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自动滚槽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8878发布日期:2019-01-04 23:17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半自动滚槽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顶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自动滚槽组装机。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顶针,需要进行组装。如图1所示,顶针包括针头、针管、以及设于针头和针管之间用于使针头相对针管做弹性运动的弹性件,针头的一端开口,针头的另一端封闭,针头封闭端的端面上设有顶座,针头开口端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凹槽;针管的一端开口,针管的另一端封闭,针管封闭端的端面上设有与顶座相适配用于限制针头与针管的运动范围的限位座,针管的外壁上对应设置有扣合于环形凹槽上用于使针头在针管上相对活动的环形扣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套设于针头和针管内并位于针头封闭端和针管封闭端之间。现主流的组装工艺是在桌面的车床上滚压完成,这种工艺的特点是设备成本低、桌面车床买回来再加一些简单工具就可以使用。但是,存在着以下缺点:

1、生产效率低下,大约每个小时生产600件。

2、各种动作靠人工来完成,作业员容易疲劳。

3、由于是人为的损操作,精度和一致性差。

因此,现有顶针加工工艺中存在的生产效率低下和精度差,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半自动滚槽组装机,旨在解决现有顶针加工工艺中存在的生产效率低下和精度差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半自动滚槽组装机,用于组装顶针,顶针包括针头、针管、以及设于针头和针管之间用于使针头相对针管做弹性运动的弹性件,针头的一端开口,针头的另一端封闭,针头封闭端的端面上设有顶座,针头开口端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凹槽;针管的一端开口,针管的另一端封闭,针管封闭端的端面上设有与顶座相适配用于限制针头与针管的运动范围的限位座,针管的外壁上对应设置有扣合于环形凹槽上用于使针头在针管上相对活动的环形扣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套设于针头和针管内并位于针头封闭端和针管封闭端之间,半自动滚槽组装机包括传感器、用于夹持和旋转顶针的夹持机构、用于将针头压入针管内的第一压紧机构、用于在针管的外壁上压出环形扣位的第二压紧机构、以及分别与传感器、夹持机构、第一压紧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电连接的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接收到传感器检测到的工件信息后,控制第一压紧机构将针头压入针管内;控制夹持机构将压入针头的针管夹紧并旋转;控制第二压紧机构在旋转的针管的外壁上压出环形扣位。

进一步地,夹持机构包括基座、设于基座上用于夹持顶针的夹头、与基座相连接的夹紧气缸、配置于夹紧气缸上的第一电磁阀、以及用于带动夹紧气缸旋转的电机,第一电磁阀和电机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压紧机构包括用于将针头压入针管内的压杆、用于夹紧压杆的压杆气缸、以及配置于压杆气缸上的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压紧机构包括压轮座、设于压轮座上的压轮柄、夹持于压轮柄上用于在旋转的针管的外壁上压出环形扣位压轮、用于夹紧压轮座的压轮气缸、以及配置于压轮气缸上的第三电磁阀,第三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夹紧气缸和电机竖直设于夹头的正下方,压杆气缸竖直设于夹头的正上方,压轮气缸横向设于夹头的一侧。

进一步地,控制器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顶针的组装方法,顶针包括针头、针管、以及设于针头和针管之间用于使针头相对针管做弹性运动的弹性件,针头的一端开口,针头的另一端封闭,针头封闭端的端面上设有顶座,针头开口端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凹槽;针管的一端开口,针管的另一端封闭,针管封闭端的端面上设有与顶座相适配用于限制针头与针管的运动范围的限位座,针管的外壁上对应设置有扣合于环形凹槽上用于使针头在针管上相对活动的环形扣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套设于针头和针管内并位于针头封闭端和针管封闭端之间,使用上述半自动滚槽组装机对顶针进行组装,顶针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组装顶针的针管、弹性件和针头放入夹持机构上;

控制器接收到传感器检测到的待组装顶针放入夹持机构上的工件信息后,控制第一压紧机构将针头的活动端压入针管内;

控制器控制夹持机构将压入针管内的待组装顶针进行夹紧并旋转;

控制器控制第二压紧机构在旋转的待组装顶针的外壁上压出环形扣位。

进一步地,控制器控制第一压紧机构将针头的活动端压入针管内的步骤包括:

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磁阀动作,让压杆气缸带动压杆下压,以把针头上的环形凹槽压入针管内。

进一步地,控制夹持机构将压入针管内的待组装顶针进行夹紧并旋转的步骤包括:

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动作,让夹紧气缸下拉把压入针管内的待组装顶针进行夹紧;

控制器控制电机带动夹紧气缸夹紧的待组装顶针进行旋转。

进一步地,控制器控制第二压紧机构在旋转的待组装顶针的外壁上压出环形扣位的步骤包括:

控制器控制第三电磁阀动作,让压轮气缸前推以在旋转的待组装顶针的外壁上压出环形扣位。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自动滚槽组装机,采用传感器、控制器、夹持机构、第一压紧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控制器用于接收到传感器检测到的工件信息后,控制第一压紧机构将针头压入针管内;控制夹持机构将压入针头的针管夹紧并旋转;控制第二压紧机构在旋转的针管的外壁上压出环形扣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自动滚槽组装机,自动化程度、精度和一致性高;作业员劳动强度低。

