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吨位龙门框架式油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30969发布日期:2019-02-22 20:16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吨位龙门框架式油压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液压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大吨位龙门框架式油压机。



背景技术:

油压机是一种采用专用液压油作为工作介质,采用液压泵作为动力源,借助泵的作用力使液压油通过液压管路进入油缸/活塞,并通过单向阀使液压油在油箱循环使油缸/活塞循环做功,从而完成一定机械动作来作为生产力的一种机械。油压机被广泛用于汽车行业的零配件加工,各行业多种产品的定型、冲边、校正加工,制鞋、手袋、橡胶、模具、轴类、轴套类零件的压装、压印成型以及板材零件的弯曲、压印、套形拉伸等加工工艺。

油压机的类型有很多,根据生产的需要,其在体积、结构和效率上存在很大的区别。其中,框架龙门油压机是一种常用的油压设备,其主要包括上梁、滑块、立柱、下梁和主缸,主缸设置于上梁顶部,主缸的活塞杆下压带动滑块快速下降,滑块再慢速加压,保压成型,然后通过主缸带动滑块快速上升。在油压机工作过程中,其压力控制至关重要,压力控制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产品的加工质量。但有些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其受力通常不是中心对称,有的甚至会偏半边工作,但现有油压机的抗偏载能力相对较差,从而导致对工件及设备本身造成损坏。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720170175.2的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液压机的压力控制装置,具体包括安装于横梁上液压缸,液压缸分为三组,每组两个,分别等距离固定在上横梁上;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滑块固定相连,液压缸通过阀门控制其压力,三组液压缸通过同一个总压力阀和每组单独配置的分压力阀结合作用于各组油缸;总压力阀保持最大压力不变,分压力阀单独配置,每组油缸之间的压力单独控制,互不干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提高设备的抗偏载能力,但其需要设置多个单独的分压力阀组对不同油缸分别进行单独控制,结构较为复杂,成本高,且其油缸分布易受横梁安装面积的限制。

此外,由于龙门框架式油压机的吨位较大,整个机架外型大,但现有龙门框架式油压机立柱原材料的长度与宽度难以满足左右立柱的使用要求,这就需要对现有原材料进行拼接,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拼接,焊接工作量大,且所得立柱安装运输不便,受力分布较差,其机械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油压机工作时抗偏载能力相对较差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大吨位龙门框架式油压机。本发明通过对油缸的分布方式及液压系统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油压机的抗偏载能力,满足工件加工时受力不均的使用需求。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大吨位龙门框架式油压机,包括左、右立柱、上梁、工作台和液压系统,左、右立柱、上梁和工作台组装形成油压机的整体框架,所述的液压系统包括油缸、油泵和油箱,油缸的活塞与滑块固定相连,所述的液压系统还包括三位四通阀,上述油缸包括第一主油缸、第二主油缸、第一副油缸和第二副油缸,其中,油泵的进油口与油箱相连,其出油口与三位四通阀的p口相连,所述三位四通阀的a口与第一副油缸及第二副油缸的下腔相连,其b口通过四个电磁减压阀分别与四个油缸的上腔对应相连。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油缸、第二主油缸、第一副油缸及第二副油缸均安装于上梁上并按照菱形结构交错分布,且第一副油缸和第二副油缸位于第一主油缸、第二主油缸的连线中垂线上;所述四个油缸上均安装有感应器,且所述感应器及电磁减压阀均与液控系统控制相连。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四个液控单向阀,所述液控单向阀的进油口分别与四个油缸的上腔相连,其出油口分别与油箱相连,且其控油口分别经二位四通阀与油泵的出油口相连。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立柱由多段拼接而成,相邻两段之间焊接相连,且每段立柱均由左拼板和右拼板组成,其中顶端及底端的左拼板、右拼板之间设有连接板,左拼板、右拼板及连接板之间通过方键和螺栓固定相连。

更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中部加工有上梁和工作台安装用通孔,且通孔外围设有内筋板;所述相邻两段立柱的拼接处对应加工有贯穿立柱的穿孔,穿孔内对应设有筋板,筋板与上下两段立柱之间均焊接相连。

