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隙焊接方法及焊缝检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48695发布日期:2019-02-22 21:49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缝隙焊接方法及焊缝检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船舶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缝隙焊接方法及焊缝检验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名称为一种船舶建造中t型材水密补板整体水密性检测用的真空罩的专利,该专利申请号为201410831592.1,申请日为20141229,申请公布号为cn104568328a,申请公布日为20150429,该装置包括结构完全相同且相互对称的左罩体和右罩体、所述的左罩体和右罩体配合后将t型材水密补板包裹在真空罩中,在左罩体上设有抽气口和压力表。其不足之处在于:该装置能够检测快速有效地检验焊缝是否焊合,但未提供复杂焊接位置的检验方法,因此其使用空间不明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即未提供复杂焊接位置的检验方法,其使用空间不明朗,提供一种缝隙焊接方法及焊缝检验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缝隙焊接方法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缝隙焊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清理内底板、凸肋板、水密舱壁、水密补板以及连接板,打磨内底板、凸肋板、水密舱壁、水密补板以及连接板的表面,除去内底板、凸肋板、水密舱壁、水密补板以及连接板上的毛刺、铁锈、灰尘以及起皮,留以待用;

步骤二:凸肋板与内底板焊接,将内底板平铺设置,根据设计尺寸在内底板上表面上划多条相间隔的纵向刻度线,再将各凸肋板沿对应的纵向刻度线放置,使用电焊将凸肋板与内底板贴合边缘满焊,确保凸肋板与内底板贴合处无漏焊,形成水平半成品;

步骤三:连接板与水密舱壁焊接,水密舱壁下边缘间隔开设有多个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用于贯穿对应的凸肋板,位于开口槽两侧的水密舱壁上均设有连接板,两连接板位于水密舱壁同一侧面,各连接板下边缘延伸到水密舱壁下缘外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贴合在水密舱壁上的连接板上边缘、左边缘以及右边缘均与水密舱壁焊接,水密舱壁表面与对应的连接板表面之间缝隙形成与水密舱壁下边缘接通的竖直流道,各连接板上开设有与竖直流道接通的通孔,焊接有连接板的水密舱壁形成竖直半成品;

步骤四:水平半成品与竖直半成品焊接,将步骤三中的竖直半成品吊装在步骤二中的水平半成品上,确保各连接板底面压在内底板上表面上、各凸肋板插接在对应的开口槽内,使水密舱壁底部与内底板上表面之间形成缝隙,然后使用电焊将开口槽自由端两边缘与内底板上表面满焊,确保开口槽边缘与内底板贴合处无漏焊;

步骤五:焊接水密补板,水密补板上开设有便于凸肋板插接的贯穿孔,将一水密补板穿插在凸肋板上,使水密补板贴合在水密舱壁一侧面上,水密补板表面与水密舱壁表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使用电焊将水密补板外缘四周与水密舱壁、内底板满焊形成第一焊缝,使用电焊将开口槽的边缘与水密补板满焊形成第二焊缝,使用电焊将水密补板与凸肋板之间缝隙满焊形成第三焊缝,再将另一水密补板穿插在凸肋板另一端上,使水密补板贴合在水密舱壁另一侧面上,水密补板表面与水密舱壁表面之间具有第二间隙,使用电焊将水密补板外缘四周与水密舱壁、内底板满焊,最后使用电焊将水密舱壁两下边缘与内底板满焊,形成水平流道,第一焊缝与第二焊缝之间形成外流道,第二焊缝与第三焊缝之间形成内流道,内流道与第二间隙为一体,所述外流道与内流道均经水平流道与竖直流道接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方法焊接条理性清晰,科学严谨,避免漏焊的发生,同时便于后期焊缝检验。

与一种缝隙焊接方法相对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焊缝检验方法,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焊缝检验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初检,将压力表安装在一连接板的通孔上,在相邻连接板的通孔上添加高压气体,当压力表达到额定值时,停止通气,观察压力表数值,再将肉眼可见的焊缝上均涂抹肥皂水,如果压力表数值稳定无变化,各焊缝处肥皂水均无冒泡,则进行步骤二,反之,则焊接不达标,重新焊接后再进行步骤一;

步骤二:再检,先使用真空罩罩住第二间隙的水密补板,所述真空罩包括底部开口的盒状罩体,盒状罩体自由端边缘设有密封条,盒状罩体上设有抽气口和压力表,确保真空罩将水密补板完全包裹,抽气口抽气,使真空罩内负压,当压力表达到额定值时,停止抽气,观察压力表数值,如果压力表数值变化,则表明内流道有缝隙,焊接不达标,重新焊接后再进行步骤一,如果压力表数值稳定无变化,则内流道焊接合格,再使用真空罩罩住第一间隙的水密补板上,确保真空罩将水密补板完全包裹,抽气口抽气,使真空罩内负压,当压力表达到额定值时,停止抽气,观察压力表数值,如果压力表数值变化,则表明外流道有缝隙,焊接不达标,重新焊接后再进行步骤一,如果压力表数值稳定无变化,则外流道焊接合格;

