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麦克风用直滑式电位器的全自动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62254发布日期:2018-12-22 08:1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麦克风用直滑式电位器的全自动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编码器组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麦克风用直滑式电位器的全自动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图1为一种麦克风用直滑式电位器的分解图。该直滑式电位器包括有外壳a、推钮b以及碳片c,推钮b安装于外壳a内,推钮b下端的拨杆穿过外壳a底面的长条孔,碳片c通过扣脚铆接在外壳a的上开口。

由于碳片有正反两面,组装时需要正确放置。现有的碳片上料机构只能实现碳片的输送,无法实现碳片正反面的正确摆放,不能满足直滑式电位器全自动组装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麦克风用直滑式电位器的全自动组装设备,其不仅可以实现碳片正反面的正确摆放,还可以实现直滑式电位器的全自动组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麦克风用直滑式电位器的全自动组装设备,包括有转盘,所述转盘边缘均分布有若干治具,所述转盘旁边沿所述转盘转动方向依次设置有外壳上料装置、推钮上料装置、碳片上料装置、扣脚预压装置、扣脚铆压装置以及卸料装置;

所述碳片上料装置包括有振动盘、送料轨道、碳片检测机构、翻转机构以及搬运夹;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有翻转杆,所述翻转杆嵌入所述送料轨道的嵌槽内且在旋转组件的带动下自旋运动;所述翻转杆侧面设置有碳片容置孔,所述碳片容置孔可与所述送料轨道的送料槽连通;

碳片从所述振动盘经过所述送料轨道进入所述碳片检测机构,所述碳片检测机构对碳片进行正反面检测后沿所述送料轨道进入所述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对反面放置的碳片翻转至正面,所述搬运夹把正面放置的碳片搬运到所述治具上。

进一步地,所述碳片检测机构包括有分料滑块、推杆以及检测头;所述分料滑块上表面设置有碳片容置槽,所述分料滑块在平移组件的带动下平移运动,所述推杆在平移组件的带动下活动穿插于所述碳片容置槽内;所述检测头设置于所述碳片容置槽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料装置包括有振动盘、送料轨道、外壳检测机构、涂油点胶阀以及搬运夹;

所述外壳检测机构包括有第一分料滑块、推杆、第二分料滑块以及检测头;所述第一分料滑块和第二分料滑块上表面均设置有外壳容置槽,所述第一分料滑块和第二分料滑块在各自的平移组件的带动下平移运动;所述推杆在平移组件的带动下活动穿插于所述外壳容置槽内;所述检测头设置于所述第一分料滑块的外壳容置槽正上方,所述涂油点胶阀设置于所述第二分料滑块的外壳容置槽上方,且在升降组件的带动下上下运动。

外壳从所述振动盘经过所述送料轨道进入所述外壳检测机构,所述外壳检测机构对外壳进行检测后,所述涂油点胶阀对外壳进行涂油,所述搬运夹把涂油后的外壳搬运到所述治具上。

进一步地,所述推钮上料装置包括有振动盘、分料滑块、旋转台以及搬运夹;

所述分料滑块和旋转台上表面设置均有推钮容置槽,所述分料滑块在平移组件的带动下平移运动,所述旋转台在旋转机构的带动下旋转运动;

推钮从所述振动盘经过所述送料轨道进入所述分料滑块的推钮容置槽内,所述搬运夹把分料后的推钮放置在所述旋转台的推钮容置槽内,所述搬运夹把旋转后的推钮搬运到所述治具上。

进一步地,所述扣脚预压装置包括有预压头,所述预压头底部设置有预压斜台;所述预压头在升降组件的带动下上下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扣脚铆压装置包括有铆压头,所述铆压头底部设置有铆压平台;所述铆压头在升降组件的带动下上下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卸料装置包括有搬运夹和卸料通道,所述搬运夹在移动组件的带动下把治具上的直滑式电位器搬运到卸料通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碳片上料装置能够对碳片进行的正反面进行正确摆放,并实现自动上料功能,满足直滑式电位器全自动组装的要求;(2)实现了对直滑式电位器的全自动组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麦克风用直滑式电位器的分解图。

图2是实施例的俯视图(箭头为转动方向)。

图3是实施例中外壳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隐藏了检测头)。

图4是实施例中推钮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碳片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隐藏了检测头)。

