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形零件铣削抑振实现装置及其铣削抑振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59902发布日期:2018-11-07 11:35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铣削加工领域,特别涉及柱形零件的实现装置及铣削抑振方法。

背景技术

柱形零件在进行加工时,经常涉及到端面切削。目前端面切削常常用到铣床,柱形零件在进行端面加工时,由于柱形零件长度较长,刚性较差,容易在加工过程中出现切屑再生效应导致的颤振,使得加工过程不稳定,进而影响零件的加工质量和效率。针对柱形零件的可调式质量阻尼器抑振装置目前并未见有相关文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克服柱形零件在加工时极易出现颤振、加工质量差等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柱形零件铣削实现装置及该装置的抑振方法。该方法首先针对工件进行模态测试,提取工件模态参数,然后设计制作可调式质量阻尼器抑振装置,再利用minimax优化算法得到可调式质量阻尼器的频率和阻尼比,最后调节可调式质量阻尼器至优化的频率和阻尼比,在铣削过程中起到抑振作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可调式质量阻尼器包括内套筒、短螺栓、外套筒、质量阻尼块、螺栓、摩擦盘、柱形工件和基座,内套筒的内径与柱形工件的直径相等,质量阻尼块由圆柱形底座和圆筒组成,其中圆柱形底座的直径大于圆筒的外径,且质量阻尼块的圆筒的内径与内套筒的外径相等,外套筒的内径与质量阻尼块圆筒的外径相同,先将内套筒套进柱形工件,且柱形工件在内套筒上方的高度大于需要铣削的长度,然后将质量阻尼块套在内套筒的外侧,再将外套筒套在质量阻尼块的圆筒外侧,且外套筒与内套筒在同一高度,四根螺栓穿过外套筒,固定内套筒和质量阻尼块。

将柱形工件穿过摩擦盘的中孔后固定在机床的基座上,两个螺栓分别插入摩擦盘的螺孔,且两根螺栓的底部插在基座的盲孔中,调整两根螺栓控制摩擦盘进行上下移动,使摩擦盘上表面与质量阻尼块的下表面接触。

使用本发明的可调式质量阻尼器进行的柱形零件铣削抑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工件-阻尼器系统传递函数的实部g(iω)和虚部h(iω)为:

公式(1)中:

其中,

m0,c0,k0分别表示工件主导模态的质量,阻尼和刚度,md,cd,kd表示阻尼器主导模态的质量,阻尼和刚度;

步骤二、铣削极限切深alim为:

其中:n为刀具齿数,kt为切向切削力系数,γr和γi为加工系数;

步骤三、将步骤一得到的传递函数的实部和虚部带入步骤二的极限切深,确定目标函数p为:

步骤四、将柱形工件装夹固定在机床上,使用力锤和加速度传感器与其配套设备对柱形工件进行模态测试,得到工件传递函数,确定步骤一中的工件模态参数m0,ω0,ξ0,通过步骤一的公式计算可得m0,c0,k0;

步骤五、称量得到可调式质量阻尼器的质量阻尼块的质量,并作为阻尼器主导模态的质量md,确定步骤一中的质量比u;

步骤六、选定加工参数:径向切深,径向切削力系数和顺逆铣方式,采用altintas提出的零阶稳定性预测方法,确定步骤二中的系数γr和γi;

步骤七:根据公式(3)使用minimax算法,即可得到阻尼器的频率ωd和阻尼比ξd;

步骤八:调节可调式质量阻尼器的频率和阻尼比为步骤七得到的频率ωd和阻尼比ξd,即可实现铣削抑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首先通过模态测试得到工件的模态参数,然后确定可调式质量阻尼器的质量比,利用minimax算法得到阻尼器的频率和阻尼比,通过调节阻尼器至相应的频率和阻尼比,可以起到铣削抑振作用,阻尼器能显著降低加工过程中的声音信号,提高加工过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可调式质量阻尼器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可调式质量阻尼器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无阻尼器时铣削加工的声音信号图;

图4为有阻尼器时铣削加工的声音信号图,

图5为无阻尼器时声音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图,

图6为有阻尼器时声音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图。

其中:1-内套筒、2-短螺栓、3-外套筒、4-质量阻尼块、5-螺栓、6-摩擦盘、7-柱形工件、8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为了克服柱形零件在加工时极易出现颤振、加工质量差等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柱形零件铣削抑振方法。该方法首先针对工件进行模态测试,提取工件模态参数。然后设计制作可调式质量阻尼器抑振装置。再利用minimax优化算法得到可调式质量阻尼器的频率和阻尼比,最后调节可调式质量阻尼器至优化的频率和阻尼比,在铣削过程中起到抑振作用。

预期的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可调式质量阻尼器抑振装置,能够针对柱形零件的铣削过程起到抑振作用。

可调式质量阻尼器主要包括内套筒、短螺栓、外套筒、质量阻尼块、螺栓、摩擦盘、柱形工件和基座,内套筒的内径与柱形工件的直径相等,质量阻尼块由圆柱形底座和圆筒组成,其中圆柱形底座的直径大于圆筒的外径,且质量阻尼块的圆筒的内径与内套筒的外径相等,外套筒的内径与质量阻尼块圆筒的外径相同,

