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喷头自动装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8468发布日期:2018-10-12 21:46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喷头装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用喷头自动装配机。



背景技术: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会养大量的盆栽和花朵,这些盆栽和花朵在日常中都需要人们对其进行灌溉,另外还有现代园林也需要一定灌溉,根据实际的灌溉工作需要,会采用不同的设备,最常见的就是喷壶,喷壶中最重要的零部件就是喷头,大部分喷头由喷嘴(管状结构)、密封垫和能够与喷壶的手动按压部位置连接的罩体构成,喷嘴处可调节设计,旋转喷嘴处螺冒可喷出柱状、喷雾状水形,喷嘴末端与罩体连接,密封垫事先填充事先填充在罩体内。

由于罩体是pp材质构成,所以在与喷嘴拼合中,需要使用力气进行按压,由罩体拼合端产生形变,最后构成与喷嘴相连接状态,一般的喷头在生产中都是由人工将罩体与喷嘴的末端相拼合,所以十分的费时费力,并且有时候需要重复操作几次方可成功,这样就会使得罩体拼合端产生过度形变,最后导致与喷嘴连接的不是过于稳定,影响后期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用喷头自动装配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用喷头自动装配机,包括用以输送喷嘴的第一送料轨道、设置在第一送料轨道正下方并且用以输送罩体的第二送料轨道、设置在第二送料轨道中段并且用以将罩体内装设橡胶垫片的垫片填充装置、设置在第二送料轨道下游处的喷嘴压装机构,第一送料轨道的下游处设置有定位下料机构和冲压稳定机构,冲压稳定机构位于喷嘴压装结构的正上方,第二送料轨道的旁侧设置有用以将单个喷嘴拨动至喷嘴压装机构位置的进给组件,第一送料轨道与第二送料轨道的传送方向相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压装机构包括压装台、压装气缸和v型结构的抵触块,压装台朝向第二送料轨道的前端设有若干第一凸块,第二送料轨道的下游端设置有若干第二凸块,所有第二凸块分别与所有第一凸块一一交错,并且每个第一凸块分别与各自位置的第二凸块竖直活动配合,压装台和第二送料轨道的上端面齐平,抵触块装设在压装台后端的顶部,抵触块的开口面正对第二送料轨道,压装台的下方设置有u型座,压装台位于u型座的开口内,压装气缸呈竖直设置在u型座的开口内,压装气缸的输出杆与压装台的底部连接,压装台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限位条。

进一步的,所述压装台的后端一体成型设置有延伸板,喷嘴压装机构还包括压紧电杆、活动柱和限位臂,压紧电杆呈水平装设在延伸板上,活动柱呈竖直铰接在压装台右侧的顶部,限位臂的一端固定套接在活动柱上,活动柱的顶端套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旁侧设置有能够水平活动并且与之相啮合的第一齿条板,第一齿条板的一端与压紧电杆的输出杆连接,经压紧电杆驱动第一齿条板水平滑动能够使第一齿轮绕自身轴线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臂的自由端固定设有呈水平的第一限位六角块。

进一步的,所述进给组件包括避让气缸和进给板,第二送料轨道的旁侧装设有行进导轨,行进导轨上装设有能够与之活动配合的气缸座,避让气缸呈竖直装设在气缸座上,进给板的一端安装在避让气缸的输出端上,并且另一端呈水平延伸至第二送料轨道的上方,进给板朝向压装台的前侧一体成型设有弧形结构的拨动板,拨动板的凹面朝向压装台。

进一步的,所述进给组件还包括进给电机和第二齿条板,第二齿条板固定安装在气缸座的外侧,进给电机安装在第二齿条板的旁侧,并且进给电机的主轴上套设有能够与第二齿条板的齿面相啮合的行进齿轮,经进给电机驱动行进齿轮绕自身轴线转动能够使第二齿条板沿第二送料轨道的传送方向往复行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送料轨道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轨道本体,轨道本体为矩形框架结构,两个轨道本体上游处的内侧面均开设有用以呈竖直姿态放入喷嘴的弧形凹面,第一送料轨道的上游处还设置有推进气缸,推进气缸呈水平位于两个轨道本体之间,推进气缸的输出方向朝向两个轨道本体,并且其输出端上还设置有能够在两个轨道本体之间行进的推料块。

