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电机后法兰盖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9725发布日期:2018-10-02 18:48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伺服电机后法兰盖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泛指能使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一切机器。特指发电机、电能机、电动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的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电机在工业、农业生产中大量存在,电机的零部件数量众多、结构复杂、尺寸精密,电机包括有电机壳体、两个端盖(前后法兰盖)和两端通过轴承定位在端盖上的转子。现在电机的零部件制造中大量依靠人工实现,电机的后法兰盖在人工装配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产生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电机的装配效率与质量。另外,在电机的轴承质量检测中,对于轴承表面的缺陷,大多采用人工目视检验法,此种方法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很大,难以保证轴承产品出厂的质量和可靠性,将不良的轴承产品装配到电机上,最终会导致电机报废。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伺服电机后法兰盖装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伺服电机后法兰盖装配装置,该设备生产效率高、降低劳动强度以及具有检测机构进行质量检测,从而能够确保伺服电机后法兰盖的出厂的质量和可靠性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装配伺服电机后法兰盖时,存在工作效率较低,装配质量差及可靠性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伺服电机后法兰盖装配装置,包括机架、操作面板、电气柜和特性机构,所述机架顶部安装有操作面板,所述机架底部安装有电气柜,所述电气柜上方安装有特性机构,所述特性机构包括轴承上料装配机构、o型圈上料装配机构、o型圈检测机构、轴承装配检测机构和旋转工作台机构,沿所述旋转工作台机构的转动方向上依次设置轴承上料装配机构、o型圈上料装配机构、o型圈检测机构和轴承装配检测机构,所述轴承上料装配机构能将深沟球轴承传送至旋转工作台机构上,旋转工作台机构能将深沟球轴承旋转至o型圈上料装配机构的正下方,所述o型圈上料装配机构能将o型密封圈放入伺服电机后法兰盖内并且能将带有o型密封圈的伺服电机后法兰盖放入正下方的深沟球轴承中;装配好的产品由旋转工作台机构传送至o型圈检测机构,以通过o型圈检测机构对装配好的产品进行拍照检测;在o型圈检测机构拍照检测后,旋转工作台机构将装配好的产品传送至轴承装配检测机构,轴承装配检测机构将装配好的产品进行轴承装配检测;所述操作面板包括用于设定该设备动作的按钮模块以及能够实时显示该设备状态信息的显示模块,所述操作面板连接plc控制器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输出端连接该设备各机械部件,plc控制器接收操作面板的控制指令,控制该设备各机械部件的动作。

优选地,所述轴承上料装配机构包括凸轮分割器一,所述凸轮分割器一固定在底板一上,底板一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凸轮分割器一的轴伸端通过平键固定安装旋转盘,旋转盘上表面沿圆周均匀分布有四个通孔一,旋转盘下方设置有固定盘,并且旋转盘可相对固定盘水平转动,固定盘与旋转盘大小相同,所述固定盘上设置有一个通孔二,所述通孔二和通孔一大小以及位置相配适,所述通孔二下方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槽固定在支撑板一上,所述支撑板一通过支撑杆固定在底板一上,在支撑板一的侧面安装x向滑台气缸一,其滑块上通过螺栓安装连接板一,连接板一与推块通过螺钉固定,所述推块设置在导向槽内,可以实现对深沟球轴承进行推动到指定行程位置,在底板一的一侧设置两根导向柱,在两根导向柱上安装横板一,在横板一的侧面上安装x向滑台气缸二,x向滑台气缸二的滑块上安装有z向滑台气缸一,z向滑台气缸一的滑块上通过螺钉安装固定板一,在固定板一的下方安装有气动手指一,固定板一的上方安装有气缸一,气缸一的活塞杆穿过固定板一与压板的中部连接,并且使压板设置在气动手指一的夹爪一正上方,所述压板两端分别安装有导柱,两根所述导柱的上端均穿过固定板一且固定在导向支座上,两根所述导柱与固定板一间设有直线轴承一,使导柱可在直线轴承一内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o型圈上料装配机构包括y向滑台气缸,所述y向滑台气缸固定在支座上,所述支座固定在底板二上,所述y向滑台气缸的滑台上安装有移动板一,所述移动板一上设置有冶具一,在底板二的上方还设置立板,在立板上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横板二,在横板二侧面安装有x向滑台气缸三,在x向滑台气缸三的滑块上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板二,在x向滑台气缸三的下方平行位置安装x向直线滑轨,x向直线滑轨上设置有可沿着x向直线滑轨滑动的x向滑块,所述x向滑块上固定有所述连接板二,连接板二上安装有z向滑台气缸二,z向滑台气缸二的滑块上安装有气动手指固定板,气动手指固定板的下端安装有气动手指二。

