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钣金件的冲孔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49076发布日期:2020-04-17 22:57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钣金件的冲孔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钣金件的冲孔工艺。



背景技术: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模具制造技术现代化是模具工业发展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技术正不断向传统制造技术渗透、交叉、融合,对其实施改造,形成先进制造技术。

但目前市场上的冲压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冲下来的废料或坯料均需要人手工拿取,既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危险造成威胁,又降低了冲压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目前市场上的冲压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冲下来的废料或坯料均需要人手工拿取,既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危险造成威胁,又降低了冲压的工作效率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钣金件的冲孔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钣金件的冲孔工艺,该冲孔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客户的要求裁剪钣金件,使得钣金件比落料尺寸大1.2倍,并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对应的齿轮转动,进而调整冲头的位置,使冲头的位置与对应落料孔的位置对应,从而实现模具加工位置的调整;

s2:将钣金件水平放置于模具的底板上,并使得钣金件的地面与底板紧密贴合,并将位于钣金件侧壁的定位栓拉起,实现对钣金件位置的固定,防止在冲压过程中,钣金件发生偏移后影响加工精度;

s3:利用冲压板下降,在下降过程中驱动冲头下移至钣金件的对应位置处,从而实现对钣金件的冲压,冲压后的落料会落至底板表面,最后对落料进行收集,将钣金件拔出模具,实现对钣金件的冲孔;

上述s2中采用的模具包括上模板、冲压板、底板和底座;所述上模板安装在冲压板上;所述底板安装在底座和冲压板之间,底板内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输料单元;所述输料单元包括推杆、齿轮、凸轮、一号板、二号板、顶杆和出料管;所述推杆一端与上模板底侧固连,另一端贯穿贯穿冲压板后插入空腔内,且推杆位于空腔内的侧壁上设有倾斜的拨齿,且拨齿与空腔底端存在45度夹角;所述齿轮转动连接在空腔侧壁内靠近拨齿处,使得拨齿能够带动齿轮单向转动;所述一号板通过弹簧安装在空腔底侧;所述二号板通过支柱与一号板固连,且使得二号板伸出至底板外表面,二号板由主板和副板组成;所述副板铰接在主板侧壁上;所述凸轮截面形状为水滴状,凸轮转动连接在靠近一号板的空腔侧壁上,且凸轮和齿轮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顶杆一端固定在空腔底侧,另一端贯穿一号板后与副板底端接触;所述出料管安装在空腔内,出料管一端靠近与副板相对的主板侧壁,另一端伸出底板;通过推杆、齿轮、凸轮、一号板、二号板、顶杆和出料管的配合实现当对零件完成冲压加工时,落料可以顺着出料管滑出;工作时,当模具对板材进行冲压处理后,冲下的落料会残留在二号板上,此时将模具打开,在模具的打开过程中,会拉动推杆滑出空腔,从而通过拨齿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后再通过传动带来带动凸轮转动,凸轮在转动过程中会对一号板产生挤压,使得一号板向靠近空腔底侧的方向滑动,从而带动二号板移动,由于顶杆一端固定在空腔底侧,另一端贯穿一号板后与副板底端接触,使得二号板在移动过程中,顶杆会对副板产生顶力,从而将副板顶起,副板顶起后会对落料产生推力,从而将落料推至出料管处,顺着出料管滑出,完成了对落料的自动拿取,避免还需人工拿取,从而节省在冲压加工过程中的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给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方便。

优选的,所述凸轮靠近空腔底侧的侧壁上设有一号推块;所述空腔内设有加固单元;所述加固单元包括挡板和垫块;所述挡板对称固定在靠近一号板的空腔底侧,挡板在靠近一号推块处设有二号推块;所述垫块通过弹簧与挡块侧壁连接;所述一号板底端设有滑槽板;所述滑槽板内滑动连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垫块侧壁上;通过一号推块、二号推块、挡板和垫块的配合加强一号板和二号板在冲压过程中的强度;工作时,当模具对板材进行冲压处理后,冲下的落料会残留在二号板上,此时将模具打开,在模具的打开过程中,会拉动推杆滑出空腔,从而通过拨齿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后再通过传动带来带动凸轮转动,凸轮在转动过程中带动一号推块移动,从而使得二号推块受一号推块的推力作用下带动垫块抽出一号板底侧,使得一号板会在凸轮的作用下滑动;当需要对板材进行冲压处理时,通过凸轮旋转带动一号推块移动,从而使得二号推块不再受一号推块的作用力,此时二号推块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又重新滑至一号板底侧,从而对一号板和二号板的位置进行加固,从而保证了冲压过程中对模具的强度要求,增强了模具的整体使用效果。

