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7798发布日期:2019-04-13 00:57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铁司机室侧墙定位夹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动车或高动列车(即高速动车组或高速动车组列车),属于高速列车,其运行最高时速一般不低于时速250km/h。

高速动车包括位于列车端部的司机室以及与司机室连接的多节车厢。由于司机室是高速动车运行时风阻的主要来源之一,故在设计时会采用流线型设计,并且为了满足国际国内市场对于高铁各类车型的需求,高铁列车的司机室也有各种各样的样式,为了保证能够高效快速生产出各式各样的高质量司机室,就需要配套良好的工装。

但是,由于现有司机室的外形尺寸不规则,且各车型间车头处弧度多变,造成各个车型的司机室侧墙工件结构各不相同,就需要分别制造多套与车型相匹配的专用工装,这样的专用工装生产周期长,花费高,且更换车型时,需要对原工装进行封存,占地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紧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实现通过移动框架上各连接底座的位置,以及移动支撑座及压紧组件的位置达到对不同车型的司机室侧墙的固定、定位及夹持,达到适配多种车型的司机室侧墙的目的。

本发明的夹紧装置,用于定位并夹紧司机室侧墙,包括:框架,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纵梁:纵梁靠近后端的顶面设置有第一滑轨,纵梁靠近后端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二滑轨;第一滑轨上滑设有第一连接座,第一连接座用于与第一压紧横梁可拆卸连接;第二滑轨上滑设有第二连接座,第二连接座用于与第一反向支撑梁可拆卸连接;

纵梁靠近前端的顶面设置有第三滑轨,第三滑轨上滑设有支撑座,支撑座上滑设有可垂直于纵梁滑动的第三连接座,第三连接座用于与压紧组件可拆卸连接;

第一定位机构,用于将第一连接座定位在第一滑轨的第一预设位置;

第二定位机构,用于将第二连接座定位在第二滑轨的第二预设位置;

第三定位机构,用于将支撑座定位在第三滑轨的第三预设位置;

第四定位机构,用于将第三连接座定位在支撑座的第四预设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滑轨上的若干第一定位孔,设置在第一连接座上的第二定位孔,以及用于穿设在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内的第一定位销。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二滑轨上方或者下方的定位件上的若干第三定位孔,设置于第二连接座上的第四定位孔,以及用于穿设在第三定位孔和第四定位孔内的第二定位销。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定位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平行于第二滑轨设置;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固定于所述纵梁的内侧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座设置有垂直于纵梁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供第一反向支撑梁的端部穿过,且第一反向支撑梁的端部设置有供第二定位销穿过的第五定位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三滑轨开设有燕尾槽,第三定位机构包括:螺栓,设置于支撑座上的螺栓孔,以及螺母;螺栓的头部容纳于燕尾槽内,螺栓的尾部穿过螺栓孔并与螺母螺纹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三滑轨包括多条,多条第三滑轨平行设置于纵梁的顶面;每一条第三滑轨均设置有第三定位机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支撑座包括竖直设置的竖板;

第四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竖板上的第六定位孔,设置于连接座上的第七定位孔,以及用于穿设在第六定位孔和第七定位孔内的第三定位销。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支撑座还包括竖直设置的限位板;第四定位机构还包括:设置于限位板上的定位槽,设置于连接座上的弹性件,弹性件用于与卡持在定位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压紧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二压紧横梁和第二反向支撑梁,且第二压紧梁设置于第二反向支撑梁的上方。

本发明提供的夹紧装置,通过在框架上设置滑轨,使得滑轨上与各个连接底座可拆卸连接的压紧横梁及反向支撑梁的位置可以沿滑轨的纵向滑动,且设置在框架前端的支撑座下方也设有滑轨,使得支撑座可沿滑轨的纵向方向移动,同时支撑座上也设有可以沿支撑座纵轴方向上下滑动的连接座,能够上下滑动与连接座可拆卸连接的压紧组件,通过移动框架滑轨上各个连接座的位置,使得夹紧装置能够在固定、定位及夹持司机室侧墙的同时,滑轨上的各个连接底座及与各个连接底座相连接的横梁能够避开司机室侧墙因型号不同,而位置各不同的焊接点,从而达到适配多种车型的司机室侧墙的目的。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将以示例以及非限制性的方式对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框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定位机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定位机构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定位机构的立体图;

图5a为本发明的第四定位机构的立体图,图5b为本发明第四定位机构中的弹性件的平面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压紧横梁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反向支撑梁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的压紧组件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的夹紧装置的立体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0:夹紧装置

