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阻尼器的相对重力仪弹簧绕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1300发布日期:2019-06-13 15:40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基于阻尼器的相对重力仪弹簧绕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簧机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阻尼器的相对重力仪弹簧绕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半自动、全自动绕簧机生产的弹簧主要针对工业弹簧,或者部分特殊场景的专用弹簧。但是,这些绕簧机在追求高产量的同时无法保证其适用于需要高精密测量弹簧的特殊应用领域。据了解,现在的绕簧主要分为有芯绕簧和无芯绕簧,它们都无法保证相对重力仪弹簧钢丝的高度清洁(如有油污残存在钢丝表面将会腐蚀弹簧且影响后续弹簧炼制工艺中的设备),无法保证整根弹簧在绕制过程中受力均匀,弹簧匝数间性能的高度一致,同时还易损伤弹簧钢丝表面质量,对弹簧的性能造成一定的破坏,进而影响相对重力仪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阻尼器的相对重力仪弹簧绕制装置,旨在保证整根弹簧在绕制过程中受力均匀,弹簧匝数间性能一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阻尼器的相对重力仪弹簧绕制装置,包括钢丝滚筒、阻尼器、过线圈、排线滑轮、导向滑轮组、机座以及绕簧轴,其中,

所述钢丝滚筒、阻尼器、过线圈、排线滑轮和导向滑轮组均安装于机座上,钢丝滚筒、过线圈、排线滑轮和导向滑轮组在机座的长度方向上依次设置,阻尼器的第一传动轴与钢丝滚筒相连接以平衡缠绕于钢丝滚筒上钢丝的拉力,缠绕于钢丝滚筒上的钢丝穿过过线圈并缠绕于排线滑轮上后、经导向滑轮组导向最后缠绕于绕簧轴上以成型弹簧。

优选地,连接钢丝滚筒与阻尼器的第一传动轴与机座为滚动摩擦副。

优选地,所述导向滑轮组包括多个安装于机座上且相对于其可转动的V型滑轮。

优选地,所述V型滑轮通过第二传动轴与机座连接,第二传动轴与机座为滚动摩擦副。

优选地,所述排线滑轮通过第三传动轴与机座连接,第三传动轴与机座为滚动摩擦副。

优选地,所述钢丝滚筒和阻尼器分别安装于机座的两侧,阻尼器的第一传动轴穿过机座与钢丝滚筒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阻尼器的基座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机座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钢丝滚筒、过线圈、排线滑轮以及导向滑轮组安装于机座的同一侧。

优选地,所述钢丝滚筒在机座上的安装高度大于过线圈在机座上的安装高度,排线滑轮在机座上的安装高度小于过线圈在机座上的安装高度。

优选地,所述导向滑轮组包括第一V型滑轮和第二V型滑轮,第一V型滑轮靠近排线滑轮设置,第一V型滑轮、第二V型滑轮和排线滑轮在机座上的安装高度呈高、中、低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于阻尼器的相对重力仪弹簧绕制装置,通过设置阻尼器以平衡钢丝的拉力,保证了整根弹簧在绕制过程中受力均匀,弹簧匝数间性能的高度一致。另外,本基于阻尼器的相对重力仪弹簧绕制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容易实现以及制造成本低的优点。另外,本基于阻尼器的相对重力仪弹簧绕制装置,不易损伤弹簧钢丝表面质量,避免对弹簧的性能造成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阻尼器的相对重力仪弹簧绕制装置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于阻尼器的相对重力仪弹簧绕制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丝滚筒,2-阻尼器,3-第一V型滑轮,4-第二V型滑轮,5-绕簧轴,6-机座,7-排线滑轮,8-过线圈,9-钢丝。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照图1和图2,本优选实施例中,一种基于阻尼器的相对重力仪弹簧绕制装置,包括钢丝滚筒1、阻尼器2、过线圈8、排线滑轮7、导向滑轮组、机座6以及绕簧轴5,其中,

