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床车削加工内胀式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43519发布日期:2018-11-14 03:38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车床车削加工内胀式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床车削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车床车削加工内胀式工装。

背景技术

车削是指车床加工是机械加工的一部份,车床加工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车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盘、套和其他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是机械制造和修配工厂中使用最广的一类机床加工,车削加工是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相对于刀具旋转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车削加工的切削能主要由工件而不是刀具提供,车削是最基本、最常见的切削加工方法,在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车削适于加工回转表面,大部分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都可以用车削方法加工,如内外圆柱面、内外圆锥面、端面、沟槽、螺纹和回转成形面等,所用刀具主要是车刀,在各类金属切削机床中,车床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约占机床总数的50%,车床既可用车刀对工件进行车削加工,又可用钻头、铰刀、丝锥和滚花刀进行钻孔、铰孔、攻螺纹和滚花等操作,按工艺特点、布局形式和结构特性等的不同,车床可以分为卧式车床、落地车床、立式车床、转塔车床以及仿形车床等,其中大部分为卧式车床。

装置无法对材料进行加固,从而导致材料在进行加工是摇摇晃晃,对材料的加工进行影响,并且容易造成材料损坏,浪费大量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车床车削加工内胀式工装,其结构包括加固移动机构、抓取夹固定座、抓取夹、模具槽口、模具槽、刻印头、刻印底座、固定底座、安装孔、安装扣,所述的抓取夹固定座设于固定底座带动,所述的固定底座和抓取夹固定座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的抓取夹固定座顶端设有抓取夹,所述的抓取夹和抓取夹固定座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抓取夹右侧安装有模具槽口,所述的模具槽口设于模具槽带动,所述的模具槽和模具槽口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模具槽右侧安装有刻印底座,所述的刻印底座顶端设有刻印头,所述的刻印头和刻印底座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模具槽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和模具槽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安装扣设有四个且分别成等间距离安装于固定底座顶端面;

所述的加固移动机构设于模具槽前端面,所述的模具槽和加固移动机构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加固移动机构由传动装置、按压装置、移动装置、加固装置、固定杆、封闭阀门、活塞装置、动力装置、发条装置、支撑滑板组成,所述的传动装置底部设有移动装置,所述的移动装置和传动装置相互啮合,所述的移动装置中部顶端设有发条装置,所述的发条装置和移动装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发条装置底部右侧设有动力装置,所述的动力装置和发条装置相互啮合,所述的动力装置顶端固定设有活塞装置,所述的活塞装置顶端左右两侧安装有加固装置,所述的加固装置左侧设有支撑滑板,所述的支撑滑板和加固装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支撑滑板顶端设有固定杆,所述的固定杆和支撑滑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固定杆右侧设有封闭阀门,所述的封闭阀门和固定杆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按压装置安装于传动装置中部左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传动装置由换向轴、传动齿轮、换向杆组成,所述的换向轴底部设有换向杆,所述的换向杆和换向轴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换向杆底部设有传动齿轮,所述的传动齿轮和换向杆采用间隙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按压装置由按压齿轮、齿轮杆、连接杆、按压杆、伸缩弹簧组成,所述的按压齿轮左侧设有齿轮杆,所述的齿轮杆和按压齿轮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齿轮杆左侧安装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左侧设有按压杆,所述的按压杆通过连接杆和齿轮杆连接,所述的按压杆上下两端安装有伸缩弹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移动装置由滑杆、滑块、连接杆、移动轮、旋转杆、受力齿轮、拉绳轮组成,所述的滑杆上设有滑块,所述的滑块和滑杆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滑块底部设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和滑块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连接杆左侧安装有移动轮,所述的移动轮上设有旋转杆,所述的旋转杆和移动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旋转杆左侧设有受力齿轮,所述的受力齿轮和旋转杆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拉绳轮设于滑块顶端,所述的滑块和拉绳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拉绳轮和发条装置采用间隙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加固装置由定滑轮、滑轮绳、第一拉轴、动滑轮、第二拉轴、转轴、加固夹组成,所述的定滑轮上设有滑轮绳,所述的滑轮绳和定滑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滑轮绳左侧顶端设有动滑轮,所述的动滑轮通过滑轮绳和定滑轮连接,所述的动滑轮右侧安装有第二拉轴,所述的第二拉轴底部固定设有第一拉轴,所述的第一拉轴设于加固夹上,所述的加固夹和第一拉轴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加固夹上安装有转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活塞装置由受力板、受力杆、活塞块、活塞杆、活塞槽组成,所述的受力板底部设有受力杆,所述的受力杆和受力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受力杆底部设有活塞块,所述的活塞块和受力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活塞块设于活塞槽内部,所述的活塞槽和活塞块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活塞块底部安装有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和动力装置采用间隙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动力装置由电机开关、马达电机、锥形齿轮、扇形齿轮、双向轴杆组成,所述的电机开关设于马达电机上,所述的马达电机和电机开关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马达电机底部设有锥形齿轮,所述的锥形齿轮和马达电机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锥形齿轮底部设有扇形齿轮,所述的扇形齿轮和锥形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的扇形齿轮·左右两侧设有双向轴杆,所述的双向轴杆和扇形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的电机开关和活塞杆采用间隙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发条装置由第二受力轴、转动锥形轮、储线盘、拉线轴杆、第一受力轴、发条组成,所述的第一受力轴底部安装有第二受力轴,所述的第二受力轴上设有拉线轴杆,所述的拉线轴杆和第二受力轴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拉线轴杆底部设有储线盘,所述的储线盘和拉线轴杆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储线盘顶端安装有转动锥形轮,所述的发条设于储线盘上,所述的储线盘和发条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储线盘通过发条和拉绳轮采用间隙配合。

