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轧钢板五辊矫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9097发布日期:2019-05-11 00:33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轧钢板五辊矫直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冶金领域热轧钢板精整机械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热轧钢板五辊矫直机。



背景技术:

公知的热轧钢板五辊矫直机是金属板材矫平的专用设备,用于矫平钢板、不平整板。板材矫直机通过其上设置的矫直辊对板材进行反弯旋转并施加压力,使板材进行挤压使其改变直线度,达到矫直的目的。通常矫直机上设置有两排矫直辊,数量不等,有五辊、七辊、十一辊等多种,一般板材越厚辊数越少,矫直辊更大,刚性更好,由于热轧板厂其产品以中厚板为主,常采用五辊矫直机。国内常用的五辊矫直机的矫直辊通常下方布置三个矫直辊,上方布置两个矫直辊,其传动时有的采用上方两个为主动辊,有的采用下方三个矫直辊为主动辊,有的每辊均为主动辊且每个矫直辊采用单独传动或分组传动,辊缝大小的调节方式,有下辊固定调上辊,有上辊固定调下辊,其辊缝调节装置多采用液压作为动力,利用液压缸的伸缩距离直接来控制辊缝的大小,或采用液压缸推动斜楔机构来控制辊缝的大小,上述辊缝调节装置存在辊缝调整精度不足,控制不便,制造维修困难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轧钢板五辊校直机,该设备具有上辊装置压下平稳可靠,下辊装置可实现辊缝的自动调节等特点。

本发明是由基础装置、上辊装置、下辊装置、三个十字滑块联轴器、辊缝调节驱动装置、矫直辊驱动装置、五个双万向联轴器组成,上辊装置和下辊装置安置在基础装置上,辊缝调节驱动装置通过三个十字滑块联轴器与下辊装置联接一起,矫直辊驱动装置通过五个双万向联轴器与上辊装置联接在一起;其中:

所述的基础装置是由升降液压缸、上连接架、二个机架、四个内导向板、关节轴承吊耳、四个垫板、四个杠杆、四个夹紧液压缸、入口上导板、入口下导板、二个止推板、下连接架、八个半卡环、四个法兰销轴、出口导板组成;所述的机架整体呈门形框架结构,其上设置有一上横梁、一下横梁、二个立柱,在下横梁的顶面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定位止口,在下横梁外侧立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把合凹面,在机架的两立柱的内侧各设置有一个承载凸台,在机架的两立柱外侧立面上各设置有一个双耳座并各设置有一个阶梯沉孔;所述的上连接架正中位置设置有一圆孔,升降液压缸穿过该圆孔,并固连在该圆孔的下部,在升降液压缸的下部设置有一关节轴承吊耳;二个机架呈相对布置,在二个机架的上横梁之间和下横梁之间分别固连有上连接架和下连接架;四个垫板两两分别固连在一个机架的两个承载凸台上;内导向板上设置有一内矩形导轨,四个内导向板分别固连在二个机架的承载凸台上方;法兰销轴上设置有一个环形槽,四个法兰销轴两两分别固连在一个机架的二个阶梯沉孔上;杠杆的中部位置设置有第一销孔,其两端各设置有一第二销孔和一夹紧压头,杠杆的第一销孔安置在法兰销轴上,二个半卡环固连在一个杠杆的第一销孔端面并卡在法兰销轴的环形槽内;夹紧液压缸的下部设置有一单耳座,在其上部设置有一双耳接头,夹紧液压缸的单耳座安置在机架的双耳座上,二者形成销联接,夹紧液压缸的双耳接头与杠杆第二销孔安置在一起,形成销联接;入口上导板、入口下导板和出口导板安置在二个机架之间,并与二个机架固连;二个止推板分别固连在一个机架的把合凹面内;

所述的上辊装置是由吊耳组件、升降基础箱、四个外导向板、四个托轮组件、上辊座、九个支撑滚轮装置、二个矫直辊装置、四个平键组成;吊耳组件、四个外导向板、上辊座安置在升降基础箱上,四个托轮组件、九个支撑滚轮装置、二个矫直辊装置安置在上辊座上;所述的升降基础箱整体呈长方体结构,其顶面中心位置设置有一阶梯圆形沉孔,其底面上设置有第一键槽和第二键槽,第一键槽和第二键槽呈垂直交叉布置,其前、后侧立面靠两边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把合平面;所述的上辊座整体呈长方体结构,其顶面设置有二个第一键槽和二个第二键槽,二个第一键槽和二个第二键槽呈垂直交叉布置,上辊座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各设置有二个圆形轴套,上辊座的左、右两侧下部位置各设置有二个挡块,上辊座的前、后两侧立面靠上部的两边位置上各设置有一个圆形阶梯沉孔;外导向板上设置有一外矩形导轨,四个外导向板固连在升降基础箱的四个把合平面上;上辊座的顶面与升降基础箱的底面固连在一起,并通过四个平键实现上辊座与升降基础箱的键联接;上辊装置的四个外导向板的外矩形导轨安置在基础装置的四个内导向板的内矩形导轨内,上辊装置的吊耳组件的圆柱销安置在基础装置的关节轴承吊耳内;