钢丝滚筒1、阻尼器2、过线圈8、排线滑轮7和导向滑轮组均安装于机座6上,钢丝滚筒1、过线圈8、排线滑轮7和导向滑轮组在机座6的长度方向上依次设置,阻尼器2的第一传动轴与钢丝滚筒1相连接以平衡缠绕于钢丝滚筒1上钢丝9的拉力,缠绕于钢丝滚筒1上的钢丝9穿过过线圈8并缠绕于排线滑轮7上后、经导向滑轮组导向最后缠绕于绕簧轴5上以成型弹簧。

绕簧轴5可安装于另一独立于机座6的驱动装置上,通过驱动装置带动绕簧轴5旋转以带动钢丝9缠绕。机座6包括底板以及相对于其垂直设置的竖板,钢丝滚筒1、阻尼器2、过线圈8、排线滑轮7和导向滑轮组均安装于竖板上。另外,通过设置过线圈8可提高钢丝9的清洁度(如有油污残存在钢丝9表面将会腐蚀弹簧且影响后续弹簧炼制工艺中的设备)。

具体地,连接钢丝滚筒1与阻尼器2的第一传动轴与机座6为滚动摩擦副。导向滑轮组包括多个安装于机座6上且相对于其可转动的V型滑轮。V型滑轮通过第二传动轴与机座6连接,第二传动轴与机座6为滚动摩擦副。排线滑轮7通过第三传动轴与机座6连接,第三传动轴与机座6为滚动摩擦副。

钢丝滚筒1和阻尼器2分别安装于机座6的两侧,阻尼器2的第一传动轴穿过机座6与钢丝滚筒1固定连接。阻尼器2的基座通过紧固件(螺钉)固定在机座6的一侧。

钢丝滚筒1、过线圈8、排线滑轮7以及导向滑轮组安装于机座6的同一侧。钢丝滚筒1在机座6上的安装高度大于过线圈8在机座6上的安装高度,排线滑轮7在机座6上的安装高度小于过线圈8在机座6上的安装高度,即钢丝滚筒1、过线圈8、排线滑轮7在机座6上的安装高度呈高、中、低设置。本实施例以导向滑轮组包括第一V型滑轮3和第二V型滑轮4这两个为例进行具体说明,第一V型滑轮3靠近排线滑轮7设置,第一V型滑轮3、第二V型滑轮4和排线滑轮7在机座6上的安装高度呈高、中、低设置。

本基于阻尼器的相对重力仪弹簧绕制装置其工作原理如下。当绕簧轴5转动时,一端固定在绕簧轴5的钢丝9会缠绕在绕簧轴5上。钢丝9在绕簧轴5的拉力下会带动第一V型滑轮3、第二V型滑轮4和排线滑轮7转动。钢丝9的另一端成圈绕在钢丝滚筒1上,在钢丝9的拉力作用下,会有带动钢丝滚筒1旋转的趋势。而钢丝滚筒1与阻尼器2是通过第一传动轴连接固定的,钢丝9的拉力会让阻尼器2的第一传动轴有转动的趋势。阻尼器2在钢丝9拉力和自身阻尼作用下产生一个稳定的平衡,当钢丝9拉力产生的转矩大于阻尼器2的阻尼力矩时,钢丝滚筒1才能转动放出钢丝9。而阻尼器2的阻尼力矩达到最大,并保持不变,能为绕制弹簧提供恒定的阻尼拉力,从而保证整根弹簧在绕制过程中受力均匀,弹簧匝数间性能的高度一致。

本实施例提出的基于阻尼器的相对重力仪弹簧绕制装置,通过设置阻尼器2以平衡钢丝9的拉力,保证了整根弹簧在绕制过程中受力均匀,弹簧匝数间性能的高度一致。另外,本基于阻尼器的相对重力仪弹簧绕制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容易实现以及制造成本低的优点。另外,本基于阻尼器的相对重力仪弹簧绕制装置,不易损伤弹簧钢丝表面质量,避免对弹簧的性能造成破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