有益效果

本发明车床车削加工内胀式工装,使用人员把材料放入模具槽口,从而材料从封闭阀门进入到受力板顶端对受力板施加压力,从而受力板受力向下移动对底部的受力杆施加力从而受力杆向下移动带动底部的活塞块对活塞杆施加力,活塞杆受力后在活塞槽内部向下移动,触碰到底部的电机开关时对电机开关施加压力,从而电机开关向下移动打开马达电机,从而马达电机开始运作带动底部的锥形齿轮旋转和锥形齿轮底部的扇形齿轮相互啮合,从而扇形齿轮受力进行旋转和左右两侧的双向轴杆相互啮合,从而双向轴杆转动和转动锥形轮相互啮合,从而带动转动锥形轮旋转,转动锥形轮旋转后位于转动锥形轮上的拉线轴杆跟随转动锥形轮进行旋转,从而位于拉线轴杆上的第一受力轴旋转后带动定滑轮进行旋转,并且拉动顶端的第一拉轴向上移动,定滑轮受力旋转后通过定滑轮上的滑轮绳带动左侧顶端的动滑轮在支撑滑板上向下移动,从而拉动第二拉轴向下移动,从而第一拉轴和第二拉轴同时对加固夹施加力,从而加固夹张开,对材料进行加固,然后使用人员按下按压杆从而按压杆往右侧移动通过连接杆推动齿轮杆往右侧移动,然后使用人员握住按压杆逆时针旋转从而齿轮杆和转动锥形轮相互啮合带动锥形齿轮杆逆时针旋转,锥形齿轮杆旋转后通过发条拉动底部右侧的拉绳轮往左侧移动,拉绳轮受力后带动底部的滑块在滑杆上滑动,在滑块滑动的同时第二受力轴带动左侧的换向轴旋转,换向轴受力旋转后通过底部的换向杆带动传动齿轮旋转,传动齿轮和底部的受力齿轮相互啮合带动受力齿轮进行旋转,受力齿轮旋转后通过右侧的旋转杆拉动移动轮向下移动,滑块跟随移动轮移动通过连接杆对移动轮进行加固。

基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采用装置能够对材料进行加固从而增加材料的稳定性,能够有效的防止了材料加工损坏,节约了不必要浪费的材料,同时装置能够进行移动,不需要使用人员浪费大量体力搬动装。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车床车削加工内胀式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车床车削加工内胀式工装抓取夹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车床车削加工内胀式工装抓取夹固定座的使用过程图一。

