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金属密封垫的自动装配焊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4279发布日期:2018-11-13 21:39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金属密封垫的自动装配焊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设备,特指一种用于发动机金属密封垫的集装配,检测,焊接与一体的自动化焊接设备。



背景技术:

发动机密封垫片是一种应用于各种燃料的(柴油、汽油、液化汽、天然气等)燃料的发动机的机体与气缸盖结合部位的高要求单层或多层的气缸盖垫片;在发动机运转时受到振幅的影响,易造成疲劳损 坏,从而影响密封性。所以密封垫的质量对汽车的性能有着一定的影响,对于人工装配焊接,不但效率比较低,且组装和焊接的质量也无法控制,组装质量也要增设检测环节,既浪费人力,生产效率又低,不能满足今天的生产速度,也无法满足对产品质量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焊接设备,特指一种用于发动机金属密封垫的,集装配,双重检测,焊接与一体的结构紧凑,高效的,高质量的自动化焊接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金属密封垫的自动装配焊接设备,包括机架,控制装置,分度盘,一号上料装置,二号双工位上料装置,三号上料装置,组装检测装置,光纤检测装置,一号焊接装置,二号焊接装置和双工位下料装置;所述分度盘设置在机架的中心;所述分度盘周边依次设置有一号上料装置,二号双工位上料装置,三号上料装置,组装检测装置,光纤检测装置,一号焊接装置,二号焊接装置和双工位下料装置;所述分度盘,一号上料装置,二号双工位上料装置,三号上料装置,组装检测装置,光纤检测装置,一号焊接装置,二号焊接装置和双工位下料装置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和信号连接;所述分度盘上设置有分度治具。

优选的,所述一号上料装置包括一号吸料支架,一号料盘仓模组,一号上下顶升模组,一号吸料抓取模组,一号上下驱动器,一号左右驱动器和一号料盘仓检测模组;所述一号吸料支架上设置有一号吸料抓取模组;所述一号上下驱动器和一号左右驱动器驱动一号吸料抓取模组进行上下和左右移动;所述一号吸料抓取模组的下方设置有一号料盘仓模组;所述一号料盘仓模组的下方设置有一号上下顶升模组;所述一号上下顶升模组驱动一号料盘仓模组上下移动;所述一号料盘仓检测模组设置在一号料盘仓模组一侧的上部,检测一号料盘仓模组内零件的缺失;所述一号吸料抓取模组包括至少四个吸头。

优选的,所述二号双工位上料装置包括二号吸料支架,二号料盘仓模组,二号上下顶升模组,二号吸料抓取模组,二号上下驱动器,二号左右驱动器和二号料盘仓检测模组;所述二号吸料支架上设置有二号吸料抓取模组;所述二号上下驱动器和二号左右驱动器驱动二号吸料抓取模组进行上下和左右移动;所述二号吸料抓取模组的下方设置有横向导轨;所述至少两个二号料盘仓模组并排设置在横向导轨上;料盘仓驱动器驱动两个二号料盘仓模组在横向导轨上移动;所述二号料盘仓模组的下方设置有二号上下顶升模组;所述二号上下顶升模组驱动二号料盘仓模组上下移动;所述二号料盘仓检测模组设置在二号料盘仓模组一侧的上部,检测二号料盘仓模组内零件的缺失;所述二号吸料抓取模组包括至少四个吸头。

优选的,所述组装检测装置包括组装检测支架,组装检测升降驱动器,组装检测限位压板和电子尺模组;所述组装检测支架上设置有组装检测限位压板;所述组装检测升降驱动器驱动组装检测限位压板上下移动;所述组装检测限位压板上设置有电子尺模组。