进一步的,所述冲压稳定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送料轨道旁侧的第一机座以及通过第一机座呈倒置设于第一送料轨道上方的稳定气缸,稳定气缸的输出方向与压装气缸的输出方向相向设置,稳定气缸的输出端上固定设有压块。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下料机构包括气动夹具、平移电缸和下料电机,平移电缸通过第二机座设置在第一送料轨道的上方,平移电缸的输出端上固定设有联动座,联动座的底部铰接有呈竖直的下料轴,下料轴位于联动座朝向第一送料轨道的前端,下料电机设置在联动座底部的后端,下料电机与下料轴传动连接,下料轴的末端固定有安装座,气动夹具呈水平装设在安装座的底部,气动夹具的夹持端对称设有两个夹持条,平移电缸的输出方向与第一送料轨道的传送方向相平行。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通用喷头自动装配机,填充有橡胶垫片的罩体在第二送料轨道上步进式移动,并且先前的罩体由振动盘驱动至第二轨道上,靠近第二送料轨道下游处的一个罩体,即接近压装台时,此时避让气缸的输出端复位,使得原本处于第二送料轨道上方的进给板下降至罩体周边,并且是处于罩体小头的一端,然后给电机驱动行进齿轮自转,目的啮合第二齿条板使其水平运动,接着使其带着气缸座沿行进导轨的延伸方向运动,即沿第二送料轨道的传送方向,由于气缸座的运动,避让气缸与进给板随之联动,并且拨动板的凹面将罩体小头包裹,并且推进,使的该罩体被推进至压装台上,随后依靠避让气缸的输出端上升运动,在通过进给电机的反转,使得进给板复位至初始位置,罩体行进至压装台上后,其前进方向的前端由抵触块的开口抵触限位,然后压紧电杆的输出杆收缩,并且由于收缩力,使得第一齿条板发生与之联动的水平活动,由于第一齿条板的作用力,啮合第一齿轮,间接让活动柱绕自身轴线转动,进而带动限位臂的自由端将罩体后端抵触,并且通过第一限位六角块加大了限位臂对罩体后端的摩擦抵触力,后续压装气缸的输出端运动,将压装台朝上顶,即朝向第一送料轨道,此时的压装台的端部依靠第一凸块与所有第二凸块竖直配合,并且夹紧电杆、抵触块、限位臂都处于对该罩体的限位姿态下一起上升,于此同时,平移电缸驱动气动夹具朝向第一送料轨道方向行进,使得其两个夹持条进入至第一送料轨道之间,并且夹紧处于第一送料轨道下游处的一个喷嘴中段;然后稳定气缸的输出杆使得压块朝下竖直运动,并且压块将被夹持住的喷嘴顶端压住,最后压装气缸将压装台顶起后,压装台上的这个罩体顶端会与喷嘴末端相拼合,随后压装气缸和稳定气缸同步复位,最后平移电缸将气动夹具和被被夹紧也被装配过罩体的喷头拉出,并且通过下料电机的驱动,使得气动夹具发生转动,转动的位置下方会放置料道,最后气动夹具释放该喷头,实现下料工作,本发明通过自动化能够迅速和精准的将罩体与喷嘴的末端相拼合,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保障了产品产出后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喷头装配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喷头装配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图4中c处的放大图;

图6为喷头装配机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喷头装配机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喷头装配机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9为喷头装配机的局部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d处的放大图;

图11为喷头装配机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四;

图12为喷头装配机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五;

图13为喷头装配机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六;

图14为喷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第一送料轨道1,推进气缸1a,推料块1b,轨道本体1c,第二送料轨道2,填充槽2a,弧形凹面2b,行进导轨2c,气缸座2d,压紧电杆2e,活动柱2f,第一齿轮2g,第一齿条板2h,限位臂2q,第一限位六角块2k,压装台3,压装气缸3a,抵触块3b,第一凸块3c,第二凸块3d,u型座3e,限位条3k,第二机座4,气动夹具4a,夹持条4a1,平移电缸4b,联动座4c,下料轴4d,安装座4e,下料电机4f,第一机座5,稳定气缸5a,压块5a1,避让气缸5b,进给板5c,拨动板5d,进给电机5e,第二齿条板5f,承载柱6,空心柱6a,移料气缸6b,送料板6c,取料气缸6d,移料圆块6e,第二真空泵6f,升降板7,升降电机7a,联动轴7b,升降臂7c,补偿臂7d,接料电缸7k,承托座7m,导向座7q,缓冲弹簧7p,第一真空泵7u,置料圆板7y,凹槽7y1,防晃支座8,防晃电杆8a,防晃臂8b,第二限位六角块8c,第二齿轮8d,第三齿条板8e,连接板8k,拉簧8m,输送带9,喷嘴10,罩体11,橡胶垫片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14所示的一种通用喷头自动装配机,包括用以输送喷嘴10的第一送料轨道1、设置在第一送料轨道1正下方并且用以输送罩体11的第二送料轨道2、设置在第二送料轨道2中段并且用以将罩体11内装设橡胶垫片12的垫片填充装置、设置在第二送料轨道2下游处的喷嘴压装机构,第一送料轨道1的下游处设置有定位下料机构和冲压稳定机构,冲压稳定机构位于喷嘴压装机构的正上方,第二送料轨道2的旁侧设置有用以将单个喷嘴10拨动至喷嘴压装机构位置的进给组件,第一送料轨道1与第二送料轨道2的传送方向相平行。