优选地,所述o型圈装配检测机构包括ccd相机、用于固定所述ccd相机的ccd相机安装架以及用于支撑所述ccd相机安装架的立柱一,所述立柱一下端固定在安装座上,所述立柱一上端固装有ccd相机安装架,所述ccd相机安装架一端固定有ccd相机。

优选地,所述轴承装配检测机构包括气缸二,所述气缸二固定在支座上,所述气缸二的活塞杆与移动板二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二的另一端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穿过移动板二并且通过联轴器与连接轴传动连接,所述连接轴通过浮动接头与连接块传动连接,连接块的下端部固定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上罩有端盖并且有部分的所述中心轴穿出所述端盖,所述中心轴与端盖之间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一端设置有将其固定的轴套;所述连接块下方设置有固定板二,固定板二中部设置有可供所述连接块穿过的孔,固定板二的两端设置有立柱,两根所述立柱二的上端均穿过所述移动板二且固定在支撑板二上,两根所述立柱二与移动板二间设有直线轴承,使立柱可在直线轴承二内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工作台旋转机构包括用于放置深沟球轴承的治具二、用于固定所述治具二的旋转台和带动所述旋转台运转的凸轮分割器二,所述凸轮分割器二的轴端与旋转台中心区相连,所述旋转台的上表面为圆盘状结构,所述旋转台上安装有六个等位置分布的治具二,六个所述治具二以旋转台中心为圆心成环形分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伺服电机后法兰盖装配装置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人工检查设备周边有无安全隐患,人工开启操作面板的启动按钮,z向滑台气缸一下行,z向滑台气缸一驱动安装在其滑台上的组件向下移动到深沟球轴承上方,气动手指一开启将深沟球轴承夹紧,z向滑台气缸一上行到初始位置,启动x向滑台气缸二,x向滑台气缸二驱动安装在其滑台上的组件移动到旋转盘上方,z向滑台气缸一再次下行到指定行程位置,气动手指一打开将深沟球轴承放置到旋转盘的通孔一上,同时气缸一动作,推动压块向下移动到指定行程位置,从而使压块将深沟球轴承压入通孔一中,z向滑台气缸一与x向滑台气缸二依次复位,凸轮分割器一动作,带动旋转盘相对固定盘旋转一定的角度后停止,使旋转盘的通孔一转至固定盘的通孔二处,通孔一内的深沟球轴承经过通孔二落到导向槽内,x向滑台气缸一动作,x向滑台气缸一驱动安装在其滑台上的组件移动,从而驱动推块推动深沟球轴承沿着导向槽移动,将深沟球轴承推入旋转台的治具二中,凸轮分割器二工作,带动旋转台及安装在其上的组件旋转60度后停止。

