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定位的物料移送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93399发布日期:2019-02-15 23:18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可定位的物料移送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件输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定位的物料移送组件。



背景技术:

车门柱板主要应用于汽车门框领域,是车身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车门中柱板市场主要以spcc冷轧碳素薄钢板,铝合金等材质为主。传统的车门柱板冲切上料由工人手工实现上下料冲切,一台冲床对应一位操作工人,而这往往生产效率低下,管理成本高。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一款自动化设备来代替人工上料,其难点在于工件(即车门柱板)的准确定位,尤其是工件被夹取上料之前的定位是否准确,会影响到车门柱板冲切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定位的物料移送组件,以解决工件输送和工件定位的精确性的问题。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定位的物料移送组件,包括拾取装置以及用于承载并输送工件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的侧边设有与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平行设置的限位导轨,且所述工件的一端活动地抵接在所述限位导轨上使二者能够相对滑移,所述输送装置的末端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推动所述工件的一端以迫使工件另一端紧贴于所述限位导轨;所述拾取装置位于所述输送装置的末端的一侧,所述拾取装置上具有用于拾取工件的拾取部。

作为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活塞缸,所述活塞缸的活塞的运动方向垂直于所述限位导轨且所述活塞缸和限位导轨分别位于所述输送装置的两侧,所述活塞直接或间接地推动所述工件的一端以迫使工件另一端紧贴于所述限位导轨。

作为优选的,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位于其底部的带式输送机构,所述带式输送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输送装置两端的带轮、卷绕于所述带轮的输送带以及连接于所述带轮的第一驱动装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输送装置的末端还设有到位传感装置,所述到位传感装置的感应区对着所述输送装置的首端设置。

作为优选的,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电性连接于所述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在推动所述工件并使工件紧贴于所述限位导轨时产生工件长度数据,所述报警装置采集所述工件长度数据并向外界发出声或光信号。

作为优选的,所述拾取装置包括支撑架、固接于所述支撑架的第一悬臂以及活动地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悬臂的第二悬臂,所述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悬臂上设有所述拾取部。

作为优选的,所述拾取装置还包括滑动部,所述第一悬臂上设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二悬臂上设有第二导轨,所述滑动部的一侧活动地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所述滑动部的另一侧活动地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悬臂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轨平行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二悬臂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导轨平行的第二齿条,所述滑动部上设有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上具有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上具有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二齿轮。

作为优选的,所述拾取部上设有吹气组和用于直接拾取工件的吸盘组,所述吹气组和吸盘组相邻设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输送装置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输送装置为上下层叠设置且二者的末端错位设置;所述吸盘组包括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所述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之间设有直线执行装置,所述直线执行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吸盘使所述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在所述直线执行装置的驱动方向上错位设置。

本发明的可定位的物料移送组件,其输送装置上可承载并输送工件,输送装置的一侧边上具有限位导轨,工件的一端活动地抵接在限位导轨上,以实现工件的粗定位,当工件被输送到输送装置的末端时,定位机构启动并推动工件的其中一端以迫使工件的另一端紧紧贴合于限位导轨上,以实现工件的精定位,拾取装置的拾取部则用于将工件从输送装置上拾取并移送至下一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定位的物料移送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定位的物料移送组件的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定位的物料移送组件的输送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定位的物料移送组件的拾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定位的物料移送组件的拾取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定位的物料移送组件的拾取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输送装置;11、限位导轨;12、活塞缸;13、带轮;14、输送带;15、第一驱动装置;16、到位传感装置;2、拾取装置;21、拾取部;211、吹气组;212、第一吸盘;213、第二吸盘;214、直线执行装置;215、连接板;22、支撑架;23、第一悬臂;231、第一导轨;232、第一齿条;24、第二悬臂;241、第二导轨;242、第二齿条;25、滑动部;251、第二驱动装置;252、第三驱动装置;3、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6所示,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的可定位的物料移送组件,包括输送装置1和拾取装置2。如图2和图3所示,输送装置1优选为带式输送机构,带式输送机构包括位于输送装置1两端的带轮13、卷绕于带轮13的输送带14以及连接于带轮13的第一驱动装置15,第一驱动装置15由伺服电机和减速器组成,在第一驱动装置15的驱动下,带轮13带动输送带14运动,将盛放在输送带14上的工件3(即车门柱板)从输送装置1的首端输送到输送装置1的末端。输送装置1的一侧边设有限位导轨11,限位导轨11与输送装置1的输送方向平行设置。工件3的一端活动地抵接在限位导轨11上,以实现工件3在输送装置1上的粗定位,且工件3和限位导轨11可相对滑移。输送装置1的末端设有定位机构,其中,定位机构为活塞缸12(在本实施例中,活塞缸12优选为气缸),活塞缸12的活塞的运动方向垂直于限位导轨11,而且活塞缸12和限位导轨11分别位于输送装置1的两侧。当输送装置1将工件3输送至输送装置1的末端时,输送装置1停止运行,活塞的一端通过气缸杆顶推工件3的一端以迫使工件3的另一端紧紧贴合在限位导轨11上,进而实现工件3在输送装置1上的精定位。此时,位于输送装置1的末端的一侧的拾取装置2通过拾取部21将输送装置1上的工件3拾取并移送至下一工序。

