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直径钢绞线整束挤压拉索挤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9548发布日期:2018-09-28 19:17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挤压机,特别涉及一种小直径钢绞线整束挤压拉索挤压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使用的钢绞线整束挤压拉索,钢绞线的直径是φ15.2,在国外,除了有φ15.2直径的钢绞线挤压拉索外,还有大量的小直径的钢绞线挤压拉索在应用。这类小直径钢绞线挤压拉索的钢绞线普遍是直径φ9.5和φ11.1的钢绞线。这类拉索的外径都比较小,并且拉索的锚头都很长,一般长度都超过500mm,采用常规的挤压机进行加工时,拉索的挤压锚固套很容易弯掉,做不出合格的挤压拉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直径钢绞线整束挤压拉索挤压机,该挤压机专用于挤压小直径的拉索,能够保证挤压过程中不会发生弯曲,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直径钢绞线整束挤压拉索挤压机,包括挤压垫块、两个固定架、安装在固定架上位于两个固定架之间的连接杆、安装在一端固定架上的千斤顶和安装在另一端固定架上的挤压模、模具固定板,还包括扶正环组件和修正筒,所述扶正环组件包括扶正环、导柱、导套和导柱固定板,所述扶正环是开有内孔的平板,所述内孔的直径比被挤压的小直径钢绞线整束挤压拉索的锚杯小端直径大0.5-1mm,扶正环的两侧通过导套安装在导柱上,导柱安装在导柱固定板上,导柱固定板安装在连接杆上,扶正环位于千斤顶与模具固定板之间,所述修正筒是中部开有通孔的圆柱体,所述通孔的直径比被挤压后的小直径钢绞线整束挤压拉索的锚杯大端直径大0.5-1mm,修正筒安装在与挤压模同侧的固定架上,按小直径钢绞线整束挤压拉索挤的挤压方向定义前后,修正筒位于挤压模的后方,修正筒通孔的中心线与扶正环通孔的中心线重合。

所述修正筒的长度为60mm-100mm。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锚杯进入挤压模芯之前有扶正环对锚杯进行限位,保证挤压的过程中锚杯不会弯曲。扶正环通过导柱导套之间的滑动可在水平轴线上左右移动。扶正环的内径比挤压锚杯小端(锚杯右端不挤压段)外径稍大,其作用是既能起到限制锚杯做径向运动的作用,又能在锚杯不挤压段上做轴向的滑动,方便装卸。在挤压过程时,扶正环随着锚杯一起运动,始终对锚杯进行扶正作用,使锚杯轴线与力的方向共线,防止锚杯因为力的方向与锚杯轴线发生偏移而产生弯曲。

2、锚杯经过挤压出挤压模芯后,有修正筒进行限位,也不会弯曲。修正筒与挤压锚杯的已挤压段接触,修正筒对挤压锚杯的作用有两个:(1)扶正作用;挤压锚杯一般较长,在锚杯被挤压从模具出来的时候,由于受力两端的距离较大,容易在中间段发生弯曲,此时若对已挤压段施加扶正力的话,就会形成三段受力,从而保证锚杯的线性度;(2)修正作用:锚杯在挤压变形过程中,存在弯曲变形积累,在通过修正筒之时,因为修正筒是长的直筒,可对弯曲部分进行径向挤压,使其恢复变直。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小直径钢绞线整束挤压拉索挤压机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之小直径钢绞线整束挤压拉索挤压机使用状态主视剖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之小直径钢绞线整束挤压拉索挤压机使用状态俯视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之扶正环组件结构示意图(局剖)。

图4:图3的右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之小直径钢绞线整束挤压拉索挤压机使用状态主视图(局剖)。

图中:P-锚杯,P1-锚杯小端。

1-固定架,2-修正筒,21-通孔,3-挤压模,4-模具固定板,5-扶正环组件,51-扶正环,511-内孔,52-导柱固定板,53-导柱,54-导套,6-连接杆,7-千斤顶,8-挤压垫块,81-锚杯垫块,82-中间筒,83-轴心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小直径钢绞线整束挤压拉索挤压机,如图1-图5所示,包括挤压垫块8、两个固定架1、安装在固定架上位于两个固定架之间的连接杆6、安装在一端固定架上的千斤顶7和安装在另一端固定架上的挤压模3、模具固定板4,还包括扶正环组件5和修正筒2,所述扶正环组件包括扶正环51、导柱53、导套54和导柱固定板52,所述扶正环是开有内孔511的平板,所述内孔的直径比被挤压的小直径钢绞线整束挤压拉索的锚杯小端直径大0.5-1mm,扶正环的两侧通过导套安装在导柱上,导柱安装在导柱固定板上,导柱固定板安装在连接杆上,扶正环位于千斤顶与模具固定板之间,所述修正筒2是中部开有通孔21的圆柱体,所述通孔的直径比被挤压后的小直径钢绞线整束挤压拉索的锚杯大端直径大0.5-1mm,修正筒安装在与挤压模同侧的固定架上,按小直径钢绞线整束挤压拉索挤的挤压方向定义前后,修正筒位于挤压模的后方,修正筒通孔的中心线与扶正环通孔的中心线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修正筒的长度为60mm-100mm。作为一种变换,所述修正筒的长度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挤压垫块由三个垫块组成;

(1)锚杯垫块81:与锚杯连接,套在锚杯内孔。

(2)中间筒82:用于连接锚杯垫块和轴心块的中间筒,起着传递力和调整距离的作用。

(3)轴心块83:轴心块的轴线要求与模具的轴线,扶正环的轴线,修正筒的轴线四者共线。

挤压垫块的外径比模具内径小,其目的是可以从模具穿过,将锚杯从模具中推出。

本实用新型除扶正环组件和修正筒外,其他部件与现有技术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1、扶正环工作原理;

首先扶正环在导柱上滑动到最右端,让出足够的位置,然后将拉索穿过挤压模与挤压锚杯进行安装,安装好挤压锚杯后,将锚杯穿过模具外环,抵在模具端面上,将挤压垫块依次装上后,向左滑动扶正环,使其套在锚杯右端小外径段,然后千斤顶开始进油,准备挤压。在挤压过程中,由于扶正环和锚杯相接触,通过摩擦力(可用其他力代替)推动扶正环同锚杯一起向左运动,保证扶正环始终扶正锚杯。

在扶正环运动到最左端时,扶正环与模具固定板相接触,此时扶正环停止向左运动(压力大于摩擦力);待锚杯完全通过模具后,停止进油,将拉索从挤压装置中取出,千斤顶回油,拆卸挤压垫块。

2、修正筒工作原理;

修正筒在挤压过程进行一段时间后开始工作,从挤压锚杯进入修正筒开始,到挤压锚杯离开修正筒为止。修正筒对已经挤压的锚杯进行轴向的扶正和径向的修正,防止锚杯发生弯曲。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