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床加工的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75256发布日期:2019-07-13 10:04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床加工的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减震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床加工的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机床是一种重要的机械加工设备,现代机械制造中加工机械零件的方法很多:除切削加工外,还有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挤压等,但凡属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机床上用切削的方法进行最终加工。但是,机床在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发生一定震动,从而机床会对承载其的接触面产生一定的磨损;一般都是采用减震垫等简单的形式对机床减震,但是结构单一,效果不理想,无法使机床良好的减震,导致加工生产过程中,稳定性差,效率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机床加工的减震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机床加工的减震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床加工的减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连接有四根立柱,所述立柱在底座的顶部四角处对称分布,所述立柱的顶部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连接有上减震板,所述底座的顶部连接有下减震板,所述上减震板的底面上铰接有两组上减震器,两组上减震器分别沿上减震板的长度方向阵列分布,且两组上减震器分别交替间隔分布,所述下减震板的底面上设有铰接有两组下减震器,两组下减震器分别沿下减震板的长度防线阵列分布,且两组下减震器分别交替间隔分布,所述上减震器的底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上减震器与竖直平面内对角位置的下减震器通过连接块相连接,所述立柱上依次套接有上滑块、上垫块、下垫块和下滑块,所述上滑块的侧面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上滑块的一端与上减震板的顶部相铰接,所述下滑块的侧面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下滑块的一端铰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远离第二连杆的一端与下减震板的底部相铰接。

优选的,所述上减震板为多层中部上凸的弹性钢片叠加而成的弧形结构,所述下减震板为多层中部下凹的的弹性钢片叠加而成的弧形结构,弹性钢片均采用弹簧钢制作而成,所述上减震板和下减震板的两侧端部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上减震板和下减震板的两端均设有u型槽口,所述立柱位于u型槽口内。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面四角处设有盲孔,四个盲孔在底座的顶面上对称分布,所述立柱活动地插嵌在盲孔内。

优选的,所述上滑块的顶面与顶板的底面之间、上滑块的底面与上垫块的顶面之间、上垫块的底面与下垫块的顶面之间、下垫块的底面与下滑块的顶面之间分别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的铰接处还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位于底座的顶面上。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连接有多个减震机脚,减震机脚在底座的底面上对称地阵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上垫块和下垫块的宽度大于上减震板和下减震板上的u型槽口的宽度。

本发明中,采用上下相对的弧形减震板结构,并在上下减震板之间设置多组交错分布的减震器,可有效对来自机床本身的震动进行缓冲和消弭,降低机床工作时的震感,提高了加工设备的稳定性和加工质量,同时可对来自外界的震动进行有效地隔离,为机床的加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机床加工,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机床加工的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机床加工的减震装置的上减震器和下减震器的布置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立柱、3顶板、4上减震板、5下减震板、6上减震器、7下减震器、8连接块、9上滑块、10上垫块、11下垫块、12下滑块、13减震机脚、14弹簧、15第一连杆、16第二连杆、17第三连杆、18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机床加工的减震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连接有多个减震机脚13,减震机脚13在底座1的底面上对称地阵列分布,底座1的顶部连接有四根立柱2,立柱2在底座1的顶部四角处对称分布,底座1的顶面四角处设有盲孔,四个盲孔在底座1的顶面上对称分布,立柱2活动地插嵌在盲孔内,立柱2的顶部连接有顶板3,顶板3的底部连接有上减震板4,底座1的顶部连接有下减震板5,上减震板4为多层中部上凸的弹性钢片叠加而成的弧形结构,下减震板5为多层中部下凹的的弹性钢片叠加而成的户型结构,弹性钢片均采用弹簧钢制作而成,上减震板4和下减震板5的两侧端部通过螺栓连接,上减震板4和下减震板5的两端均设有u型槽口,立柱2位于u型槽口内,上减震板4的底面上铰接有两组上减震器6,两组上减震器6分别沿上减震板4的长度方向阵列分布,且两组上减震器6分别交替间隔分布,下减震板5的底面上设有铰接有两组下减震器7,两组下减震器7分别沿下减震板5的长度防线阵列分布,且两组下减震器7分别交替间隔分布,上减震器6和下减震器7采用公布号为cn104389941a的中国发明专利:减震器,所设计的减震器结构,其详细结构在此不做赘述,上减震器6的底部连接有连接块8,上减震器6与竖直平面内对角位置的下减震器7通过连接块8相连接,立柱2上依次套接有上滑块9、上垫块10、下垫块11和下滑块12,上垫块10和下垫块11的宽度大于上减震板4和下减震板5上的u型槽口的宽度,上滑块9的顶面与顶板3的底面之间、上滑块9的底面与上垫块10的顶面之间、上垫块10的底面与下垫块11的顶面之间、下垫块11的底面与下滑块12的顶面之间分别连接有弹簧14,上滑块9的侧面铰接有第一连杆15,第一连杆15远离上滑块9的一端与上减震板4的顶部相铰接,下滑块12的侧面铰接有第二连杆16,第二连杆16远离下滑块12的一端铰接有第三连杆17,第三连杆17远离第二连杆16的一端与下减震板5的底部相铰接,第二连杆16与第三连杆17的铰接处还转动连接有滚轮18,滚轮18位于底座1的顶面上。

工作原理:本发明在使用时,将机床加工安装在顶板3的顶面上,当机床加工工作时,产生的震动传递至顶板3,再由顶板3传递至上减震板4和下减震板5上,上减震板4和下减震板5在震动的冲击力作用下,产生上下移动和变形,将震动冲击力缓冲,此时上减震器6和下减震器7作用,将缓冲的震动能量转化为减震器内部有野的热能,再由减震器吸收并散发至大气中,完成消弭的过程;同时上减震板4和下减震板5在相对运动和变形过程中,通过第一连杆15推动上滑块9上移,通过第二连杆16和第三连杆17推动下滑块12上移,对顶板3产生与震动冲击力方向相反的作用力,降低震动的幅度和能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床加工的减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连接有四根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连接有上减震板,所述底座的顶部连接有下减震板,所述上减震板的底面上铰接有两组上减震器,所述下减震板的底面上设有铰接有两组下减震器,所述上减震器的底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上减震器与竖直平面内对角位置的下减震器通过连接块相连接,所述立柱上依次套接有上滑块、上垫块、下垫块和下滑块。本发明采用上下相对的弧形减震板结构和多组交错分布的减震器,可有效对震动进行缓冲、消弭和隔离,提高了加工设备的稳定性和加工质量,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机床加工,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旭日昊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1.04
技术公布日:2019.07.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