图4为本发明车床车削加工内胀式工装抓取夹固定座的使用过程图二。

图5为本发明车床车削加工内胀式工装抓取夹固定座的部件细化图。

图中:加固移动机构-1、抓取夹固定座-2、抓取夹-3、模具槽口-4、模具槽-5、刻印头-6、刻印底座-7、固定底座-8、安装孔-9、安装扣-10、传动装置-11、按压装置-12、移动装置-13、加固装置-14、固定杆-15、封闭阀门-16、活塞装置-17、动力装置-18、发条装置-19、支撑滑板-110、换向轴-111、传动齿轮-112、换向杆-113、按压齿轮-121、齿轮杆-122、连接杆-123、按压杆-124、伸缩弹簧-125、滑杆-131、滑块-132、连接杆-133、移动轮-134、旋转杆-135、受力齿轮-136、拉绳轮-137、定滑轮-141、滑轮绳-142、第一拉轴-143、动滑轮-144、第二拉轴-145、转轴-146、加固夹-147、受力板-171、受力杆-172、活塞块-173、活塞杆-174、活塞槽-175、电机开关-181、马达电机-182、锥形齿轮-183、扇形齿轮-184、双向轴杆-185、第二受力轴-191、转动锥形轮-192、储线盘-193、拉线轴杆-194、第一受力轴-195、发条-19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车床车削加工内胀式工装,其结构包括加固移动机构1、抓取夹固定座2、抓取夹3、模具槽口4、模具槽5、刻印头6、刻印底座7、固定底座8、安装孔9、安装扣10,所述的抓取夹固定座2设于固定底座8带动,所述的固定底座8和抓取夹固定座2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的抓取夹固定座2顶端设有抓取夹3,所述的抓取夹3和抓取夹固定座2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抓取夹3右侧安装有模具槽口4,所述的模具槽口4设于模具槽5带动,所述的模具槽5和模具槽口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模具槽5右侧安装有刻印底座7,所述的刻印底座7顶端设有刻印头6,所述的刻印头6和刻印底座7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模具槽5上设有安装孔9,所述的安装孔9和模具槽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安装扣10设有四个且分别成等间距离安装于固定底座8顶端面;

所述的加固移动机构1设于模具槽5前端面,所述的模具槽5和加固移动机构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加固移动机构1由传动装置11、按压装置12、移动装置13、加固装置14、固定杆15、封闭阀门16、活塞装置17、动力装置18、发条装置19、支撑滑板110组成,所述的传动装置11底部设有移动装置13,所述的移动装置13和传动装置11相互啮合,所述的移动装置13中部顶端设有发条装置19,所述的发条装置19和移动装置13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发条装置19底部右侧设有动力装置18,所述的动力装置18和发条装置19相互啮合,所述的动力装置18顶端固定设有活塞装置17,所述的活塞装置17顶端左右两侧安装有加固装置14,所述的加固装置14左侧设有支撑滑板110,所述的支撑滑板110和加固装置14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支撑滑板110顶端设有固定杆15,所述的固定杆15和支撑滑板110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固定杆15右侧设有封闭阀门16,所述的封闭阀门16和固定杆15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按压装置12安装于传动装置11中部左侧,所述的传动装置11由换向轴111、传动齿轮112、换向杆113组成,所述的换向轴111底部设有换向杆113,所述的换向杆113和换向轴11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换向杆113底部设有传动齿轮112,所述的传动齿轮112和换向杆113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按压装置12由按压齿轮121、齿轮杆122、连接杆123、按压杆124、伸缩弹簧125组成,所述的按压齿轮121左侧设有齿轮杆122,所述的齿轮杆122和按压齿轮12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齿轮杆122左侧安装有连接杆123,所述的连接杆123左侧设有按压杆124,所述的按压杆124通过连接杆123和齿轮杆122连接,所述的按压杆124上下两端安装有伸缩弹簧125,所述的移动装置13由滑杆131、滑块132、连接杆133、移动轮134、旋转杆135、受力齿轮136、拉绳轮137组成,所述的滑杆131上设有滑块132,所述的滑块132和滑杆13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滑块132底部设有连接杆133,所述的连接杆133和滑块132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连接杆133左侧安装有移动轮134,所述的移动轮134上设有旋转杆135,所述的旋转杆135和移动轮134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旋转杆135左侧设有受力齿轮136,所述的受力齿轮136和旋转杆135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拉绳轮137设于滑块132顶端,所述的滑块132和拉绳轮137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拉绳轮137和发条装置19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加固装置14由定滑轮141、滑轮绳142、第一拉轴143、动滑轮144、第二拉轴145、转轴146、加固夹147组成,所述的定滑轮141上设有滑轮绳142,所述的滑轮绳142和定滑轮14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滑轮绳142左侧顶端设有动滑轮144,所述的动滑轮144通过滑轮绳142和定滑轮141连接,所述的动滑轮144右侧安装有第二拉轴145,所述的第二拉轴145底部固定设有第一拉轴143,所述的第一拉轴143设于加固夹147上,所述的加固夹147和第一拉轴143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加固夹147上安装有转轴146,所述的活塞装置17由受力板171、受力杆172、活塞块173、活塞杆174、活塞槽175组成,所述的受力板171底部设有受力杆172,所述的受力杆172和受力板17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受力杆172底部设有活塞块173,所述的活塞块173和受力杆17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活塞块173设于活塞槽175内部,所述的活塞槽175和活塞块173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活塞块173底部安装有活塞杆174,所述的活塞杆174和动力装置18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动力装置18由电机开关181、马达电机182、锥形齿轮183、扇形齿轮184、双向轴杆185组成,所述的电机开关181设于马达电机182上,所述的马达电机182和电机开关18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马达电机182底部设有锥形齿轮183,所述的锥形齿轮183和马达电机18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锥形齿轮183底部设有扇形齿轮184,所述的扇形齿轮184和锥形齿轮183相互啮合,所述的扇形齿轮184·左右两侧设有双向轴杆185,所述的双向轴杆185和扇形齿轮184相互啮合,所述的电机开关181和活塞杆174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发条装置19由第二受力轴191、转动锥形轮192、储线盘193、拉线轴杆194、第一受力轴195、发条196组成,所述的第一受力轴195底部安装有第二受力轴191,所述的第二受力轴191上设有拉线轴杆194,所述的拉线轴杆194和第二受力轴19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拉线轴杆194底部设有储线盘193,所述的储线盘193和拉线轴杆194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储线盘193顶端安装有转动锥形轮192,所述的发条196设于储线盘193上,所述的储线盘193和发条196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储线盘193通过发条196和拉绳轮137采用间隙配合。

