

旋转轴部件46沿着旋转轴线延伸,且在一个端部设置有螺合于动作部件44的螺纹孔54中的螺纹部56。如图2和图5所示,第1小齿轮部件48a被设置于旋转轴部件46的另一个端部外周,且通过第1单向离合器58a仅朝向第1旋转方向(在图5中,为箭头a方向)与所述旋转轴部件46一体地旋转。第1旋转方向是使与旋转轴部件46螺合的动作部件44例如在图2中向箭头lb方向(主轴16侧)移动的旋转方向。

第2小齿轮部件48b与第1小齿轮部件48a并排设置于旋转轴部件46的另一个端部外周,且通过第2单向离合器58b仅朝向与第1旋转方向相反的第2旋转方向(在图5中,为箭头b方向)与所述旋转轴部件46一体地旋转。第2旋转方向是使与旋转轴部件46螺合的动作部件44例如在图2中向箭头lf方向(镗杆28侧)移动的旋转方向。

如图5所示,在主体壳体24中,隔着旋转轴部件46互相平行地形成有:供第1齿条部件50a滑动自如地配置的第1滑动孔部(第1开口部)60a;和供第2齿条部件50b滑动自如地配置的第2滑动孔部(第2开口部)60b。第1齿条部件50a在与旋转轴方向交叉的方向(箭头r方向)上滑动自如地配置于第1滑动孔部60a,另一方面,第2齿条部件50b在箭头r方向上滑动自如地配置于第2滑动孔部60b。第1滑动孔部60a的一端和第2滑动孔部60b的一端向外部开放。

第1齿条部件50a在一端设置有通过密封垫62a与第1滑动孔部60a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滑动部64a,并且,在第1齿条部件50a上设置有与第1小齿轮部件48a啮合的第1齿条66a(参照图5和图6)。在第1齿条部件50a上,在与第1齿条66a相反的一侧的侧部,形成有在所述第1齿条部件50a的进退方向上延伸的第1键槽68a。在主体壳体24中设置有第1键部件70a,所述第1键部件70a被插入第1键槽68a中,对第1齿条部件50a的旋转和飞出进行限制。

在第1滑动孔部60a的另一端(底部),配置有将第1齿条部件50a向所述第1滑动孔部60a的一端侧(开放侧)按压的第1弹簧(第1弹性部件)72a。在第1齿条部件50a未被赋予外部载荷的状态下,在第1弹簧72a的按压作用下,第1键部件70a与第1键槽68a的端部卡合,并且,第1齿条66a与第1小齿轮部件48a的啮合关系被解除(参照图5)。

第2齿条部件50b在一端设置有通过密封垫62b与第2滑动孔部60b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滑动部64b,并且在第2齿条部件50b上设置有与第2小齿轮部件48b啮合的第2齿条66b(参照图5和图6)。在第2齿条部件50b上,在与第2齿条66b相反的一侧的侧部,形成有在所述第2齿条部件50b的进退方向上延伸的第2键槽68b。在主体壳体24中设置有第2键部件70b,所述第2键部件70b被插入第2键槽68b中,对第2齿条部件50b的旋转和飞出进行限制。

在第2滑动孔部60b的另一端(底部),配置有将第2齿条部件50b向所述第2滑动孔部60b的一端侧(开放侧)按压的第2弹簧(第2弹性部件)72b。在第2齿条部件50b未被赋予外部载荷的状态下,在第2弹簧72b的按压作用下,第2键部件70b与第2键槽68b的端部卡合,并且,第2齿条66b与第2小齿轮部件48b的啮合关系被解除(参照图5)。

如图2所示,在主体壳体24中,设置有在第1齿条66a与第1小齿轮部件48a的啮合被解除的位置处对该第1小齿轮部件48a的旋转进行限制的第1止转部件、例如第1球塞74a。在主体壳体24中,设置有在第2齿条66b与第2小齿轮部件48b的啮合被解除的位置处对该第2小齿轮部件48b的旋转进行限制的第2止转部件、例如第2球塞74b。

如图1所示,机床10具备从外部操作第1齿条部件50a和第2齿条部件50b的操作机构76。操作机构76具备按压部件78,所述按压部件78被选择性地插入第1滑动孔部60a的一端侧和第2滑动孔部60b的一端侧,从而选择性地按压第1齿条部件50a和第2齿条部件50b。

对于这样构成的第1实施方式的机床10的动作,在下面进行说明。

在镗杆28的刀尖发生了磨损时,通过调整装置42对所述镗杆28在径向上进行位置调整(修正)。例如,机床10按照程序控制(nc控制)被自动操作。并且,机床10的主体壳体24通过定位功能在特定相位与操作机构76连结。具体来说,如图7所示,主体壳体24的第2滑动孔部60b与按压部件78配置在同一轴线(同一相位)上。接着,通过nc控制,刀架20被沿着径向方向移送,使按压部件78插入第2滑动孔部60b。并且,也可以代替nc控制,通过手动操作来进行上述的动作。

