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管道的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61708发布日期:2018-09-29 02:24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装配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温管道的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保温管道是绝热管道的简称,保温管道用于液体、气体及其他介质的输送,在石油、化工、航天、温泉~军事、集中供热、中央空调、市政等管道的绝热工程保温,保温管道一般包括有内管道、外管道、卡环和堵头,内管道和外管道之间注入有发泡剂,将卡环放入到内管道上,然后内管道放入外管道之间,两端堵上堵头,堵头上有透气孔,在外管中心开一个注射孔,从中间往两端注射保温发泡剂,要保证两管中间发泡均匀,不能有气泡,且发泡后的内管依然位于外管的中心,现有保温管道在注入发泡剂之前,需要将管道装配,现在都是通过人工装配,其装配效率较低,占用大量的人工成本,由于装配的质量不一,导致保温管道的次品率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保温管道的装配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保温管道的装配装置保温管道的装配装置,包括有用于承载保温管道的承托装置、用于将卡环与堵头套接在内管道上的第一上料装置和用于将内管道与外管道输送到承托装置上的第二上料装置,所述承托装置包括有用于承托保温管道的承托组件和用于驱动承托组件在第一上料装置和第二上料装置之间来回行进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上料装置包括有用于承载卡环与堵头的装载组件和用于驱动装载组件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上料装置包括有用于供内管道与外管道搭接的推举组件和用于推动内管道与外管道套接在承托组件上的推动组件,所述推举组件包括有顶推组件和用于驱动顶推组件升降曲柄连杆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顶推组件包括有若干个用于承托外管道的第一推举杆和若干个用于承托内管道的第二推举杆,所有第一推举杆和所有第二推举杆均竖直设置且交错排列,所有第一推举杆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推举外管道的第一托举部,所有第二推举杆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推举外管道的第二托举部。