附图说明

图1为顶针装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顶针装装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半自动滚槽组装机优选实施例的电路控制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半自动滚槽组装机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半自动滚槽组装机优选实施例的加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半自动滚槽组装机优选实施例的加工简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顶针的组装方法优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顶针;110、针头;120、针管;130、弹性件;111、顶座;112、环形凹槽;121、限位座;122、环形扣位;10、传感器;20、夹持机构;30、第一压紧机构;40、第二压紧机构;50、控制器;21、基座;22、夹头;23、夹紧气缸;24、第一电磁阀;25、电机;31、压杆;32、压杆气缸;33、第二电磁阀;41、压轮座;42、压轮柄;43、压轮;44、压轮气缸;45、第三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半自动滚槽组装机,用于组装顶针,顶针100包括针头110、针管120、以及设于针头110和针管120之间用于使针头110相对针管120做弹性运动的弹性件130,针头110的一端开口,针头110的另一端封闭,针头110封闭端的端面上设有顶座111,针头110开口端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凹槽112;针管120的一端开口,针管120的另一端封闭,针管120封闭端的端面上设有与顶座111相适配用于限制针头110与针管120的运动范围的限位座121,针管120的外壁上对应设置有扣合于环形凹槽112上用于使针头110在针管120上相对活动的环形扣位122,弹性件130的两端分别套设于针头110和针管120内并位于针头110封闭端和针管120封闭端之间,半自动滚槽组装机包括传感器10、用于夹持和旋转顶针100的夹持机构20、用于将针头110压入针管120内的第一压紧机构30、用于在针管120的外壁上压出环形扣位122的第二压紧机构40、以及分别与传感器10、夹持机构20、第一压紧机构30和第二压紧机构40电连接的控制器50,控制器50用于接收到传感器10检测到的工件信息后,控制第一压紧机构30将针头110压入针管120内;控制夹持机构20将压入针头110的针管120夹紧并旋转;控制第二压紧机构40在旋转的针管120的外壁上压出环形扣位122。

本实施例提供的半自动滚槽组装机,采用传感器、控制器、夹持机构、第一压紧机构和第二压紧机构,控制器用于接收到传感器检测到的工件信息后,控制第一压紧机构将针头压入针管内;控制夹持机构将压入针头的针管夹紧并旋转;控制第二压紧机构在旋转的针管的外壁上压出环形扣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自动滚槽组装机,自动化程度、精度和一致性高;作业员劳动强度低。

优选地,参见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半自动滚槽组装机,夹持机构20包括基座21、设于基座21上用于夹持顶针100的夹头22、与基座21相连接的夹紧气缸23、配置于夹紧气缸23上的第一电磁阀24、以及用于带动夹紧气缸23旋转的电机25,第一电磁阀24和电机25分别与控制器50电连接。

进一步地,请见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半自动滚槽组装机,第一压紧机构30包括用于将针头110压入针管120内的压杆31、用于夹紧压杆31的压杆气缸32、以及配置于压杆气缸32上的第二电磁阀33,第二电磁阀33与控制器50电连接。

可选地,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半自动滚槽组装机,第二压紧机构40包括压轮座41、设于压轮座41上的压轮柄42、夹持于压轮柄42上用于在旋转的针管120的外壁上压出环形扣位122压轮43、用于夹紧压轮座41的压轮气缸44、以及配置于压轮气缸44上的第三电磁阀45,第三电磁阀45与控制器50电连接。

具体地,请见图4和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半自动滚槽组装机,夹紧气缸23和电机25竖直设于夹头22的正下方,压杆气缸32竖直设于夹头22的正上方,压轮气缸44横向设于夹头22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50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顶针的组装方法,顶针包括针头、针管、以及设于针头和针管之间用于使针头相对针管做弹性运动的弹性件,顶针的一端开口,顶针的另一端封闭,顶针封闭端的端面上设有顶座,顶针开口端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凹槽;针管的一端开口,针管的另一端封闭,针管封闭端的端面上设有与顶座相适配用于限制针头与针管的运动范围的限位座,针管的外壁上对应设置有扣合于环形凹槽上用于使针头在针管上相对活动的环形扣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套设于针头和针管内并位于针头封闭端和针管封闭端之间,使用上述半自动滚槽组装机对顶针进行组装,顶针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将待组装顶针的针管、弹性件和针头放入夹持机构上。

如图3至图6所示,将已摆好针管120、弹性件130和针头110的待组装顶针100放入夹持机构20的夹头22上。

步骤S200、控制器接收到传感器10检测到的待组装顶针放入夹持机构上的工件信息后,控制第一压紧机构将针头的活动端压入针管内。

如图3至图6所示,控制器50接收到传感器10检测到的待组装顶针100放入夹持机构20上的工件信息后,控制第一压紧机构30上的第二电磁阀33动作,让压杆气缸32带动压杆31下压,以把针头上的环形凹槽压入针管内。

步骤S300、控制器控制夹持机构将压入针管内的待组装顶针进行夹紧并旋转。

如图3至图6所示,控制器50控制夹持机构20上的第一电磁阀24动作,让夹紧气缸23下拉把压入针管120内的待组装顶针100进行夹紧;然后控制夹持机构20上的电机25带动夹紧气缸23夹紧的待组装顶针100进行旋转。

步骤S400、控制器控制第二压紧机构在旋转的待组装顶针的外壁上压出环形扣位。

如图3至图6所示,控制器50控制第二压紧机构40上的第三电磁阀45动作,让压轮气缸44前推以在旋转的待组装顶针100的针管120的外壁上压出环形扣位122。

本实施例提供的半自动滚槽组装机,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所示:

1、生产效率可达到2000件。

2、各动作无人工干涉,精度可达到0.01mm以内。

3、作业员劳动强度低,可持续作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