优选的,所述光纤检测装置包括光纤检测支架和光纤检测模组;所述光纤检测支架上部设置有光纤检测模组。

优选的,所述一号焊接装置包括一号焊接支架,一号焊接上电极驱动模组,一号焊接上电极驱动模组固定架,一号焊接上电极模组,一号焊接下电极驱动模组和一号焊接下电极棒模组;所述一号焊接支架上设置有一号焊接上电极驱动模组固定架;所述一号焊接上电极驱动模组固定架上侧设置有一号焊接上电极驱动模组;所述一号焊接上电极驱动模组固定架下侧设置有一号焊接上电极模组;所述一号焊接上电极驱动模组驱动一号焊接上电极模组上下移动;所述一号焊接下电极棒模组设置在分度盘下方,位置与一号焊接上电极模组对应;所述一号焊接下电极驱动模组驱动一号焊接下电极棒模组上下移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一种发动机金属密封垫的自动装配焊接设备,一重检测零件高度是否漏装,二重检测零件上的橡皮圈是否在组装时掉落,经过双重检测合格的才进行焊接,保证生产的高品质,自动化程度高,实现装配,检测,焊接,下料于一体,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动机金属密封垫的自动装配焊接设备的立体机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动机金属密封垫的自动装配焊接设备的一号上料装置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4为附图1中B处的放大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动机金属密封垫的自动装配焊接设备的二号双工位上料装置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动机金属密封垫的自动装配焊接设备的组装检测装置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动机金属密封垫的自动装配焊接设备的光纤检测装置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动机金属密封垫的自动装配焊接设备的一号焊接装置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1-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发动机金属密封垫的自动装配焊接设备,包括机架1,控制装置2,分度盘3,一号上料装置4,二号双工位上料装置5,三号上料装置6,组装检测装置7,光纤检测装置8,一号焊接装置9,二号焊接装置10和双工位下料装置11;所述分度盘3设置在机架1的中心;所述分度盘3周边依次设置有一号上料装置4,二号双工位上料装置5,三号上料装置6,组装检测装置7,光纤检测装置8,一号焊接装置9,二号焊接装置10和双工位下料装置11;所述分度盘3,一号上料装置4,二号双工位上料装置5,三号上料装置6,组装检测装置7,光纤检测装置8,一号焊接装置9,二号焊接装置10和双工位下料装置11均与控制装置2电连接和信号连接;所述分度盘3上设置有分度治具12;所述分度治具12有八个,位置与各个工站对应。

所述控制装置2操控分度盘3,一号上料装置4,二号双工位上料装置5,三号上料装置6,组装检测装置7,光纤检测装置8,一号焊接装置9,二号焊接装置10和双工位下料装置11的各工站的运动,控制整个设备制成运转顺畅;将一号上料装置4,二号双工位上料装置5,三号上料装置6的三个工位上放上各自待装配的零件;当整个设备开启后,一号上料装置4将一号零件吸取放置在分度盘3上的分度治具12上;分度盘3转到二号双工位上料装置5处,由于二号零件比较厚,这里设置有成双工位上料,所述二号双工位上料装置5将二号零件吸取放在一号零件上;分度盘3继续转到三号上料装置6处,所述三号上料装置6将三号零件吸取放置在二号零件上;分度盘3转到组装检测装置7处,检测装零件的厚度,厚度异常则设备报警,厚度正常则分度盘转到光纤检测装置8处;所述光纤检测装置8则是利用光纤测距,检测零件上是否存在橡胶圈,检测距离异常说明无橡胶圈,设备报警,检测距离正常说明橡胶圈存在,零件合格,分度盘3继续转至一号焊接装置9;所述一号焊接装置9对组装好的零件进行焊接,完成好分度盘3旋转至二号焊接装置10处,所述二号焊接装置10对在一号焊接装置处焊接完的零件的不同的位置的焊接点进行焊接;分度盘3旋转至双工位下料装置11处;所述双工位下料装置11将分度治具中焊接好的零件吸取出来,完成整台设置的组装,检测,焊接,下料的自动化流程。

所述一号上料装置4包括一号吸料支架401,一号料盘仓模组402,一号上下顶升模组403,一号吸料抓取模组404,一号上下驱动器405,一号左右驱动器406和一号料盘仓检测模组;所述一号吸料支架401上设置有一号吸料抓取模组404;所述一号上下驱动器405和一号左右驱动器406驱动一号吸料抓取模组404进行上下和左右移动;所述一号吸料抓取模组404的下方设置有一号料盘仓模组402;所述一号料盘仓模组402的下方设置有一号上下顶升模组403;所述一号上下顶升模组403驱动一号料盘仓模组402上下移动;所述一号料盘仓检测模组设置在一号料盘仓模组402一侧的上部,检测一号料盘仓模组402内零件的缺失;所述一号吸料抓取模组包括至少四个吸头407,这里采用真空吸头;所述一号料盘仓模组402周边设置有定位销13。一号零件放置在一号料盘仓模组402内,所述一号上下驱动器405和一号左右驱动器406驱动一号吸料抓取模组404移动到一号料盘仓模组402上方,所述一号吸料抓取模组利用四个真空吸头将一号零件吸起,并运动到分度盘3上的分度治具12上方,并将一号零件放入到分度治具12中;所述一号料盘仓模组402中吸走一个零件,一号上下顶升模组403驱动一号料盘仓模组402向上移动一个零件的位置;当一号料盘仓检测模组检测到放置在一号料盘仓模组402中零件取完时,设备报警,添加一号零件。