所述的下辊装置是由四个托轮组件、九个支撑滚轮装置、三个矫直辊装置、数个第一平键、导向基座、六个轴承座、六个调整挡板、二个第一双螺旋丝杠、第二双螺旋丝杠、二个鞍座、三个上顶v形块、三个半右旋螺纹楔块、三个半左旋螺纹楔块、三个托块、数个第二平键、三个传感器支架、三个激光测距传感器组成;所述的导向基座整体呈长方体结构,其长边底部两侧面设置有二个第一限位平面,在两长边上部侧立面上各设置二个阶梯沉孔,在底部短边两侧面各设置有一第二限位平面,在导向基座的上部沿长边方向设置有三个贯通的矩形导向槽,在矩形导向槽两侧立面上各设置有一内矩形导轨,在导向基座的顶面设置有数个纵向键槽和数个横向键槽;所述的第一双螺旋丝杠的两头分别设置有右旋螺纹和左旋螺纹,在其中部位置设置有一环形宽槽,在右旋螺纹的一侧端头设置有一端头轴段,在该端头轴段上设置有键槽;所述的第二双螺旋丝杠的两头分别设置有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在其中部位置设置有一环形宽槽,在左旋螺纹的一侧端头设置有一端头轴段,在该端头轴段上设置有键槽;所述的鞍座,在其上部设置有三个贯通的圆孔,在其顶面两侧各设置有一挡板,鞍座的底面设置有数个纵向键槽和数个横向键槽;所述的上顶v形块整体呈一长方体结构,其下部设置有二个斜面,该二个斜面相对于上顶v形块的中间平面呈对称布置;所述的半右旋螺纹楔块,其上部设置有一斜面,在其下部设置有一半右旋螺纹孔,在半右旋螺纹孔的两侧立面上各设置有一外矩形导轨;所述的半左旋螺纹楔块,其上部设置有一斜面,在其下部设置有一半左旋螺纹孔,在半左旋螺纹孔的两侧立面上各设置有一外矩形导轨;二个第一双螺旋丝杠和第二双螺栓丝杠分别支承在二个轴承座上,三个托块分别安置在二个第一双螺旋丝杠的环形宽槽和第二双螺栓丝杠的环形宽槽上,轴承座和托块均固连在导向基座的矩形导向槽底部;三个半右旋螺纹楔块的半右旋螺纹孔分别安置在二个第一双螺旋丝杠的右旋螺纹和第二双螺旋丝杠的右旋螺纹上,形成螺旋副;三个半左旋螺纹楔块的半左旋螺纹孔分别安置在二个第一双螺旋丝杠的左旋螺纹和第二双螺旋丝杠的左旋螺纹上,形成螺旋副;半右旋螺纹楔块的外矩形导轨和半左旋螺纹楔块的外矩形导轨分别安置在导向基座的内矩形导轨内;三个上顶v形块安置在导向基座的矩形导向槽内,其二个斜面分别安置在半右旋螺纹楔块的斜面和半左旋螺纹楔块的斜面上;九个支撑滚轮装置均分为三组分别固连在三个上顶v形块的其中一个上;二个鞍座固连在导向基座上,并通过数个第一平键和数个第二平键实现与导向基座的键联接;三个矫直辊装置的轴承体的阶梯轴段安置在鞍座的三个贯通的圆孔内,三个矫直辊装置的矫直辊的辊身段压在支撑滚轮装置的二个滚轮上;四个托轮组件的法兰和第一圆轴段分别安置在导向基座的四个阶梯沉孔内,并与其固连;三个传感器支架分别固连在导向基座的三个矩形导向槽的一端面,三个激光测距传感器分别固连在三个传感器支架上;下辊装置的导向基座的二个第一限位平面安置在基础装置的定位止口内,基础装置的二个止推板压在下辊装置的导向基座的二个第二限位平面上;

所述的辊缝调节驱动装置是由基座、减速电机、联轴器、传动线路转换箱组成,减速电机和传动线路转换箱固连在基座上,联轴器设置在减速电机和传动线路转换箱之间;辊缝调节驱动装置的传动线路转换箱的通过三个十字滑块联轴器与下辊装置的三个双螺旋丝杠实现键联接;

所述的矫直辊驱动装置是由基座、减速电机、联轴器、齿轮分配箱组成,减速电机和齿轮箱分配固连在基座上,联轴器设置在减速电机和齿轮分配箱之间;矫直辊驱动装置的齿轮分配箱的通过二个双万向联轴器与上辊装置的二个矫直辊装置的矫直辊实现联接,矫直辊驱动装置的齿轮分配箱通过三个双万向联轴器与下辊装置的三个矫直辊装置的矫直辊实现联接。

所述的吊耳组件是由开口销、开槽螺母、垫圈、圆座圈、内球垫、外球垫、双耳座、圆柱销、弹性卡圈组成;所述的圆座圈上设置有一圆形阶梯通孔,内球垫上设置有一内球面,内球垫安置在圆座圈的圆形阶梯通孔内;所述的双耳座设置有一叉形板,在该叉形板上设置有二个同孔心的圆通孔,与叉形板相接的是一圆轴段,与圆轴段相接的是一螺纹轴段;外球垫上设置有一外球面,外球垫安置在双耳座的圆轴段上;双耳座的螺纹轴段穿过内球垫、圆座圈和垫圈,并与开槽螺母安置在一起,在双耳座的螺纹轴段前端设置一开口销,该开口销实现开槽螺母与双耳座的周向固连,内球垫的内球面与外球垫的外球面贴合在一起;圆柱销上设置有一圆环槽,圆柱销穿过双耳座的二个圆通孔,弹性卡圈安置在圆柱销的圆环槽内;吊耳组件的圆座圈固连在升降基础箱的阶梯圆形沉孔内。

所述的托轮组件是由法兰销轴、滚轮、弹性挡圈组成;所述的法兰销轴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一法兰,在法兰的两边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圆轴段和第二圆轴段,在第二圆轴段上设置有一圆环槽;滚轮的中心设置有一圆孔,该圆孔安置在法兰销轴的第二圆轴段上,弹性挡圈安置在法兰销轴的圆环槽内;四个托轮组件的法兰销轴的法兰和第一圆轴段安置在上辊座的四个圆形阶梯沉孔内,并与其固连。

