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备有定位误差时消除铣平面时段差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20899发布日期:2019-02-19 19:22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备有定位误差时消除铣平面时段差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备有定位误差时消除铣平面时段差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核电设备、风电设备、全电动精密注塑机、高速精密冲床部件加工,对大平面的精度要求极高,大平面的平面度形位公差为0.02mm,并要求整个平面上无面铣刀加工后的接刀段差。由于材质为球墨铸铁qt400‐18,一直以来无法完全消除大平面上细微的接刀段差,影响到设备安装固定时的水平精度。对目测外观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要求平面加工后光洁、色泽统一、无镜面效果,但是要加工刀纹整齐无乱纹。

由于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精度保证上将会有所下降,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设备有些许定位误差时消除铣平面时段差的加工工艺,在设备精度不能完全满足时,通过工艺补偿来消除接刀段差,保证大平面的平滑光亮,手感无段差且外观达到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设备有定位误差时消除铣平面时段差的加工工艺,能够保证大平面的平滑光亮,手感无段差且外观达到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设备有定位误差时消除铣平面时段差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选用高精度四轴联动全闭环卧式加工中心,并采用刀盘和刀片;

b)工件固定台安装调平:将若干支撑机构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卧式加工中心的工作台上,然后通过找平机构使支撑机构远离工作台的一端处在同一平面上,然后通过紧固螺栓将工件固定台固定安装在支撑机构上,然后通过压紧板将工件固定在工件固定台上;

c)粗铣:按加工余量分配粗铣切削量,分三刀加工,第一刀粗铣掉5mm,第二刀粗铣掉4mm,第三刀粗铣掉2mm,切削线速度为80~110m/min,刀具每齿每转进给0.2~0.35mm;

d)半精铣:半精铣残留0.2mm,切削线速度为130~150m/min;

e)精铣:精铣光面0.05mm,切削线速度为190~210m/min;铣刀切削时,可以左往右或从下往上切削;不可往复切削且铣刀z向固定不变,切削运动只x、y向动作。

f)修光:采用修光刃加工,切削量0.01~0.03mm,线速度为230~250m/min,每齿每转进给0.7mm,修光切削时,可以左往右或从下往上切削;不可往复切削且修光刃z向固定不变,切削运动只x、y向动作。

作为优选,所述b)步骤中的支撑机构包括下底座、套体、螺杆体、上底座和紧固螺母,所述下底座通过紧固螺栓与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下底座的上端设有套体,所述套体内设有螺纹连接的螺杆体,所述螺杆体上设有压在套体上端上的紧固螺母,所述螺杆体的上端设有上底座,所述上底座通过紧固螺栓与工件固定台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b)步骤中的找平机构包括芯轴、横杆、两个滑动机构和两个千分表,所述芯轴的下端设有横杆,所述芯轴两侧的横杆上分别设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上均设有千分表。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套、固定滑杆、弹簧和连接座,所述滑套套设在横杆上,所述滑套的前壁体上设有千分表,所述滑套的后壁体上穿设有固定滑杆,所述固定滑杆的后端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滑套之间的固定滑杆上设有两端分别与连接座和滑套固定连接的弹簧,所述横杆的后端设有与固定滑杆的前端相配合的定位滑槽。

作为优选,所述b)步骤中的切削线速度为90m/min,刀具每齿每转进给0.25mm。

所述c)步骤中的切削线速度为90m/min,刀具每齿每转进给0.25mm。

所述d)步骤中的切削线速度为140m/min。

所述e)步骤中的切削线速度为200m/min。

所述f)步骤中的切削量0.02mm,线速度为240m/min,采用从左往右的切削方式,每次切削完成后,修光刃从工件的侧边绕过重新回到工件的左前方准备下次切削,修光刃的刀片为一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找平机构和支撑机构的配合应用,保证工件固定台的水平精度,并结合本申请的加工工艺,能够保证大平面的平滑光亮,手感无段差且外观达到要求。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支撑机构安装在工作台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撑机构安装在工作台上的侧视图;