所述二号双工位上料装置5包括二号吸料支架501,二号料盘仓模组502,二号上下顶升模组503,二号吸料抓取模组504,二号上下驱动器505,二号左右驱动器506和二号料盘仓检测模组;所述二号吸料支架501上设置有二号吸料抓取模组504;所述二号上下驱动器505和二号左右驱动器506驱动二号吸料抓取模组504进行上下和左右移动;所述二号吸料抓取模组504的下方设置有横向导轨507;所述至少两个二号料盘仓模组502并排设置在横向导轨507上;料盘仓驱动器508驱动两个二号料盘仓模组502在横向导轨507上移动;所述二号料盘仓模组502的下方设置有二号上下顶升模组503;所述二号上下顶升模组503驱动二号料盘仓模组502上下移动;所述二号料盘仓检测模组设置在二号料盘仓模组502一侧的上部,检测二号料盘仓模组502内零件的缺失;所述二号吸料抓取模组504包括至少四个吸头509,这里采用真空吸头;所述二号料盘仓模组502周边设置有定位销13。二号零件放置在二号料盘仓模组402内,所述二号上下驱动器405和二号左右驱动器406驱动二号吸料抓取模组404移动到二号料盘仓模组402上方,所述二号吸料抓取模组利用四个真空吸头将二号零件吸起,并运动到分度盘3上的分度治具12上方,并将二号零件放入到分度治具12中;所述二号料盘仓模组402中吸走一个零件,二号上下顶升模组403驱动二号料盘仓模组402向上移动一个零件的位置;当一个工位的二号料盘仓检测模组检测到放置在二号料盘仓模组402中零件取完时,料盘仓驱动器508驱动两个二号料盘仓模组502在横向导轨507上移动,切换到另外一个二号料盘仓模组502处,二号吸料抓取模组404此二号料盘仓模组502继续吸取二号零件,若二号料盘仓检测模组检测二号料盘仓模组502中没有二号零件时,设备报警,添加二号零件。

所述组装检测装置7包括组装检测支架701,组装检测升降驱动器702,组装检测限位压板703和电子尺模组704;所述组装检测支架702上设置有组装检测限位压板703;所述组装检测升降驱动器702驱动组装检测限位压板703上下移动;所述组装检测限位压板703上设置有电子尺模组704。当零件组装完成后,分度盘3带动装有组装好零件的分度治具12转到组装检测支架701下方,所述组装检测升降驱动器702驱动组装检测限位压板703向下移动,压住零件,电子尺模组704测量零件厚度,厚度正常分度盘3继续转动,若厚度异常,说明零件组装异常,设备报警,检测零件组装数量,减少不良品。

所述光纤检测装置8包括光纤检测支架801和光纤检测模组802;所述光纤检测支架801上部设置有光纤检测模组802。当零件经过组装检测装置7后,分度盘3带动装有检测合格的零件旋转至光纤检测支架801,光纤检测模组802通过距离检测零件上的橡胶圈是否还在零件上,距离正常说明橡胶圈在,零件合格,若距离异常,说明零件不合格,设备报警。

所述一号焊接装置9包括一号焊接支架901,一号焊接上电极驱动模组902,一号焊接上电极驱动模组固定架903,一号焊接上电极模组904,一号焊接下电极驱动模组905和一号焊接下电极棒模组906;所述一号焊接支架901上设置有一号焊接上电极驱动模组固定架903;所述一号焊接上电极驱动模组固定架903上侧设置有一号焊接上电极驱动模组902;所述一号焊接上电极驱动模组固定架903下侧设置有一号焊接上电极模组904;所述一号焊接上电极驱动模组902驱动一号焊接上电极模组904上下移动;所述一号焊接下电极棒模组906设置在分度盘3下方,位置与一号焊接上电极模组904对应;所述一号焊接下电极驱动模组905驱动一号焊接下电极棒模组906上下移动。经过双重检测合格的零件,转动到一号焊接支架901下方,所述一号焊接上电极驱动模组902驱动一号焊接上电极模组904向下移动接触零件,所述一号焊接下电极驱动模组905驱动一号焊接下电极棒模组906向上移动接触分度治具12,对零件进行焊接。

本案中的三号上料装置6的结构与一号上料装置4的结构相同,故没有详细描述,三号上料装置6具体结构请参考上述的一号上料装置4的结构;双工位下料装置11的结构与二号双工位上料装置5相同,故没有详细描述,双工位下料装置11的具体结构请参考上述二号双工位上料装置5;二号焊接装置10的结构与一号焊接装置9相似,只是二号焊接装置10焊接的位置与一号焊接装置9的位置不同,将一号焊接上电极模组904和一号焊接下电极棒模组906根据需要变化位置和数量即可,二号焊接装置10的具体结构请参考上述描述的一号焊接装置9的具体结构。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