进一步的,所述曲柄连杆组件包括有曲柄连杆、用于驱动曲柄连杆旋转的第一驱动电机和支撑架,所有第一推举杆的底部均通过第一连接杆与曲柄连杆铰接,所有第二推举杆的底端均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曲柄连杆铰接,支撑架设置有若干个供所有第二推举杆和所有第一推举杆一一滑动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有第三驱动电缸和与第三驱动电缸传动配合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上设置有推动板,所述第三驱动电缸的驱动方向与所有第一推举杆的排列方向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承托组件包括有承托杆、若干个铰接组件和收卷电机,所有铰接组件沿着承托杆的轴线等间距排列,所述铰接组件包括有若干个绕承托杆的轴线等角度差分布的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一端与承托杆铰接,所有铰接杆的中段均设置有绳环,所有绳环均通过绳体与收卷电机的输出轴缠绕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有用于驱动承托组件移动的第一驱动电缸,所述第一驱动电缸的驱动方向与第三驱动电缸的驱动方向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装载组件包括有用于承载卡环的第一承载杆和用于承载堵头的第二承载杆,第一承载杆的轴线和第二承载杆的轴线均与第三驱动电缸的驱动方向平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二驱动电缸,所述第一承载杆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二驱动电缸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承载杆通过第二滑块与第二驱动电缸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用于将卡环和堵头套接在内管道上的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有气夹和用于驱动气夹在第三驱动电缸的驱动方向上移动的第四驱动电缸。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保温管道的装配装置,第一驱动电机旋转将所有第二推举杆升至最高位置,然后将内管道放在第二托举杆上,然后推动组件驱动推动板将内管道套在承托杆上,然后收卷电机收卷绳体驱动铰接杆旋转顶住内管道,然后第一驱动电缸驱动承托组件移动到第四驱动电缸的正上方,然后第二驱动电缸驱动第一承载杆移动到气夹的正上方,然后第四驱动电缸驱动气夹夹持一个卡环移动到内管道远离第一承载杆的一端,然后第二驱动电缸驱动第二承载杆移动到第四驱动电缸的正上方,然后第四驱动电缸驱动气夹移动到第二承载杆的正下方,然后气夹夹持住卡环,然后第四驱动电缸驱动气夹带动卡环移动到内管道上,重复以上步骤,当卡环和堵头套在内管道上,然后第一驱动电缸驱动承托组件和内管道移动到推举组件的正上方,然后驱动电机旋转,使得第二推举杆下降和第一推举杆升至最高,将外管道放在第一推举杆上,然后推动组件推动外管道套接在内管道上,重复以上全部步骤,实现保温管道自动装配,解放大量的人工成本,提高整体装配的质量,降低保温管道的次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承托组件和第一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第二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图6的b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承托装置1,承托组件11,承托杆111,铰接杆112,收卷电机113,绳环114,第一驱动电缸12,第一上料装置2,装载组件21,第一承载杆22,第二承载杆23,第二驱动电缸24,第二上料装置3,顶推组件31,第一推举杆311,第二推举杆312,第一连接杆313,第二连接杆314,曲柄连杆组件32,曲柄连杆33,第一驱动电机34,支撑架35,推动组件33,第三驱动电缸331,第三滑块332,推动板333,传送组件4,第四驱动电缸41,气夹42,内管道5,外管道6,卡环7,堵头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7所示的一种保温管道的装配装置保温管道的装配装置,包括有用于承载保温管道的承托装置1、用于将卡环7与堵头8套接在内管道5上的第一上料装置2和用于将内管道5与外管道6输送到承托装置1上的第二上料装置3,所述承托装置1包括有用于承托保温管道的承托组件11和用于驱动承托组件11在第一上料装置2和第二上料装置3之间来回行进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上料装置2包括有用于承载卡环7与堵头8的装载组件21和用于驱动装载组件21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上料装置3包括有用于供内管道5与外管道6搭接的推举组件和用于推动内管道5与外管道6套接在承托组件11上的推动组件33,所述推举组件包括有顶推组件31和用于驱动顶推组件31升降曲柄连杆组件32,推举组件承载内管道5,然后推动组件33推动内管道5套接在承托杆111上,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承托杆111移动到正对第一上料装置2,将卡环7和堵头8套接在内管道5上,然后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承托组件11回到推举组件上,然后推动组件33和和推举组件配合将外管道6套在内管道5上。

所述顶推组件31包括有若干个用于承托外管道6的第一推举杆311和若干个用于承托内管道5的第二推举杆312,所有第一推举杆311和所有第二推举杆312均竖直设置且交错排列,所有第一推举杆31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推举外管道6的第一托举部,所有第二推举杆312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推举外管道6的第二托举部,所有第二推举杆312升至最高位置,然后将内管道5放在第二托举杆上,推动组件33驱动推动板333将内管道5套在承托杆111上,当卡环7和堵头8套在内管道5上,第二推举杆312下降和第一推举杆311升至最高,将外管道6放在第一推举杆311上,然后推动组件33推动外管道6套接在内管道5上。

所述曲柄连杆组件32包括有曲柄连杆321、用于驱动曲柄连杆321旋转的第一驱动电机322和支撑架323,所有第一推举杆311的底部均通过第一连接杆313与曲柄连杆321铰接,所有第二推举杆312的底端均通过第二连接杆314与曲柄连杆321铰接,支撑架323设置有若干个供所有第二推举杆312和所有第一推举杆311一一滑动的通孔,第一驱动电机322旋转将所有第二推举杆312升至最高位置,然后将内管道5放在第二托举杆上,然后推动组件33驱动推动板333将内管道5套在承托杆111上,当卡环7和堵头8套在内管道5上,然后第一驱动电缸12驱动承托组件11和内管道5移动到推举组件的正上方,然后驱动电机旋转,使得第二推举杆312下降和第一推举杆311升至最高,将外管道6放在第一推举杆311上,然后推动组件33推动外管道6套接在内管道5上。