所述的支撑滚轮装置是由二个滚轮、叉形架、二个第一圆柱销、二个调节螺塞、二个座板、二个弹簧、二个顶杆、基座、第二圆柱销、二个第一弹性挡圈、第二弹性挡圈组成;所述的叉形架上部设置有四个第一圆通孔,四个第一圆通孔两两呈同孔心布置,同孔心的两对第一圆通孔的孔心线呈平行布置,叉形架的下部设置有一第二圆通孔,同孔心的两对第一圆通孔的孔心线相对于第二圆通孔的孔心线呈对称布置,叉形架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二个同轴的沉孔;所述的基座上设置有二个立板,在二个立板上各设置有一个圆通孔,二个圆通孔同孔心;一个第一圆柱销依次穿过叉形架的一个第一圆通孔、一个滚轮、叉形架的一个第一圆通孔,并在第一圆柱销上安置有一个第一弹性挡圈,实现第一圆柱销在叉形架上的轴向固定;第二圆柱销依次穿过基座的一个圆通孔、叉形架的第二圆通孔、基座的一个圆通孔,并在第二圆柱销上安置一个第二弹性挡圈,实现第二圆柱销在基座上的轴向固定;座板上设置有一阶梯圆通孔,在该阶梯圆通孔内设置有一弹簧,在弹簧内设置有一顶杆,调节螺塞安置在座板的阶梯圆通孔内,座板固连在基座的二个立板上,顶杆顶在叉形架的沉孔底部;九个支撑滚轮装置安置在上辊座上,支撑滚轮装置的二个滚轮顶在矫直辊装置的矫直辊上。

所述的矫直辊装置是由二个闷盖、二个轴承体、二个轴承、二个透盖、矫直辊、二个弹簧座、二个内圈弹簧、二个外圈弹簧、二个压盖、二个螺母、平键组成;所述的轴承体整体为一方形块和阶梯轴段的组合体,在方形块中心位置设置有一轴承孔,在阶梯轴段端部设置有一螺纹轴段;所述的矫直辊两端各设置有一第一轴颈段和一第二轴颈段,在第二轴颈段的外侧设置有一端头轴段,在该端头轴段上设置有一键槽,矫直辊的中部设置有辊身段;二个轴承的内圈分别安置在矫直辊的第一轴颈段和第二轴颈段上,二个轴承的外圈分别安置在一个轴承体的轴承孔内,一个闷盖和一个透盖分别安置在一个轴承体的轴承孔两端面;弹簧座上设置有一贯通的阶梯沉孔,弹簧座穿过轴承体的螺纹轴段,并安置在轴承体的阶梯轴段上,一个内圈弹簧和一个外圈弹簧安置在弹簧座的阶梯沉孔内,一个压盖穿过轴承体的螺纹轴段,并压在内圈弹簧和外圈弹簧上,一个螺母安置在轴承体的螺纹轴段上;平键安置在矫直辊的键槽内;二个矫直辊装置的轴承体的阶梯轴段安置在上辊座的圆形轴套内。

所述的传动线路转换箱是由通气塞、视孔盖、三个穿线接头、箱盖、第一电磁离合器、六个第一轴承、四个第一透盖、第一从动轴、箱座、二个第二从动轴、第一防转板、主动轴、第二防转板、第二电磁离合器、第一齿轮、二个第二齿轮、二个闷盖、第二轴承组成,所述的箱盖,在其分合面上设置有同孔心的第一半圆孔系、同孔心的第二半圆孔系、同孔心的第三半圆孔系,第一半圆孔系、第二半圆孔系、第三半圆孔系的孔心线相互平行;所述的箱座,在其分合面上设置有同孔心的第一半圆孔系、同孔心的第二半圆孔系、同孔心的第三半圆孔系,第一半圆孔系、第二半圆孔系、第三半圆孔系的孔心线相互平行;箱盖和箱座合在一起,箱盖的第一半圆孔系与箱座的第一半圆孔系形成一第一轴承孔系,箱盖的第二半圆孔系与箱座的第二半圆孔系形成一第二轴承孔系,箱盖的第三半圆孔系与箱座的第三半圆孔系形成一第三轴承孔系;所述的第一从动轴,其两端设置有一第一轴颈段和一第二轴颈段,与第一轴颈段相接的是一毂座段;所述的主动轴,其两边分别设置有一第一轴颈段和一第二轴颈段,与第一轴颈段向外相接的是一外花键轴段,外花键轴段的中心靠端头位置设置有一轴承孔,与第二轴颈段向中心方向相接的是一毂座段;通气塞安置在视孔盖上,视孔盖和三个穿线接头安置在箱盖上;第一齿轮固连在主动轴的毂座段上,二个第一轴承分别安置在主动轴的第一轴颈段和一第二轴颈段上,主动轴通过二个第一轴承支承在箱盖和箱座合在一起后形成的第一轴承孔系内;第一电磁离合器上设置有一主动盘、一从动盘和一导电座,第一电磁离合器的主动盘安置在主动轴的外花键轴段上,第一电磁离合器的从动盘固连在第一从动轴的毂座段上,一个第一轴承内圈和一个第二轴承内圈分别安置在第一从动轴的第一轴颈段和第二轴颈段上,一个第一轴承外圈和一个第二轴承外圈分别安置在箱盖和箱座合在一起后形成的第一轴承孔系和主动轴的轴承孔内;第二齿轮固连在第二电磁离合器的主动盘上,第二电磁离合器的主动盘空套在第二从动轴上,第二电磁离合器的从动盘固连在第二从动轴上,二个第二从动轴通过二个轴承分别支承在箱盖和箱座合在一起后形成的第二轴承孔系和第三轴承孔系内,四个第一透盖和二个闷盖固连在箱盖和箱座合在一起后形成第一轴承孔系、第二轴承孔系和第三轴承孔系的端面;第一齿轮与二个第二齿轮啮合在一起;第一防转板和第二防转板安置在箱座的内壁上,第一电磁离合器的导电座、第二电磁离合器的导电座分别与第一防转板和第二防转板固连。