更进一步的,所述油缸的活塞自由端固定有压扣板,压扣板通过下吊装螺丝与滑块固定相连,且压扣板与滑块之间设有圆弧垫块,圆弧垫块的顶部向上凸出形成弧形结构,所述压扣板的底部加工为与圆弧垫块顶部相匹配的内凹弧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压扣板的底部及圆弧垫块的顶部分别对应加工有第一消气槽、第二消气槽,第一消气槽、第二消气槽的高度为3-5mm;所述压扣板内下吊装螺丝的端部下方还设有弹性碟簧。

更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上固定有导轨,滑块的四个端角处分别固定有l型耐磨板,l型耐磨板的双面分别与导轨上的两相互垂直面相贴合。

更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上安装有支撑座,导轨与支撑座固定相连,且支撑座上对应加工有导轨安装用阶梯槽;所述耐磨板通过连接板固定安装于滑块上,且耐磨板与连接板之间还设有调节板。

更进一步的,所述三位四通阀的t口经插装阀与油箱相连,该插装阀的a口与油泵的出油口相连,其控油口经溢流阀与油箱相连;所述第一副油缸及第二副油缸的上腔还通过安全阀与油箱相连。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大吨位龙门框架式油压机,其液压系统包括油缸、油泵、油箱和三位四通阀,其中所述的油缸包括第一主油缸、第二主油缸、第一副油缸和第二副油缸,本发明通过设置四个油缸并对液压系统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可实现因偏载工作导致油缸受力的不同而进行偏载调节,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油压机的抗偏载能力。

(2)本发明的一种大吨位龙门框架式油压机,所述第一主油缸、第二主油缸、第一副油缸及第二副油缸均安装于上梁上并按照菱形结构交错分布,本发明通过对油缸的分布进行优化,并配合液压系统的组合调节,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油压机的抗偏载能力。

(3)本发明的一种大吨位龙门框架式油压机,由于油缸外形为圆形,而上梁的安装面小,本发明通过四只油缸错位的设计,利用有效的上梁安装面,使两只副缸安装在两只主缸相邻的两边,同时又能使四只油缸受力点成为对称的四边形,从而还有利于保证油缸对滑块前、后、左、右的工作压力对称,进一步提高滑块受力的可控性。

(4)本发明的一种大吨位龙门框架式油压机,通过将四只油缸错位分布,并利用两个小缸径的副油缸对滑块的快下与返程进行驱动,两个副油缸的缸径面积相对较小,其所需液压油较少,因此可以有效提高滑块的上下动作速度,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5)本发明的一种大吨位龙门框架式油压机,所述四个油缸上均安装有感应器,且所述感应器及电磁减压阀均与液控系统控制相连,通过四个感应器可以有效检测因压料受力不均匀而对滑块产生的偏载倾斜,再反馈给液控系统,通过液控系统控制相应的电磁减压阀动作,从而起到封油与减压的作用,实现抗偏载工作。

(6)本发明的一种大吨位龙门框架式油压机,所述的立柱由多段拼接而成,相邻两段之间焊接相连,且每段立柱均由左拼板和右拼板组成,通过采用上述两半边拼接结构并用螺丝联接组装,然后通过方键定位,由于左右所承受的力量小,拼接点少,从而既方便运输起吊,又不影响受力,且所用的原材料合理运用,达到用最少的成本完成所需要的机架立柱。

(7)本发明的一种大吨位龙门框架式油压机,通过对立柱的拼接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尤其是通过连接板、内筋板及筋板的配合,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所得立柱的结构强度及承载能力。

(8)本发明的一种大吨位龙门框架式油压机,其油缸活塞与压扣板整个贴合面受力,压扣板与圆弧垫块整个弧面贴合,圆弧垫块与滑块贴合面全部贴合,三个贴合面不至于因加工或装配误差而产生点或线受力,从而提高了滑块受力的均匀性。

