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压零件去飞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5698发布日期:2019-04-17 04:05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锻压零件去飞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锻造零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锻压零件去飞边装置。



背景技术:

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机械性能增强的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零件加工方法,通过锻造能够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压零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机械装置中负载较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多采用锻压零件。

目前市场上大量采用锻压的方式进行零件加工,在锻造的过程中,金属零件承受巨大的压力,零件的合模线处周边会产生明显溢出的飞边,带有飞边的零件不能够直接使用。传统的锻压零件产品飞边完全采用人工方式手挫或者使用打磨机打磨,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高昂,并且处理能力低下,生产效率不高,一般只能适用于小规模生产,难以应对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不能满足产业上越来越大的需求。随着锻造行业的发展,锻压零件去飞边工艺能否实现批量化快速加工,这对锻压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锻压零件去飞边装置,其能够快速去除锻压零件的飞边,具有生产速度快、效率高,工件质量好的优点,并且适用范围较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锻压零件去飞边装置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下模座上设有用于支撑待加工锻压零件的下模板,下模板上设有投影形状与锻压零件相同的下模刀口,上模座上设有与下模板配合压住待加工锻压零件的压料板,上模座上设有穿过压料板向下模刀口冲压锻压零件的冲头,冲头端部设有与锻压零件形状一致的凹陷,上模座上设有用于驱动冲头冲压的动力源。

进一步地,下模刀口上设有用于分离锻压零件和飞边的下模刀口入块,下模刀口入块顶面设置为与飞边底面相同的形状,压料板上设有与下模刀口入块配合压住飞边的压料板入块,压料板入块底面的形状与飞边顶面的形状一致。

进一步地,上模座接近下模座的一面设有固定板,冲头连接在固定板接近下模座的一面上,压料板接近上模座的一面设有脱背板,上模座接近下模座的一面设有压料弹簧,压料弹簧穿过固定板连接在脱背板上。

进一步地,压料板上螺纹连接有等高螺丝,固定板上设有内径小于等高螺丝螺帽的通孔,等高螺丝穿过通孔,等高螺丝的螺帽位于固定板远离压料板的一面。

进一步地,固定板上设有内导柱,脱背板、压料板、下模板上分别设有导孔,内导柱依次穿过各导孔。

进一步地,下模座与下模板之间设有下垫板。

进一步地,固定板与上模座之间设有上垫板。

进一步地,下模座的四角设有下垫脚。

本发明的一种锻压零件去飞边装置能够快速去除锻压零件的飞边,具有生产速度快、效率高,工件质量好的优点,并且适用范围较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写和阐述。

图1是本发明首选实施方式的一种锻压零件去飞边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首选实施方式的一种锻压零件去飞边装置闭模时下模刀口入块与压料板入块压住锻压件飞边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爆炸图。

附图标记:1、上模座;11、压料板;12、压料板入块;13、固定板;14、脱背板;15、压料弹簧;16、等高螺丝;17、内导柱;18、上垫板;2、下模座;21、下模板;22、下模刀口;23、下模刀口入块;24、下垫板;25、下垫脚;3、冲头;4、动力源;5、锻压零件;51、飞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更加清楚、完整地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发明首选实施方式的一种锻压零件去飞边装置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上模座1位于下模座2的上方,下模座2起支撑待加工锻压零件5的作用,上模座1能够压向下模座2,下模座2上设有开口,锻压零件5从下模座2开口中被压出,离开下模座2,锻压零件5周围的飞边51被截断留在下模座2上,从而将飞边51去除。

参考图1,下模座2底部四角设有将下模座2支撑在地面上的下垫脚25,下垫脚25主要起支撑装置整体的作用,在进行去飞边51作业时,上模座1对下模座2产生较大的冲击,通过下垫脚25也可以减少上模座1对地面的冲击。

参考图1和图3,下模座2的上表面上设有下模板21,下模板21上设有形状与待加工锻压零件5的水平投影形状一致的下模刀口22,下模刀口22处设有用于将锻压零件5与飞边51分离的下模刀口入块23。由于锻压零件5的飞边51存在位于不同平面上的情况,故下模刀口入块23的顶面设置为与飞边51底面相同的形状。

参考图1,下模板21与下模座2之间还设有下垫板24,下垫板24可以采用缓冲性能较好的橡胶材质,从而进一步减小去飞边51作业时产生的冲击。

参考图1和图3,上模座1接近下模座2的一面设有压料板11,压料板11用于压住锻压零件5,压料板11上设有压料板入块12,与下模刀口入块23相同,压料板入块12的底面设置为与飞边51顶面相同的形状。压料板11压在下模板21上时,压料板入块12与下模刀口入块23配合,将飞边51较牢固地压住。

参考图1,上模座1接近压料板11的一面设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与上模座1之间设有上垫板18,与下垫板24的作用相同,上垫板18主要起增加缓冲、减少震动的作用。固定板13上设有向下方延伸的冲头3,冲头3的端部的凹陷形状与锻压零件5上半部分的形状一致,上模座1上还设有用于驱动冲头3冲压的动力源4。压料板入块12与下模刀口入块23固定住飞边51后,冲头3向下冲压,将锻压零件5本体从下模刀口22中冲出,飞边51停留在下模刀口入块23上,达到分离锻压零件5和飞边51的目的。

参考图1,压料板11接近上模座1的一面设有脱背板14,上模座1的底面设有压料弹簧15,压料弹簧15穿过固定板13在脱背板14上,在闭模时,压料弹簧15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产生将压料板11推离上模座1的趋势,从而使压料板11能够始终紧压下模板21,以保证先压料再剪切去飞边51。开模时,压料弹簧15伸长,顶住压料板11,使其脱开飞边51。

参考图1,上模座1上还设有等高螺丝16,等高螺丝16穿过固定板13,等高螺丝16的螺纹部螺纹连接在压料板11上,等高螺丝16的螺帽能够卡在固定板13接近上模座1的一面上,通过等高螺丝16拉住压料板11,以避免压料板11掉落。

参考图1,脱背板14、压料板11、下模板21、下垫板24和下模座2上均设有导孔,固定板13底面设有向下延伸的内导柱17,内导柱17穿过各个导孔,起定位导向作用,确保压料板11以精确的定位进行活动。

具体实施过程:利用冲压模具落产品原理,上模座1下行,压料板11先接触飞边51,并在压料弹簧15力作用下压紧;固定板13下行驱动冲头3与下模刀口22剪切锻压零件5与飞边51,最后锻压零件5与飞边51分离,在冲头3作用下落下离开下模座2。

本发明的一种锻压零件去飞边装置能够快速去除锻压零件的飞边,具有生产速度快、效率高,工件质量好的优点,并且适用范围较广。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而并非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和精神范畴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文字描述、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作出的各种变形、替代和改进,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