所述喷嘴压装机构包括压装台3、压装气缸3a和v型结构的抵触块3b,压装台3朝向第二送料轨道2的前端设有若干第一凸块3c,第二送料轨道2的下游端设置有若干第二凸块3d,所有第二凸块3d分别与所有第一凸块3c一一交错,并且每个第一凸块3c分别与各自位置的第二凸块3d竖直活动配合,压装台3和第二送料轨道2的上端面齐平,抵触块3b装设在压装台3后端的顶部,抵触块3b的开口面正对第二送料轨道2,压装台3的下方设置有u型座3e,压装台3位于u型座3e的开口内,压装气缸3a呈竖直设置在u型座3e的开口内,压装气缸3a的输出杆与压装台3的底部连接,压装台3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限位条3k。第二送料轨道2上的罩体11逐个步进式传送至压装台3上后,抵触块3b作为罩体11前进方向的前端抵触,并且两个限位条3k之间构成供该罩体11从第二送料轨道2途径至压装台3上的限位通道,后续压装气缸3a的输出端运动,将压装台3朝上顶,即朝向第一送料轨道1,此时的压装台3的端部依靠第一凸块3c与所有第二凸块3d竖直配合,作为与第二送料轨道2端部连接或断开的稳定保证。

所述压装台3的后端一体成型设置有延伸板,喷嘴压装机构还包括压紧电杆2e、活动柱2f和限位臂2q,压紧电杆2e呈水平装设在延伸板上,活动柱2f呈竖直铰接在压装台3右侧的顶部,限位臂2q的一端固定套接在活动柱2f上,活动柱2f的顶端套设有第一齿轮2g,第一齿轮2g的旁侧设置有能够水平活动并且与之相啮合的第一齿条板2h,第一齿条板2h的一端与压紧电杆2e的输出杆连接,经压紧电杆2e驱动第一齿条板2h水平滑动能够使第一齿轮2g绕自身轴线转动。罩体11由第二送料轨道2行进至压装台3上后,前端由抵触块3b的开口抵触限位,此时压紧电杆2e的输出杆处于复位状态,即收缩,由于收缩力,使得第一齿条板2h发生与之联动的水平活动,由于第一齿条板2h的作用力,啮合第一齿轮2g,间接让活动柱2f绕自身轴线转动,进而带动限位臂2q的自由端将罩体11后端抵触,防止后续与喷嘴10压装中产生晃动。

所述限位臂2q的自由端固定设有呈水平的第一限位六角块2k。第一限位六角块2k加大了限位臂2q对罩体11后端的摩擦抵触力;并且该罩体11经过压装后,压紧电杆2e驱动第一齿条板2h复位,使得限位臂2q转动,即离开抵触罩体11后端的区域,使得后续的第二送料轨道2上的罩体11得以行进至压装台3的加工区域。

所述进给组件包括避让气缸5b和进给板5c,第二送料轨道2的旁侧装设有行进导轨2c,行进导轨2c上装设有能够与之活动配合的气缸座2d,避让气缸5b呈竖直装设在气缸座2d上,进给板5c的一端安装在避让气缸5b的输出端上,并且另一端呈水平延伸至第二送料轨道2的上方,进给板5c朝向压装台3的前侧一体成型设有弧形结构的拨动板5d,拨动板5d的凹面朝向压装台3。罩体11在第二送料轨道2上步进式移动,并且先前的罩体11由振动盘驱动至第二轨道上,靠近第二送料轨道2下游处的一个罩体11,即接近压装台3时,此时避让气缸5b的输出端复位,使得原本处于第二送料轨道2上方的进给板5c下降至罩体11周边,并且是处于罩体11小头的一端。