如图8所示,按压部件78一边朝向第2滑动孔部60b内(箭头c方向)相对地进入,一边将第2齿条部件50b向箭头c方向按压。第2齿条部件50b克服第2弹簧72b的反弹力向第2滑动孔部60b的底部侧移动。因此,第2齿条部件50b的第2齿条66b与第2小齿轮部件48b啮合而使所述第2小齿轮部件48b向箭头b方向旋转至规定的角度位置。

在第2小齿轮部件48b上设置有第2单向离合器58b,所述第2单向离合器58b与旋转轴部件46一体地向作为第2旋转方向的箭头b方向旋转至规定的角度位置。如图2所示,在旋转轴部件46的末端设置的螺纹部56螺合于动作部件44的螺纹孔54中,当所述螺纹部56以规定的角度向箭头b方向旋转时,所述动作部件44向箭头lf方向移动规定的距离。从而,设置有与动作部件44的倾斜面44a抵接的接触部38a的工具安装部26向刀架20的径向外侧移动规定的距离(正修正)。由此,设置于工具安装部26的镗杆28向半径方向外侧移动而使加工直径扩大。

接着,在通过nc控制(或手动操作)使按压部件78从第2滑动孔部60b相对脱离时(在图8中,向箭头d方向),第2齿条部件50b借助第2弹簧72b的弹力向所述第2滑动孔部60b的开放端部侧移动。因此,与第2齿条部件50b啮合的第2小齿轮部件48b向箭头a方向旋转,另一方面,旋转轴部件46通过第2单向离合器58b而不旋转。从而,动作部件44不移动,镗杆28的位置也不变动。然后,与上述相同地以规定的次数重复执行第2齿条部件50b的按压操作,由此,镗杆28向半径方向外侧移动规定的量而被调整为所希望的加工直径。

另一方面,按压部件78通过nc控制(或手动操作)一边朝向第1滑动孔部60a内相对进入,一边将第1齿条部件50a向图8中的箭头c方向按压。第1齿条部件50a克服第1弹簧72a的反弹力向第1滑动孔部60a的底部侧移动。因此,第1齿条部件50a的第1齿条66a与第1小齿轮部件48a啮合而使所述第1小齿轮部件48a向箭头a方向旋转至规定的角度位置。

在第1小齿轮部件48a上设置有第1单向离合器58a,所述第1单向离合器58a与旋转轴部件46一体地向作为第1旋转方向的箭头a方向旋转至规定的角度位置。如图2所示,当旋转轴部件46的螺纹部56向箭头a方向旋转规定的角度时,所述动作部件44向箭头lb方向移动规定的距离。从而,设置有与动作部件44的倾斜面44a抵接的接触部38a的工具安装部26向刀架20的径向内侧移动规定的距离(负修正)。由此,设置于工具安装部26的镗杆28向半径方向内侧移动而使加工直径缩小。

在镗削加工中,与由磨损所引起的小径化的量相对应,执行将刀尖位置向扩径方向调整的所谓的正修正的控制。并且,在重复执行每次数μm的正修正后而达到刀尖的磨损极限时,使修正状态返回为0,即、执行负修正(缩径方向)的控制,并安装新的刀尖。

这种情况下,在第1实施方式中,当第2齿条部件50b被按压时,与所述第2齿条部件50b啮合的第2小齿轮部件48b通过第2单向离合器58b向箭头b方向(第2旋转方向)与旋转轴部件46一体地旋转。当旋转轴部件46向箭头b方向旋转时,与所述旋转轴部件46的一个端部(螺纹部56)螺合的动作部件44向箭头lf方向移动。此时,与动作部件44的倾斜面44a抵接的工具安装部26沿着所述倾斜面44a的倾斜向刀架20的径向外侧移动。

另一方面,当第1齿条部件50a被按压时,与所述第1齿条部件50a啮合的第1小齿轮部件48a通过第1单向离合器58a向箭头a方向(第1旋转方向)与旋转轴部件46一体地旋转。当旋转轴部件46向箭头a方向旋转时,与所述旋转轴部件46的一个端部螺合的动作部件44向箭头lb方向移动。此时,与动作部件44的倾斜面44a抵接的工具安装部26沿着所述倾斜面44a的倾斜向刀架20的径向内侧移动。

这样,第1齿条部件50a或第2齿条部件50b被按压的次数、或者该第1齿条部件50a或第2齿条部件50b的压入量与安装于工具安装部26上的镗杆28的在径向上的移动量(修正量)成正比。因此,能够获得特别是基于nc程序的控制一举得到简化这样的效果。而且,第1齿条部件50a和第2齿条部件50b能够通过第1单向离合器58a和第2单向离合器58b在不受彼此的动作影响的情况下使旋转轴部件46向第1旋转方向和第2旋转方向独立地旋转。从而,能够获得如下效果:能够容易且可靠地执行工具安装部26的在径向上的调整作业。

而且,对工具安装部26在径向上进行位置修正的调整装置42采用了齿条/小齿轮的结构(第1齿条部件50a和第1小齿轮部件48a以及第2齿条部件50b和第2小齿轮部件48b)。由此,作为调整装置42,例如与使用棘爪结构的情况相比,能够可靠且稳定地维持所希望的动作功能,从而能够高效地执行位置修正处理。因此,能够对安装于刀架20的工具、例如镗杆28在所述刀架20的径向上以微米量级高精度且容易地进行位置修正。

