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废料回跳的凹凸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0343发布日期:2019-10-09 06:52阅读:8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废料回跳的凹凸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是一种防止废料回跳的凹凸模。



背景技术:

冲裁模具是冲压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在模具冲裁过程中,被冲裁下来的废料经常会发生回跳现象,此现象极易造成次品率上升,甚至造成模具损伤;一般造成废料回跳的原因是凸模刃口处的磁力及油污吸附,凹模内壁表面的粗糙度太小;为了防止废料回跳,通常采用对凸模刃口消磁去污,增加凸模长度,定期增加凹模内壁表面的粗糙度等方法,虽然对防止废料有一定的效果,但操作起来比较费时费力,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防止废料回跳的凹凸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止废料回跳的凹凸模,它包括凸模和凹模,所述凸模设置在凹模的上方,凸模包括冲裁刃,冲裁刃的刃口设有燕尾槽,所述凹模的顶部设有凹模刃口,凹模刃口内设有废料防跳槽,所述凹模还包括废料型腔,废料型腔位于凹模刃口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燕尾槽位于冲裁刃的中部且燕尾槽的深度小于冲裁材料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燕尾槽为圆弧形凹槽或带倒角的V形凹槽。

优选的,所述废料防跳槽有两条并分别位于凹模刃口的两侧,两条废料防跳槽均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相反。

优选的,所述废料型腔的侧边均向外倾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将冲裁后的废料卡在防跳槽内,有效防止废料跳出凹模,避免产品质量受影响,同时防止模具被破坏。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圆弧形燕尾槽的凸模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带倒角的V形燕尾槽的凸模结构示意图;

图4 为凹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凸模,2-凹模,3-冲裁刃,4-燕尾槽,5-凹模刃口,6-废料防跳槽,7-废料型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4所示,一种防止废料回跳的凹凸模,它包括凸模1和凹模2,所述凸模1设置在凹模2的上方,凸模1包括冲裁刃3,冲裁刃3的刃口设有燕尾槽4,所述凹模2的顶部设有凹模刃口5,凹模刃口5内设有废料防跳槽6,所述凹模2还包括废料型腔7,废料型腔7位于凹模刃口5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燕尾槽4位于冲裁刃3的中部且燕尾槽4的深度小于冲裁材料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燕尾槽4为圆弧形凹槽或带倒角的V形凹槽。

优选的,所述废料防跳槽6有两条并分别位于凹模刃口5的两侧,两条废料防跳槽6均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相反,废料在被凸模1冲裁后,卡在废料防跳槽6内。

优选的,所述废料型腔7的侧边均向外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将工件放置在凹模2上,打开开关,压机冲头带动凸模1向下运动,冲裁刃3与凹模刃口5在工件上冲裁出废料后,凸模1继续下降一段距离,将废料卡在废料防跳槽6内,经过连续的冲裁,凹模2内腔积累的废料越来越多,最终最先产生的废料会脱离凹模刃口5进入废料型腔7,废料型腔7呈锥形结构,防止废料型腔7底部的废料回跳出凹模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所述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改动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