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端部整形系统及整形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56067发布日期:2018-11-07 11:00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簧加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簧片端部整形系统及整形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簧片端部整形主要包括两个步骤:

第一步,由短锥压延机对加热后的簧片端部进行压延;

第二步,由多片簧端部切头切角复合模具切掉簧片端部由于压延产生的多余部分,使形状规整、美观;

上述整形工艺所需簧片原材料多,第二步执行过程中,由于整个过程为热加工,造成切头切角复合模具的刀具磨损快,需经常更换,造成成本增加;而且切掉的废料无法回收,造成原材料的浪费,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簧片端部整形系统及整形方法,无需废料切除,设备、工装磨损少,节省生产成本。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簧片端部整形系统,包括簧片挤头模具和簧片拍头模具,其中:

所述簧片挤头模具包括挤头上模板和挤头下模板,挤头上模板和挤头下模板上相对设置上挤头座和下挤头座,上挤头座两侧固定挤头压块,下挤头座两侧对应挤头压块设置挤头高度调节件,挤头下模板上对应下挤头座的前端设置挤头定位件,挤头下模板上对应下挤头座的后端设置挤头托片件;

所述簧片拍头模具包括拍头上模板和拍头下模板,拍头上模板和拍头下模板上相对设置拍头块和拍头座,所述拍头座的内壁形状与簧片端部待加工形状相匹配,所述拍头下模板上对应簧片还设有拍头定位组件。

本发明的挤头上模板和拍头上模板分别安装到油压机上,挤头下模板和拍头下模板安装在油压机工作台面上,油压机的行程根据待整形簧片的规格进行设置,使用时将断料后的簧片放置在下挤头座上,并通过挤头定位件对簧片进行定位对中,放置好的簧片立在下挤头座内,上挤头座在挤头上模板的带动下向下挤头座移动,直至上挤头座接触簧片端部后,在油压机的压力下,上、下挤头座相互作用,挤压簧片端部,油压机满行程后带动挤头上模板返回,完成挤头。

为防止挤头过程中油压机过行程移动,导致簧片端部挤头过度,设置挤头压块和挤头高度调节件进行限位,油压机满行程后,挤头压块和挤头高度调节件恰好接触,考虑到不同簧片的挤头尺寸不一,挤头前,根据待挤头簧片的规格调节挤头高度调节件的高度,以符合挤头需求。

挤头完成的簧片转移至簧片拍头模具的拍头座内,并由拍头定位组件对簧片进行定位,由拍头上模板连接的油压机带动拍头块下移,压拍挤头后的簧片端部,簧片端部在拍头座内延展,填满拍头座内空隙,拍头座一方面对簧片起定位作用,一方面可辅助簧片端部的成型,因为拍头座内壁形状与簧片端部待加工形状相匹配,拍头完成的簧片无需再进行二次加工,直接完成整形,如此一来,执行挤头和拍头整形的簧片用料长度要比传统工艺要小,且不产生废料,一架簧能省出4-5公斤的原料,并且由于不用二次加工,节省了换刀的时间以及刀具的费用,大大节省了原材料的成本以及生产成本。

其中,优选方案为:

所述上挤头座和下挤头座的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上挤头座上对应簧片端部设置上挤头凹槽,上挤头凹槽底面与挤头上模板之间设置8-15°倾角,上挤头凹槽长135-160mm,上挤头凹槽宽度与簧片宽度相适应,上挤头凹槽深度15-25mm,同理,下挤头座设有下挤头凹槽,为防止上、下挤头座损伤簧片,为上挤头凹槽和下挤头凹槽的边沿设置圆角。

所述挤头高度调节件包括挤头调节基座、挤头支撑块和挤头调节块,挤头调节基座固定在挤头下模板上,挤头支撑块固定在挤头调节基座上,挤头支撑块朝向挤头上模板的一面设为斜面,挤头调节块宽度小于挤头支撑块,挤头调节块对应挤头支撑块设置与之匹配的斜向滑槽,挤头调节基座上对应挤头调节块宽度方向设置两块挡板,挡板上对应挤头调节块设置调节限位螺栓,调节时,松动调节限位螺栓,挤头调节块沿挤头支撑块的斜面滑动至合适位置后再拧紧调节限位螺栓。

所述挤头定位件包括挤头定位座和挤头定位杆,所述挤头定位座上设置u形槽,挤头定位杆为铣扁以后的螺纹杆,通过2个螺母固定在u形槽内,挤头过程中,为使簧片能够准确定位,设置挤头定位杆,对簧片端部起定位作用。