所述进给组件还包括进给电机5e和第二齿条板5f,第二齿条板5f固定安装在气缸座2d的外侧,进给电机5e安装在第二齿条板5f的旁侧,并且进给电机5e的主轴上套设有能够与第二齿条板5f的齿面相啮合的行进齿轮,经进给电机5e驱动行进齿轮绕自身轴线转动能够使第二齿条板5f沿第二送料轨道2的传送方向往复行进。当进给板5c处于罩体11小头一端的时候,进给电机5e驱动行进齿轮自转,目的啮合第二齿条板5f使其水平运动,接着使其带着气缸座2d沿行进导轨2c的延伸方向运动,即沿第二送料轨道2的传送方向,由于气缸座2d的运动,避让气缸5b与进给板5c随之联动,并且拨动板5d的凹面将罩体11小头包裹,并且推进,使的该罩体11被推进至压装台3上,随后依靠避让气缸5b的输出端上升运动,在通过进给电机5e的反转,使得进给板5c复位至初始位置。

所述第一送料轨道1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轨道本体1c,轨道本体1c为矩形框架结构,两个轨道本体1c上游处的内侧面均开设有用以呈竖直姿态放入喷嘴10的弧形凹面2b,第一送料轨道1的上游处还设置有推进气缸1a,推进气缸1a呈水平位于两个轨道本体1c之间,推进气缸1a的输出方向朝向两个轨道本体1c,并且其输出端上还设置有能够在两个轨道本体1c之间行进的推料块1b。一般喷嘴10呈圆柱状,并且上半段的外表面设有凸出齿边,所以两个轨道本体1c之间的间距仅供喷嘴10不具有齿条的直径大小通过,所以开设弧形凹面2b使得喷嘴10上半段的齿边得以进入,并且后续以齿边作为与轨道本体1c侧边的搭载力,使得喷嘴10在两个轨道本体1c之间慢速行进;机械手处于第二送料轨道2的上游处,将单个喷嘴10呈竖直的姿态,并且通过弧形凹面2b放入至两个轨道本体1c之间,随后推进气缸1a的输出端将推料块1b朝向两个轨道本体1c之间顶,使得两个轨道本体1c之间的所有喷嘴10被该行程力逐个推动。

所述冲压稳定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送料轨道1旁侧的第一机座5以及通过第一机座5呈倒置设于第一送料轨道1上方的稳定气缸5a,稳定气缸5a的输出方向与压装气缸3a的输出方向相向设置,稳定气缸5a的输出端上固定设有压块5a1。当一个喷嘴10行进至第一送料轨道1下游处时,稳定气缸5a的输出杆使得压块5a1朝下竖直运动,并且压块5a1将喷嘴10顶端压住,配合后续的压装气缸3a将压装台3朝上顶,并且使得此时压装台3上的罩体11顶端得以与被压块5a1压住的喷嘴10末端相拼合。

所述定位下料机构包括气动夹具4a、平移电缸4b和下料电机4f,平移电缸4b通过第二机座4设置在第一送料轨道1的上方,平移电缸4b的输出端上固定设有联动座4c,联动座4c的底部铰接有呈竖直的下料轴4d,下料轴4d位于联动座4c朝向第一送料轨道1的前端,下料电机4f设置在联动座4c底部的后端,下料电机4f与下料轴4d传动连接,下料轴4d的末端固定有安装座4e,气动夹具4a呈水平装设在安装座4e的底部,气动夹具4a的夹持端对称设有两个夹持条4a1,平移电缸4b的输出方向与第一送料轨道1的传送方向相平行。当第一送料轨道1上的一个喷嘴10要接近其下游处的时候,此时平移电缸4b驱动气动夹具4a朝向第一送料轨道1方向行进,使得其两个夹持条4a1进入至第一送料轨道1之间,然后待该喷嘴10完全行进至第一送料轨道1下游处后,气动夹具4a依靠两个夹持条4a1将该喷嘴10夹持住,并且依靠该喷嘴10上方的压块5a1对其顶部限位,配合了后续罩体11向喷嘴10末端行进拼合的工作,下料轴4d与下料电机4f的传动连接方式为链传动。

