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壳旋转去毛刺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0861发布日期:2018-11-20 20:42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桥壳旋转去毛刺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壳旋转去毛刺工装。



背景技术:

传统行业中大型桥壳去毛刺需要使用行吊起吊,或翻转等,人员需要不停的升降调整最佳去毛刺位置,人员工作量繁琐且效率低,容易漏去毛刺等,产生品质问题,使用行吊设备也花费较大时间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桥壳旋转去毛刺工装,从而实现方便快速调整桥壳位置,提高去毛刺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桥壳旋转去毛刺工装,包括底板、设于底板上的若干滚轮、架设于滚轮上的桥壳,若干滚轮包括设于底板前端的对称地第一滚轮、设于底板后端的对称地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架设于第一轮座内,所述第一轮座设有第一倾斜部,所述第一滚轮部分露出第一倾斜部,所述第二滚轮架设于第二轮座内,对称的第二轮座的底部设有支架,所述第二轮座设有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二滚轮部分露出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的轮轴方向相同。

具体的,所述桥壳包括中空的锥形体、设于锥形体一端的第一环形部、设于锥形体另一端的第二环形部。

具体的,所述第二环形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环形部的直径。

具体的,所述第一环形部与所述锥形体的连接处设有环形的凹陷部。

具体的,所述第二环形部的外周与第一滚轮相对应贴合。

具体的,所述凹陷部与第二滚轮相对应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桥壳旋转去毛刺工装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通过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作用将桥壳架置固定,凹陷部确保了桥壳在旋转过程中无法位移,有效提高去除毛刺效率,取消人员的繁琐操作,避免行吊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桥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底板、2桥壳、21锥形体、22第一环形部、23第二环形部、24凹陷部、3第一滚轮、31第一轮座、32第一倾斜部、4第二滚轮、41第二轮座、42支架、43第二倾斜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参照图1-2所示,本实施例是桥壳旋转去毛刺工装,包括底板1、设于底板1上的若干滚轮、架设于滚轮上的桥壳2;

本实施例中底板1为方形的板块结构;

若干滚轮包括设于底板1前端的对称地第一滚轮3、设于底板1后端的对称地第二滚轮4;

第一滚轮3架设于第一轮座31内,第一轮座31设有第一倾斜部32,第一滚轮3部分露出第一倾斜部32;

第二滚轮4架设于第二轮座41内,对称的第二轮座41的底部设有支架42,第二轮座41设有第二倾斜部43,第二滚轮4部分露出第二倾斜部43;

第一滚轮3和第二滚轮4的轮轴方向相同;

桥壳2包括中空的锥形体21、设于锥形体21一端的第一环形部22、设于锥形体21另一端的第二环形部23;

第二环形部23的直径大于第一环形部22的直径;

第一环形部22与锥形体21的连接处设有环形的凹陷部24;

第二环形部23的外周与第一滚轮3相对应贴合,第二环形部23架设固定于相对的第一滚轮3之间;

凹陷部24与第二滚轮4相对应贴合,第一环形部22架设固定于相对的第二滚轮4之间。

应用本实施例时,通过第一滚轮3和第二滚轮4作用将桥壳2架置固定,凹陷部24确保了桥壳2在旋转过程中无法位移,有效提高去除毛刺效率,取消人员的繁琐操作,避免行吊的安全隐患。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