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负荷连接接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9707发布日期:2018-08-24 21:22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压力机的滑块部分,尤其是过负荷连接接头部分。



背景技术:

压力机是机械制造领域中用于冲压加工的设备。一般压力机为避免进行冲压时的施力超过额定施力而造成机件损坏,大多是借由过负荷保护装置以避免上述情形发生,而过负荷保护装置一般连接油缸进行泄压。现在大量压力机过负荷保护装置与油缸连接部分采用螺纹连接或直接端部连接。但是,上述连接结构的密封不可靠,容易造成漏油及频繁报警,并且对安装技能要求较高。

因此,如何对现有的过负荷连接接头机构进行改进,使其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可靠,安装方便并且安装求技术要求低,性能稳定过负荷连接接头机构。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过负荷连接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连接部件和过滤泄压部件,所述密封连接部件一端密封连通油缸,所述密封连接部件另一端密封连接过滤泄压部件;

所述密封连接部件包括弹性密封件、压紧连接件和连接油管;所述弹性密封件包括出油管和密封环,所述出油管插入油缸,所述出油管上设置有圆台凸起,所述圆台凸起的底部紧贴所述油缸内壁,所述密封环设置于所述出油管尾部,所述密封环内端面紧贴所述油缸外壁,所述压紧连接件包括连通管、压紧环、安装法兰盘和连接法兰盘,所述压紧环和所述安装法兰盘设置于所述连通管前部,所述连接法兰盘设置于所述连通管尾部,所述压紧环端面略低于所述安装法兰盘端面,所述安装法兰盘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于所述油缸外壁,所述压紧环紧贴并压制所述密封环外端面,所述连接油管包括插入管、中间管、前部法兰盘和尾部法兰盘,所述前部法兰盘设置于所述插入管尾部,所述中间管前部连接所述前部法兰盘,所述尾部法兰盘设置于所述中间管尾部,所述插入管略长于所述连通管,所述插入管插入所述连通管,且所述插入管密封连通所述出油管,所述前部法兰盘通过螺栓连通设置于所述连接法兰盘上;

所述过滤泄压部件包括油箱、过滤盒和缓冲气囊,所述过滤盒设置于所述油箱内,所述油箱内注有油液,所述过滤盒完全浸入所述油液内,所述油箱和所述油液之间充满惰性气体,所述油箱上设置有缓冲气囊,所述缓冲气囊连通所述惰性气体,所述过滤盒上设置有固定法兰盘,所述中间管穿过所述油箱,所述尾部法兰盘通过螺栓连通设置于所述固定法兰盘上,所述过滤盒上开设置有出油口和进油口,所述出油口和所述进油口处均设置有单向泄压阀,且所述进油口处设置有过滤网。

作为改进,所述弹性密封件还包括导向环,所述导向环设置于所述密封环外端面,所述导向环的外开口略大于所述压紧环,且所述导向环开口从外向内逐渐减小。导向环的设置使压紧连接件安装更加准确,保证压紧环能准确压制密封环,降低安装技术要求,提高密封性。

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入管前端为锥形头,且所述插入管外径略大于所述出油管内径,所述插入管的锥形头可插入所述出油管,所述插入管前端插入并挤压所述出油管实现密封连通。插入管通过锥形头插入到出油管,并使出油管产品一定的变形,省去了密封圈的设置,使安装更加方便,安装技术要求也更低,同时保证其连接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法兰盘和所述前部法兰盘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尾部法兰盘和所述固定法兰盘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作为二次密封,当插入管和出油管密封出现问题时,第一密封的设置能进行二次密封,保证不会在压紧连接件处漏油;第二密封圈用于加强连接油管和过滤盒之间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所述油箱包括油箱体和油箱盖,所述油箱盖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油箱体上,所述油箱体和所述油箱盖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所述中间管穿过并固定于所述油箱体上,所述缓冲气囊设置于所述油箱盖上。上述结构在保证密封性的同时,便于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盒包括过滤盒体和过滤盒盖,所述过滤盒盖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过滤盒体上,所述过滤盒体和所述过滤盒盖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圈,所述固定法兰盘和所述出油口设置于所述过滤盒体上,所述进油口设置于所述过滤盒盖上,所述过滤盒体内设置有环形凸沿,所述过滤盒盖向内延伸出环形凸台,所述过滤网固定设置于所述环形凸沿和所述环形凸台之间。上述结构在保证密封性的同时,便于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密封件采用低硬度硅胶材料一体成型,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所述缓冲气囊采用高弹性橡胶材料制成。弹性密封件需要有一定的形变要求,以增加其密封性,固采用低硬度硅胶材料;氩气为常用的惰性气体,具有价格低,采购方便的优点;缓冲气囊相当于一气球,需要一定的膨胀系数,固采用高弹性橡胶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密封连接部件具有以下优点:出油管上的圆台凸起能增加和油缸内壁的密封性,同时压紧环能压制密封环,并使其发生一定的形变,增加了和油缸外壁的密封性;安装时,先将弹性密封件嵌入到油缸内,再用压紧连接件对准弹性密封件,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油缸上,再将连接油管插入到压紧连接件,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压紧连接件上,即可完成油缸处出油接头的安装,其安装方便并且安装求技术要求低。