优选的,所述顶杆靠近主板的端部铰接有加固块;所述主板在靠近加固块的侧壁上对应设有插槽;通过加固块和插槽的配合实现在冲压过程中,加强主板和副板之间的配合强度;工作时,当模具对板材进行冲压处理后,冲下的落料会残留在二号板上,此时将模具打开,在模具的打开过程中,会拉动推杆滑出空腔,从而通过拨齿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后再通过传动带来带动凸轮转动,凸轮在转动过程中会对一号板产生挤压,使得一号板向靠近空腔底侧的方向滑动,从而带动二号板移动,由于顶杆一端固定在空腔底侧,另一端贯穿一号板后与副板底端接触,使得二号板在移动过程中,顶杆会对副板产生顶力,从而将副板顶起,此时加固块会随着顶杆滑出插槽;当需要再次进行冲压加工时,合上模具,此时主板和副板之间发生复位,从而使得加固块重新插入插槽内,加强了主板和副板在铰接处的强度,保证了在冲压过程中二号板的整体强度,从而保证了模具整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主板表面滑动连接有赶料板;所述赶料板端部通过细绳与加固块连接;通过赶料板和加固块的配合加快落料掉落至出料管内滑出;工作时,当模具对板材进行冲压处理后,冲下的落料会残留在二号板上,此时将模具打开,在模具的打开过程中,会拉动推杆滑出空腔,从而通过拨齿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后再通过传动带来带动凸轮转动,凸轮在转动过程中会对一号板产生挤压,使得一号板向靠近空腔底侧的方向滑动,从而带动二号板移动,由于顶杆一端固定在空腔底侧,另一端贯穿一号板后与副板底端接触,使得二号板在移动过程中,顶杆会对副板产生顶力,从而将副板顶起,此时加固块会随着顶杆滑出插槽,在加固块的滑动过程中会通过细绳拉动赶料板滑动,从而对落料产生推力,使得落料在推力的作用下从二号板上滑动掉落至出料管,保证了落料能够稳定的掉落至出料管内,从而保证了模具工作的稳定性,提高模具的使用效果,有效避免了人工拿取的麻烦和危险性,提高了工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主板在靠近赶料板底端处设有圆形卡块;所述赶料板底端设有弧度,使得赶料板在滑动过程中会向出料管的方向翘起,且越靠近出料管时翘起的高度越高,从而加强对落料的推动效果;工作时,当模具对板材进行冲压处理后,冲下的落料会残留在二号板上,此时将模具打开,在模具的打开过程中,会拉动推杆滑出空腔,从而通过拨齿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后再通过传动带来带动凸轮转动,凸轮在转动过程中会对一号板产生挤压,使得一号板向靠近空腔底侧的方向滑动,从而带动二号板移动,由于顶杆一端固定在空腔底侧,另一端贯穿一号板后与副板底端接触,使得二号板在移动过程中,顶杆会对副板产生顶力,从而将副板顶起,此时加固块会随着顶杆滑出插槽,在加固块的滑动过程中会通过细绳拉动赶料板滑动,由于赶料板底端设有弧度,使得赶料板在滑动过程中会向出料管的方向翘起,且越靠近出料管时翘起的高度越高,从而加强对落料的推动效果。

优选的,所述出料管的出口处对称设有柔性弹片,且柔性弹片在不受力时相互接触将出料管的出口处封住,从而对落料实现缓冲作用;工作时,当模具对板材进行冲压处理后,冲下的落料会残留在二号板上,此时将模具打开,在模具的打开过程中,会拉动推杆滑出空腔,从而通过拨齿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后再通过传动带来带动凸轮转动,凸轮在转动过程中会对一号板产生挤压,使得一号板向靠近空腔底侧的方向滑动,从而带动二号板移动,由于顶杆一端固定在空腔底侧,另一端贯穿一号板后与副板底端接触,使得二号板在移动过程中,顶杆会对副板产生顶力,从而将副板顶起,副板顶起后会对落料产生推力,从而将落料推至出料管处,顺着出料管滑出,由于在出料管的出口处对称设有柔性弹片,使得落料在滑出的过程中会在柔性弹片的作用下发生减速,从而避免落料的滑动速度过快后发生碰撞,从而对落料表面造成损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钣金件的冲孔工艺,通过推杆、齿轮、凸轮、一号板、二号板、顶杆和出料管的配合实现当对零件完成冲压加工时,落料可以顺着出料管滑出,完成了对落料的自动拿取,避免还需人工拿取,从而节省在冲压加工过程中的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给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方便。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钣金件的冲孔工艺,通过一号推块、二号推块、挡板和垫块的配合加强一号板和二号板在冲压过程中的强度,从而保证了冲压过程中对模具的强度要求,增强了模具的整体使用效果,提高了工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零件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所采用的模具的工作状态图;

