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内攻牙丝锥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7720发布日期:2019-07-19 23:40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内攻牙丝锥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领域,尤指一种模内攻牙丝锥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运用现有技术对五金冲压件进行模内自动攻牙,由于送料不到位出现断丝锥,会出现漏攻牙或者攻牙不到位现象,流入下一道工序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如何避免漏攻牙一直是个难题。

目前采用的检测装置是在攻牙孔正下方安装一个传感器,如微动开关,接近开关,光电开关等,利用传感器来判断是否漏攻牙或者是否攻牙不到位,模内攻牙机安装在冲压模具内,由于模具结构复杂,供安装断丝锥检测传感器的空间狭小,并受到各种机构的限制,且攻牙过程中需要用油或乳化液等来润滑和冷却丝锥,还存在冲压油,金属粉尘,机械振动等不利于检测的因素,因此这就要求传感器的感应头外形要小而且便于安装,还需要防油、防水、防尘、防振动,连线安装方便等。

但目前现有的检测装置,要么外形和安装方式不适用于模具内安装,要么就是感应器接触到油污、金属粉尘等物质后容易误触发或者失灵,甚至短路损坏,检测效果远远达不到实际应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安装,防尘、防水、防油且精确感应,检测稳定的模内攻牙丝锥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内攻牙丝锥检测装置,包括丝锥位移传感装置、丝锥感应装置、软管,其中所述丝锥位移传感装置包括外壳、感应头、防尘圈、传动机构、软轴;所述丝锥感应装置包括固定座、感应开关、感应触发机构、复位弹簧;软管的一端与外壳连通,软管的另一端与固定座连通;所述感应头上端设于外壳外,其下端延伸至外壳内,所述防尘圈设于感应头下方且位于外壳外,所述传动机构设于外壳内且传动机构的传动输入端与感应头下端连接,传动输出端与软轴一端连接,所述软轴另一端沿软管延伸至固定座外且与感应触发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套接在软轴表面,且其一端抵于软管表面,另一端抵于感应触发机构表面;所述感应头受压下行通过传动机构传动于软轴,软轴拉动感应触发机构往感应开关方向移动触发感应开关,使感应开关导通。

具体地,所述传动机构为连杆,所述连杆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连杆的上端旋转固定于外壳内且连杆的一侧设有向水平方向下方倾斜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设有凹槽,所述感应头的下端设于凹槽内,所述感应头下端还设有滑柱,所述滑柱贴合于延伸部凹槽上表面,所述连杆的下端与软轴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感应头的底端还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延伸部下方。

