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气缸缸体双面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1645发布日期:2018-11-24 13:19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气缸缸体双面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气缸缸体双面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机动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品质直接决定整车的品质,同时发动机也是整车零部件中结构最复杂、最难加工的部件,是整车机加生产中的关键工序之一。针对发动机的加工,国内一般采用传统的钻床、镗床或者数控加工中心进行加工,其弊端在于加工精度或者生产效率达不到要求,且大部分机床自动化程度低,均不是理想的加工方案。发动机缸体双面孔加工是缸体加工的一道关键工序,市场需求导致企业针对发动机缸体提出的要求为合格率很高,年生产量极大,属于大批量生产,目前采用摇臂钻床进行加工,单台设备年生产量很低,合格率只有85%左右,故其生产效率及合格率均达不到企业生产要求。特此根据工件工要求及结构特点,发明了一种一种发动机气缸缸体双面加工设备,该设备一次装夹即可完成所有加工内容的工艺及专用夹具,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专用主轴箱、数控滑台等,解决了现有技术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废品率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气缸缸体双面加工设备,该设备一次装夹即可完成所有加工内容的工艺及专用夹具,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专用主轴箱、数控滑台等,解决了现有技术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废品率高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动机气缸缸体双面加工设备,包括床身、专用夹具、左加工系统和右加工系统,所述左加工系统和右加工系统分别设置在床身两端,所述夹具设置在左加工系统和右加工系统之间。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左加工系统包括:左伺服电机、左数控滑台、左主轴箱、左主电机和左钻头,所述左伺服电机安装在左数控滑台外端,所述数控滑台上连接左主轴箱,左主轴分别连接左主电机和左钻头,所述钻头靠近专用夹具。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右加工系统包括:右伺服电机、右数控滑台、右主轴箱、右主电机和右钻头,所述右伺服电机安装在右数控滑台外端,所述数控滑台上连接右主轴箱,右主轴分别连接右主电机和右钻头,所述右钻头靠近专用夹具。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专用夹具包括定夹具体、回转夹紧机构、粗导向定为机构、浮动定位机构和夹紧机构。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设备一次装夹即可完成所有加工内容的工艺及专用夹具,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专用主轴箱、数控滑台等,解决了现有技术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废品率高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专用夹具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专用夹具俯视图。

图中:1、床身;2、左伺服机电;3、左数控滑台;4、左主轴箱;5、主轴电机;6、左钻头;7、专用夹具;8、工件;9、右钻头;10、右主轴电锯;11右主轴箱;12、右伺服电机;13、右数控滑台;14、夹具气缸;15、气缸固定螺栓;16、滑套;17、弹簧;18、导向套紧固螺钉;19、30支撑垫;20、浮动定位销固定座;21、浮动定位销;22、导向套;23、平键;24、弹簧垫圈;25、盖型螺母;26、回转导向杆接头;27、导向螺旋槽;28、导向圆柱;29、螺母;31支撑垫紧固螺钉;32、夹具体;33、左右回转导向杆;34、39压板;35、42浮动定位销;36、粗导向板;37、粗导向板紧固螺钉;38、粗导向杆;40左旋回转导向杆;41、夹具体紧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以加工2面11孔铝合金气缸为例,如图1,一种发动机气缸缸体双面加工设备,包括床身、专用夹具、左加工系统和右加工系统,所述左加工系统和右加工系统分别设置在床身两端,所述夹具设置在左加工系统和右加工系统之间。左加工系统包括:左伺服电机、左数控滑台、左主轴箱、左主电机和左钻头,所述左伺服电机安装在左数控滑台外端,所述数控滑台上连接左主轴箱,左主轴分别连接左主电机和左钻头,所述钻头靠近专用夹具。右加工系统包括:右伺服电机、右数控滑台、右主轴箱、右主电机和右钻头,所述右伺服电机安装在右数控滑台外端,所述数控滑台上连接右主轴箱,右主轴分别连接右主电机和右钻头,所述右钻头靠近专用夹具。工件共有双面11孔需要加工,长径比均较大,直径及深度均不统一,且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均较高,需进行精加工才能满足要求。故采用工序集中的原则,将双面11孔的加工内容全部集中在一道工序内,针对此工序重新设计专用设备,具体方案如图1所示,在床身的正中间设置专用夹具,利用夹具对工件进行定位夹紧;床身的左右两端各设置一个专用主轴箱,左主轴箱按对应工件加工孔位置设置五把铰刀,同理,右主轴箱设置6把铰刀;在床身左右两端上面,主轴箱下面各设置一个专用数控滑台,带动主轴箱左右移动。采用此设备后,工件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双面11孔加工内容,除人工上下料之外,其余所有加工动作均在数控系统控制下完成,既保证了加工精度,又保证了生产效率,极大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及机床的自动化程度。

如图2,所述专用夹具包括定夹具体、回转夹紧机构、粗导向定为机构、浮动定位机构和夹紧机构。加工之前,夹紧机构松开,人工上料,即夹紧气缸12的气缸杆与回转导杆2、9通过接头25相连接,推动压紧板3、8向右运动,同时在回转导杆上的回转螺旋槽26及导向圆柱销27的作用下运动至松开位置,人工将工件搬至装夹空间向左推,由粗导向板5,粗导向板紧固螺钉6,粗导向杆7组成粗导向机构对工件进行粗定位及导向,人工推至正确定位位置后,浮动定位销20及支撑垫29对工件正确定位,之后,夹紧气缸12通过夹紧气缸杆拉动回转导杆及压紧板向左运动,压紧工件,启动自动加工按钮,完成发动机缸体两端面11孔的钻削加工,完成加工后,夹紧机构松开工件,人工下料,再上待加工工件,如此循环对发动机缸体两端面11孔进行铰削。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附图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本发明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一些技术特征做出一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中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气缸缸体双面加工设备,包括床身、专用夹具、左加工系统和右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加工系统和右加工系统分别设置在床身两端,所述夹具设置在左加工系统和右加工系统之间。本发明设备一次装夹即可完成所有加工内容的工艺及专用夹具,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专用主轴箱、数控滑台等,解决了现有技术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废品率高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向文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安耀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6
技术公布日:2018.1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