所述的齿轮分配箱是由通气塞、视孔盖、箱盖、五个第一齿轮、中间箱、二个第一从动轴、主动轴、箱座、二个第二从动轴、四个闷盖、十个轴承、六个透盖、二个第二齿轮组成;所述的箱盖,其上设置有同孔心的第一半圆孔系、同孔心的第二半圆孔系,第一半圆孔系和第二半圆孔系的孔心线平行;中间箱上设置有同孔心的第一半圆孔系、同孔心的第二半圆孔系、同孔心的第三半圆孔系、同孔心的第四半圆孔系、同孔心的第五半圆孔系,第一半圆孔系、第二半圆孔系、第三半圆孔系、第四半圆孔系和第五半圆孔系的孔心线相互平行;箱座上设置有同孔心的第一半圆孔系、同孔心的第二半圆孔系、同孔心的第三半圆孔系,第一半圆孔系、第二半圆孔系和第三半圆孔系的孔心线相互平行;箱座、中间箱和箱盖按从下到上依次把合固连在一起后,箱盖的第一半圆孔系和中间箱的第一半圆孔系合在一起后形成第一轴承孔系,箱盖的第二半圆孔系和中间箱的第二半圆孔系合在一起后形成第二轴承孔系,中间箱的第三半圆孔系和箱座的第一半圆孔系合在一起后形成第三轴承孔系,中间箱的第四半圆孔系和箱座的第二半圆孔系合在一起后形成第四轴承孔系,中间箱的第五半圆孔系和箱座的第三半圆孔系合在一起后形成第五轴承孔系;一个第一齿轮和一个第二齿轮固连在一个第一从动轴上,二个第一从动轴分别通过二个轴承支承在箱盖与中间箱合在一起形成的第一轴承孔系和第二轴承孔系内;一个第一齿轮固连在主动轴上,主动轴通过二个轴承支承在中间箱与箱座合在一起后形成的第四轴承孔系内;一个第一齿轮固连在第二从动轴上,二个第二从动轴分别通过二个轴承支承在中间箱与箱座合在一起后形成的第三轴承孔系和第五轴承孔系内;主动轴上的第一齿轮与二个第一从动轴上的一个第一齿轮啮合在一起,二个第一从动轴上的第二齿轮分别与二个第二从动轴上的第一齿轮啮合在一起;四个闷盖和六个透盖固连在箱座、中间箱和箱盖合在一起形成的第一轴承孔系、第二轴承孔系、第三轴承孔系、第四轴承孔系和第五轴承孔系的两端面;通气塞固连在视孔盖上,视孔盖固连在箱盖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一升降液压缸驱动上辊装置作升降运动及上辊装置升降运动受四个导向矩形轨道的限位作用,可使上辊装置的升降运动平稳可靠;

2.采用四个夹紧液压缸提供动力对上辊装置在工作位置处进行夹紧,使上辊装置在对钢板的矫直过程中夹紧可靠、振动小;

3.采用双螺旋丝杠及双斜楔机构对辊缝进行调整,使调整可靠,自锁性能好;

4.采用传动线路转换箱及控制装置对辊缝进行调整,可自动控制调整量;

5.采用齿轮分配箱与双万向联轴器为矫直辊装置提供旋转运动,可减小五个矫直辊装置的五根矫直辊的旋转速度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基础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基础装置立体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上辊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上辊装置的立体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上辊装置的吊耳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上辊装置的托轮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上辊装置的支撑滚轮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上辊装置的矫直辊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下辊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下辊装置的立体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辊缝调节驱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辊缝调节驱动装置的传动线路转换箱的立体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辊缝调节驱动装置的传动线路转换箱的剖切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矫直辊驱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的矫直辊驱动装置的齿轮分配箱的立体部分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发明是由基础装置1、上辊装置2、下辊装置3、三个十字滑块联轴器4、辊缝调节驱动装置5、矫直辊驱动装置6、五个双万向联轴器7组成,上辊装置2和下辊装置3安置在基础装置1上,辊缝调节驱动装置5通过三个十字滑块联轴器4与下辊装置3联接一起,矫直辊驱动装置6通过五个双万向联轴器7与上辊装置2联接在一起。

请参阅图2、图3所示,所述的基础装置1是由升降液压缸11、上连接架12、二个机架13、四个内导向板14、关节轴承吊耳15、四个垫板16、四个杠杆17、四个夹紧液压缸18、入口上导板19、入口下导板110、二个止推板111、下连接架112、八个半卡环113、四个法兰销轴114、出口导板115组成;所述的机架13整体呈门形框架结构,其上设置有一上横梁131、一下横梁132、二个立柱133,在下横梁132的顶面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定位止口134,在下横梁132外侧立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把合凹面135,在机架13的两立柱133的内侧各设置有一个承载凸台136,在机架13的两立柱133外侧立面上各设置有一个双耳座137并各设置有一个阶梯沉孔138;所述的上连接架12正中位置设置有一圆孔121,升降液压缸11穿过该圆孔,并固连在该圆孔121的下部,在升降液压缸11的下部设置有一关节轴承吊耳15;二个机架13呈相对布置,在二个机架13的上横梁131之间和下横梁132之间分别固连有上连接架12和下连接架112;四个垫板16两两分别固连在一个机架13的两个承载凸台136上;内导向板14上设置有一内矩形导轨141,四个内导向板14分别固连在二个机架13的承载凸台136上方;法兰销轴114上设置有一个环形槽1141,四个法兰销轴114两两分别固连在一个机架13的二个阶梯沉孔138上;杠杆17的中部位置设置有第一销孔171,其两端各设置有一第二销孔172和一夹紧压头173,杠杆17的第一销孔171安置在法兰销轴114上,二个半卡环113固连在一个杠杆17的第一销孔171端面并卡在法兰销轴114的环形槽1141内;夹紧液压缸18的下部设置有一单耳座181,在其上部设置有一双耳接头182,夹紧液压缸18的单耳座181安置在机架13的双耳座137上,二者形成销联接,夹紧液压缸18的双耳接头182与杠杆17第二销孔172安置在一起,形成销联接;入口上导板19、入口下导板110和出口导板115安置在二个机架13之间,并与二个机架13固连;二个止推板111分别固连在一个机架13的把合凹面135内。