本发明的原理:使用人员把材料放入模具槽口4,从而材料从封闭阀门16进入到受力板171顶端对受力板171施加压力,从而受力板171受力向下移动对底部的受力杆172施加力从而受力杆172向下移动带动底部的活塞块173对活塞杆174施加力,活塞杆174受力后在活塞槽175内部向下移动,触碰到底部的电机开关181时对电机开关181施加压力,从而电机开关181向下移动打开马达电机182,从而马达电机182开始运作带动底部的锥形齿轮183旋转和锥形齿轮193底部的扇形齿轮184相互啮合,从而扇形齿轮184受力进行旋转和左右两侧的双向轴杆185相互啮合,从而双向轴杆185转动和转动锥形轮192相互啮合,从而带动转动锥形轮192旋转,转动锥形轮192旋转后位于转动锥形轮192上的拉线轴194杆跟随转动锥形轮192进行旋转,从而位于拉线轴杆194上的第一受力轴195旋转后带动定滑轮141进行旋转,并且拉动顶端的第一拉轴143向上移动,定滑轮141受力旋转后通过定滑轮141上的滑轮绳142带动左侧顶端的动滑轮144在支撑滑板110上向下移动,从而拉动第二拉轴145向下移动,从而第一拉轴145和第二拉轴143同时对加固夹147施加力,从而加固夹147张开,对材料进行加固,然后使用人员按下按压杆124从而按压杆124往右侧移动通过连接杆123推动齿轮杆122往右侧移动,然后使用人员握住按压杆124逆时针旋转从而齿轮杆122和转动锥形轮192相互啮合带动锥形齿轮杆192逆时针旋转,锥形齿轮杆192旋转后通过发条196拉动底部右侧的拉绳轮137往左侧移动,拉绳轮137受力后带动底部的滑块132在滑杆131上滑动,在滑块132滑动的同时第二受力轴191带动左侧的换向轴111旋转,换向轴111受力旋转后通过底部的换向杆113带动传动齿轮112旋转,传动齿轮112和底部的受力齿轮136相互啮合带动受力齿轮136进行旋转,受力齿轮136旋转后通过右侧的旋转杆135拉动移动轮134向下移动,滑块132跟随移动轮134移动通过连接杆133对移动轮134进行加固,例如甲村的一内胀式工装装置无法对材料进行加固,从而导致材料在进行加工是摇摇晃晃,对材料的加工进行影响,并且容易造成材料损坏,浪费大量材料,那么便可以使用本发明装置能够对材料进行加固从而增加材料的稳定性,能够有效的防止了材料加工损坏,节约了不必要浪费的材料,同时装置能够进行移动,不需要使用人员浪费大量体力搬动装置。

本发明所述的定滑轮141为使用滑轮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定滑轮不省力。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装置无法对材料进行加固,从而导致材料在进行加工是摇摇晃晃,对材料的加工进行影响,并且容易造成材料损坏,浪费大量材料,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装置能够对材料进行加固从而增加材料的稳定性,能够有效的防止了材料加工损坏,节约了不必要浪费的材料,同时装置能够进行移动,不需要使用人员浪费大量体力搬动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或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不仅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因此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