图3是找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找平机构的侧视图。

图中:10-工作台、11-下底座、12-套体、13-螺杆体、14-上底座、15-紧固螺母、16-工件固定台、21-芯轴、22-横杆、23-滑动机构、24-千分表、231-滑套、232-固定滑杆、233-弹簧、234-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一种设备有定位误差时消除铣平面时段差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选用高精度四轴联动全闭环卧式加工中心,并采用刀盘和刀片;

b)工件固定台安装调平:将若干支撑机构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卧式加工中心的工作台10上,然后通过找平机构使支撑机构远离工作台10的一端处在同一平面上,然后通过紧固螺栓将工件固定台固定安装在支撑机构上,然后通过压紧板将工件固定在工件固定台16上;

c)粗铣:按加工余量分配粗铣切削量,分三刀加工,第一刀粗铣掉5mm,第二刀粗铣掉4mm,第三刀粗铣掉2mm,切削线速度为80m/min,刀具每齿每转进给0.35mm;

d)半精铣:半精铣残留0.2mm,切削线速度为130m/min;

e)精铣:精铣光面0.05mm,切削线速度为190m/min;铣刀切削时,可以左往右或从下往上切削;不可往复切削且铣刀z向固定不变,切削运动只x、y向动作。

f)修光:采用修光刃加工,切削量0.01mm,线速度为250m/min,每齿每转进给0.7mm,修光切削时,采用从左往右的切削方式,每次切削完成后,修光刃从工件的侧边绕过重新回到工件的左前方准备下次切削,修光刃的刀片为一片。

实施例2

本发明一种设备有定位误差时消除铣平面时段差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选用高精度四轴联动全闭环卧式加工中心,并采用刀盘和刀片;

b)工件固定台安装调平:将若干支撑机构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卧式加工中心的工作台10上,然后通过找平机构使支撑机构远离工作台10的一端处在同一平面上,然后通过紧固螺栓将工件固定台固定安装在支撑机构上,然后通过压紧板将工件固定在工件固定台16上;

c)粗铣:按加工余量分配粗铣切削量,分三刀加工,第一刀粗铣掉5mm,第二刀粗铣掉4mm,第三刀粗铣掉2mm,切削线速度为90m/min,刀具每齿每转进给0.25mm;

d)半精铣:半精铣残留0.2mm,切削线速度为140m/min;

e)精铣:精铣光面0.05mm,切削线速度为200m/min;铣刀切削时,可以左往右或从下往上切削;不可往复切削且铣刀z向固定不变,切削运动只x、y向动作。

f)修光:采用修光刃加工,切削量0.02mm,线速度为240m/min,每齿每转进给0.7mm,修光切削时,采用从左往右的切削方式,每次切削完成后,修光刃从工件的侧边绕过重新回到工件的左前方准备下次切削,修光刃的刀片为一片。

实施例3

a)选用高精度四轴联动全闭环卧式加工中心,并采用刀盘和刀片;

b)工件固定台安装调平:将若干支撑机构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卧式加工中心的工作台10上,然后通过找平机构使支撑机构远离工作台10的一端处在同一平面上,然后通过紧固螺栓将工件固定台固定安装在支撑机构上,然后通过压紧板将工件固定在工件固定台16上;

c)粗铣:按加工余量分配粗铣切削量,分三刀加工,第一刀粗铣掉5mm,第二刀粗铣掉4mm,第三刀粗铣掉2mm,切削线速度为110m/min,刀具每齿每转进给0.2mm;

d)半精铣:半精铣残留0.2mm,切削线速度为150m/min;

e)精铣:精铣光面0.05mm,切削线速度为210m/min;铣刀切削时,可以左往右或从下往上切削;不可往复切削且铣刀z向固定不变,切削运动只x、y向动作。

f)修光:采用修光刃加工,切削量0.03mm,线速度为230m/min,每齿每转进给0.7mm,修光切削时,采用从左往右的切削方式,每次切削完成后,修光刃从工件的侧边绕过重新回到工件的左前方准备下次切削,修光刃的刀片为一片。

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工件固定台安装调平时,将下底座11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10上,然后将芯轴21固定在卧式加工中心的主轴上,用力滑动滑动机构23带动千分表24进行位置调节,使千分表24能够经过上底座14,然后用手转动主轴带动芯轴21转动,芯轴21通过横杆22带动滑动机构23,滑动机构23带动千分表24转动,当千分表24从上底座14经过时,进行读数,然后根据读数值进行支撑机构的调节,保证千分表24在每个上底座14上的读数相同,使上底座14的上端位于同一平面上,然后将工件固定台16通过螺栓固定在上底座14上。支撑机构调节时,先松动紧固螺母15,然后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上底座14带动螺杆体13转动并下降或上升运动,待调节完成后,紧固紧固螺母15压在套体12上。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对本发明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