具体地,所述软管与外壳、固定座连接处还设有调节螺丝。

具体地,所述感应开关为微动开关,所述感应触发机构为凸轮,所述软轴拉动凸轮沿微动开关接触使微动开关导通。

具体地,所述感应开关为电磁感应开关,所述感应触发机构为磁铁,所述软轴拉动磁铁沿电磁感应开关方向移动,使电磁感应开关导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用软轴连接丝锥位移传感装置和丝锥感应装置,将感应头安装于模内检测处即可进行检测,此时仅丝锥位移传感装置位于模内,其余零件都设于模外,当丝锥攻牙下行对丝锥位移传感装置感应头施压时,感应头通过传动机构传动于软轴,软轴拉动感应触发机构触发感应开关,使感应开关导通,可通过感应开关将信号发送至攻牙设备或冲床的控制系统,实现感应开关异地非接触式检测断,便于在冲压模内安装和维护,提高断丝锥检测的稳定性,由于丝锥位移传感装置是纯机械结构,且在感应头与外壳之间设置防尘圈,能有效防止加工碎屑及润滑油进入丝锥传感装置内部,能有效防尘、油、水,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壳内传动机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固定座内复位弹簧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丝锥位移传感装置;2.固定座;3.软轴;4.外壳;5.感应头;6.防尘圈;7.传动机构;8.感应触发机构;9.感应开关;10.丝锥感应装置;11.软管;12.调节螺丝;13.复位弹簧;14.延伸部;15滑柱;16.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模内攻牙丝锥检测装置,包括丝锥位移传感装置1、丝锥感应装置10、软管11,其中所述丝锥位移传感装置1包括外壳4、感应头5、防尘圈6、传动机构7、软轴3;所述丝锥感应装置10包括固定座8、感应开关9、感应触发机构8、复位弹簧13;软管11的一端与外壳4连通,软管11的另一端与固定座2连通;所述感应头5上端设于外壳4外,其下端延伸至外壳4内,所述防尘圈6设于感应头5下方且位于外壳4外,所述传动机构7设于外壳4内且传动机构7的传动输入端与感应头5下端连接,传动输出端与软轴3一端连接,所述软轴3另一端沿软管11延伸至固定座2外且与感应触发机构8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3套接在软轴3表面,且其一端抵于软管11表面,另一端抵于感应触发机构8表面;所述感应头5受压下行通过传动机构7传动于软轴3,软轴3拉动感应触发机构8往感应开关9方向移动触发感应开关9,使感应开关9导通。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用软轴13连接丝锥位移传感装置1和丝锥感应装置10,将感应头5安装于模内检测处即可进行检测,此时仅丝锥位移传感装置10设于模内,其余零件都设于模外,当丝锥攻牙下行对丝锥位移传感装置感应头5施压时,通过传动机构7传动于软轴3,软轴3拉动感应触发机构触发感应开关9,使感应开关9导通,可通过感应开关9将信号发送至攻牙设备或冲床的控制系统,实现感应开关9非接异地触式检测断,便于在冲压模内安装和维护,提高断丝锥检测的稳定性,由于在感应触发机构8和软管11间设有复位弹簧13,当软轴3拉动感应触发机构8往感应开关9方向移动时会压缩复位弹簧13,若丝锥攻牙完成,丝锥转为向上运动,感应头5不受压,此时压缩的复位弹簧13因弹力作用开始复位,推动感应触发机构8往远离感应开关9方向移动,通过软轴3传送于传动机构7,使得感应头5复位,且在感应头5与外壳4之间设置防尘圈6,能有效防止加工碎屑及润滑油进入丝锥位移传感装置内部,能有效防尘、油、水,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具体地,所述传动机构7为连杆,所述连杆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连杆的上端旋转固定于外壳4内且连杆的一侧设有向水平方向下方倾斜的延伸部14,所述延伸部14设有凹槽,所述感应头5的下端设于凹槽内,所述感应头5下端还设有滑柱15,所述滑柱15贴合于延伸部14凹槽上表面,所述连杆的下端与软轴3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将感应头5的下端设于延伸部14的凹槽内,能保证丝锥位移传感装置1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感应头5与连杆断连的情况,且在感应头5下端设置滑柱15,滑柱15贴合于延伸部14凹槽上表面,进一步保证丝锥位移传感装置1的正常灵敏运行;当感应头5受压时会向下位移,此时滑柱15会带动延伸部14向下位移,连杆下端向远离延伸部14方向位移,带动与软轴3另一端固定的感应触发机构8往靠近感应开关9方向移动;当感应开关将信号发送至攻牙设备的控制系统后,丝锥转为向上运动,感应头5不受压,此时压缩的复位弹簧13因弹力作用开始复位,推动感应触发机构8往远离感应开关9方向移动,此时连杆的下端向靠近延伸部14方向位移,感应头5也因传动关系向上位移,直至最终复位。

具体地,所述感应头5的底端还设有限位部16,所述限位部16位于延伸部14下方。

采用上述方案,在感应头5下端设置限位部16,防止丝锥传感器1在复位时感应头于传动机构7分离。

具体地,所述软管11与外壳4、固定座2连接处还设有调节螺丝12。

采用上述方案,在软管11与外壳4、固定座2连接处设置调节螺丝12,有利于精细调节软管11内软轴3的松紧程度,确保丝锥感应装置10的灵敏准确传输。

具体地,所述感应开关9为微动开关,所述感应触发机构8为凸轮,所述软轴3拉动凸轮沿微动开关接触使微动开关导通。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施例中采用微动开关为感应开关9,凸轮为感应触发机构8,当丝锥攻牙下行到预定位置后继续下行从而使得感应头5受压下行(5mm以内),感应头5受压通过传动机构7传送于软轴3,软轴3拉动凸轮往微动开关方向移动,直到攻牙到位,凸轮会压动微动开关使其导通,攻牙控制系统或冲床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获取微动开关的信号来判断丝锥是否攻牙到位,如果在预定位置(通常指冲床下死点)微动开关没有导通,表示丝锥攻牙异常,并作出急停等相应的动作。

具体地,所述感应开关9为电磁感应开关,所述感应触发机构8为磁铁,所述软轴3拉动磁铁沿电磁感应开关方向移动,使电磁感应开关导通。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施例中采用感应开关9为电磁感应开关,磁铁为感应触发机构8,当丝锥攻牙下行到预定位置后继续下行从而使得感应头5受压下行(5mm以内),感应头5受压通过传感机构7传送于软轴3,软轴3拉动磁铁往电磁感应开关方向移动,直到攻牙到位,电磁感应开关感应到磁铁的磁性后导通,攻牙控制系统或冲床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获取微动开关的信号来判断丝锥是否攻牙到位,如果在预定位置(通常指冲床下死点)微动开关没有导通,表示丝锥攻牙异常,并作出急停等相应的动作。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