所述挤头托片件包括挤头支撑座、挤头锁紧板和挤头定位杆,所述挤头支撑座上设有导向键,导向键的另一面设有螺纹孔,导向键在挤头托杆上的导向槽内滑动,并通过挤头锁紧板用螺栓固定位置,在挤头的过程中,起到支撑簧片的作用,保证簧片立于下挤头座时达到所需要的高度。

所述挤头定位件还包括l形限位板,l形限位板通过长圆形通槽及螺栓固定在下挤头座和挤头托片件之间,l形限位板对簧片起辅助定位、支撑的作用,其位置可通过长圆形通槽和螺栓调节。

所述拍头定位组件包括拍头定位杆、拍头调节块、拍头定位块和拍头定位销,所述拍头定位杆固定在拍头下模板上,拍头定位杆上并排设置拍头调节块和拍头定位块,拍头定位销过盈配合在拍头调节块上,拍头定位块与拍头定位杆固定连接,拍头调节块与拍头定位杆活动连接,拍头定位块设置贯穿的通孔,拍头调节块上对应通孔设置螺纹孔,螺杆穿过拍头定位块插入拍头调节块的螺纹孔中,螺杆设于拍头调节块和拍头定位块之间的部分套设伸缩弹簧。拍头过程中,簧片端部发生形变,会导致簧片长度的变化,设置拍头调节块以适应簧片长度的形变量,簧片变长后挤压拍头定位销,拍头定位销带动拍头调节块,同时拍头调节块挤压伸缩弹簧,螺杆伸入拍头定位块内的部分变长,但拍头定位块的位置不变,取下簧片后,伸缩弹簧释放弹力,将拍头调节块顶回,仅在螺杆连接拍头调节块的一端设置螺纹,光滑的表面利于拍头定位块和伸缩弹簧与螺杆间的相对运动。

所述拍头定位杆上设置拍头导向槽,拍头定位杆背面设有调节板,拍头调节块上设有导向键,导向键的高度高于拍头定位杆的厚度,拍头调节块和调节板通过穿过导向槽的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调节板和拍头定位杆之间留有间隙;拍头定位块上设有导向键,导向键的高度低于拍头定位杆的厚度,拍头定位杆背面还设有定位板,拍头定位块背面设有螺纹孔,拍头定位块通过定位板和穿过导向槽的螺栓固定在拍头定位杆上。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的簧片端部整形系统进行簧片端部整形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断料,根据所需长度对弹簧扁钢断料成簧片;

第二步,钻孔,通过钻孔模具为簧片钻取中心孔;

第三步,加热,将簧片通过中频进行端部加热;

第四步,挤头,通过簧片挤头模具对簧片进行挤头;

第五步,拍头,通过簧片拍头模具对簧片进行拍头。

第三步中加热长度根据端部加工长度确定。

第二步的具体过程为:

将加热后的簧片放置在下挤头座上,并通过挤头定位件和挤头托片件对簧片进行定位对中,放置好的簧片立在下挤头座内,上挤头座在挤头上模板的带动下向下挤头座移动,直至上挤头座接触簧片端部后,在油压机的压力下,上、下挤头座相互作用,挤压簧片端部,油压机满行程后,油压机带动挤头上模板返回,完成挤头。

第五步的具体过程为:

挤头完成的簧片转移至簧片拍头模具的拍头座内,并由拍头定位组件对簧片进行定位,由拍头上模板连接的油压机带动拍头块下移,压拍挤头后的簧片端部,簧片端部在拍头座内延展,完成拍头。

定义簧片断料长度为l1,簧片整形后实际长度为l2,取a=l2-l1,根据不同簧片规格,一般a的范围为38-4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无需废料切除,设备磨损少,节省生产成本。使用时,将加热后的簧片放置在下挤头座上,并通过挤头定位件对簧片进行定位对中,放置好的簧片立在下挤头座内,上挤头座在挤头上模板的带动下向下挤头座移动,挤压簧片端部,油压机满行程后,油压机带动挤头上模板返回,完成挤头。为挤头过程中油压机过行程移动,导致簧片端部挤头过度,设置挤头压块和挤头高度调节件进行限位,油压机满行程后,挤头压块和挤头高度调节件恰好接触,考虑到不同簧片的挤头尺寸不一,挤头前,根据待挤头簧片的规格调节挤头高度调节件的高度,以符合挤头需求。挤头完成的簧片转移至簧片拍头模具的拍头座内,并由拍头定位组件对簧片进行定位,由拍头上模板连接的油压机带动拍头块下移,压拍挤头后的簧片端部,簧片端部在拍头座内延展,填满拍头座内空隙,拍头完成的簧片无需再进行二次加工,直接完成整形,如此一来,执行挤头和拍头整形的簧片用料长度要比传统工艺要小,且不产生废料,一架簧能省出4-5公斤的原料,并且由于不用二次加工,节省了换刀的时间以及刀具的费用,大大节省了原材料的成本以及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挤头上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2挤头下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3簧片挤头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4拍头上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5拍头下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6簧片拍头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挤头上模板;2、挤头下模板;3、上挤头座;4、下挤头座;5、挤头压块;6、拍头上模板;7、拍头下模板;8、拍头块;9、拍头座;10、簧片;11、挤头支撑块;12、挤头调节块;13、挤头调节基座;14、调节限位螺栓;15、挤头定位座;16、挤头定位杆;17、挤头支撑座;18、挤头托杆;19、l形限位板;20、拍头定位杆;21、拍头调节块;22、拍头定位块;23、螺杆;24、伸缩弹簧;25、导向套;26、导向轴;27、挡板;28、挤头锁紧板;29、拍头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所述簧片端部整形系统,包括簧片挤头模具和簧片拍头模具,其中:

如图1-3所示,所述簧片挤头模具包括挤头上模板1和挤头下模板2,挤头上模板1和挤头下模板2上相对设置上挤头座3和下挤头座4,上挤头座3两侧固定挤头压块5,下挤头座4两侧对应挤头压块5设置挤头高度调节件,挤头下模板2上对应下挤头座4的前端设置挤头定位件,挤头下模板2上对应下挤头座4的后端设置挤头托片件;

如图4-6所示,所述簧片拍头模具包括拍头上模板6和拍头下模板7,拍头上模板6和拍头下模板7上相对设置拍头块8和拍头座9,所述拍头座9的内壁形状与簧片10端部待加工形状相匹配,所述拍头下模板7上对应簧片10还设有拍头定位组件。

其中,上挤头座3和下挤头座4的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上挤头座3上对应簧片10端部设置上挤头凹槽,上挤头凹槽底面与挤头上模板1之间设置8-15°倾角,上挤头凹槽长135-160mm,上挤头凹槽宽度与簧片10宽度相适应,上挤头凹槽深度15-25mm,同理,下挤头座4设有下挤头凹槽,为防止上、下挤头座损伤簧片10,为上挤头凹槽和下挤头凹槽的边沿设置圆角;挤头高度调节件包括挤头支撑块11、挤头调节块12和挤头调节基座13,挤头调节基座13固定在挤头下模板2上,挤头支撑块11朝向挤头上模板1的一面设为斜面,挤头调节块12宽度小于挤头调节基座13,挤头调节块12对应挤头支撑块11设置与之匹配的斜向滑槽,挤头调节基座13上对应挤头调节块12宽度方向设置两块挡板27,挡板27上对应挤头调节块12设置调节限位螺栓14,调节时,松动调节限位螺栓14,挤头调节块12挤头支撑块11的斜面滑动至合适位置后再拧紧调节限位螺栓14;挤头定位件包括挤头定位座15和挤头定位杆16,所述挤头定位座15上设置u形槽,挤头定位杆16为铣扁以后的螺纹杆,通过2个螺母固定在挤头定位座15的u形槽内;挤头托片件包括挤头支撑座17、挤头锁紧板28和挤头托杆18,所述挤头支撑座17上设有导向键,导向键的另一面设有螺纹孔,导向键与挤头托杆18上的导向槽相互滑动,并通过挤头锁紧板28用螺栓固定位置。放置时,簧片10通过下挤头座4和挤头支撑座17支撑,挤头过程中,为保证簧片10定位准确,设置挤头定位杆16,对簧片10端部起定位作用;挤头定位件还包括l形限位板19,l形限位板19通过长圆形通槽及螺栓固定在下挤头座4和挤头托杆18之间,l形限位板19对簧片10起辅助定位、支撑的作用,其位置可通过长圆形通槽和螺栓调节。