请参阅图4、图5所示,所述的上辊装置2是由吊耳组件21、升降基础箱22、四个外导向板23、四个托轮组件24、上辊座25、九个支撑滚轮装置26、二个矫直辊装置27、四个平键28组成;吊耳组件21、四个外导向板23、上辊座25安置在升降基础箱22上,四个托轮组件24、九个支撑滚轮装置26、二个矫直辊装置27安置在上辊座25上;所述的升降基础箱22整体呈长方体结构,其顶面中心位置设置有一阶梯圆形沉孔221,其底面上设置有第一键槽222和第二键槽223,第一键槽222和第二键槽223呈垂直交叉布置,其前、后侧立面靠两边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把合平面224;所述的上辊座25整体呈长方体结构,其顶面设置有二个第一键槽251和二个第二键槽252,二个第一键槽251和二个第二键槽252呈垂直交叉布置,上辊座25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各设置有二个圆形轴套253,上辊座25的左、右两侧下部位置各设置有二个挡块254,上辊座25的前、后两侧立面靠上部的两边位置上各设置有一个圆形阶梯沉孔255;外导向板23上设置有一外矩形导轨231,四个外导向板23固连在升降基础箱22的四个把合平面224上;上辊座25的顶面与升降基础箱22的底面固连在一起,并通过四个平键28实现上辊座25与升降基础箱22的键联接。

请参阅图5、图6所示,所述的吊耳组件21是由开口销211、开槽螺母212、垫圈213、圆座圈214、内球垫215、外球垫216、双耳座217、圆柱销218、弹性卡圈219组成;所述的圆座圈214上设置有一圆形阶梯通孔2141,内球垫215上设置有一内球面2151,内球垫215安置在圆座圈214的圆形阶梯通孔2141内;所述的双耳座217设置有一叉形板2172,在该叉形板2171上设置有二个同孔心的圆通孔2172,与叉形板相接的是一圆轴段2172,与圆轴段2172相接的是一螺纹轴段2173;外球垫216上设置有一外球面2161,外球垫216安置在双耳座217的圆轴段2172上;双耳座217的螺纹轴段2173穿过内球垫215、圆座圈214和垫圈213,并与开槽螺母212安置在一起,在双耳座217的螺纹轴段2173前端设置一开口销211,该开口销实现开槽螺母212与双耳座217的周向固连,内球垫215的内球面2151与外球垫216的外球面2161贴合在一起;圆柱销218上设置有一圆环槽2181,圆柱销218穿过双耳座217的二个圆通孔2172,弹性卡圈219安置在圆柱销218的圆环槽2181内;吊耳组件21的圆座圈214固连在升降基础箱22的阶梯圆形沉孔221内。

请参阅图4、图5、图7所示,所述的托轮组件24是由法兰销轴241、滚轮242、弹性挡圈243组成;所述的法兰销轴241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一法兰2411,在法兰2411的两边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圆轴段2412和第二圆轴段2413,在第二圆轴段2413上设置有一圆环槽2414;滚轮242的中心设置有一圆孔2421,该圆孔2421安置在法兰销轴241的第二圆轴段2413上,弹性挡圈243安置在法兰销轴241的圆环槽2414内;四个托轮组件24的法兰销轴241的法兰2411和第一圆轴段2412安置在上辊座25的四个圆形阶梯沉孔255内,并与其固连。

请参阅图4、图5、图8所示,所述的支撑滚轮装置26是由二个滚轮261、叉形架262、二个第一圆柱销263、二个调节螺塞264、二个座板265、二个弹簧266、二个顶杆267、基座268、第二圆柱销269、二个第一弹性挡圈2610、第二弹性挡圈2611组成;所述的叉形架262上部设置有四个第一圆通孔2621,四个第一圆通孔2621两两呈同孔心布置,同孔心的两对第一圆通孔2621的孔心线呈平行布置,叉形架262的下部设置有一第二圆通孔2622,同孔心的两对第一圆通孔2621的孔心线相对于第二圆通孔2622的孔心线呈对称布置,叉形架262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二个同轴的沉孔2623;所述的基座268上设置有二个立板2681,在二个立板2681上各设置有一个圆通孔2682,二个圆通孔2682同孔心;一个第一圆柱销263依次穿过叉形架262的一个第一圆通孔2621、一个滚轮261、叉形架262的一个第一圆通孔2621,并在第一圆柱销263上安置有一个第一弹性挡圈2610,实现第一圆柱销263在叉形架262上的轴向固定;第二圆柱销269依次穿过基座268的一个圆通孔2682、叉形架262的第二圆通孔2622、基座268的一个圆通孔2682,并在第二圆柱销269上安置一个第二弹性挡圈2611,实现第二圆柱销269在基座268上的轴向固定;座板265上设置有一阶梯圆通孔2651,在该阶梯圆通孔2651内设置有一弹簧266,在弹簧266内设置有一顶杆267,调节螺塞264安置在座板265的阶梯圆通孔2651内,座板265固连在基座268的二个立板2681上,顶杆267顶在叉形架262的沉孔2623底部;九个支撑滚轮装置26安置在上辊座25上,支撑滚轮装置26的二个滚轮261顶在矫直辊装置27的矫直辊275上。

请参阅图4、图5、图9所示,所述的矫直辊装置27是由二个闷盖271、二个轴承体272、二个轴承273、二个透盖274、矫直辊275、二个弹簧座276、二个内圈弹簧277、二个外圈弹簧278、二个压盖279、二个螺母2710、平键2711组成;所述的轴承体272整体为一方形块2721和阶梯轴段2722的组合体,在方形块2721中心位置设置有一轴承孔2723,在阶梯轴段2722端部设置有一螺纹轴段2724;所述的矫直辊275两端各设置有一第一轴颈段2751和一第二轴颈段2752,在第二轴颈段2752的外侧设置有一端头轴段2753,在该端头轴段2753上设置有一键槽2754,矫直辊275的中部设置有辊身段2755;二个轴承273的内圈分别安置在矫直辊275的第一轴颈段2751和第二轴颈段2752上,二个轴承273的外圈分别安置在一个轴承体272的轴承孔2723内,一个闷盖271和一个透盖274分别安置在一个轴承体272的轴承孔2723两端面;弹簧座276上设置有一贯通的阶梯沉孔2761,弹簧座276穿过轴承体272的螺纹轴段2724,并安置在轴承体272的阶梯轴段2722上,一个内圈弹簧277和一个外圈弹簧278安置在弹簧座276的阶梯沉孔2761内,一个压盖279穿过轴承体272的螺纹轴段2724,并压在内圈弹簧277和外圈弹簧278上,一个螺母2710安置在轴承体272的螺纹轴段2724上;平键2711安置在矫直辊275的键槽2754内;二个矫直辊装置27的轴承体272的阶梯轴段2722安置在上辊座25的圆形轴套253内。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上辊装置2的四个外导向板23的外矩形导轨231安置在基础装置1的四个内导向板14的内矩形导轨141内,上辊装置2的吊耳组件21的圆柱销218安置在基础装置1的关节轴承吊耳15内。