第二步,人工将伺服电机后法兰盖放置到治具一中,y向滑台气缸动作,y向滑台气缸驱动安装在其滑台上的治具一移动到y向滑台气缸末端,接近传感器感应到治具一,反馈信号到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x向滑台气缸三工作,x向滑台气缸三驱动安装在其滑台上的组件沿着x向直线滑轨移动到o型密封圈上方,z向滑台气缸二动作,驱动安装在其滑台上的组件向下移动到o型密封圈处,气动手指二开启将o型密封圈夹紧,z向滑台气缸二上行到初始位置,x向滑台气缸三动作,驱动安装在其滑台上的组件沿着x向直线滑轨移动到伺服电机后法兰盖以及治具一上方,z向滑台气缸二下行到指定行程位置,气动手指二打开将o型密封圈放入到伺服电机后法兰盖的上o型圈矩形槽内,z向滑台气缸二再次下行到指定行程位置,气动手指二开启将带有o型密封圈的伺服电机后法兰盖夹紧,z向滑台气缸二上行到初始位置,x向滑台气缸三动作,驱动安装在其滑台上的组件沿着x向直线滑轨移动到旋转台上方,z向滑台气缸二下行到指定行程位置,气动手指二打开将带有o型密封圈的伺服电机后法兰盖放入旋转台的深沟球轴承中,并且进行压紧操作。

第三步,凸轮分割器二工作,带动旋转台及安装在其上的组件旋转60度后停止,ccd相机对准安装完o型密封圈后的产品,进行拍照10次,并将图像传输至图像处理器,图像处理器将ccd相机拍摄的多张图片与合格的装配样品图片进行对比运算,进而判断装配完成的工件质量是否合格。

第四步,凸轮分割器二工作,带动旋转台及安装在其上的组件旋转60度后停止,气缸二动作,推动移动板二及安装在其上的组件向下移动,使得端套伸进到深沟球轴承的内圈,压缩弹簧对端套下行时会有一个缓冲作用,启动伺服电机,驱动其转动轴,通过连接的浮动接头以及中心轴传动,从而带动轴承内圈旋转,通过旋转轴承内圈,检查产品装配的情况。

本发明安装有plc控制器,经过相关技术人员编程后,可完全实现半自动化,从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装配效率;本发明提供的o型圈装配检测机构,通过ccd相机对准安装完o型密封圈后的产品进行拍照,拍摄的图片与合格的装配样品图片进行对比运算,进而判断装配完成的工件质量是否合格;本发明提供的轴承装配检测机构,通过旋转轴承内圈,检查产品装配的情况,从而保证装配后的出厂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伺服电机后法兰盖装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伺服电机后法兰盖装配装置的特性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伺服电机后法兰盖装配装置的轴承上料装配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伺服电机后法兰盖装配装置的轴承上料装配机构立体图;

图5为图4中a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伺服电机后法兰盖装配装置的o型圈上料装配机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伺服电机后法兰盖装配装置的o型圈上料装配机构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伺服电机后法兰盖装配装置的o型圈上料装配机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伺服电机后法兰盖装配装置的o型圈检测机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伺服电机后法兰盖装配装置的轴承装配检测机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b-b剖视图;

图12为图11中c处放大图;

图13为本发明伺服电机后法兰盖装配装置的旋转工作台机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伺服电机后法兰盖装配装置的旋转工作台机构顶视图;

图15为图14中d处放大剖视图;

图16为伺服电机后法兰盖装配示意图。

附图中:

1、机架2、操作面板3、电气柜

4、轴承上料装配机构5、o型圈上料装配机构6、o型圈检测机构

7、轴承装配检测机构8、旋转工作台机构401、旋转盘

402、凸轮分割器一403、底板一404、支撑板一

405、导向槽406、推块407、固定盘

408、x向滑台气缸一409、连接板一410、导向柱

411、横板一412、x向滑台气缸二413、拖链一

414、固定板一415、通孔一416、气动手指一

417、夹爪一418、压板419、气缸一

420、导向支座421、直线轴承一422、通孔二

423、z向滑台气缸一424、导柱501、底板二

502、立板503、横板二504、x向滑台气缸三

505、拖链二506、x向直线滑轨507、z向滑台气缸二

508、连接板二509、气动手指支撑板510、支座

511、移动板一512、y向滑台气缸513、治具一

514、气动手指二515、夹爪二601、ccd相机

602、ccd相机安装架603、立柱一604、安装座

701、移动板二702、伺服电机703、转轴

704、转接块705、连接轴706、浮动接头

707、连接块708、支撑板二709、立柱二

710、直线轴承二711、固定板二712、中心轴

713、压缩弹簧714、轴套715、支座

716、端盖717、气缸二801、凸轮分割器二

802、旋转台803、治具二901、伺服电机后法兰盖

902、深沟球轴承903、o型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伺服电机后法兰盖装配装置,包括机架1、操作面板2、电气柜3和特性机构,所述机架1顶部安装有操作面板2,所述机架1底部安装有电气柜3,所述电气柜3上方安装有特性机构,所述特性机构包括轴承上料装配机构4、o型圈上料装配机构5、o型圈检测机构6、轴承装配检测机构7和旋转工作台机构8,沿所述旋转工作台机构8的转动方向上依次设置轴承上料装配机构4、o型圈上料装配机构5、o型圈检测机构6和轴承装配检测机构7,所述轴承上料装配机构4能将深沟球轴承902传送至旋转工作台机构8上,旋转工作台机构8能将深沟球轴承902旋转至o型圈上料装配机构5的正下方,所述o型圈上料装配机构5能将o型密封圈903放入伺服电机后法兰盖901内并且能将带有o型密封圈903的伺服电机后法兰盖901放入正下方的深沟球轴承902中;装配好的产品由旋转工作台机构8传送至o型圈检测机构6,以通过o型圈检测机构6对装配好的产品进行拍照检测;在o型圈检测机构6拍照检测后,旋转工作台机构8将装配好的产品传送至轴承装配检测机构7,轴承装配检测机构7将装配好的产品进行轴承装配检测;所述电气柜3用于放置该设备中的电气元件,方便检修与接线;所述操作面板2包括用于设定该设备动作的按钮模块以及能够实时显示该设备状态信息的显示模块,所述操作面板2连接plc控制器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输出端连接该设备各机械部件,plc控制器接收操作面板2的控制指令,控制该设备各机械部件的动作。使用时,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显示模块输入各种数据,根据显示模块的提示进行操作,具有很好的人机交互性能。所述按钮模块设置有启动、急停按钮,当启动时按下启动按钮,停止时按下停止按钮。操作人员输入数据完成后,按下启动按钮,机器进行运作。若在运作过程中遇到一些不可预见问题,操作人员可以及时按下急停按钮,避免了因机器或者人员的操作失误,导致损失。

如图3、4、5所示,所述轴承上料装配机构4包括凸轮分割器一402,所述凸轮分割器一402固定在底板一403上,底板一403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凸轮分割器一402的轴伸端通过平键固定安装旋转盘401,旋转盘401上表面沿圆周均匀分布有四个通孔一415,旋转盘401下方固定设置有固定盘407,并且旋转盘401可相对固定盘407水平转动,固定盘407与旋转盘401大小相同,所述固定盘407上设置有一个通孔二422,所述通孔二422和通孔一415大小以及位置相配适,所述通孔二422下方设置有导向槽405,导向槽405固定在支撑板一404上,所述支撑板一404通过支撑杆固定在底板一403上,在支撑板一404的侧面安装x向滑台气缸一408,其滑块上通过螺栓安装连接板一409,连接板一409与推块406通过螺钉固定,所述推块406设置在导向槽405内,使得x向滑台气缸一408可推动推块沿着导向槽405移动,所述导向槽405一端设置有旋转台802,在底板一403的一侧设置两根导向柱410,在两根导向柱410上安装横板一411,在横板一411的侧面上安装x向滑台气缸二412,x向滑台气缸二412的滑块上安装有z向滑台气缸一423,z向滑台气缸一423的滑块上通过螺钉安装固定板一414,在固定板一414的下方安装有气动手指一416,固定板一414的上方安装有气缸一419,气缸一419的活塞杆穿过固定板一414与压板418的中部连接,并且使压板418设置在气动手指一416的夹爪一417正上方,所述夹爪一417下方设置有放置深沟球轴承902的放置区,所述压板418两端分别安装有导柱424,两根所述导柱424的上端均穿过固定板一414且固定在导向支座420上,两根所述导柱424与固定板一414间设有直线轴承一421,使导柱424可在直线轴承一421内上下移动。在横板一411顶部设置有用于引导线缆的拖链一413,布置在拖链上的线缆随着拖链的牵引而移动,避免线缆因外在运动而受到破坏,起到保护线缆的作用,保证了设备机械的正常使用和运作。