另外,如图5所示,在刀架20中,第1滑动孔部60a和第2滑动孔部60b隔着旋转轴部件46互相平行地形成,并且,在所述第1滑动孔部60a的底部和所述第2滑动孔部60b的底部配置有第1弹簧72a和第2弹簧72b。因此,当对第1齿条部件50a的按压、或对第2齿条部件50b的按压被解除时,所述第1齿条部件50a和所述第2齿条部件50b借助第1弹簧72a和第2弹簧72b的弹力可靠地返回至原来的位置。

此时,在第1齿条部件50a的外周部形成有在该第1齿条部件50a的进退方向上延伸的第1键槽68a,另一方面,在第2齿条部件50b的外周部形成有在该第2齿条部件50b的进退方向上延伸的第2键槽68b。另一方面,在主体壳体24中设置有:插入第1键槽68a来限制第1齿条部件50a的旋转和飞出的第1键部件70a;和插入第2键槽68b来限制第2齿条部件50b的旋转和飞出的第2键部件70b。从而,第1齿条部件50a和第2齿条部件50b在保持为所希望的姿势的状态下可靠地返回规定的原位置。

而且,在主体壳体24中,设置有在第1齿条66a与第1小齿轮部件48a的啮合被解除的位置处对该第1小齿轮部件48a的旋转进行限制的第1止转部件、例如第1球塞74a。在主体壳体24中,设置有在第2齿条66b与第2小齿轮部件48b的啮合被解除的位置处对该第2小齿轮部件48b的旋转进行限制的第2止转部件、例如第2球塞74b。由此,在加工使用中,第1小齿轮部件48a和第2小齿轮部件48b不会不必要地旋转,能够可靠地保持与第1齿条部件50a及第2齿条部件50b的相对位置关系。

另外,如图2所示,在主体壳体24中,配置有将工具安装部26的卡合部38按压于动作部件44的倾斜面44a上的施压弹簧40。因此,设置于卡合部38的接触部38a能够相对于倾斜面44a始终保持稳定的接触状态,从而将动作部件44在轴向上的动作准确地转换为倾斜面44a的倾斜角的动作,从而高精度地执行镗杆28的修正动作。

另外,如图3所示,在主体壳体24的末端面24e形成有一对燕尾槽30a、30b,另一方面,在工具安装部26的端部26a形成有嵌合于所述燕尾槽30a、30b中的一对突起部32a、32b。燕尾槽30a、30b和突起部32a、32b形成为在工具安装部26的移动方向(在图4中,为箭头r方向)上延伸。从而,工具安装部26能够沿着径向平滑地移动。

而且,如图3和图4所示,关于设置有一个燕尾槽30a的滑动部,通过形成沿着所述一个燕尾槽30a延伸的缝隙34,由此,所述滑动部构成弹性变形部36。由此,即使接合面由于滑动而磨损,但在弹性变形部36的按压作用下,也能够在规定的范围内可靠地阻止因磨损所导致的间隙的产生,从而容易实现耐久性的提高。并且,关于弹性变形部36,虽然未图示,但可以使用工具等预先使其向扩张侧变形,在将工具安装部26插入后,去掉扩张力,由此能够向所述工具安装部26侧提供基于弹性反作用力的加压。

图9是在构成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带位置修正功能的作业机械的机床90中设置的刀架92的重要部位剖视说明图。并且,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的机床10的刀架20相同的构成要素,标记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构成刀架92的主体壳体94中,设置有将弹性变形部36按压于一个突起部32a的多个螺纹部件96。螺纹部件96的末端突出到缝隙34中而与突起部32a抵接地配置。

在这样构成的第2实施方式中,弹性变形部36被多个螺纹部件96按压保持,因此能够构成夹条结构。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在工具安装部26中发生松动。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在本发明的带位置修正功能的作业机械中,第1齿条部件或第2齿条部件被按压的次数、或者该第1齿条部件或该第2齿条部件的压入量与安装于工具安装部的工具的在径向上的移动量成正比。因此,特别是基于nc程序的控制一举得到简化。而且,第1齿条部件和第2齿条部件不受彼此的动作影响,能够使旋转轴部件向第1旋转方向和第2旋转方向独立地旋转。从而,能够容易且可靠地执行工具安装部的在径向上的调整作业。

标号说明

10、90:机床;

14:主轴外壳;

16:主轴;

20、92:刀架;

24:主体壳体;

26:工具安装部;

28:镗杆;

30a、30b:燕尾槽;

32a、32b:突起部;

36:弹性变形部;

38:卡合部;

38a:接触部;

40:施压弹簧;

42:调整装置;

44:动作部件;

46:旋转轴部件;

48a、48b:小齿轮部件;

50a、50b:齿条部件;

58a、58b:单向离合器;

60a、60b:滑动孔部;

72a、72b:弹簧;

74a、74b:球塞;

76:操作机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