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工阀体的工件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2848发布日期:2019-02-15 19:5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加工阀体的工件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工装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加工阀体的工件夹具。



背景技术:

管道阀体类零件在车床车削加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夹具进行固定。

现有的工件夹具如图1所示,包括呈圆柱状的底座1,所述底座1沿其轴向开设有固定槽16,所述底座1沿其径向开设有三个与所述固定槽16连通的滑移槽17,所述滑移槽17与所述底座1夹持工件一侧连通;所述滑移槽17滑移设置有连接块18,所述连接块18伸出所述滑移槽17外且连接有支撑块42,所述支撑块42上设置有工件模具43;所述底座1沿其径向转动配合有螺杆5,所述螺杆5在所述底座1内一端与所述连接块18螺纹配合。使用时,转动螺杆5,螺杆5带动连接块18向固定槽16运动,支撑块42、工件模具43与连接块18同步运动,从而使三个工件模具43对工件进行夹紧。

上述夹具在夹紧工件时,需要一个一个对螺杆进行转动,且在加工完成之后又要一个个转松螺杆,工件安拆时间耗费较多,导致工件加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加工阀体的工件夹具,通过转盘的设置,可同时转动多个螺杆,而无需一个个去转动螺杆,节省了大量时间,提高了工件安拆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加工阀体的工件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沿其直径开设有多个滑移孔,所述滑移孔连通所述底座夹持工件一侧,所述滑移孔的两端设置有挡块,两个所述挡块之间的所述滑移孔滑移设置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夹紧块;所述挡块上转动配合有螺杆,所述螺杆一端伸出所述底座外,且所述螺杆另一端在所述滑移孔内一端且与所述夹紧块螺纹配合,所述底座上转动安装有与多个所述螺杆连接的转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盘转动带动多个螺杆同步转动,螺杆转动带动夹紧块沿滑移孔移动,从而实现夹紧块夹紧工件。通过转盘的设置,可同时转动多个螺杆,而无需一个个去转动螺杆,节省了大量时间,提高了工件安拆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挡块开设有连通所述滑移孔的通孔,所述挡块背离所述夹紧块一侧还开设有与所述通孔同轴且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沉孔,所述螺杆转动安装在所述通孔和所述沉孔上且与所述夹紧块螺纹配合;所述螺杆周面设置有与所述沉孔转动插接配合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厚度小于所述沉孔的深度;所述沉孔内且位于所述转动块背离所述夹紧块一侧插接配合有锁定块,所述螺杆穿过所述锁定块且所述锁定块与转动配合,所述锁定块的厚度加上所述转动块的厚度略小于所述沉孔的深度;所述锁定块背离所述转动块一侧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挡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和沉孔的设置实现了螺杆与挡块的转动配合,锁定块和转动块的设置使螺杆被限制在挡块中,不会脱离挡块。

优选的,所述螺杆伸出所述挡块一端设置有齿轮,所述底座周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转盘转动安装在所述环形槽上,且所述转盘朝向所述螺杆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转盘,齿带与转盘同步转动,齿带带动齿轮转动,螺杆与齿轮同步转动,从而使螺杆驱动夹紧块滑移。通过齿带与齿轮啮合,实现转动转盘就可以带动螺杆转动的过程,操作简单。

优选的,所述螺杆伸出所述挡块一端的周面沿其轴向开设有卡接槽,所述齿轮内环设置有与所述卡接槽卡接配合的卡块,所述卡接槽的侧壁设置有弹性层,所述卡块与所述弹性层过盈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件为不规则形状时,转动转盘后,可能绝大部分夹紧块已经抵紧工件,但也有部分夹紧块未抵紧工件,因此需要继续操作这些夹紧块所对应的螺杆。通过齿轮与螺杆的插接配合设置,使齿轮可拆卸,当需要独立转动某个螺杆时,可将其他螺杆上的齿轮拔出,再转动转盘,从而继续转动螺杆,使未抵紧工件的夹紧块能抵紧工件。

优选的,所述转盘外周面设置有多个转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再转动转盘时,可直接操作转动杆转动转盘,同时也增加了转动转盘时的力臂,使转动转盘更为轻松。

优选的,所述夹紧块包括滑移在所述滑移孔内且与所述螺杆螺纹配合并伸出所述底座外的滑块、设置在所述滑块位于所述底座外一端的支撑块和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支撑块上的工件模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螺杆转动后,螺杆带动滑块沿滑移孔运动,支撑块与工件模具跟随滑块同步运动,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夹持。同时可根据加工工件的不同,更换不同的工件模具。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朝向所述工件模具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工件模具接触所述支撑块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凹槽卡接配合的凸块,且所述支撑块和所述工件模具通过螺栓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工件模具安装到支撑块上时,将工件模具的凸块与支撑块的凹槽相卡接,再通过螺栓固定,从而完成了工件模具和支撑块的安装。通过凸块和凹槽的设置,在安装支撑块和工件模具时只需将凸块卡入凹槽内,即可完成支撑块和工件模具的螺纹孔的对准,而无需耗费时间去观察支撑块和工件模具的螺纹孔是否对准,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安装工件模具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工件模具背离所述支撑块一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工件模具背离所述支撑块一侧还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卡接配合的定位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滑块与滑移孔之间滑移配合,两者之间势必会存在一定间隙,在多个工件模具靠拢合并时,可能存在无法精确对准腔室的情况,从而导致夹持有偏差,影响工件夹持的牢固度,甚至破坏工件表面。通过定位柱与定位槽的设置,使对个工件模具在靠拢合并时腔室能精确对准,从而使工件能被稳定的固定。