如图6、7、8所示,所述o型圈上料装配机构5包括y向滑台气缸512,所述y向滑台气缸512固定在支座510上,所述支座510固定在底板二501上,所述y向滑台气缸512左端位置设置有旋转台802,所述y向滑台气缸512右端位置设置有放置o型密封圈903的放置区,所述y向滑台气缸512末端设置有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路连接,所述y向滑台气缸512的滑台上安装有移动板一511,所述移动板一511上设置有冶具一513,所述冶具一513的端面形成有与伺服电机后法兰盖901外轮廓匹配的仿形槽,在底板二501的上方还设置立板502,在立板502上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横板二503,在横板二503侧面安装有x向滑台气缸三504,在x向滑台气缸三504的滑块上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板二508,在x向滑台气缸三504的下方平行位置安装x向直线滑轨506,x向直线滑轨506上设置有可沿着x向直线滑轨506滑动的x向滑块,所述x向滑块上固定有所述连接板二508,连接板二508上安装有z向滑台气缸二507,z向滑台气缸二507的滑块上安装有气动手指固定板509,气动手指固定板509的下端安装有气动手指二514,气动手指二514的夹爪二515用于抓取工件。在横板二503顶部设置有用于引导线缆的拖链二505,布置在拖链上的线缆随着拖链的牵引而移动,避免线缆因外在运动而受到破坏,起到保护线缆的作用,保证了设备机械的正常使用和运作。

如图9所示,所述o型圈装配检测机构6包括ccd相机601、用于固定所述ccd相机601的ccd相机安装架602以及用于支撑所述ccd相机安装架602的立柱一603,所述立柱一603下端固定在安装座604上,所述立柱一603上端固装有ccd相机安装架602,所述ccd相机安装架602一端固定有ccd相机601。ccd相机601的输出端与图像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路连接,图像处理器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路连接。ccd相机601的位置与安装完o型密封圈903后的产品位置一一对应,通过ccd相机601可以对焊安装完o型密封圈903后的产品进行拍照,并将图像传输至图像处理器,图像处理器将相机拍摄的图像与良品图片进行对比运算,进而判断焊安装完o型密封圈903后的产品是否合格。对比运算结果输出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反馈给控制面板2,使控制面板2的显示模块对检测结果进行实时显示。不合格的产品通过辅助设备机械手或者人工抓取。

如图10、11、12所示,所述轴承装配检测机构7包括气缸二717,所述气缸二717固定在支座715上,所述气缸二717的活塞杆与移动板二70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二701的另一端固定有伺服电机702,所述伺服电机702的转轴703穿过移动板二701并且通过联轴器704与连接轴705传动连接,所述连接轴705通过浮动接头706与连接块707传动连接,连接块707的下端部固定有中心轴712,所述中心轴712上罩有端盖716并且有部分的所述中心轴712穿出所述端盖716,所述中心轴712与端盖716之间设有压缩弹簧713,压缩弹簧713一端设置有将其固定的轴套714,所述中心轴712下方位置设置有旋转台802;所述连接块707下方设置有固定板二711,固定板二711中部设置有可供所述连接块707穿过的孔,固定板二711两端设置有立柱709,两根所述立柱二709的上端均穿过所述移动板二701且固定在支撑板二708上,两根所述立柱二709与移动板二701间设有直线轴承710,使立柱709可在直线轴承二710内上下移动。

如图13、14、15所示,所述工作台旋转机构8包括用于放置深沟球轴承902的治具二803、用于固定所述治具二803的旋转台802和带动所述旋转台802运转的凸轮分割器二801,所述凸轮分割器二801的轴端与旋转台802中心区相连,所述旋转台802的上表面为圆盘状结构,所述旋转台802上安装有四个等位置分布的治具二803,四个所述治具二803以旋转台802中心为圆心成环形分布,所述治具二803的端面形成有与深沟球轴承902外轮廓匹配的仿形槽,每个所述治具二803分别与轴承上料装配机构4、o型圈上料装配机构5、o型圈检测机构6、轴承装配检测机构7相对应,使凸轮分割器二801每动作一下能够带动旋转台802上的治具二803转动至下一个机构。