(9)本发明的一种大吨位龙门框架式油压机,其中滑块的导向由四组耐磨板双面贴合导轨上下运行,受力点的支撑座上设有台阶,并与立柱焊牢,任何一边偏载最少也有两组导轨导向,具有双重保护,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油压机的抗偏载能力,同时也可通过调节板来调整滑块的间隙配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大吨位龙门框架式油压机的液压系统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油缸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大吨位龙门框架式油压机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大吨位龙门框架式油压机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油缸滑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圆弧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压扣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导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立柱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滤油器;2、油泵;3、电机;4、三位四通阀;5、液控单向阀;6、电磁减压阀;7、二位四通阀;8、安全阀;9、插装阀;10、溢流阀;11、电磁阀;1201、第一主油缸;1202、第二主油缸;1203、活塞;1301、第一副油缸;1302、第二副油缸;14、滑块;15、感应器;16、油箱;17、上梁;18、工作台;19、立柱;1901、左拼板;1902、右拼板;1903、方键;1904、螺栓;1905、内筋板;1906、筋板;1907、拼接线;1908、连接板;1909、脚筋板;20、压扣板;2001、第一消气槽;21、圆弧垫块;2101、第二消气槽;22、上吊装螺丝;23、下吊装螺丝;24、弹性碟簧;25、支撑座;26、导轨;27、调节板;28、耐磨板;29、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大吨位龙门框架式油压机,包括左、右立柱19、上梁17、工作台18和液压系统,左、右立柱19、上梁17和工作台18组装形成油压机的整体框架,如图1所示,所述的液压系统包括油缸、油泵2、油箱16和三位四通阀4,所述的油缸包括第一主油缸1202、第二主油缸1202、第一副油缸1301和第二副油缸1302,其中,油泵2与电机3驱动相连,且其进油口通过滤油器1与油箱16相连,其出油口与三位四通阀4的p口相连,所述三位四通阀4的a口与第一副油缸1301及第二副油缸1302的下腔相连,其b口通过四个电磁减压阀6分别与四个油缸的上腔对应相连,其t口经插装阀9与油箱16相连,该插装阀9的a口与油泵2的出油口相连,其控油口经溢流阀10与油箱16相连。所述电磁减压阀6的控油口分别与对应油缸上腔相连,第一副油缸1301及第二副油缸1302的上腔通过安全阀8与油箱相连。

本实施例的液压系统还包括电磁阀11,电磁阀11的p口与溢流阀10的进油口相连,其t口与油箱16相连。上述四个油缸的上腔还分别与四个液控单向阀5的进油口对应相连,液控单向阀5的出油口分别与油箱16相连,且其控油口分别经二位四通阀7与油泵2的出油口相连。本实施例设置四个油缸并对液压系统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可实现因偏载工作导致油缸受力的不同而进行偏载调节,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油压机的抗偏载能力。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大吨位龙门框架式油压机,其结构基本同实施例1,其区别主要在于: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主油缸1202、第二主油缸1202、第一副油缸1301及第二副油缸1302均安装于上梁17上并按照菱形结构交错分布,且第一副油缸1301和第二副油缸1302位于第一主油缸1202、第二主油缸1202的连线中垂线上。本实施例通过对油缸的分布进行优化,并配合液压系统的组合调节,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油压机的抗偏载能力。同时,由于油缸外形为圆形,而上梁17的安装面小,通过四只油缸的错位分布,利用有效的上梁17安装面,使两只副缸安装在两只主缸相邻的两边,同时又能使四只油缸受力点成为对称的四边形,从而有利于保证油缸对滑块14前、后、左、右的工作压力对称,进一步提高滑块受力的可控性。另外,本实施例利用两个小缸径的副油缸对滑块14的快下与返程进行驱动,两个副油缸的缸径面积相对较小,其所需液压油较少,因此可以有效提高滑块的上下动作速度,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上述四个油缸上均安装有感应器15,且所述感应器15及电磁减压阀6均与液控系统控制相连,通过四个感应器15可以有效检测因压料受力不均匀而对滑块产生的偏载倾斜,再反馈给液控系统,通过液控系统控制相应的电磁减压阀6动作,从而起到封油与减压的作用,实现抗偏载工作。具体的,每两个感应器为一组,每一组分别对比滑块14的工作状态是否倾斜,跟据检测结果,反馈给液控系统进行调控。因14滑块上、下动作不压工件时,滑块14上、下运行是不受工件的偏载影响,通过滑块14导轨进行限定就可以平稳运行,但当滑块14在工作时的受力点不均匀时,滑块14将失去平衡,这时四个感应器15分别检测的数据不同,在每组对比下通过液控系统控制相应油缸上的电磁减压阀。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大吨位龙门框架式油压机,其结构同实施例2,当油压机在设备“偏左”边工作时,其具体控制工艺为:

快下:电磁溢流阀的yv1、三位四通阀4(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的yv2、二位四通阀7的yv8和电磁减压阀6的yv4、yv5、yv6、yv7得电,此时油泵电机3带动油泵2通过滤油器1从油箱16吸油,经三位四通阀4直至四个油缸的上腔,另一股控制油路经二位四通阀7(二位四通换向阀)直通四个液控单向阀5的控制口,打开液控单向阀5,给4个油缸充油。两副缸下腔的油液经二位四通阀7直接回油箱,实现快速下行的动作;

慢下:电磁阀11的yv1、三位四通阀4的yv2和电磁减压阀6的yv4、yv5、yv6、yv7得电,此时油泵电机3带动油泵2通过滤油器1从油箱16吸油,经三位四通阀4直至四个油缸的上腔,另一股控制油路经二位四通阀7(二位四通换向阀)直通四个液控单向阀5的控制口,打开液控单向阀5,给4个油缸充油。两副缸下腔的油液经三位四通阀4回油箱,实现慢速下行压制工件的动作。

左偏载:当滑块14下行压到工件后,由于左边受到工件的阻力而右边却不受力的时候,滑块14会产生向右倾斜,这时安装在两个主油缸1201、1202上的两个感应器15所检测到的滑块14位置数据是右边比左边大,反馈给液控系统使第二主油缸1202对应的电磁减压阀6失电,这时第二主油缸1202对应的电磁减压阀6处于关闭状态,停止给第二主油缸1202供油,油泵2输出的油液经三位四通阀4供油给第一主油缸1201与两副油缸带动滑块14偏载下压,当滑块14左边下行与右边一致时,第二主油缸1202上的电磁减压阀yv7就处于半开启状态,保持与左边同步平稳下行,起到左边抗偏载工作。

回程:电磁阀11的yv1、三位四通阀4的yv3得电,此时油泵电机3带动油泵2通过滤油器1从油箱16吸油,经三位四通阀4直至两副油缸1301、1302的下腔,推动两副油缸1301、1302带动滑块14上行,同时滑块14也带动两主油缸1201、1202,另一股控制油路经二位四通换向阀7直通四个液控单向阀5的控制口,打开液控单向阀5,给4个油缸回油做准备。四只油缸上腔的油液经液控单向阀5流回油箱,实现快速上行的动作。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大吨位龙门框架式油压机,其结构同实施例2,当油压机在设备“偏右”边工作时,其具体控制工艺为:

快下:电磁溢流阀的yv1、三位四通阀4(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的yv2、二位四通阀7的yv8和电磁减压阀6的yv4、yv5、yv6、yv7得电,此时油泵电机3带动油泵2通过滤油器1从油箱16吸油,经三位四通阀4直至四个油缸的上腔,另一股控制油路经二位四通阀7(二位四通换向阀)直通四个液控单向阀5的控制口,打开液控单向阀5,给4个油缸充油。两副缸下腔的油液经二位四通阀7直接回油箱,实现快速下行的动作;

慢下:电磁阀11的yv1、三位四通阀4的yv2和电磁减压阀6的yv4、yv5、yv6、yv7得电,此时油泵电机3带动油泵2通过滤油器1从油箱16吸油,经三位四通阀4直至四个油缸的上腔,另一股控制油路经二位四通阀7(二位四通换向阀)直通四个液控单向阀5的控制口,打开液控单向阀5,给4个油缸充油。两副缸下腔的油液经三位四通阀4回油箱,实现慢速下行压制工件的动作。

右偏载:当滑块14下行压到工件后,由于右边受到工件的阻力而左边却不受力的时候,滑块14会产生向左倾斜,这时安装在两个主油缸1201、1202上的两个感应器15所检测到的滑块14位置数据是右边比左边小,反馈给液控系统使第一主油缸1201对应的电磁减压阀6失电,这时第一主油缸1201对应的电磁减压阀6处于关闭状态,停止给第一主油缸1201供油,油泵2输出的油液经三位四通阀4供油给第二主油缸1202与两副油缸带动滑块14偏载下压,当滑块14右边下行与左边一致时,第一主油缸1201上的电磁减压阀yv4就处于半开启状态,保持与右边同步平稳下行,起到右边抗偏载工作。

