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母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7418发布日期:2019-04-17 04:18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母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螺母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螺母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螺母是一种与螺栓或螺杆拧在一起用来起紧固作用的零件,它的用途是与螺柱、螺栓进行螺纹连接,常用于各种精密零件、机箱、机柜、汽车构件上;根据材质的不同分为:碳钢、不锈钢、有色金属等几大类型。

现有的螺母的加工工艺如下:1.螺母本体整形,用冷镦机将坯料镦成形,一般需连续冷镦2~3次,主要是为了螺母本体的4个对角饱满一致;2.拉角,用冷镦机将成形后的螺母本体一个端面边缘处镦出高度一致的焊接点;3.冲孔,用冷镦机在螺母本体的中心处冲出通孔;4.攻丝用攻丝机在螺母本体的中心孔内加工出内螺纹。

现有对螺母通孔进行攻丝时,螺母毛坯没有固定住容易产生晃动,导致加工出的螺纹牙产生分离或者乱扣的情况,加工产生的废料没有及时回收从而随意飘落,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母的加工工艺,具有加工稳定,提高其螺母加工产品质量,且效率高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螺母的加工工艺,s1、预处理:将毛坯进行球化退火处理,预毛坯加热至700~750℃并保温3~4小时,之后进行冷却处理,且温度控制在650~700℃之间,保持4~6小时,出炉空冷至常温;s2、成型加工:将s1预处理后的预毛坯放入冷镦机内进行加工成型,得到角部饱满一致、中心处冲有通孔的螺母本体;s3、脱油处理:在所述冷镦机的出口处设置有脱油池,在所述脱油池内设置有倾斜朝上进行传送的输送装置,在输送装置的末端设置有将螺母本体从输送装置上卸载的卸料装置;s4、攻丝:将s3中卸料装置收集的螺母本体放置于收料斗内,所述收料斗的出料口连接有用于输送螺母本体的输送流道,在所述输送流道下方间隔设置有输送板,在所述输送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输送流道与输送板之间的螺母本体进行攻牙的攻牙装置,且在所述输送板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攻牙后的螺母本体推出至输送板另一侧的推料装置,并在输送板远离推料装置的一侧布置有用于接收攻牙后的螺母本体的收集装置;s5、清洗处理:将收集装置内的螺母本体放入至离心装置内进行清洗;s6、表面处理:将s5清洗得到螺母本体完全浸入到含有沉淀金属化合物的水溶液中,再以电流通过水溶液后,溶液内的金属物质析出并附着在螺母本体的浸入部分上,形成防锈层。

如此设置,首先,通过对于毛坯进行预处理,经过高温在冷却后,提高毛坯的韧性,进而提高加工后产品的质量;随后,通过冷镦机自动成型中间预留通孔的正多边形螺母本体;待螺栓本体冷却后,输送至脱油池内进行脱油处理,使其螺栓本体表面的油污进行去除,并通过输送装置将脱油池内脱油处理后的螺栓本体输送至卸料装置内;其次,卸料装置中的螺栓本体输送至收料斗内,通过输送流道输送至输送板上,且通过攻牙装置对螺栓本体进行攻牙工序,再通过推料装置将攻牙后的螺母本体推出至输送板并掉落至收集装置内;再者,将收集装置内攻牙后的螺栓本体放入至离心装置内进行清洗,使其螺栓本体上的杂质进行离心去除,提高本螺栓本体的洁净度;最后,在对清洗后的螺栓本体进行表面处理,使其螺母本体表面形成防锈层,提高螺栓母体的产品质量;再通过外形尺寸检查对螺栓本体进行进一步检查;通过上述步骤,具有加工稳定,提高其螺母加工产品质量,且效率高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机架、转动设置于机架上的两传送辊以及套摄于两传送辊上的输送带,且其中一所述传送辊布置于所述脱油池内,所述输送带为磁性软带,所述卸料装置设置于另一所述传送辊方向的机架上。

如此设置,通过机架上两传送辊对输送带进行传送的目的,由于输送带为磁性软带,且一端处于脱油池内,通过磁力作用将脱油后的螺栓本体吸附至输送带上进行传送,最后通过机架另一端上的卸料装置将输送带上的螺栓本体进行卸料,并掉落至收料斗内进行攻丝工序。

进一步设置:所述卸料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机架上的卸料板,所述卸料板设置于输送带的下方,且与输送带的输送面倾斜设置,所述收料斗布置于所述卸料板的正下方。

如此设置,在输送带吸附螺栓本体进行传送的途中,在回传的途中,通过卸料板阻挡输送带上的螺栓本体进行传送,并通过螺栓本体的重力作用掉落至收料斗内,达到自动卸料的目的。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脱油池内固定设置有隔油板。

如此设置,通过隔油板,使其脱油池内上层杂质与输送带传送的区域进行隔离,减小一些漂浮物随着输送带进行转动的目的。

进一步设置:所述攻牙装置包括安装架、固定设置有于安装架上并朝输送流道方向往复运动的攻牙驱动气缸、与攻牙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的转动电机以及固定设置于转动电机驱动轴上的攻牙模头。