100:框架

110:纵梁

120:第一滑轨

1211:第一定位孔

130:第一连接座

1311:第二定位孔

1322:第一定位销

140:第一压紧横梁

150:第二滑轨

160:第二连接座

1611:第四定位孔

1622:第二定位销

1633:第一通孔

170:定位件

1710第一定位板

1711:第三定位孔

1720:第二定位板

180:第一反向支撑梁

1811:第五定位孔

190:第三滑轨

1910:燕尾槽

1911:螺栓孔

1920:螺栓

1930:螺母

200:支撑座

210:第三连接座

2110:弹性件

2111:第七定位孔

2112:第三定位销

220:竖板

2211:第六定位孔

230:限位板

2311:定位槽

300:压紧组件

310:第二压紧横梁

320:第二反向支撑梁

400:第一定位机构

500:第二定位机构

600:第三定位机构

700:第四定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的框架的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定位机构的立体图,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定位机构的立体图,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定位机构的立体图,图5a为本发明的第四定位机构的立体图,图5b为本发明第四定位机构中的弹性件的平面图,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压紧横梁的立体图,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反向支撑梁的立体图。

参照图1至图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夹紧装置,用于定位并夹紧司机室侧墙,包括:框架100,框架10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纵梁110。如图1所示,在某些示例中,在纵梁100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一个横梁,从而两个横梁和两个纵梁首尾连接成一个大致为矩形的框架100。

具体的,以图1示出的矩形结构的框架100为例,其由四根金属梁头尾相连焊接而成,其中四根金属梁两长两短,两两相对设置。两根较长的梁(纵梁110)相互平行设置,两根较短的梁(横梁)也相互平行设置,纵梁110及横梁之间相互垂直设置。继续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按照图中箭头的标示,将两个纵梁110分为前后两端,纵梁110的后端用于定位司机室侧墙相对平缓的底部,纵梁110的前端,用于定位司机室侧墙弧度变化较大的顶部位置。

一般而言,考虑到后续精度的影响,框架100通常需一次加工成型,且一旦将下述全部或者部分结构安装到框架100以后,框架100就不再允许进行相关的热处理加工,以防影响框架100上的各个滑轨的精确度或引起滑轨的变形而导致整个夹紧装置1000无法正常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纵梁110的后端的顶面设置有第一滑轨120,第一滑轨120上滑设有第一连接座130,第一连接座130用于与第一压紧横梁140可拆卸连接。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滑轨120分别设置在两个相对设置的两纵梁110的顶面上,且相互平行设置。多个第一连接座130分别设置在两纵梁110顶面的第一滑轨120上,且能够沿第一滑轨120的纵向滑动。位于图1中上方的第一滑轨120上的第一连接座130的数量与位于图1中下方的第一滑轨120上的第一连接座130的数量相等,且位于图1中上方和下方的两个第一滑轨120上相对的第一连接座130两两为一组,第一压紧横梁140的两端分别与设置在两第一滑轨120上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连接座130连接,且与框架100的横梁相互平行。

另外,纵梁110的后端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二滑轨150,第二滑轨150上滑设有第二连接座160,第二连接座160用于与第一反向支撑梁180可拆卸连接。以图1为例,在某些示例中,在两个相对设置的两纵梁110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滑轨150,这两个第二滑轨150相互平行设置。多个第二连接座160分别设置在这两个第二滑轨150上,且能够沿第二滑轨150的纵向方向滑动。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滑轨150上的第二连接座160数量相等,且两个第二滑轨150上相对的第二连接座160两两为一组,第一反向支撑梁180的两端分别与设置在两第二滑轨150上的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连接座160连接,且与框架100的横梁相互平行。

在本实施例中,纵梁110的前端设置有第三滑轨190,在第三滑轨190上滑设有支撑座200,支撑座200上滑设有可沿着垂直于纵梁110方向滑动的第三连接座210,第三连接座210用于与压紧组件300可拆卸连接。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纵梁110的前端设有多个第三滑轨190,第三滑轨190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例如可以沿着纵梁110的顶面和/或内侧面设置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三滑轨190。第三滑轨190上设有可沿着第三滑轨190纵向方向滑动的多个支撑座200。

支撑座200两两相对分别设置在两纵梁110的前端所设置的第三滑轨190上,也即,每根纵梁110上的第三滑轨190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座200。支撑座200上设有可沿着垂直于纵梁110方向滑动的第三连接座210,两个相对设置在支撑座200上的第三连接座210用于与压紧组件300可拆卸连接,且压紧组件300可随着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三连接座210沿支撑座200垂直于纵梁110的纵轴方向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整相对设置的两第一滑轨120上相对的两第一连接座130的位置、移动相对设置的两第二滑轨150上相对的两第二连接座160的位置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滑轨190上相对的两支撑座200上的第三连接座210的位置,就可以使夹紧装置1000能够与不同车型的司机室侧墙相适配。

