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泥焊接结构及其焊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61929发布日期:2019-01-29 17:46阅读:9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泥焊接结构及其焊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泥焊接结构及其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火泥焊接是利用热熔焊接的化学反应产生高温金属溶液,并释放出高热量完成焊接的一种方法。火泥熔焊焊接工艺焊接点分子结合相当牢固,防腐蚀性能相当好,导电率极佳,操作简单,易携带,易操作,常用于防雷、电气设备的接地、线缆的续接等方面。

用于高压线缆的续接时,防止高压电流将线缆击穿,要求将焊接接头处打磨得跟线缆本体直径一致,并且光滑无毛刺。然而,现有模具型腔结构接头外径比线缆本体大很多,长度也较长(根据导体粗细不同一般单边厚4-6mm,长度在30-50mm之间),该种模具结构将大量金属溶液集聚在接头处,使得接头处温度高,熔接效果好,但是后续打磨工作量很大,一根接头需花费很长时间,工人劳动强度大,打磨过程中很容易将线缆打磨过度,造成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安全可靠,焊接效果好,并可大大缩短打磨时间的火泥焊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火泥焊接结构包括可相互开合的左、右模具,所述左模具朝向右模具的一侧自上而下依次开设有左焊粉腔、左流道、左上浇口、左固定腔、左下浇口、左下模穴,所述右模具朝向左模具的一侧开设有右焊粉腔、右流道、右上浇口、右固定腔、右下浇口、右下模穴,所述左、右石墨模具在闭合时其对应的左焊粉腔、右焊粉腔形成焊粉腔,用来放置热熔焊剂和点火系统,所述左流道与右流道形成主流道,所述左上浇口与右上浇口形成上浇口,所述左下浇口与右下浇口形成下浇口,所述左下模穴与右下模穴形成下模穴,在焊接时,待焊接的两线缆分别置于左固定腔和右固定腔中,在导体对接处形成间隙,该间隙分别与上浇口与下浇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焊粉腔与主流道之间设置有隔离片。

优选的,所述左、右模具的尺寸均大于电缆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左固定腔和右固定腔的直径比导体直径大1-2mm,所述左固定腔和右固定腔长度为10-25mm。

优选的,所述上浇口、下浇口直径均为6-10mm。

优选的,所述左模具为左石墨模具,所述右模具为右石墨模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火泥焊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在所述左、右模具在分开状态时,将其中一线缆的导体伸入放在左模具的左固定腔中,将其中另一线缆的导体伸入放在右模具的右固定腔中,两导体之间具有一分别连通上浇口与下浇口的间隙,

然后,将所述左、右模具闭合;

其次,向焊粉腔内倒入火泥焊焊药,火泥焊焊药在焊粉腔中反应产生的高温金属液由主流道依次流经上浇口、间隙、下浇口、下模穴,高温金属液在流动的过程中不断对线缆的导体加热,使导体熔化熔融接在一起;

最后,待高温冷却后将左模具和右模具开模,从而完成两线缆的焊接。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火泥焊接结构在线缆导体对接处形成的间隙下部设计了一个下模穴,并在间隙与下模穴之间设置了下浇口,使得金属溶液在接头处停留时间长,在流动的过程中不断对需熔接的线缆导体加热,可快速完成焊接过程。同时,可以缩小左固定腔和右固定腔的直径和长度,从而减少了聚集在接头处的金属溶液,降低了后续打磨的工作量,整个过程可快速完成,实际测试中,可将之前需花费一小时的打磨时间缩短到十分钟左右。本发明既提高了熔接效率,又降低了后续打磨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火泥焊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火泥焊接结构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一种火泥焊接结构具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及其应用。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其揭示了本发明火泥焊接结构及其焊接方法的实施例1,所述结构在线缆2导体对接处形成间隙7的下部设计了一个下模穴8,并在间隙7与下模穴10之间分别设置了下浇口9,同时,缩小了石墨模具左固定腔8和右固定腔3直径和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焊粉腔4与主流道5之间设置有隔离片,从而封住部分金属熔解液。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模具11和右模具1的尺寸均大于电缆2的直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固定腔8和右固定腔3的直径比导体2直径大1-2mm,所述左固定腔8和右固定腔3的长度为10-25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浇口6、下浇口9直径均为6-10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模具11为左石墨模具,所述右模具1为右石墨模具。

请参阅图2,在焊粉腔4中反应产生的高温金属液由主流道5依次流经上浇口6、间隙7、下浇口9、下模穴10,金属液在流动的过程中不断对需熔接的线缆2导体加热,使导体熔化,快速完成电缆焊接,且接头处残留金属溶液量少,因此在实际测试中,可将之前需花费一小时的打磨时间缩短到十分钟左右,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打磨精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一种火泥焊接结构在线缆2导体对接处形成间隙下部设计了一个下模穴10,可以同时减小石墨模具左固定腔8和右固定腔3直径和长度,本发明工艺简单,熔接效果好,便于切割,大大缩短了打磨时间。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其还可以对这些已描述的实施方式做出若干替代或变型,而这些替代或变型方式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火泥焊接结构及其焊接方法,火泥焊接结构包括可相互开合的左、右模具,所述左、右石墨模具在闭合时形成焊粉腔、主流道、上浇口、下浇口和下模穴,在焊接时,待焊接的两线缆分别置于左、右模具的左固定腔和右固定腔中,在导体对接处形成间隙,该间隙分别与上浇口与下浇口连通。本发明在线缆导体对接处形成的间隙下部设计了一个下模穴,并在间隙与下模穴之间设置了下浇口,使得金属溶液在接头处停留时间长,在流动的过程中不断对需熔接的线缆导体加热,可快速完成焊接过程。同时,可以缩小左固定腔和右固定腔的直径和长度,从而减少了聚集在接头处的金属溶液,降低了后续打磨的工作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张维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11
技术公布日:2019.01.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