请参阅图7至图11所示,所述的下辊装置3是由四个托轮组件24、九个支撑滚轮装置26、三个矫直辊装置27、数个第一平键31、导向基座32、六个轴承座33、六个调整挡板34、二个第一双螺旋丝杠35、第二双螺旋丝杠36、二个鞍座37、三个上顶v形块38、三个半右旋螺纹楔块39、三个半左旋螺纹楔块310、三个托块311、数个第二平键312、三个传感器支架313、三个激光测距传感器314组成;所述的导向基座32整体呈长方体结构,其长边底部两侧面设置有二个第一限位平面321,在两长边上部侧立面上各设置二个阶梯沉孔322,在底部短边两侧面各设置有一第二限位平面323,在导向基座32的上部沿长边方向设置有三个贯通的矩形导向槽324,在矩形导向槽324两侧立面上各设置有一内矩形导轨325,在导向基座32的顶面设置有数个纵向键槽326和数个横向键槽327;所述的第一双螺旋丝杠35的两头分别设置有右旋螺纹351和左旋螺纹352,在其中部位置设置有一环形宽槽353,在右旋螺纹351的一侧端头设置有一端头轴段354,在该端头轴段354上设置有键槽355;所述的第二双螺旋丝杠36的两头分别设置有左旋螺纹361和右旋螺纹362,在其中部位置设置有一环形宽槽363,在左旋螺纹361的一侧端头设置有一端头轴段364,在该端头轴段364上设置有键槽365;所述的鞍座37,在其上部设置有三个贯通的圆孔371,在其顶面两侧各设置有一挡板372,鞍座37的底面设置有数个纵向键槽373和数个横向键槽374;所述的上顶v形块38整体呈一长方体结构,其下部设置有二个斜面381,该二个斜面381相对于上顶v形块38的中间平面呈对称布置;所述的半右旋螺纹楔块39,其上部设置有一斜面391,在其下部设置有一半右旋螺纹孔392,在半右旋螺纹孔392的两侧立面上各设置有一外矩形导轨393;所述的半左旋螺纹楔块310,其上部设置有一斜面3101,在其下部设置有一半左旋螺纹孔3102,在半左旋螺纹孔3102的两侧立面上各设置有一外矩形导轨3103;二个第一双螺旋丝杠35和第二双螺栓丝杠36分别支承在二个轴承座33上,三个托块311分别安置在二个第一双螺旋丝杠35的环形宽槽353和第二双螺栓丝杠36的环形宽槽363上,轴承座33和托块311均固连在导向基座32的矩形导向槽324底部;三个半右旋螺纹楔块39的半右旋螺纹孔392分别安置在二个第一双螺旋丝杠35的右旋螺纹351和第二双螺旋丝杠36的右旋螺纹362上,形成螺旋副;三个半左旋螺纹楔块310的半左旋螺纹孔3102分别安置在二个第一双螺旋丝杠35的左旋螺纹352和第二双螺旋丝杠36的左旋螺纹361上,形成螺旋副;半右旋螺纹楔块39的外矩形导轨393和半左旋螺纹楔块310的外矩形导轨3103分别安置在导向基座32的内矩形导轨325内;三个上顶v形块38安置在导向基座32的矩形导向槽324内,其二个斜面381分别安置在半右旋螺纹楔块39的斜面391和半左旋螺纹楔块310的斜面3101上;九个支撑滚轮装置26均分为三组分别固连在三个上顶v形块38的其中一个上;二个鞍座37固连在导向基座32上,并通过数个第一平键31和数个第二平键312实现与导向基座32的键联接;三个矫直辊装置27的轴承体272的阶梯轴段2722安置在鞍座37的三个贯通的圆孔371内,三个矫直辊装置27的矫直辊275的辊身段2755压在支撑滚轮装置26的二个滚轮261上;四个托轮组件24的法兰2411和第一圆轴段2412分别安置在导向基座32的四个阶梯沉孔322内,并与其固连;三个传感器支架313分别固连在导向基座32的三个矩形导向槽324的一端面,三个激光测距传感器314分别固连在三个传感器支架313上。

请参阅图1、图2、图10、图11所示,下辊装置3的导向基座32的二个第一限位平面321安置在基础装置1的定位止口134内,基础装置1的二个止推板压在下辊装置3的导向基座32的二个第二限位平面323上。

请参阅图12所示,所述的辊缝调节驱动装置5是由基座51、减速电机52、联轴器53、传动线路转换箱54组成,减速电机52和传动线路转换箱54固连在基座51上,联轴器53设置在减速电机52和传动线路转换箱54之间。