回程:电磁阀11的yv1、三位四通阀4的yv3得电,此时油泵电机3带动油泵2通过滤油器1从油箱16吸油,经三位四通阀4直至两副油缸1301、1302的下腔,推动两副油缸1301、1302带动滑块14上行,同时滑块14也带动两主油缸1201、1202,另一股控制油路经二位四通换向阀7直通四个液控单向阀5的控制口,打开液控单向阀5,给4个油缸回油做准备。四只油缸上腔的油液经液控单向阀5流回油箱,实现快速上行的动作。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一种大吨位龙门框架式油压机,其结构同实施例2,当油压机在设备“偏左、偏上”边工作时,其快下、慢下及回程控制工艺同实施例3,其区别主要在于偏载控制工艺不同,具体如下:

左、上偏载:当滑块14下行压到工件后,由于左、上边受到工件的阻力而右、下边却不受力或受力偏小时,滑块14会向右下方向倾斜,这时安装在滑块14上的两组感应器15所检测的滑块位置的数据是,右边比左边大,下边比上边大,通过两组感应器15数据对比反馈给液控系统,使第二主油缸1202与第二副油缸1302的电磁减压阀yv6、yv7失电或处于半开启状态,这时第二主油缸1202与第二副油缸1302的电磁减压阀处于关闭状态,停止给第二主油缸1202与第二副油缸1302供油,油泵2输出的油液经电液换向阀4供油给第一主油缸1201与第一副油缸1301带动滑块14偏载下压,当滑块14左边、上边下行与右边、下边一致时,第二主油缸1202与第二副油缸1302上的电磁减压阀yv6、yv7就处于半开启状态,保持与左边、上边同步平稳下行,起到左、上边抗偏载工作。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一种大吨位龙门框架式油压机,其结构同实施例2,当油压机在设备“偏左、偏下”边工作时,其快下、慢下及回程控制工艺同实施例3,其区别主要在于偏载控制工艺不同,具体如下:

左、下偏载:当滑块14下行压到工件后,由于左、下边受到工件的阻力而右、上边却不受力或受力偏小时,滑块14会向右、上方向倾斜,这时安装在滑块14上的两组感应器15所检测的滑块位置的数据是,右边比左边大,上边比下边大,通过两组感应器15数据对比反馈给液控系统,使第二主油缸1202与第一副油缸1301的电磁减压阀yv5、yv7失电或处于半开启状态,这时第二主油缸1202与第一副油缸1301上的电磁减压阀6处于关闭状态,停止给第二主油缸1202与第一副油缸1301供油,油泵2输出的油液经电液换向阀4供油给第一主油缸1201及第二副油缸1302带动滑块偏载下压,当滑块左边、下边下行与右边、上边一致时,第二主油缸1202与第一副油缸1301上的电磁减压阀yv5、yv7就处于半开启状态,保持与左边、下边同步平稳下行,起到左、下边抗偏载工作。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一种大吨位龙门框架式油压机,其结构同实施例2,当油压机在设备“偏右、偏下”边工作时,其快下、慢下及回程控制工艺同实施例3,其区别主要在于偏载控制工艺不同,具体如下:

右、下偏载:当滑块14下行压到工件后,由于右、下边受到工件的阻力而左、上边却不受力或受力偏小时,滑块14会向左、上方向倾斜,这时安装在滑块14上的两组感应器15所检测的滑块位置的数据是,左边比右边大,上边比下边大,通过两组感应器数据对比反馈给液控系统,使第一主油缸1201与第一副油缸1301的电磁减压阀yv5、yv4失电或处于半开启状态,这时第一主油缸1201与第一副油缸1301上的电磁减压阀处于关闭状态,停止给第一主油缸1201与第一副油缸1301供油,油泵2输出的油液经电液换向阀4供油给第二主油缸1202与第二副油缸1302带动滑块14偏载下压,当滑块右边、下边下行与左边、上边一致时,第一主油缸1201与第一副油缸1301上的电磁减压阀yv5、yv4就处于半开启状态,保持与右边、下边同步平稳下行,起到右、下边抗偏载工作。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一种大吨位龙门框架式油压机,其结构同实施例2,当油压机在设备“偏右、偏上”边工作时,其快下、慢下及回程控制工艺同实施例3,其区别主要在于偏载控制工艺不同,具体如下:

右、上偏载:当滑块14下行压到工件后,由于右、上边受到工件的阻力而左、下边却不受力或受力偏小时,滑块14会产生向左、下方向倾斜,这时安装在滑块上的两组感应器所检测的滑块位置的数据是,左边比右边大,下边比上边大,通过两组感应器数据对比反馈给液控系,使第一主油缸1201与第二副油缸1302的电磁减压阀yv6、yv4失电或处于半开启状态,这时第一主油缸1201与第二副油缸1302上的电磁减压阀6处于关闭状态,停止给第一主油缸1201与第二副油缸1302供油,油泵2输出的油液经电液换向阀4供油给第二主油缸1202及第一副油缸1301带动滑块14偏载下压,当滑块14右边、上边下行与左边、下边一致时,第一主油缸1201与第二副油缸1302上的电磁减压阀yv6、yv4就处于半开启状态,保持与右边、上边同步平稳下行,起到右、上边抗偏载工作。

实施例9

本实施例的一种大吨位龙门框架式油压机,其结构同实施例2,其区别主要在于:如图9所示,所述的立柱19由多段拼接而成,相邻两段之间焊接相连(图中1907为焊接拼接线),且每段立柱19均由左拼板1901和右拼板1902组成,其中顶端及底端的左拼板1901、右拼板1902之间设有连接板1908,左拼板1901、右拼板1902及连接板1908之间通过方键1903和螺栓1904固定相连。本实施例中立柱19的中部加工有上梁17和工作台18安装用通孔,且通孔外围设有内筋板1905;所述相邻两段立柱19的拼接处对应加工有贯穿立柱19的穿孔,穿孔内对应设有筋板1906,筋板1906与上下两段立柱19之间均焊接相连。通过采用上述两半边拼接结构并用螺丝联接组装,然后通过方键定位,由于左右所承受的力量小,拼接点少,从而既方便运输起吊,又不影响受力,且所用的原材料合理运用,达到用最少的成本完成所需要的机架立柱。同时,通过对立柱19的拼接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尤其是通过连接板1908、内筋板1905及筋板1906的配合,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所得立柱19的结构强度及承载能力。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的一种大吨位龙门框架式油压机,其结构同实施例9,其区别主要在于:结合图5-图7,所述油缸的活塞1203自由端通过上吊装螺丝22固定有压扣板20,压扣板20通过下吊装螺丝23与滑块14固定相连,且压扣板20与滑块14之间设有圆弧垫块21,圆弧垫块21的顶部向上凸出形成弧形结构,所述压扣板20的底部加工为与圆弧垫块21顶部相匹配的内凹弧面。工作过程中,油缸活塞与压扣板整个贴合面受力,压扣板与圆弧垫块整个弧面贴合,圆弧垫块与滑块贴合面全部贴合,三个贴合面不至于因加工或装配误差而产生点或线受力,从而提高了滑块受力的均匀性。上述压扣板20的底部及圆弧垫块21的顶部分别对应加工有第一消气槽2001、第二消气槽2101,第一消气槽2001、第二消气槽2101的高度为3-5mm,通过消气槽的设置一方面便于压扣板20与圆弧垫块21之间空气的排出,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因加工误差,垫块中间受力四周腾空而引起垫块晃动;所述压扣板20内下吊装螺丝23的端部下方还设有弹性碟簧24,从而可以防止直接采用刚性连接方式对滑块14产生的强制作用。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的一种大吨位龙门框架式油压机,其结构同实施例10,其区别主要在于:如图8所示,所述立柱19上固定有导轨26,滑块14的四个端角处分别固定有l型耐磨板28,l型耐磨板28的双面分别与导轨26上的两相互垂直面相贴合。具体的,所述立柱19上安装有支撑座25,导轨26与支撑座25固定相连,且支撑座25上对应加工有导轨26安装用阶梯槽;所述耐磨板28通过连接板29固定安装于滑块14上,且耐磨板28与连接板29之间还设有调节板27。通过四组耐磨板双面贴合导轨上下运行对滑块进行导向,且受力点的支撑座上设有台阶,并与立柱焊牢,任何一边偏载最少也有两组导轨导向,具有双重保护,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油压机的抗偏载能力,同时可以通过调节板来调整滑块的间隙配合。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