本发明的伺服电机后法兰盖装配装置的工作原理及装配方法包括如下:

第一步,人工检查设备周边有无安全隐患,人工开启操作面板2的启动按钮,z向滑台气缸一423下行,z向滑台气缸一423驱动安装在其滑台上的组件向下移动到深沟球轴承902上方,气动手指一416开启将深沟球轴承902夹紧,z向滑台气缸一423上行到初始位置,启动x向滑台气缸二412,x向滑台气缸二412驱动安装在其滑台上的组件移动到旋转盘401上方,z向滑台气缸一423再次下行到指定行程位置,气动手指一416打开将深沟球轴承902放置到旋转盘401的通孔一415上,同时气缸一419动作,推动压块418向下移动到指定行程位置,从而使压块418将深沟球轴承902压入通孔一415中,z向滑台气缸一423与x向滑台气缸二412依次复位,凸轮分割器一402动作,带动旋转盘401相对固定盘旋转一定的角度后停止,使旋转盘的通孔一415转至固定盘的通孔二422处,通孔一415内的深沟球轴承902经过通孔二422落到导向槽405内,x向滑台气缸一408动作,x向滑台气缸一408驱动安装在其滑台上的组件移动,从而驱动推块406推动深沟球轴承902沿着导向槽405移动,将深沟球轴承902推入旋转台802的治具二803中,凸轮分割器二801工作,带动旋转台802及安装在其上的组件旋转60度后停止。

第二步,人工将伺服电机后法兰盖901放置到治具一513中,y向滑台气缸512动作,y向滑台气缸512驱动安装在其滑台上的治具一513移动到y向滑台气缸512末端,接近传感器感应到治具一513,反馈信号到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x向滑台气缸三504工作,驱动安装在其滑台上的组件沿着x向直线滑轨506移动到o型密封圈903上方,z向滑台气缸二507动作,驱动安装在其滑台上的组件向下移动到o型密封圈903处,气动手指二514开启将o型密封圈903夹紧,z向滑台气缸二507上行到初始位置,x向滑台气缸三504动作,驱动安装在其滑台上的组件沿着x向直线滑轨506移动到伺服电机后法兰盖901以及治具一513上方,z向滑台气缸二507下行到指定行程位置,气动手指二514打开将o型密封圈903放入到伺服电机后法兰盖901的上o型圈矩形槽内,z向滑台气缸二507再次下行到指定行程位置,气动手指二514开启将带有o型密封圈903的伺服电机后法兰盖901夹紧,z向滑台气缸二507上行到初始位置,x向滑台气缸三504动作,驱动安装在其滑台上的组件沿着x向直线滑轨506移动到旋转台上方,z向滑台气缸二507下行到指定行程位置,气动手指二514打开将带有o型密封圈903的伺服电机后法兰盖901放入旋转台802的深沟球轴承902中,并且进行压紧操作。

第三步,凸轮分割器二801工作,带动旋转台802及安装在其上的组件旋转60度后停止,ccd相机601对准安装完o型密封圈903后的产品,进行拍照10次,并将图像传输至图像处理器,图像处理器将ccd相机拍摄的多张图片与合格的装配样品图片进行对比运算,进而判断装配完成的工件质量是否合格。

第四步,凸轮分割器二801工作,带动旋转台802及安装在其上的组件旋转60度后停止,气缸二716动作,推动移动板二701及安装在其上的组件向下移动,使得端套715伸进到深沟球轴承902的内圈,压缩弹簧713对端套715下行时会有一个缓冲作用,伺服电机702的电机启动,驱动其转动轴703,通过连接的浮动接头706以及中心轴712传动,从而带动轴承内圈旋转,通过旋转轴承内圈,检查产品装配的情况。

尽管上面对本发明说明性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只要各种变化只要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