所述拍头定位组件包括拍头定位杆20、拍头调节块21、拍头定位块22和拍头定位销29,所述拍头定位杆20固定在拍头下模板7上,拍头定位销29过盈配合在拍头调节块21上,拍头定位杆20上并排设置拍头调节块21和拍头定位块22,拍头定位块22与拍头定位杆20固定连接,拍头调节块21与拍头定位杆20活动连接,拍头定位块22设置贯穿的通孔,拍头调节块21上对应通孔设置螺纹孔,螺杆23穿过拍头定位块22插入拍头调节块21的螺纹孔中,螺杆23设于拍头调节块21和拍头定位块22之间的部分套设伸缩弹簧24,拍头过程中,簧片10端部发生形变,会导致簧片10长度的变化,设置拍头调节块21以适应簧片10长度的形变量,簧片10的中心孔通过拍头定位销29固定,簧片10变长后挤压拍头定位销29,拍头定位销29带动拍头调节块21,同时拍头调节块21挤压伸缩弹簧24,螺杆23伸入拍头定位块22的部分变长,但拍头定位块22的位置不变,取下簧片10后,伸缩弹簧24释放弹力,将拍头调节块21顶回,仅在螺杆23连接拍头调节块21的一端设置螺纹,光滑的表面利于拍头定位块22和伸缩弹簧24与螺杆23间的相对运动;拍头定位杆20上设置拍头导向槽,拍头定位杆20背面设有调节板,拍头调节块21上设有导向键,导向键的高度高于拍头定位杆20的厚度,拍头调节块21和调节板通过穿过导向槽的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调节板和拍头定位杆20之间留有间隙,拍头定位杆20背面还设有定位板,拍头定位块22上设有导向键,导向键的高度低于拍头定位杆20的厚度,拍头定位块22背面设有螺纹孔,拍头定位块22通过定位板和穿过导向槽的螺栓固定在拍头定位杆20上;为确保拍头块8和拍头座9拍头时的对正精度,在拍头上模板6和拍头下模板7上对应设置导向套25和导向轴26。

本发明的挤头上模板1和拍头上模板6分别安装到油压机上,挤头下模板2和拍头下模板7安装在油压机工作台面上,油压机的行程根据待整形簧片10的规格进行设置,使用时,将断料后的簧片10放置在下挤头座4上,并通过挤头定位件对簧片10进行定位对中,放置好的簧片10立在下挤头座4内,上挤头座3在挤头上模板1的带动下向下挤头座4移动,直至上挤头座3接触簧片10端部后,在油压机的压力下,上、下挤头座相互作用,挤压簧片10端部,油压机满行程后,油压机带动挤头上模板1返回,完成挤头。

为防止挤头过程中油压机过行程移动,导致簧片10端部挤头过度,设置挤头压块5和挤头高度调节件进行限位,油压机满行程后,挤头压块5和挤头高度调节件恰好接触,考虑到不同簧片10的挤头尺寸不一,挤头前,根据待挤头簧片10的规格调节挤头高度调节件的高度,以符合挤头需求。

挤头完成的簧片10转移至簧片拍头模具的拍头座9内,并由拍头定位组件对簧片10进行定位,由拍头上模板6连接的冲头带动拍头块8下移,压拍挤头后的簧片10端部,簧片10端部在拍头座9内延展,填满拍头座9内空隙,拍头座9一方面对簧片10起定位作用,一方面可辅助簧片10端部的成型,因为拍头座9内壁形状与簧片10端部待加工形状相匹配,拍头完成的簧片10无需再进行二次切割,直接完成整形,如此一来,执行挤头和拍头整形的簧片10用料长度要比传统工艺要小,且不产生废料,一架簧能省出4-5公斤的原料,并且由于不用二次加工,节省了换刀的时间以及刀具的费用,大大节省了原材料的成本以及生产成本。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簧片端部整形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断料,根据所需长度对弹簧扁钢断料成簧片10;

第二步,钻孔,通过钻孔模具为簧片10钻取中心孔;

第三步,加热,将簧片10通过中频进行端部加热,加热长度根据簧片10的端部加工长度确定;

第四步,挤头,通过簧片挤头模具对簧片10进行挤头;

第五步,拍头,通过簧片拍头模具对簧片10进行拍头。

上述第一步到第三步与现有工艺相同,具体过程不赘述,第四步的具体过程为:

将加热后的簧片10放置在下挤头座4上,并通过挤头定位件对簧片10进行定位对中,放置好的簧片10立在下挤头座4内,上挤头座3在挤头上模板1的带动下向下挤头座4移动,直至上挤头座3接触簧片10端部后,在油压机的压力下,上、下挤头座相互作用,挤压簧片10端部,油压机满行程后,油压机带动挤头上模板1返回,完成挤头。

第五步的具体过程为:

挤头完成的簧片10转移至簧片拍头模具的拍头座9内,并由拍头定位组件对簧片10进行定位,由拍头上模板6连接的油压机带动拍头块8下移,压拍挤头后的簧片10端部,簧片10端部在拍头座9内延展,完成拍头。

定义簧片10断料长度为l1,簧片10整形后实际长度为l2,取a=l2-l1,根据不同簧片10的规格,一般a的范围为38-45cm。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