如此设置,通过攻牙驱动气缸驱动转动电机处于安装架上滑动并朝输送流道方向运动,使其转动电机带动攻牙模头对输送板与输送流道之间的螺栓本体进行攻牙工序。

进一步设置:所述推料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安装架上并朝收集装置方向往复运动的推料驱动气缸以及固定设置于推料驱动气缸活塞杆上并滑动于输送板上的推料板,并在所述推料板上开设有用于放置螺栓本体的加工槽,在所述安装架上固定设置有卸料驱动气缸,所述卸料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卸料杆、并驱动卸料杆朝收集装置方向往复运动,所述卸料驱动气缸与推料驱动气缸的驱动方向垂直布置。

如此设置,输送流道内的螺栓本体首先掉落至推料板的加工槽内,通过攻牙装置对其进行攻丝,攻丝完后,通过推料驱动气缸驱动推料板处于输送板上滑动并朝收集装置方向运动;随后,通过卸料驱动气缸驱动卸料杆朝收集装置方向运动,将加工槽内的螺栓本体推出于加工槽外并并掉落至收料装置内,达到对攻丝后的螺栓本体自动卸料的目的。

进一步设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布置于推料板下方的收集斗以及布置于收集斗出料口处的闸板,所述离心装置布置于所述闸板的正下方。

如此设置,经推料装置将攻丝好的螺栓本体推送至收集斗内,并通过闸板的启闭,将收集斗内收集好的螺栓被他传送至离心装置内的目的。

进一步设置:所述离心装置包括支撑架、转动布置于支撑架上的离心筒、固定设置于离心筒内的过滤筛筒以及设置于支撑架上用于驱动离心筒处于支撑架上转动的驱动电机,在所述离心筒和过滤筛筒上均设置有进料口,在所述进料口上均设置有用于启/闭所述进料口的密封板。

如此设置,收集装置内的螺栓本体传送至离心筒的过滤筛筒内,随后通过密封板分别将离心筒和过滤筛筒上的进料口密封,通过支撑架上的驱动电机驱动过滤筛筒处于离心筒内转动,达到离心清洗的的目的。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收料斗内转动布置有搅拌爪,在所述收料斗的外壁上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驱动盘,所述驱动盘偏心铰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远离与驱动盘连接的一端与搅拌爪铰接。

如此设置,通过搅拌电机带动驱动盘转动,进而是驱动杆带动搅拌爪处于收料斗内往复摆动,使其搅拌爪对收集斗内的螺栓本体进行搅拌的作用,提高收料斗内螺栓本体自动排列输送至输送流道内的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还包括有用于对清洗处理后的螺母本体进行外形尺寸检查的步骤。

如此设置,通过对表面处理后的螺栓本体进行外形尺寸检查,提高螺栓本体的产品质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依次进行预处理、成型加工、脱油处理、攻丝、清洗处理、表面处理,使其毛坯自动生成螺栓本体,具有加工稳定,提高其螺母加工产品质量,且效率高的效果;

2、通过隔油板,使其脱油池内上层杂质与输送带传送的区域进行隔离,减小一些漂浮物随着输送带进行转动的目的;

3、通过搅拌电机带动驱动盘转动,进而是驱动杆带动搅拌爪处于收料斗内往复摆动,使其搅拌爪对收集斗内的螺栓本体进行搅拌的作用,提高收料斗内螺栓本体自动排列输送至输送流道内的稳定性;

4、通过推料驱动气缸驱动推料板处于输送板上滑动并朝收集装置方向运动,再通过卸料驱动气缸驱动卸料杆朝收集装置方向运动,将加工槽内的螺栓本体推出于加工槽外并并掉落至收料装置内,达到对攻丝后的螺栓本体自动卸料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螺母的加工工艺流程图;

图2为螺母的加工工艺流程图中脱油池与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螺母的加工工艺流程中螺母自动上料攻丝及自动卸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离心装置中离心筒横截面处的示意图。

图中:1、脱油池;11、冷镦机;2、输送装置;21、机架;22、传送辊;23、输送带;24、隔油板;3、卸料装置;31、卸料板;41、收料斗;42、输送流道;43、输送板;44、搅拌爪;45、搅拌电机;46、驱动盘;47、驱动杆;5、攻牙装置;51、安装架;52、攻牙驱动气缸;53、转动电机;54、攻牙模头;6、推料装置;61、推料驱动气缸;62、推料板;621、加工槽;63、卸料驱动气缸;64、卸料杆;7、收集装置;71、收集斗;72、闸板;8、离心装置;81、支撑架;82、离心筒;83、过滤筛筒;84、驱动电机;85、进料口;86、密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螺母的加工工艺做进一步说明。