所述推动组件33包括有第三驱动电缸331和与第三驱动电缸331传动配合的第三滑块332,所述第三滑块332上设置有推动板333,所述第三驱动电缸331的驱动方向与所有第一推举杆311的排列方向平行,第一驱动电机322旋转将所有第二推举杆312升至最高位置,然后将内管道5放在第二托举杆上,然后推动组件33驱动推动板333将内管道5套在承托杆111上。

所述承托组件11包括有承托杆111、若干个铰接组件和收卷电机113,所有铰接组件沿着承托杆111的轴线等间距排列,所述铰接组件包括有若干个绕承托杆111的轴线等角度差分布的铰接杆112,所述铰接杆112的一端与承托杆111铰接,所有铰接杆112的中段均设置有绳环114,所有绳环114均通过绳体与收卷电机113的输出轴缠绕连接,第一驱动电机322旋转将所有第二推举杆312升至最高位置,然后将内管道5放在第二托举杆上,然后推动组件33驱动推动板333将内管道5套在承托杆111上,然后收卷电机113收卷绳体驱动铰接杆112旋转顶住内管道5。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有用于驱动承托组件11移动的第一驱动电缸12,所述第一驱动电缸12的驱动方向与第三驱动电缸331的驱动方向垂直,第一驱动电缸12能够驱动承托组件11在第一上料装置2和第二上料装置3之间来回行进。

所述装载组件21包括有用于承载卡环7的第一承载杆22和用于承载堵头8的第二承载杆23,第一承载杆22的轴线和第二承载杆23的轴线均与第三驱动电缸331的驱动方向平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二驱动电缸24,所述第一承载杆22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二驱动电缸24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承载杆23通过第二滑块与第二驱动电缸24传动连接,第二驱动电缸24驱动第一承载杆22移动到气夹42的正上方,然后第四驱动电缸41驱动气夹42夹持一个卡环7移动到内管道5远离第一承载杆22的一端,然后第二驱动电缸24驱动第二承载杆23移动到第四驱动电缸41的正上方,然后第四驱动电缸41驱动气夹42移动到第二承载杆23的正下方,然后气夹42夹持住卡环7,然后第四驱动电缸41驱动气夹42带动卡环7移动到内管道5上。

还包括有用于将卡环7和堵头8套接在内管道5上的传送组件4,所述传送组件4包括有气夹42和用于驱动气夹42在第三驱动电缸331的驱动方向上移动的第四驱动电缸41,第二驱动电缸24驱动第一承载杆22移动到气夹42的正上方,然后第四驱动电缸41驱动气夹42夹持一个卡环7移动到内管道5远离第一承载杆22的一端,然后第二驱动电缸24驱动第二承载杆23移动到第四驱动电缸41的正上方,然后第四驱动电缸41驱动气夹42移动到第二承载杆23的正下方,然后气夹42夹持住卡环7,然后第四驱动电缸41驱动气夹42带动卡环7移动到内管道5上。

工作原理:第一驱动电机322旋转将所有第二推举杆312升至最高位置,然后将内管道5放在第二托举杆上,然后推动组件33驱动推动板333将内管道5套在承托杆111上,然后收卷电机113收卷绳体驱动铰接杆112旋转顶住内管道5,然后第一驱动电缸12驱动承托组件11移动到第四驱动电缸41的正上方,然后第二驱动电缸24驱动第一承载杆22移动到气夹42的正上方,然后第四驱动电缸41驱动气夹42夹持一个卡环7移动到内管道5远离第一承载杆22的一端,然后第二驱动电缸24驱动第二承载杆23移动到第四驱动电缸41的正上方,然后第四驱动电缸41驱动气夹42移动到第二承载杆23的正下方,然后气夹42夹持住卡环7,然后第四驱动电缸41驱动气夹42带动卡环7移动到内管道5上,重复以上步骤,当卡环7和堵头8套在内管道5上,然后第一驱动电缸12驱动承托组件11和内管道5移动到推举组件的正上方,然后驱动电机旋转,使得第二推举杆312下降和第一推举杆311升至最高,将外管道6放在第一推举杆311上,然后推动组件33推动外管道6套接在内管道5上,重复以上全部步骤。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