先将内套筒套进柱形工件,且柱形工件在内套筒上方的高度大于需要铣削的长度,然后将质量阻尼块套在内套筒的外侧,再将外套筒套在质量阻尼块的圆筒外侧,且外套筒与内套筒在同一高度,四根螺栓穿过外套筒,固定内套筒和质量阻尼块。

质量阻尼块可在竖直方向滑动,内套筒、外套筒和四根螺栓用来固定质量阻尼块。

将柱形工件穿过摩擦盘的中孔后固定在机床的基座上,两个螺栓分别插入摩擦盘的螺孔,且两根螺栓的底部插在基座的盲孔中。调整两根螺栓控制摩擦盘进行上下移动,使摩擦盘上表面与质量阻尼块的下表面接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柱形零件铣削抑振方法,其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工件-阻尼器系统传递函数的实部g(iω)和虚部h(iω)为:

公式(1)中:

其中,

m0,c0,k0分别表示工件主导模态的质量,阻尼和刚度,md,cd,kd表示阻尼器主导模态的质量,阻尼和刚度;

步骤二、铣削极限切深alim为:

其中:n为刀具齿数,kt为切向切削力系数,γr和γi为加工系数;

步骤三、将步骤一得到的传递函数的实部和虚部带入步骤二的极限切深,确定目标函数p为:

步骤四、将柱形工件装夹固定在机床上,使用力锤和加速度传感器与其配套设备对柱形工件进行模态测试,得到工件传递函数,确定步骤一中的工件模态参数m0,ω0,ξ0,通过步骤一的公式计算可得m0,c0,k0;

步骤五、称量得到可调式质量阻尼器的质量阻尼块的质量,并作为阻尼器主导模态的质量md,确定步骤一中的质量比u;

步骤六、选定加工参数:径向切深,径向切削力系数和顺逆铣方式,采用altintas提出的零阶稳定性预测方法,确定步骤二中的系数γr和γi;

步骤七:根据公式(3)使用minimax算法,即可得到阻尼器的频率ωd和阻尼比ξd;

步骤八:调节可调式质量阻尼器的频率和阻尼比为步骤七得到的频率ωd和阻尼比ξd,即可实现铣削抑振。

结合图1和图2对可调式质量阻尼器的实施方式:

可调式质量阻尼器主要包括内套筒1、短螺栓2、外套筒3、质量阻尼块4、长螺栓5、摩擦盘6、柱形工件7、基座8。将柱形工件7固定在机床基座8上。两根长螺栓5与摩擦盘6相连。两根长螺栓5插在基座8的盲孔中。质量阻尼块4可竖直方向移动。内套筒1、外套筒3、4根短螺栓2用来固定质量阻尼块4。两根长螺栓5控制摩擦盘6的上下移动,保持和质量阻尼块4的下表面接触。

可调式质量阻尼器的工作原理是:内套筒1、外套筒3、4根短螺栓2的位置保持不变,通过调整质量阻尼块4在竖直方向的上下移动,质量阻尼块4的刚性发生改变,从而起到频率调节的效果。摩擦盘6上通过附加不同磨粒大小的的砂纸,改变摩擦盘6与质量阻尼块4的接触面的摩擦,从而起到频率比调节的效果。

实施例:

步骤一、工件-阻尼器系统传递函数的实部g(iω)和虚部h(iω)为:

公式(1)中:

m0,c0,k0分别表示工件主导模态的质量,阻尼和刚度,md,cd,kd表示阻尼器主导模态的质量,阻尼和刚度;

步骤二、铣削极限切深alim为:

其中:n为刀具齿数,kt为切向切削力系数,γr和γi为加工系数;

步骤三、将步骤一得到的传递函数的实部和虚部带入步骤二的极限切深,确定目标函数p为:

步骤四、将柱形零件工件7装夹固定在机床上,使用力锤和加速度传感器与其配套设备对柱形零件工件7进行模态测试,得到工件传递函数,确定步骤一中的工件模态参数m0=0.63kg,ω0=414hz,ξ0=0.42%。;

步骤五、称量得到可调式质量阻尼器的质量阻尼块的质量,并作为阻尼器主导模态的质量md,确定步骤一中的质量比u=0.15;

步骤六、选定加工参数:径向切深3mm,径向切削力系数0.3,加工方式为顺铣,选择主轴转速为2000rpm,轴向切深为0.5mm,刀具为4齿硬质合金铣刀,采用altintas提出的零阶稳定性预测方法,确定步骤二中的系数γr=0.832和γi=1.398;

步骤七:使用minimax算法,得到阻尼器的频率ωd=379hz和阻尼比ξd=1.28%;

步骤八:调节可调式质量阻尼器的频率和阻尼比为步骤七得到的频率ωd=379hz和阻尼比ξd=1.28%,即可实现铣削抑振。

如图1和图2所示,可以看到本发明设计的可调式质量阻尼器。

如图3和图4所示,可以看到本发明的铣削抑振效果,使用本发明提出的柱形零件铣削抑振方法后,声音信号显著降低。

如图5和图6所示,可以看到本发明的铣削抑振效果,未使用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和装置时,声音的傅里叶变换信号幅值较大,而且加工过程出现了颤振。使用本发明后,傅里叶变换信号的幅值降低,而且加工过程中未出现颤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