图6是图5上m处的放大图。

图7是实施例中预压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中铆压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a-外壳,b-推钮,c-碳片;1-转盘,11-治具;2-外壳上料装置,21-第一分料滑块,22-推杆,23-第二分料滑块,24-外壳容置槽,25-涂油点胶阀,26-搬运夹;3-推钮上料装置,31-分料滑块,32-旋转台,33-搬运夹,34-推钮容置槽;4-碳片上料装置,41-翻转杆,42-碳片容置孔,43-分料滑块,44-推杆,45-搬运夹;5-扣脚预压装置,51-预压头,52-预压斜台;6-扣脚铆压装置,61-铆压头,62-铆压平台;7-卸料装置;8-移动组件,9-平移组件,10-升降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一种麦克风用直滑式电位器的全自动组装设备,包括有转盘1,转盘1边缘均分布有若干治具11,转盘1旁边沿转盘1转动方向依次设置有外壳上料装置2、推钮上料装置3、碳片上料装置4、扣脚预压装置5、扣脚铆压装置6以及卸料装置7。

如图3所示,外壳上料装置2包括有振动盘、送料轨道、外壳检测机构、涂油点胶阀25以及搬运夹26。

外壳检测机构包括有第一分料滑块21、推杆22、第二分料滑块23以及检测头(图中已隐藏);第一分料滑块21和第二分料滑块23上表面均设置有外壳容置槽24,第一分料滑块21和第二分料滑块23在各自的平移组件9的带动下平移运动;推杆22在平移组件9的带动下活动穿插于外壳容置槽24内;检测头设置于第一分料滑块21的外壳容置槽24正上方,涂油点胶阀25设置于第二分料滑块23的外壳容置槽24上方,且在升降组件10的带动下上下运动。其中,检测头为光纤传感器。

外壳上料装置2的运作:多个外壳从振动盘进入送料轨道,单个外壳从送料轨道进入第一分料滑块21的外壳容置槽24内,检测头对该外壳进行检测是否有破损,第一分料滑块21平移,推杆22把该外壳推动至第二分料滑块23的外壳容置槽24内,涂油点胶阀25对外壳进行该涂油,第二分料滑块23平移,搬运夹26把涂油后的外壳搬运到治具11上。

如图4所示,推钮上料装置3包括有振动盘、分料滑块31、旋转台32以及搬运夹33。分料滑块31和旋转台32上表面设置均有推钮容置槽34,分料滑块31在平移组件9的带动下平移运动,旋转台32在旋转电机或旋转气缸的带动下旋转运动。

推钮上料装置3的运作:推钮从振动盘经过送料轨道进入分料滑块31的推钮容置槽34内,搬运夹33把分料后的推钮放置在旋转台32的推钮容置槽34内,旋转台32带动推钮旋转至组装的要求角度,搬运夹33把旋转后的推钮搬运到治具11上。

如图5-6所示,碳片上料装置4包括有振动盘、送料轨道、碳片检测机构、翻转机构以及搬运夹45;翻转机构包括有翻转杆41,翻转杆41嵌入送料轨道的嵌槽内且在旋转组件的带动下自旋运动;翻转杆41侧面设置有碳片容置孔42,碳片容置孔42可与送料轨道的送料槽连通。

碳片检测机构包括有分料滑块43、推杆44以及检测头(图中已隐藏);分料滑块43上表面设置有碳片容置槽,分料滑块43在平移组件9的带动下平移运动,推杆44在平移组件9的带动下活动穿插于碳片容置槽内;检测头设置于碳片容置槽正上方。其中,检测头为光纤传感器。

碳片上料装置4的运作:多个碳片从振动盘进入送料轨道,单个碳片从送料轨道进入分料滑块43的碳片容置槽内,检测头对该碳片进行这方面检测,分料滑块43平移,推杆44把该碳片推动至翻转杆41的碳片容置孔42内;若该碳片为反面,则翻转杆41旋转180°,若碳片为正面,则翻转杆41不旋转;推杆44把该碳片推出碳片容置孔42;搬运夹45把正面放置的碳片搬运到治具11上。

如图7所示,扣脚预压装置5包括有预压头51,预压头51底部设置有预压斜台52;预压头51在升降组件10的带动下上下运动。

扣脚预压装置5的运作:预压头51在升降组件10的带动下向下运动,预压斜台52对外壳的扣脚进行预压,使扣脚斜向设置。

如图8所示,扣脚铆压装置6包括有铆压头61,铆压头61底部设置有铆压平台62;铆压头61在升降组件10的带动下上下运动。

扣脚铆压装置6的运作:铆压头61在升降组件10的带动下向下运动,铆压平台62对外壳的扣脚进行铆压,使扣脚铆压在碳片上。

卸料装置7包括有搬运夹和卸料通道,搬运夹在移动组件8的带动下把治具11上的直滑式电位器搬运到卸料通道内。

以上移动组件8的具体结构可以为多个滚珠丝杆副和电机的配合,或者多个气缸和线性滑轨的配合,亦或者滚珠丝杆副和电机、气缸和线性滑轨的共同配合,只要能实现上下运动、平移运动、旋转运动中的一种或多种即可。

以上升降组件10和平移组件9的具体结构为滚珠丝杆副和电机的配合,或者气缸和线性滑轨的配合,只要能实现上下运动即可。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