优选的,所述定位槽的开口处设置为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定位柱插入定位槽时,若两者有偏差,则需要人工调整,较为不方便。通过将定位槽的开口处设置为倒角,使定位柱在接触定位槽的倒角后能沿着倒角的斜面自动进入到定位槽内,从而无需人为调整。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的远离所述工件模具一端设置为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定位柱插入定位槽时,若两者有偏差,则需要人工调整,较为不方便。通过将定位柱的远离工件模具一端设置为倒角,使定位柱的倒角在接触定位槽后能沿着倒角的斜面自动进入到定位槽内,从而无需人为调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通过转盘的设置,可同时转动多个螺杆,而无需一个个去转动螺杆,节省了大量时间,提高了工件安拆的效率;

2、通过定位柱与定位槽的设置,使对个工件模具在靠拢合并时腔室能精确对准,从而使工件能被稳定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工件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爆炸图;

图5为图4的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底座;11、通孔;12、沉孔;13、锁定块;14、凸环;15、环形槽;16、固定槽;17、滑移槽;18、连接块;2、挡块;3、滑移孔;4、夹紧块;41、滑块;42、支撑块;421、凹槽;43、工件模具;432、定位柱;433、定位槽;5、螺杆;51、转动块;52、卡接槽;53、弹性层;6、齿轮;61、卡块;7、转盘;71、齿带;72、转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用于加工阀体的工件夹具,参照图2,包括底座1,底座1沿其直径开设有两个交叉于轴心处的滑移孔3,滑移孔3连通底座1夹持工件一侧。滑移孔3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挡块2,两个挡块2之间的滑移孔3滑移设置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夹紧块4。

夹紧块4包括滑块41、支撑块42和工件模具43。滑块41滑移设置在滑移孔3内且伸出底座1外,支撑块42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述滑块41位于底座1外一端,工件模具43通过螺栓固定紧贴在支撑块42朝向底座1轴线一侧;支撑块42与工件模具43接触一侧开设有凹槽421,工件模具43与支撑块42接触一侧一体成型设置有与凹槽421卡接配合的凸块。

参照图3,两块工件模具43相对一侧均一体成型设置有定位柱432,同时也开设有与定位柱432插接配合的定位槽433。且将定位柱432的远离工件模具43一端设置为倒角,以便定位柱432插入定位槽433中。在另一实施例中,将定位槽433的开口处设置为倒角,以便定位柱432的插入。

参照图4,挡块2开设有连通滑移孔3的通孔11,通孔11转动配合有螺杆5,且螺杆5与滑块41螺纹配合。挡块2还开设有与通孔11同轴且直径大于通孔11的沉孔12,螺杆5一体成型设置有与沉孔12转动插接配合的转动块51,且转动块51的厚度小于沉孔12的深度。在沉孔12内且位于转动块51的上方插接配合有锁定块13,锁定块13的厚度加上转动块51的厚度略小于沉孔12的深度;螺杆5穿过锁定块13,且锁定块13背离转动块51一侧一体成型设置有凸环14,凸环14通过螺栓固定在挡块2上。

参照图5,螺杆5伸出挡块2一端过盈插接配合有齿轮6,螺杆5伸出挡块2一端的周面沿其轴向开设有卡接槽52,且卡接槽52的侧壁固定设置有弹性层53,弹性层53采用橡胶。齿轮6内环一体成型设置有与卡接槽52卡接配合的卡块61,且与弹性层53过盈配合。底座1周面开设有环形槽15,环形槽15上转动安装有转盘7,转盘7朝向齿轮6一侧一体成型设置有与齿轮6啮合的齿带71。在转盘7外周面一体成型设置有多个转动杆72,以方便转动转盘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使用前,先将适配的工件模具43准备好,再将工件模具43通过凸块和凹槽421的卡接放到支撑块42上,再通过螺栓固定支撑块42和工件模具43。

将工件放到位于下方的工件模具43上,在操作转动杆72转动转盘7,齿带71与转盘7同步转动,齿带71带动齿轮6传动,螺杆5与齿轮6同步转动,螺杆5带动滑块41沿滑移孔3运动,支撑块42、工件模具43随滑块41同步运动。

当运动至工件模具43的定位柱432抵接定位槽433时,继续转动转盘7,定位杆沿定位槽433的槽口的倒角进入到定位槽433内,完成两个工件模具43的对准和固定。

当工件模具43大于或等于三个时,若其中有部分工件模具43未抵紧,可将齿轮6拔出,单独转动对应的螺杆5,直至所有工件模具43都抵紧工件。

当只需要两个工件模具43,可将其他两个的齿轮6拔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