具体地,输送装置1的末端还设有到位传感装置16,到位传感装置16的感应区对着输送装置1的首端设置,当工件3被输送至输送装置1的末端的指定位置时,到位传感装置16即可检测到工件3并向第一驱动装置15发送停止运行信号,以实现工件3被输送至输送装置1的末端的指定位置时输送装置1停止运行。而当输送装置1上的工件3均已被移送完毕后,到位传感装置16还能够通过报警装置(未图示)向外界发出声信号或光信号,提醒工作人员补充工件3。其中,报警装置还电性连接于定位机构,即电性连接于活塞缸12,当活塞缸12顶推工件3并使工件3紧贴于限位导轨11时,活塞缸12会根据其活塞所处的位置而产生工件3长度数据,报警装置实时采集工件3长度数据并分析该工件3是否超出冲切允许的范围,若该工件3超过了冲切允许的范围时报警装置向外界发出声信号或光信号,以提醒工作人员将错误的工件3移开。

结合图4和图5所示,拾取装置2包括支撑架22、滑动部25、固接于支撑架22的第一悬臂23以及活动地配合连接于第一悬臂23的第二悬臂24,第一悬臂23和第二悬臂24相互垂直,第二悬臂24的一端上设有拾取部2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悬臂23水平设置,第二悬臂24竖直设置。具体地,第一悬臂23上设有第一导轨231和平行于第一导轨231的第一齿条232,第二悬臂24上设有第二导轨241和平行于第二导轨241的第二齿条242。滑动部25上设有第二驱动装置251和第三驱动装置252,且滑动部25的一侧活动地配合连接于第一导轨231,滑动部25的另一侧活动地配合连接于第二导轨241,而第二驱动装置251上具有与第一齿条232啮合的第一齿轮,第三驱动装置252上具有与第二齿条242啮合的第二齿轮。拾取装置2的第二悬臂24可在两个方向上进行滑移,以实现拾取部21的拾取和移送工件3的功能。

在拾取部21包括连接板215,如图6,连接板215上设有吹气组211和吸盘组,吹气组211和吸盘组相邻设置,吸盘组用于将工件3拾取,吹气组211再对工件3进行吹气以吹除工件3上的碎屑,防止碎屑在下一工序中划伤工件3的表面。在本实施例中,输送装置1的数量有两个,结合图2、图3和图6所示,两个输送装置1为上下层叠设置且二者的末端错位设置。同时,吸盘组包括多个第一吸盘212和多个第二吸盘213,第一吸盘212固定连接在连接板215上,连接板215上还设有直线执行装置214,该直线执行装置214优选为气缸,其中,直线执行装置214的固定端固定于连接板215,而第二吸盘213设在直线执行装置214的活动端上;当直线执行装置214启动时,第一吸盘212和第二吸盘213会在直线执行装置214的驱动方向上错位运动,在第一吸盘212触碰并拾取位于上层的输送装置1的工件3时,第二吸盘213也能够触碰并拾取到位于下层的输送装置1的工件3,待拾取部21将上层和下层的输送装置1上的工件3拾取成功后,直线执行装置214驱动第二吸盘213复位,使得第二吸盘213和第一吸盘212处于同一平面,以便拾取装置2将两个工件3同时移送至下一工序,从而提升了该组件的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可定位的物料移送组件,其输送装置1上可承载并输送工件3,输送装置1的一侧边上具有限位导轨11,工件3的一端活动地抵接在限位导轨11上,以实现工件3的粗定位,当工件3被输送到输送装置1的末端时,定位机构启动并推动工件3的其中一端以迫使工件3的另一端紧紧贴合于限位导轨11上,以实现工件3的精定位,拾取装置2的拾取部21则用于将工件3从输送装置1上拾取并移送至下一工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