请参阅图13、图14所示,所述的传动线路转换箱54是由通气塞541、视孔盖542、三个穿线接头543、箱盖544、第一电磁离合器545、六个第一轴承546、四个第一透盖547、第一从动轴548、箱座549、二个第二从动轴5410、第一防转板5411、主动轴5412、第二防转板5413、第二电磁离合器5414、第一齿轮5415、二个第二齿轮5416、二个闷盖5417、第二轴承5418组成,所述的箱盖544,在其分合面上设置有同孔心的第一半圆孔系5441、同孔心的第二半圆孔系5442、同孔心的第三半圆孔系5443,第一半圆孔系5441、第二半圆孔系5442、第三半圆孔系5443的孔心线相互平行;所述的箱座549,在其分合面上设置有同孔心的第一半圆孔系5491、同孔心的第二半圆孔系5492、同孔心的第三半圆孔系5493,第一半圆孔系5491、第二半圆孔系5492、第三半圆孔系5493的孔心线相互平行;箱盖544和箱座549合在一起,箱盖544的第一半圆孔系5441与箱座549的第一半圆孔系5491形成一第一轴承孔系,箱盖544的第二半圆孔系5442与箱座549的第二半圆孔系5492形成一第二轴承孔系,箱盖544的第三半圆孔系5443与箱座549的第三半圆孔系5493形成一第三轴承孔系;所述的第一从动轴548,其两端设置有一第一轴颈段5481和一第二轴颈段5482,与第一轴颈段5481相接的是一毂座段5483;所述的主动轴5412,其两边分别设置有一第一轴颈段54121和一第二轴颈段54122,与第一轴颈段54121向外相接的是一外花键轴段54123,外花键轴段54123的中心靠端头位置设置有一轴承孔54124,与第二轴颈段54122向中心方向相接的是一毂座段54125;通气塞541安置在视孔盖542上,视孔盖542和三个穿线接头543安置在箱盖544上;第一齿轮5415固连在主动轴5412的毂座段54125上,二个第一轴承546分别安置在主动轴5412的第一轴颈段54151和一第二轴颈段54122上,主动轴5412通过二个第一轴承546支承在箱盖544和箱座549合在一起后形成的第一轴承孔系内;第一电磁离合器545上设置有一主动盘5451、一从动盘5452和一导电座5453,第一电磁离合器545的主动盘5451安置在主动轴5412的外花键轴段54123上,第一电磁离合器545的从动盘5452固连在第一从动轴548的毂座段5483上,一个第一轴承546内圈和一个第二轴承5418内圈分别安置在第一从动轴548的第一轴颈段5481和第二轴颈段5482上,一个第一轴承546外圈和一个第二轴承5418外圈分别安置在箱盖544和箱座549合在一起后形成的第一轴承孔系和主动轴5412的轴承孔54124内;第二齿轮5416固连在第二电磁离合器5414的主动盘上,第二电磁离合器5414的主动盘空套在第二从动轴5410上,第二电磁离合器5414的从动盘固连在第二从动轴5410上,二个第二从动轴5410通过二个轴承546分别支承在箱盖544和箱座549合在一起后形成的第二轴承孔系和第三轴承孔系内,四个第一透盖547和二个闷盖5417固连在箱盖544和箱座549合在一起后形成第一轴承孔系、第二轴承孔系和第三轴承孔系的端面;第一齿轮5415与二个第二齿轮5416啮合在一起;第一防转板5411和第二防转板5413安置在箱座549的内壁上,第一电磁离合器545的导电座、第二电磁离合器5414的导电座分别与第一防转板5411和第二防转板5413固连。

请参阅图1、图10、图11、图12、图13所示,辊缝调节驱动装置5的传动线路转换箱54的第一从动轴548和二个第二从动轴5410通过三个十字滑块联轴器4与下辊装置3的三个双螺旋丝杠35实现键联接。

请参阅图15所示,所述的矫直辊驱动装置6是由基座61、减速电机62、联轴器63、齿轮分配箱64组成,减速电机62和齿轮箱分配64固连在基座61上,联轴器63设置在减速电机62和齿轮分配箱64之间。

请参阅图16所示,所述的齿轮分配箱64是由通气塞641、视孔盖642、箱盖643、五个第一齿轮644、中间箱645、二个第一从动轴646、主动轴647、箱座648、二个第二从动轴649、四个闷盖6410、十个轴承6411、六个透盖6412、二个第二齿轮6413组成;所述的箱盖643,其上设置有同孔心的第一半圆孔系6431、同孔心的第二半圆孔系6432,第一半圆孔系6431和第二半圆孔系6432的孔心线平行;中间箱645上设置有同孔心的第一半圆孔系6451、同孔心的第二半圆孔系6452、同孔心的第三半圆孔系6453、同孔心的第四半圆孔系6454、同孔心的第五半圆孔系6455,第一半圆孔系6451、第二半圆孔系6452、第三半圆孔系6453、第四半圆孔系6454和第五半圆孔系6455的孔心线相互平行;箱座648上设置有同孔心的第一半圆孔系6481、同孔心的第二半圆孔系6482、同孔心的第三半圆孔系6483,第一半圆孔系6481、第二半圆孔系6482和第三半圆孔系6483的孔心线相互平行;箱座648、中间箱645和箱盖643按从下到上依次把合固连在一起后,箱盖643的第一半圆孔系6431和中间箱645的第一半圆孔系6451合在一起后形成第一轴承孔系,箱盖643的第二半圆孔系6432和中间箱645的第二半圆孔系6452合在一起后形成第二轴承孔系,中间箱645的第三半圆孔系6453和箱座648的第一半圆孔系6481合在一起后形成第三轴承孔系,中间箱645的第四半圆孔系和箱座648的第二半圆孔系6482合在一起后形成第四轴承孔系,中间箱645的第五半圆孔系和箱座648的第三半圆孔系6483合在一起后形成第五轴承孔系;一个第一齿轮644和一个第二齿轮6413固连在一个第一从动轴646上,二个第一从动轴646分别通过二个轴承6411支承在箱盖643与中间箱645合在一起形成的第一轴承孔系和第二轴承孔系内;一个第一齿轮644固连在主动轴647上,主动轴647通过二个轴承6411支承在中间箱645与箱座648合在一起后形成的第四轴承孔系内;一个第一齿轮644固连在第二从动轴649上,二个第二从动轴649分别通过二个轴承6411支承在中间箱645与箱座648合在一起后形成的第三轴承孔系和第五轴承孔系内;主动轴647上的第一齿轮644与二个第一从动轴646上的一个第一齿轮644啮合在一起,二个第一从动轴646上的第二齿轮6413分别与二个第二从动轴649上的第一齿轮644啮合在一起;四个闷盖6410和六个透盖6412固连在箱座648、中间箱645和箱盖643合在一起形成的第一轴承孔系、第二轴承孔系、第三轴承孔系、第四轴承孔系和第五轴承孔系的两端面;通气塞641固连在视孔盖642上,视孔盖642固连在箱盖643上。