步骤三:验收,在表格中记录检验段合格,存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方法科学严谨,通过初检与再检相配合,有效地检验初检检验不出的内流道与外流道的特殊情况(例如焊渣将内流道或外流道封堵,形成一段封闭空间),从而攻克了双流道检验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内底板与水密舱壁结构示意图。

其中,1内底板,2凸肋板,3水密舱壁,301开口槽,4水密补板,5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述,为一种缝隙焊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清理内底板、凸肋板、水密舱壁、水密补板以及连接板,打磨内底板1、凸肋板2、水密舱壁3、水密补板4以及连接板5的表面,除去内底板1、凸肋板2、水密舱壁3、水密补板4以及连接板5上的毛刺、铁锈、灰尘以及起皮,留以待用;

步骤二:凸肋板与内底板焊接,将内底板1平铺设置,根据设计尺寸在内底板1上表面上划多条相间隔的纵向刻度线,再将各凸肋板2沿对应的纵向刻度线放置,使用电焊将凸肋板2与内底板1贴合边缘满焊,确保凸肋板2与内底板1贴合处无漏焊,形成水平半成品;

步骤三:连接板与水密舱壁3焊接,水密舱壁3下边缘间隔开设有多个开口槽301,开口槽301用于贯穿对应的凸肋板2,位于开口槽301两侧的水密舱壁3上均设有连接板5,两连接板5位于水密舱壁3同一侧面,各连接板5下边缘延伸到水密舱壁3下缘外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贴合在水密舱壁3上的连接板5上边缘、左边缘以及右边缘均与水密舱壁3焊接,水密舱壁3表面与对应的连接板5表面之间缝隙形成与水密舱壁3下边缘接通的竖直流道,各连接板5上开设有与竖直流道接通的通孔,焊接有连接板5的水密舱壁3形成竖直半成品;

步骤四:水平半成品与竖直半成品焊接,将步骤三中的竖直半成品吊装在步骤二中的水平半成品上,确保各连接板5底面压在内底板1上表面上、各凸肋板2插接在对应的开口槽301内,使水密舱壁3底部与内底板1上表面之间形成缝隙,然后使用电焊将开口槽301自由端两边缘与内底板1上表面满焊,确保开口槽301边缘与内底板1贴合处无漏焊;

步骤五:焊接水密补板,水密补板4上开设有便于凸肋板2插接的贯穿孔,将一水密补板4穿插在凸肋板2上,使水密补板4贴合在水密舱壁3一侧面上,水密补板4表面与水密舱壁3表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使用电焊将水密补板4外缘四周与水密舱壁3、内底板1满焊形成第一焊缝,使用电焊将开口槽301的边缘与水密补板4满焊形成第二焊缝,使用电焊将水密补板4与凸肋板2之间缝隙满焊形成第三焊缝,再将另一水密补板4穿插在凸肋板2另一端上,使水密补板4贴合在水密舱壁3另一侧面上,水密补板4表面与水密舱壁3表面之间具有第二间隙,使用电焊将水密补板4外缘四周与水密舱壁3、内底板1满焊,最后使用电焊将水密舱壁3两下边缘与内底板1满焊,形成水平流道,第一焊缝与第二焊缝之间形成外流道,第二焊缝与第三焊缝之间形成内流道,内流道与第二间隙为一体,外流道与内流道均经水平流道与竖直流道接通。

与一种缝隙焊接方法相对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焊缝检验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初检,将压力表安装在一连接板5的通孔上,在相邻连接板5的通孔上添加高压气体,当压力表达到额定值时,停止通气,观察压力表数值,再将肉眼可见的焊缝上均涂抹肥皂水,如果压力表数值稳定无变化,各焊缝处肥皂水均无冒泡,则进行步骤二,反之,则焊接不达标,重新焊接后再进行步骤一;

步骤二:再检,先使用真空罩罩住第二间隙的水密补板4,真空罩包括底部开口的盒状罩体,盒状罩体自由端边缘设有密封条,盒状罩体上设有抽气口和压力表,确保真空罩将水密补板4完全包裹,抽气口抽气,使真空罩内负压,当压力表达到额定值时,停止抽气,观察压力表数值,如果压力表数值变化,则表明内流道有缝隙,焊接不达标,重新焊接后再进行步骤一,如果压力表数值稳定无变化,则内流道焊接合格,再使用真空罩罩住第一间隙的水密补板4上,确保真空罩将水密补板4完全包裹,抽气口抽气,使真空罩内负压,当压力表达到额定值时,停止抽气,观察压力表数值,如果压力表数值变化,则表明外流道有缝隙,焊接不达标,重新焊接后再进行步骤一,如果压力表数值稳定无变化,则外流道焊接合格;

步骤三:验收,在表格中记录检验段合格,存档。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