参照图2至图7,本实施例提供的夹紧装置,还包括,第一定位机构400,用于将第一连接座130定位在第一滑轨120的第一预设位置。第二定位机构500,用于将第二连接座160定位在第二滑轨150的第二预设位置。第三定位机构600,用于将支撑座200定位在第三滑轨190的第三预设位置。第四定位机构700,用于将第三连接210座定位在支撑座200的第四预设位置。

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机构400包括:设置于第一滑轨120上的若干第一定位孔1211,设置在第一连接座130上的第二定位孔1311,以及用于穿设在第一定位孔1211和第二定位孔1311内的第一定位销1322。第一定位机构400用于将第一连接座130移动到第一滑轨120的第一预设位置,通过第一定位销1322穿过第一定位孔1211和第二定位孔1311,将第一连接座130固定定位到第一滑轨120的第一预设位置,该第一预设位置根据车型的不同可以进行选择,以达到有效避开不同车型司机室侧墙不同位置的焊接点,避免影响焊接工作的完成。

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机构500包括:设置于第二滑轨150上方或者下方的定位件170上的若干第三定位孔1711,设置于第二连接座160上的第四定位孔1611,以及用于穿设在第三定位孔1711和第四定位孔1611内的第二定位销1622。在一些示例中,定位件170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定位板1710和第二定位板1720,第一定位板1710和第二定位板1720平行于第二滑轨150设置;第一定位板1710和第二定位板1720固定于纵梁110的内侧面。第二连接座160设置有垂直于纵梁110的第一通孔1633,第一通孔1633供第一反向支撑梁180的端部穿过,且第一反向支撑梁180的端部设置有供第二定位销1622穿过的第五定位孔1811。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假设定位件170位于第二滑轨150的上方,则当沿第二滑轨150的纵向方向滑动第二连接座160时,将第二连接座160滑动到其在第二滑轨150上的第二预设位置(该第二预设位置同样可以根据车型的不同进行灵活选择),通过第二定位销1622分别穿过定位件170的第一定位板1710及第二定位板1720贯通设置的第三定位孔1711,定位第二连接座160在第二滑轨150上的相对位置。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连接座160设有垂直于纵梁110的第一通孔1633,第一反向支撑梁180的端部可穿过第一通孔1633,且在定位件170的第一定位板1710及第二定位板1720之间的间隔中沿纵梁110的纵轴方向滑动。由于第一反向支撑梁180端部设有可供第二定位销1622穿过的第五定位孔1811,且第一反向支撑梁180相对的两个顶面上设有高度不同的垫块,可根据不同的车型司机室侧墙的弧度,选用相对应的第一反向支撑梁180的顶面。在定位第二连接座160时,第二定位销1622先穿过定位件170的第一定位板1710上的第三定位孔1711,然后穿过在第一定位板1710与第二定位板1720之间的第一反向支撑梁180端部的第五定位孔1811,再穿过穿过定位件170的第二定位板1720上的第三定位孔1711及第二连接座160上的第四定位孔1611,从而完成整个第二连接座160在第二滑轨150上的定位。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如第一反向支撑梁180所选用的顶面垫块高度不够或高度过高,不足以顶住司机室侧墙,则可拔出第二定位销1622,且将第一反向支撑梁180翻转180度,选用其另一顶面具有不同高度的垫块支撑司机室侧墙,然后将第二定位销1622穿过定位件170的第一定位板1710,穿过在第一定位板1710与第二定位板1720之间的第一反向支撑梁180端部的第五定位孔1811,最后穿过定位件170的第二定位板1720及第二连接座160,从而完成整个第二连接座160在第二滑轨150上的定位。

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滑轨190开设有燕尾槽1910,第三定位机构600包括:螺栓1920,设置于支撑座上的螺栓孔1911,以及螺母1930;螺栓1920的头部容纳于燕尾槽内1910,螺栓1920的尾部穿过螺栓孔1911并与螺母1930螺纹连接。在某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第三滑轨190包括多条,多条第三滑轨190平行设置于纵梁110的顶面及内侧面;每一条第三滑轨均设置有上述第三定位机构600。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螺栓1920的头部容纳于燕尾槽1910时,其尾部穿过燕尾槽1910相对狭窄的一端,伸出燕尾槽1910,穿过支撑座200上设置的螺栓孔1911并与螺母1930螺纹连接。当螺栓1920与螺母1930处于拧紧状态时,由于螺栓1920的头部卡在燕尾槽1910内部,则可通过拧紧螺栓1920与螺母1930从而固定住支撑座200。当螺栓1920与螺母1930处于松弛状态时,支撑座200可以沿着第三滑轨190的纵向方向移动,螺栓1920也可沿燕尾槽1910的纵向方向与支撑座200一起移动,到达第三预设位置(该第三预设位置同样可以根据车型灵活选择)后,则可通过拧紧螺母1930从而完成支撑座200的固定及定位。