所述垫片填充装置包括用以输送橡胶垫片12的输送带9、设置在输送带9下游端的移料组件、设置在第二送料轨道2下方的填充组件以及设置在第二送料轨道2一侧的防晃组件,输送带9设置在第二送料轨道2的另一侧,并且二者的传送方向相平行,防晃组件正对移料组件,填充组件包括升降板7,第二送料轨道2上开设有填充槽2a,升降板7通过升降组件能够竖直活动的设置在填充槽2a的正下方,防晃组件和移料组件之间设置有接料组件,升降组件通过接料组件能够在防晃组件和移料组件之间往复平移。输送带9用以将逐个制备好的橡胶垫片12输送至其下游处,即移料组件位置,再由移料组件将其逐个运送至填充组件上,最后由填充组件通过接料组件行进至第二送料轨道2的下方,后续通过填充槽2a完成对罩体11内填充橡胶垫片12的工作。

所述接料组件包括接料电缸7k和设置在接料电缸7k输出端上的承托座7m,升降组件设置在承托座7m顶部的一端,承托座7m顶部的另一端设置有导向座7q,导向座7q为u型结构,并且其开口面朝向第二送料轨道2的底部,导向座7q的开口内的底壁设置有呈竖直的缓冲弹簧7p,导向座7q设置在承托座7m靠近防晃组件的一端,升降板7能够竖直活动的装设在导向座7q的开口内,并且升降板7的底部与缓冲弹簧7p的顶端弹性连接。当导向座7q处于填充槽2a正下方的时候,升降板7依靠导向座7q上升,升降板7顶端通过填充槽2a进入至此时填充槽2a位置的罩体11内,并且升降板7在导向座7q内活动的时候,依靠缓冲弹簧7p作为移动力的保障。

所述填充组件还包括第一真空泵7u和置料圆板7y,置料圆板7y呈水平装设在升降板7的顶端,置料圆板7y的顶部开设有用以摆放橡胶垫片12的凹槽7y1,置料圆板7y为中空结构,凹槽7y1的槽底开设有若干第一吸孔,第一真空泵7u安装在承托座7m的顶部,并且第一真空泵7u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软管与置料圆板7y内连通。置料圆板7y用以摆放由移料组件供应的单个橡胶垫片12,再由第一真空泵7u通过第一软管和第一吸孔,将该橡胶垫片12进行吸紧,保证后续升降板7上升填充工作中,该橡胶垫片12得以处于稳定姿态进入填充区域。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电机7a、联动轴7b和对称设置在升降电机7a和导向座7q之间的两个轴承座,联动轴7b铰接在两个轴承座之间,联动轴7b上对称套设有两个升降臂7c,两个升降臂7c分别位于导向座7q的两侧外,升降臂7c为中空结构,升降臂7c的自由端内能够活动的插设有补偿臂7d,两个补偿臂7d远离各自升降臂7c的自由端分别与升降板7下半段的两侧铰接,升降电机7a与联动轴7b传动连接。升降电机7a的主轴正转,使得联动轴7b绕自身轴线转动,该行程中会带着升降臂7c联动,并且由于升降臂7c的联动,力传递给补偿臂7d,补偿臂7d随之联动,并且与升降板7侧边发生略微转动,该转动力使得升降板7被其拖动,并且沿导向座7q内竖直运动,该运动中,补偿臂7d会因为升降臂7c转动的具体角度,而与之发生抽离或者缩进,以此来平衡升降臂7c与升降板7之间的间接连接稳定性。

所述移料组件包括呈竖直装设在接料电缸7k旁侧的承载柱6和与承载柱6的顶端呈直角配合并且朝向第二送料轨道2方向延伸的空心柱6a,空心柱6a朝向第二送料轨道2的前端内能够活动的插设有送料板6c,空心柱6a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移料气缸6b,移料气缸6b输出端与送料板6c远离空心柱6a的前端连接,经移料气缸6b驱动送料板6c向第二送料轨道2方向靠近或远离。当输送带9上的橡胶垫片12逐个运输至其下游处后,此时移料气缸6b会驱动送料板6c向第二送料轨道2方向靠近或远离,以此实现取料和送料。