过滤泄压部件具有以下优点:工作时,如果油缸内的油膨胀,通过出油管流出,再通过连接油管进入过滤盒,过滤盒内压强增大,使出油口处的单向泄压阀开启,油液往外流进入油箱,起到泄压作用,保证油缸内压力保持稳定。如果溢出的油量过大,惰性气体过渡被压缩,那么缓冲气囊膨胀,进一步加大泄压力度,保证其性能稳定。如果油缸内的油收缩,那么过滤盒内的压强减小,进油口处的单向泄压阀工作,油箱内的油被吸入,并且通过过滤网过滤后进入过滤盒,再通过连接油管进入油缸,保证了进入油缸的油液清洁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爆炸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横截面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弹性密封件的半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压紧连接件的半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连接油管的半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油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如图1~8所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包括密封连接部件100和过滤泄压部件200,密封连接部件一端密封连通油缸300,密封连接部件100另一端密封连接过滤泄压部件200。具体的:

密封连接部件100包括弹性密封件1、压紧连接件2和连接油管3;弹性密封件1包括出油管11和密封环12,出油管11插入油缸300,出油管11上设置有圆台凸起111,圆台凸起111的底部紧贴油缸300内壁,密封环12设置于出油管11尾部,密封环12内端面紧贴油缸300外壁,压紧连接件2包括连通管21、压紧环22、安装法兰盘23和连接法兰盘24,压紧环22和安装法兰盘23设置于连通管21前部,连接法兰盘24设置于连通管21尾部,压紧环22端面略低于安装法兰盘23端面,安装法兰盘23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于油缸300外壁,压紧环22紧贴并压制密封环12外端面,连接油管3包括插入管31、中间管32、前部法兰盘33和尾部法兰盘34,前部法兰盘33设置于插入管31尾部,中间管32前部连接前部法兰盘33,尾部法兰盘34设置于中间管32尾部,插入管31略长于连通管21,插入管31插入连通管21,且插入管31密封连通出油管11,前部法兰盘33通过螺栓连通设置于连接法兰盘24上。其中,弹性密封件1还包括导向环13,导向环13设置于密封环12外端面,导向环13的外开口略大于压紧环22,且导向环13开口从外向内逐渐减小。另外,插入管31前端为锥形头,且插入管31外径略大于出油管11内径,插入管31的锥形头可插入出油管11,插入管31前端插入并挤压出油管11实现密封连通。

过滤泄压部件200包括油箱4、过滤盒5和缓冲气囊6,过滤盒5设置于油箱4内,油箱4内注有油液400,过滤盒5完全浸入油液400内,油箱4和油液400之间充满惰性气体500,油箱1上设置有缓冲气囊6,缓冲气囊6连通惰性气体500,过滤盒5上设置有固定法兰盘51,中间管32穿过油箱5,尾部法兰盘34通过螺栓连通设置于固定法兰盘51上,过滤盒5上开设置有出油口52和进油口53,出油口52和进油口53处均设置有单向泄压阀54,且进油口53处设置有过滤网55。作为常规选择,油箱4包括油箱体41和油箱盖42,油箱盖42通过螺栓固定于油箱体41上,油箱体41和油箱盖42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43,中间管32穿过并固定于油箱体41上,缓冲气囊6设置于油箱盖42上。过滤盒5包括过滤盒体56和过滤盒盖57,过滤盒盖57通过螺栓固定于过滤盒体56上,过滤盒体56和过滤盒盖57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圈58,固定法兰盘51和出油口52设置于过滤盒体56上,进油口53设置于过滤盒盖57上,过滤盒体56内设置有环形凸沿561,过滤盒盖57向内延伸出环形凸台571,过滤网55固定设置于环形凸沿561和环形凸台571之间。

为了增强密封,连接法兰盘24和前部法兰盘33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7,尾部法兰盘34和固定法兰盘51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8。

本实施例中,弹性密封件1采用低硬度硅胶材料一体成型,惰性气体500为氩气,缓冲气囊6采用高弹性橡胶材料制成。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