进一步的,第三滑轨190可以在纵梁110的顶部平行设置两个,在纵梁110内侧面也平行设置两个,每一个第三滑轨190均设置有第三定位机构600,通过四个第三定位机构600实现支撑座200的定位,可以使支撑座200在定位时更加的牢固,不容易在定位后松脱,从而使支撑座200在非人为的情况下移动,从而导致无法牢固固定住司机室侧墙。

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座200包括竖直设置的竖板220;第四定位机构700包括:设置于竖板220上的第六定位孔2211,设置于第三连接座210上的第七定位孔2111,以及用于穿设在第六定位孔2211和第七定位孔2111内的第三定位销2112。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三连接座210可以沿支撑座200的纵轴方向上下滑动,并通过第四定位机构700定位第三连接座210的位置。第四定位机构700可以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来定位第三连接座210的位置。纵向上,通过上下滑动第三连接座210,使第三连接座210到达第四预设位置。第四定位机构700可以通过第三定位销2112,穿过支撑座200的竖板220上的第六定位孔2211及第三连接座210上的第七定位孔2111,来完成第三连接座210在纵向上的定位。

支撑座200还包括竖直设置的限位板230;第四定位机构700还包括:设置于限位板230上的定位槽2311,设置于第三连接座210上的弹性件2110,弹性件2110用于与卡持在定位槽2311内。

第四定位机构700还可以通过支撑座200上设置的限位板230及第三连接座210上的弹性件2110来完成定位。第三连接座210上设有弹性件2110,弹性件2110设有能够弹性伸缩的弹簧板,当弹性件2110的弹簧板处于压紧状态时,第三连接座210可以在支撑座200的纵轴方向上下移动。当弹性件2110的弹簧板处于松弛状态时,弹簧板从弹性件2110内弹出,并卡持在限位板230上设置的与弹性件2110中的弹簧板相适配的定位槽2311中,从而完成第三连接座210的定位。

进一步的,第四定位机构700既可以通过支撑座200两侧的竖板220与第三连接座210相互配合完成定位,也可以通过支撑座200上的限位板230与第三连接座210上的弹性件2110相互配合完成定位,还可以两种定位方式一起使用,从而完成定位。

应当理解,虽然上文结合图2至图5详细描述了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定位机构400至第四定位机构700的具体结构,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这些定位结构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通过简单替换进行变形,或者也可以被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其他定位结构所替换,例如通过卡扣结构来实现定位,明显的,这些简单替换都应属于本实施例所公开并要求保护的内容。

图8为本发明的压紧组件的立体图,图9为本发明的夹紧装置的立体图。

参照图6至图9,压紧组件300包括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二压紧横梁310和第二反向支撑梁320,且第二压紧梁310设置于第二反向支撑梁320的上方。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压紧横梁140和第一反向支撑梁180,以及第二压紧横梁310和第二反向支撑梁320均为两两相互配合使用,用于夹持固定司机室侧墙。由于车型不同,司机室侧墙的大小尺寸及弧度各不相同,而要使第一压紧横梁140和第一反向支撑梁180,以及第二压紧横梁310和第二反向支撑梁320能够适用各种车型的各种不同尺寸不同弧度的司机室侧墙,则需通过连接座拆卸并更换不同的型号的第一压紧横梁140和第一反向支撑梁180,以及第二压紧横梁310和第二反向支撑梁320,使之与所使用的司机室侧墙相适配,从而达到夹持固定司机室侧墙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夹紧装置,通过在框架上设置滑轨,使得滑轨上与各个连接底座可拆卸连接的压紧横梁及反向支撑梁的位置可以沿滑轨的纵向滑动,且设置在框架前端的支撑座下方也设有滑轨,使得支撑座可沿滑轨的纵向方向移动,同时支撑座上也设有可以沿支撑座纵轴上下滑动的连接座,能够移动与连接座可拆卸连接的压紧组件的位置,通过移动框架滑轨上各个连接座的位置,使得夹紧装置能够在固定、定位及夹持司机室侧墙的同时,滑轨上的各个连接底座及与各个连接底座相连接的横梁能够避开司机室侧墙因型号不同,而位置各不同的焊接点,从而达到适配多种车型的司机室侧墙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