以上所述一种螺母的加工工艺,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处理:将毛坯进行球化退火处理,预毛坯加热至700~750℃并保温3~4小时,之后进行冷却处理,且温度控制在650~700℃之间,保持4~6小时,出炉空冷至常温。

s2、成型加工:将s1预处理后的预毛坯放入冷镦机11内进行加工成型,得到角部饱满一致、中心处冲有通孔的螺母本体。

s3、脱油处理:在冷镦机11的出口处设置有脱油池1,结合图2所示,在脱油池1内设置有倾斜朝上进行传送的输送装置2;输送装置2包括机架21、转动设置于机架21上的两传送辊22以及套摄于两传送辊22上的输送带23,且输送带23为磁性软带;将其中一传送辊22布置于所述脱油池1内;为提高输送带23输送螺母本体的洁净度,并在脱油池1内固定设置有隔油板24。

在另一传送辊22方向的机架21上设置有将螺母本体从输送带23上卸载的卸料装置3;卸料装置3包括固定设置于机架21上的卸料板31,卸料板31设置于输送带23的下方,且与输送带23的输送面倾斜设置。

s4、攻丝:结合图2至图4所示,在卸料板31的正下方布置于有收料斗41,将s3中卸料装置3收集的螺母本体统一收集于收料斗41内;同时,在收料斗41的出料口竖直连接有用于输送螺母本体的输送流道42,使其螺栓本体通过重力作用进行送料;在输送流道42下方间隔设置有输送板43,且输送板43与输送流道42垂直布置。

如图3所示,为提高收料斗41内的螺母本体依次排列输送至输送流道42内,在收料斗41内转动布置有搅拌爪44,在收料斗41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搅拌电机45,搅拌电机4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驱动盘46,驱动盘46偏心铰接有驱动杆47,且驱动杆47远离与驱动盘46连接的一端与搅拌爪44铰接,搅拌爪44的中端铰接于收料斗41内。

如图3和图4所示,在输送板43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输送流道42与输送板43之间的螺母本体进行攻牙的攻牙装置5;攻牙装置5包括安装架51、固定设置有于安装架51上并朝输送流道42方向往复运动的攻牙驱动气缸52、与攻牙驱动气缸5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的转动电机53以及固定设置于转动电机53驱动轴上的攻牙模头54;通过攻牙驱动气缸52驱动转动电机53朝输送流道42方向运动,使其转动电机53带动攻牙模头54对输送板43与输送流道42之间的螺栓本体进行攻牙工序。

如图3和图4所示,在输送板43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攻牙后的螺母本体推出至输送板43另一侧的推料装置6;推料装置6包括固定设置于安装架51上往复运动的推料驱动气缸61以及固定设置于推料驱动气缸61活塞杆上并滑动于输送板43上的推料板62。

如图3和图4所示,为提高攻牙装置5对输送流道42与输送板43之间的螺母本体进行攻牙的稳定性,在推料板62上开设有用于放置螺栓本体的加工槽621;同时,在安装架51上固定设置有卸料驱动气缸63,且卸料驱动气缸63与推料驱动气缸61的驱动方向垂直布置,卸料驱动气缸63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卸料杆64、并驱动卸料杆64朝加工槽621方向往复运动,并将加工槽621内攻牙后的螺栓本体推出。

如图3和图4所示,并在输送板43远离推料装置6的一侧布置有用于接收推料板62上攻牙后的螺母本体的收集装置7;收集装置7包括布置于推料板62下方的收集斗71以及布置于收集斗71出料口处的闸板72。

s5、清洗处理:如图3所示,将收集装置7内的螺母本体放入至离心装置8内进行清洗,且离心装置8布置于闸板72的正下方。

如图3和图5所示,离心装置8包括支撑架81、转动布置于支撑架81上的离心筒82、固定设置于离心筒82内的过滤筛筒83以及设置于支撑架81上用于驱动离心筒82处于支撑架81上转动的驱动电机84;在离心筒82和过滤筛筒83上均设置有进料口85,在进料口85上均设置有用于启/闭所述进料口85的密封板86。

s6、表面处理:将s5清洗得到螺母本体完全浸入到含有沉淀金属化合物的水溶液中,再以电流通过水溶液后,溶液内的金属物质析出并附着在螺母的浸入部分上,形成防锈层。

s7、外形尺寸检查:对清洗处理后的螺母本体进行外形尺寸检查。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对于毛坯进行预处理,提高加工毛坯的产品质量;随后,通过冷镦机11自动成型中间预留通孔的正多边形螺母本体;待螺栓本体冷却后,输送至脱油池1内进行脱油处理,使其螺栓本体表面的油污进行去除,并通过输送装置2将脱油池1内脱油处理后的螺栓本体输送至卸料装置3内;其次,卸料装置3中的螺栓本体输送至收料斗41内,通过输送流道42输送至输送板43上,通过攻牙装置5对螺栓本体进行攻牙工序,再通过推料装置6将攻牙后的螺母本体推出至输送板43并掉落至收集装置7内;再者,将收集装置7内攻牙后的螺栓本体放入至离心装置8内进行清洗,使其螺栓本体上的杂质进行离心去除,提高本螺栓本体的洁净度;最后,在对清洗后的螺栓本体进行表面处理,使其螺母本体表面形成防锈层,提高螺栓母体的产品质量;再通过外形尺寸检查对螺栓本体进行进一步检查;通过上述步骤,具有加工稳定,提高其螺母加工产品质量,且效率高的效果。

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