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倾瓦块偏心内孔的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0501发布日期:2018-11-16 22:33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倾瓦块偏心内孔的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倾瓦块偏心内孔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可倾瓦轴承主要应用在透平和压缩机等高速轻载设备上。一般由3~5个或更多个弧形瓦块组成,瓦块能随着轴的旋转方向及轴承载荷的不同而自由摆动,在轴颈周围形成多个油楔。各个油膜压力一直指向中心,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工作时,借助润滑油膜的流体动压力的作用,在瓦块内孔表面和轴颈表面之间形成轴承油楔,使两者表面完全隔离,以减小轴承的摩擦能力。可倾瓦块的结构特点是内孔与外圆形成双心,能使瓦块绕轴向支点顺轴颈运动方向摆动,来满足轴的运动载荷要求。

由于可倾瓦块的外圆和内孔不同心,都是带一定角度的圆弧段,且设计精度比较高,因此,一方面可倾瓦块的结构造就了其外圆和内孔不能一次装夹完成,另一方面,在加工和测量上也会出现难于掌控的问题。通常情况,在考虑装夹、加工及材料差异等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应遵循先加工外圆再加工内孔的原则。当外圆加工完成后,接下来如何以外圆为基准如何控制内孔的加工和测量是该工序的关键技术,这样,设计专用工装完成内孔的加工和测量就成为必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倾瓦块偏心内孔的加工装置,具有装夹快速、测量方便且能有效保证可倾瓦块内孔偏心位置和距离的特点,解决了现有生产技术中存在的难加工和难测量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倾瓦块偏心内孔的加工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上包括定位圆弧面M、基准孔H、找正基准面P以及用于固定压板2的两个定位孔W;其中定位圆弧面M和基准孔H之间的孔距即为可倾瓦块4的内外圆的圆心距离,圆弧面M的中心孔与基准孔H的连线跟正基准面P垂直;固定压板2通过定位孔W、定位销5和A内六角圆柱头螺钉6紧固在底座1上,形成组合一体结构,活动压板3通过B内六角圆柱头螺钉7连接在底座1上,施力进行锁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其底座上的定位圆弧面M作为瓦块外圆的定位基准,并用固定压板2和活动压板3进行限位锁紧。当加工装置找正固定后,不再需要对可倾瓦块进行二次找正,就能有效地保证瓦块的装夹位置和偏心距,装夹简单,便于直接测量,有效地提高了可倾瓦块的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加工状态下的总装配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压板2零件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活动压板3零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是一种在立式镗铣加工中心设备加工状态下的可倾瓦块偏心内孔的加工装置,底座本体1,一种可倾瓦块偏心内孔的加工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上包括定位圆弧面M、基准孔H、找正基准面P以及用于固定压板2的两个定位孔W;其中定位圆弧面M和基准孔H之间的孔距即为可倾瓦块4的内外圆的圆心距离,圆弧面M的中心孔与基准孔H的连线跟正基准面P垂直;考虑到底座本体1定位圆弧面与固定压板定位侧面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如果把二者设计成整体结构,那么就会给加工造成极大的难度,也无法保证精度,因此,通过各自加工后,参照图2,再用定位销5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6将固定压板2紧固在底座本体1上,即形成组合式结构。参照图3,活动压板3通过B内六角圆柱头螺钉7连接在底座1上,施力进行锁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可倾瓦块偏心内孔的加工装置,是以底座本体1上的一段圆弧面M作为可倾瓦块4的外圆定位基准、以固定压板2的侧面N作为可倾瓦块4的侧面周向限位基准、以底座基准孔H作为可倾瓦块内孔圆心的加工基准,且以M和H两圆心距离作为可倾瓦块的偏心距。加工可倾瓦块的步骤:第一步,找正底座P面后紧固,再找正基准孔H,设定孔心坐标为(0,0),即每块瓦块的镗孔圆心;第二步,将待加工的可倾瓦块装入底座中,以底座圆弧面M和固定压板侧面N进行定位,参照图3,再用活动压板3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钉7进行施力锁紧,这样,装夹完成后,即可进行瓦块内孔加工。

通过实用新型一种装夹快速且无需找正的加工可倾瓦块偏心内孔的加工装置,解决了生产过程中每块可倾瓦块都存在的装夹用时较长、重复找正的问题,准确保证了可倾瓦块的偏心位置,提高了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