所述送料板6c前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呈倒置的取料气缸6d和第二真空泵6f,取料气缸6d的输出方向与输送带9的传送平面垂直,取料气缸6d的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中空结构的移料圆块6e,移料圆块6e的直径小于橡胶垫片12的直径,移料圆块6e的底部开设有若干第二吸孔,第二真空泵6f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软管与移料圆块6e连通。首先取料气缸6d处于常态下是位于输送带9下游处的正上方,那么当输送带9上的一个橡胶垫片12运动至其下游处后,取料气缸6d的输出端将移料圆块6e驱动下降,并且移料圆块6e的底部贴合至橡胶垫片12的顶部,然后第二真空泵6f通过第二软管和第二吸孔,将该橡胶垫片12进行吸紧,然后取料气缸6d的输出端复位,于此同时移料气缸6b驱动送料板6c朝向第二送料轨道2方向行进,使得取料气缸6d带着被吸紧的橡胶垫片12同步运动,以此接近导向座7q和升降板7,并且该运动行程中,承托座7m会由接料电缸7k驱动,并且带着导向座7q和升降板7位移出第二送料轨道2的下方,也就是靠近输送带9,并且最后将置料圆板7y行进至移动后的取料气缸6d的下方,然后取料气缸6d将被吸紧的橡胶垫片12呈水平放入至置料圆板7y上的凹槽7y1内,此时第二真空泵6f停止对该橡胶垫片12的吸紧工作,再由接料电缸7k工作,使得置料圆板7y复位至填充槽2a的正下方。

所述防晃组件包括有u型结构的防晃支座8、铰接轴和防晃电杆8a,防晃支座8呈竖直置于第二送料轨道2的旁侧,防晃支座8的开口朝上,铰接轴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安装在防晃支座8顶端的开口内,铰接轴上对称套设有两个防晃臂8b,两个防晃臂8b的自由端均延伸出防晃支座8外并且分别固定设有一个呈竖直的第二限位六角块8c,铰接轴上还对称套设有两个第二齿轮8d,两个第二齿轮8d的旁侧分别设有一个能够与之相啮合的第三齿条板8e,两个第三齿条板8e均呈竖直设置在防晃支座8的开口内,并且两个第三齿条板8e相远离的两侧分别与防晃支座8开口的内壁竖直活动配合,防晃电杆8a呈竖直装设在防晃支座8开口内的底部,防晃电杆8a的输出杆上固定设有连接板8k,连接板8k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三齿条板8e的末端连接。当罩体11在第二送料轨道2上缓速行进中,其中每经过一个填充槽2a上方的一个罩体11即停止运动,停止运动的罩体11端部开口乃是与填充槽2a相连通的,此时防晃电杆8a的输出杆运动,通过连接板8k拉动两个第三齿条板8e在防晃支座8内竖直活动,进一步使得两个第二齿轮8d与之啮合,并且将铰接轴带着绕自身轴线转动,由于铰接轴的自转,防晃臂8b随之联动,并且其自由端依靠第二限位六角块8c将罩体11小头周边压住,防止后续填充橡胶垫片12时,罩体11发生晃动。

所述防晃组件还包括拉簧8m,拉簧8m的一端套设在连接板8k的外侧,并且另一端套设在防晃支座8的底部。拉簧8m保证了连接板8k再将两个第三齿条板8e拉动在防晃支座8内竖直运动时的稳定。

