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减震锻造手工操作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3917发布日期:2018-12-18 21:59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隔热减震锻造手工操作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锻造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隔热减震锻造手工操作钳。



背景技术:

在自由锻过程中,尤其是小型的待锻件,工人往往用钳夹将待锻件固定在钳夹上,将待锻件放置在置物台上进行锤锻,在这个过程中,钳夹始终夹住锻件,在锤锻过程中,会对锻件产生很大的冲击力,该冲击力通过锻件传给钳夹,钳夹再传递给工人握住钳夹的双手,会对工人的手产生很大的震动,产生阵痛,严重的时候,会因为无法忍受疼痛而松手使得锻件跑出,引起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自由锻钳夹在锻造过程中对手产生很大的震动,伤害工人,且容易使锻件跑出,引起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隔热减震锻造手工操作钳。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隔热减震锻造手工操作钳,包括左钳杆、右钳杆,所述左钳杆与所述右钳杆通过铆钉连接,所述左钳杆和/或右钳杆为中空结构,所述左钳杆和/或右钳杆内部设置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与所述铆钉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为:钳夹在锤锻过程中会接收到来自锻件的冲击力从而对工人的手产生极大的震感,通过在钳夹上设置减震机构,减弱锻件在钳夹上产生的震感,缓解工人的手能接收的冲击力,将减震机构设置在左钳杆和/或右钳杆内部且与铆钉连接,铆钉是左钳杆和右钳杆的交点,是锻件传递过来的冲击力最集中的地方,在此设计减震机构能够更好地起到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优选隔热减震锻造手工操作钳,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元件和包裹减震元件的套筒,所述套筒与所在的左钳杆和/或右钳杆接触。

本实用新型优选隔热减震锻造手工操作钳,所述减震元件为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与铆钉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隔热减震锻造手工操作钳所述左钳杆和右钳杆铆接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可能起到阻挡锻造时加热产生的热。

本实用新型优选隔热减震锻造手工操作钳,所述套筒内部填充弹性材料,所述弹性材料与减震弹簧一起起到更好的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优选隔热减震锻造手工操作钳,所述弹性材料为石棉。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钳杆内部设置减震机构,减弱锻造过程中打击锻件产生的冲击力传递到钳夹的震感;

2、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减震弹簧和弹性填料的双重减震设计,减震效果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透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左钳杆,2-右钳杆,3-铆钉,4-套筒,5-减震弹簧,6-弹性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隔热减震锻造手工操作钳,包括左钳杆1、右钳杆2,所述左钳杆1与所述右钳杆2通过铆钉 3连接,所述左钳杆1和/或右钳杆2为中空结构,所述左钳杆1和/或右钳杆2内部设置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与所述铆钉3连接。

钳夹在锤锻过程中会接收到来自锻件的冲击力从而对工人的手产生极大的震感,通过在钳夹上设置减震机构,减弱锻件在钳夹上产生的震感,缓解工人的手能接收的冲击力,将减震机构设置在左钳杆1和/或右钳杆2内部且与铆钉3连接,铆钉3是左钳杆1和右钳杆2的交点,是锻件传递过来的冲击力最集中的地方,在此设计减震机构能够更好地起到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优选隔热减震锻造手工操作钳,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元件和包裹减震元件的套筒,所述套筒4与所在的左钳杆1和/或右钳杆2接触。

本实用新型优选隔热减震锻造手工操作钳,所述减震元件为减震弹簧5,所述减震弹簧5 与铆钉3连接,所述套筒4靠近铆钉3的一侧底部设置开口,所述减震弹簧5穿过套筒4并与铆钉3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隔热减震锻造手工操作钳,所述左钳杆1和右钳杆2铆接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可能起到阻挡锻造时加热产生的热。

本实用新型优选隔热减震锻造手工操作钳,所述套筒4内部填充弹性材料6,所述弹性材料6与减震弹簧一起起到更好的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优选隔热减震锻造手工操作钳,所述弹性材料6为石棉。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