请参阅图1、图4、图5、图10、图11、图15、图16所示,矫直辊驱动装置6的齿轮分配箱64的二个第一从动轴646通过二个双万向联轴器7与上辊装置2的二个矫直辊装置27的矫直辊275实现联接,矫直辊驱动装置6的齿轮分配箱64的二个第二从动轴649和主动轴647通过三个双万向联轴器7与下辊装置3的三个矫直辊装置27的矫直辊275实现联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

本实施例为五辊矫直机,其中的五辊采用为上二下三布置,上面的二个矫直辊设置在上辊装置上,下面的三个矫直辊设置在下辊装置上,五个矫直辊的辊缝的调整方式为:上面的二个辊子在矫直工作时处在一个固定位置,下面的三个辊子可根据矫直钢板的厚度作适当的调整。

上辊装置可作上下升降运动,便于钢板进入矫直机,在矫直工作过程中,位置应固定牢固,为此在基础装置上设置有一升降液压缸和四个内矩形导轨,上辊装置上设置有四个外矩形导轨,基础装置的升降液压缸通过其上设置的关节轴承吊耳与上辊装置上设置的吊耳组件的圆柱销联接,上辊装置的四个外矩形导轨安置在基础装置的四个内矩形导轨内,当基础装置的升降液压缸动作时,便能驱动上辊装置沿四个导向矩形轨道在竖直方向作升降运动,由于只由一个液压缸驱动,可克服多缸驱动的同步性问题,可使上辊装置的升降运动平稳可靠;为使上辊装置在对钢板的矫直过程中位置牢固可靠、振动小,在基础装置中设置有四个夹紧液压缸,该四个夹紧液压缸通过四个杠杆为上辊装置处在工作位置时提供夹紧力,当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时,使杠杆沿一法兰销轴旋转,从而使杠杆的夹紧压头向下运动,压在上辊装置的升降基础箱的底板上从而实现夹紧动作,相反,当液压缸的活塞杆回缩时,杠杆的夹紧压头向上回退运动实现松开动作,杠杆的夹紧压头的回退位置可避免上辊装置升降运动时与之发生干涉。

下辊装置可实现辊缝的调节,为此采用双螺旋丝杠及双斜楔机构对下辊装置的矫直辊装置的工作位置进行调整。下辊装置的矫直辊装置通过其上设置的内圈弹簧和外圈弹簧产生的弹力将矫直辊装置的辊子压在三组支撑滚轮装置上,三组支撑滚轮装置固连在一个上顶v形块上,上顶v形块的二个斜面分别与半右旋螺纹楔块的斜面和半左旋螺纹楔块的斜面形成斜楔机构,半右旋螺纹楔块的半右旋螺纹孔和半左旋螺纹楔块的半左旋螺纹孔分别安置在双螺旋丝杠的右旋螺纹和左旋螺纹上形成螺旋副,由于半右旋螺纹楔块的二个外矩形导轨和半左旋螺纹楔块的二个外矩形导轨均分别安置在导向基座的二个内矩形导轨内,由于双螺旋丝杠的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螺距相同,上顶v形块的二个斜面相对于中间平面呈对称布置,因此,当双螺旋丝杠旋转时,便能带动半右旋螺纹楔块和半左旋螺纹楔块作等速相向或反向运动,从而实现上顶v形块向上平移运动,从而带动三组支撑滚轮顶着下辊装置的矫直辊装置的矫直辊克服弹簧弹力向上或向下平移运动,从而实现辊缝的调节。为实现机动调节辊缝,设置有辊缝调节驱动装置,辊缝调节驱动装置的传动线路转换箱的第一从动轴和二个第二从动轴通过三个十字滑块联轴器与下辊装置的三个双螺旋丝杠实现键联接。传动线路转换箱采用三个电磁离合器对传动线路转换箱的第一从动轴和二个第二从动轴的旋转运动进行通断控制,从而控制下辊装置的三个双螺旋丝杠的旋转运动的通断,进而控制下辊装置的三个矫直辊装置的上下位置,使得辊缝调节得以顺利进行,下辊装置的三个矫直辊装置的上下位置可单独进行调整,可使调整方便快捷,易于控制;为精确控制辊缝的大小,下辊装置上设置有激光测距传感器,该激光测距传感器可对下辊装置的半左旋螺纹楔块的位置进行测量并反馈给处理器,进而驱动并控制辊缝调节驱动装置的电机动作,对辊缝进行自动调整。

为实现矫直辊的旋转运动,且保证每个矫直辊的转速接近相同,采用齿轮分配箱与双万向联轴器为矫直辊装置提供旋转运动,齿轮分配箱中设置有七个相同的齿轮,设置在主动轴上的第一齿轮与设置在第一从动轴上的第一齿轮啮合在一起,设置在第一从动轴上第二齿轮与设置在第二从动轴上的第一齿轮啮合在一起,由于所有传动均为等比传动,因此主动轴、二个第一从动轴、二个第二从动轴的输出转速大小相同,上面的二个第一从动轴与下面的主动轴及二个第二从动轴的旋转方向相反,由于五根轴的间隔距离小,且采用长尺寸的双万向联轴器将运动传给五个矫直辊装置的五根矫直辊,可使五根矫直辊的旋转速度差控制在允许范围。

工作过程如下:

(1)根据矫直钢板的厚度,启动辊缝调节驱动装置的传动线路转换箱的减速电机动作,控制传动线路转换箱的三个电磁离合器,调整辊缝大小;

(2)基础装置的升降液压缸动作,上辊装置上升;

(3)需矫直的钢板进入准备位置;

(4)基础装置的升降液压缸动作,上辊装置下压到位,到位后升降液压缸保压;

(5)夹紧液压缸动作,将上辊装置夹紧在基础装置上;

(6)矫直辊驱动装置的减速电机动作,矫直辊带动矫直钢板进行矫直处理;

(7)矫直完成后,夹紧液压缸动作,夹紧杠杆回退到安全位置,升降液压缸卸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