工作原理:当罩体11在第二送料轨道2上缓速行进中,并且先前的罩体11由振动盘驱动至第二轨道上,其中每经过一个填充槽2a上方的一个罩体11即停止运动,停止运动的罩体11端部开口乃是与填充槽2a相连通的,此时防晃电杆8a的输出杆运动,通过连接板8k拉动两个第三齿条板8e在防晃支座8内竖直活动,进一步使得两个第二齿轮8d与之啮合,并且将铰接轴带着绕自身轴线转动,由于铰接轴的自转,防晃臂8b随之联动,并且其自由端依靠第二限位六角块8c将罩体11小头周边压住,并且在该行程之前,取料气缸6d处于常态下是位于输送带9下游处的正上方,那么当输送带9上的一个橡胶垫片12运动至其下游处后,取料气缸6d的输出端将移料圆块6e驱动下降,并且移料圆块6e的底部贴合至橡胶垫片12的顶部,然后第二真空泵6f通过第二软管和第二吸孔,将该橡胶垫片12进行吸紧,然后取料气缸6d的输出端复位,于此同时移料气缸6b驱动送料板6c朝向第二送料轨道2方向行进,使得取料气缸6d带着被吸紧的橡胶垫片12同步运动,以此接近导向座7q和升降板7,并且该运动行程中,承托座7m会由接料电缸7k驱动,并且带着导向座7q和升降板7位移出第二送料轨道2的下方,也就是靠近输送带9,并且最后将置料圆板7y行进至移动后的取料气缸6d的下方,然后取料气缸6d将被吸紧的橡胶垫片12呈水平放入至置料圆板7y上的凹槽7y1内,此时第二真空泵6f停止对该橡胶垫片12的吸紧工作,随后取料气缸6d复位,再由接料电缸7k工作,使得置料圆板7y复位至填充槽2a的正下方,并且该橡胶垫片12放入至凹槽7y1内后,由第一真空泵7u通过第一软管和第一吸孔,将该橡胶垫片12吸紧在凹槽7y1内;该橡胶垫片12随接料电缸7k行进至填充槽2a正下方后,此时升降电机7a的主轴正转,使得联动轴7b绕自身轴线转动,该行程中会带着升降臂7c联动,并且由于升降臂7c的联动,力传递给补偿臂7d,补偿臂7d随之联动,并且与升降板7侧边发生略微转动,该转动力使得升降板7被其拖动,并且沿导向座7q内竖直运动,该运动中,补偿臂7d会因为升降臂7c转动的具体角度,而与之发生抽离或者缩进,以此来平衡升降臂7c与升降板7之间的间接连接稳定性,由于升降板7的竖直上升运动,其顶端的置料圆板7y带着橡胶垫片12通过填充槽2a行进至被第二限位六角块8c下压的罩体11内,并且说明,橡胶垫片12的厚度乃是较厚的,置料圆板7y的厚度较薄,所以橡胶垫片12的底部紧被吸紧在凹槽7y1内,其他部分均裸露在凹槽7y1外,所以橡胶垫片12会与罩体11内的拼接部分进行卡合,所以置料圆板7y不会影响其的装配,最后第一真空泵7u停止吸紧,再由升降板7待着置料圆板7y下降复位,最后该填充过橡胶垫片12的罩体11继续通过第二送料轨道2朝向其下游处行进,填充有橡胶垫片12的罩体11在第二送料轨道2上步进式移动,靠近第二送料轨道2下游处的一个罩体11,即接近压装台3时,此时避让气缸5b的输出端复位,使得原本处于第二送料轨道2上方的进给板5c下降至罩体11周边,并且是处于罩体11小头的一端,然后给电机驱动行进齿轮自转,目的啮合第二齿条板5f使其水平运动,接着使其带着气缸座2d沿行进导轨2c的延伸方向运动,即沿第二送料轨道2的传送方向,由于气缸座2d的运动,避让气缸5b与进给板5c随之联动,并且拨动板5d的凹面将罩体11小头包裹,并且推进,使的该罩体11被推进至压装台3上,随后依靠避让气缸5b的输出端上升运动,在通过进给电机5e的反转,使得进给板5c复位至初始位置,罩体11行进至压装台3上后,其前进方向的前端由抵触块3b的开口抵触限位,然后压紧电杆2e的输出杆收缩,并且由于收缩力,使得第一齿条板2h发生与之联动的水平活动,由于第一齿条板2h的作用力,啮合第一齿轮2g,间接让活动柱2f绕自身轴线转动,进而带动限位臂2q的自由端将罩体11后端抵触,并且通过第一限位六角块2k加大了限位臂2q对罩体11后端的摩擦抵触力,后续压装气缸3a的输出端运动,将压装台3朝上顶,即朝向第一送料轨道1,此时的压装台3的端部依靠第一凸块3c与所有第二凸块3d竖直配合,并且夹紧电杆、抵触块3b、限位臂2q都处于对该罩体11的限位姿态下一起上升,于此同时,平移电缸4b驱动气动夹具4a朝向第一送料轨道1方向行进,使得其两个夹持条4a1进入至第一送料轨道1之间,并且夹紧处于第一送料轨道1下游处的一个喷嘴10中段;然后稳定气缸5a的输出杆使得压块5a1朝下竖直运动,并且压块5a1将被夹持住的喷嘴10顶端压住,最后压装气缸3a将压装台3顶起后,压装台3上的这个罩体11顶端会与喷嘴10末端相拼合,随后压装气缸3a和稳定气缸5a同步复位,最后平移电缸4b将气动夹具4a和被被夹紧也被装配过罩体11的喷头拉出,并且通过下料电机4f的驱动,使得气动夹具4a发生转动,转动的位置下方会放置料道,最后气动夹具4a释放该喷头,实现下料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