图3是本发明所采用的模具的侧视图;

图4是图3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3中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上模板1、冲压板2、底板3、空腔31、底座4、输料单元5、推杆51、拨齿511、齿轮52、凸轮53、一号推块531、一号板54、滑槽板541、铰接杆542、二号板55、主板551、副板552、插槽553、赶料板554、圆形卡块555、顶杆56、加固块561、出料管57、柔性弹片571、加固单元6、挡板61、二号推块611、垫块6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钣金件的冲孔工艺,该冲孔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客户的要求裁剪钣金件,使得钣金件比落料尺寸大1.2倍,并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对应的齿轮转动,进而调整冲头的位置,使冲头的位置与对应落料孔的位置对应,从而实现模具加工位置的调整;

s2:将钣金件水平放置于模具的底板上,并使得钣金件的地面与底板紧密贴合,并将位于钣金件侧壁的定位栓拉起,实现对钣金件位置的固定,防止在冲压过程中,钣金件发生偏移后影响加工精度;

s3:利用冲压板下降,在下降过程中驱动冲头下移至钣金件的对应位置处,从而实现对钣金件的冲压,冲压后的落料会落至底板表面,最后对落料进行收集,将钣金件拔出模具,实现对钣金件的冲孔;

上述s2中采用的模具包括上模板1、冲压板2、底板3和底座4;所述上模板1安装在冲压板2上;所述底板3安装在底座4和冲压板2之间,底板3内设有空腔31,空腔31内设有输料单元5;所述输料单元5包括推杆51、齿轮52、凸轮53、一号板54、二号板55、顶杆56和出料管57;所述推杆51一端与上模板1底侧固连,另一端贯穿贯穿冲压板2后插入空腔31内,且推杆51位于空腔31内的侧壁上设有倾斜的拨齿511,且拨齿511与空腔31底端存在45度夹角;所述齿轮52转动连接在空腔31侧壁内靠近拨齿511处,使得拨齿511能够带动齿轮52单向转动;所述一号板54通过弹簧安装在空腔31底侧;所述二号板55通过支柱与一号板54固连,且使得二号板55伸出至底板3外表面,二号板55由主板551和副板552组成;所述副板552铰接在主板551侧壁上;所述凸轮53截面形状为水滴状,凸轮53转动连接在靠近一号板54的空腔31侧壁上,且凸轮53和齿轮52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顶杆56一端固定在空腔31底侧,另一端贯穿一号板54后与副板552底端接触;所述出料管57安装在空腔31内,出料管57一端靠近与副板552相对的主板551侧壁,另一端伸出底板3;通过推杆51、齿轮52、凸轮53、一号板54、二号板55、顶杆56和出料管57的配合实现当对零件完成冲压加工时,落料可以顺着出料管57滑出;工作时,当模具对板材进行冲压处理后,冲下的落料会残留在二号板55上,此时将模具打开,在模具的打开过程中,会拉动推杆51滑出空腔31,从而通过拨齿511带动齿轮52转动,齿轮52转动后再通过传动带来带动凸轮53转动,凸轮53在转动过程中会对一号板54产生挤压,使得一号板54向靠近空腔31底侧的方向滑动,从而带动二号板55移动,由于顶杆56一端固定在空腔31底侧,另一端贯穿一号板54后与副板552底端接触,使得二号板55在移动过程中,顶杆56会对副板552产生顶力,从而将副板552顶起,副板552顶起后会对落料产生推力,从而将落料推至出料管57处,顺着出料管57滑出,完成了对落料的自动拿取,避免还需人工拿取,从而节省在冲压加工过程中的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给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方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凸轮53靠近空腔31底侧的侧壁上设有一号推块531;所述空腔31内设有加固单元6;所述加固单元6包括挡板61和垫块62;所述挡板61对称固定在靠近一号板54的空腔31底侧,挡板61在靠近一号推块531处设有二号推块611;所述垫块62通过弹簧与挡块侧壁连接;所述一号板54底端设有滑槽板541;所述滑槽板541内滑动连接有铰接杆542;所述铰接杆542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垫块62侧壁上;通过一号推块531、二号推块611、挡板61和垫块62的配合加强一号板54和二号板55在冲压过程中的强度;工作时,当模具对板材进行冲压处理后,冲下的落料会残留在二号板55上,此时将模具打开,在模具的打开过程中,会拉动推杆51滑出空腔31,从而通过拨齿511带动齿轮52转动,齿轮52转动后再通过传动带来带动凸轮53转动,凸轮53在转动过程中带动一号推块531移动,从而使得二号推块611受一号推块531的推力作用下带动垫块62抽出一号板54底侧,使得一号板54会在凸轮53的作用下滑动;当需要对板材进行冲压处理时,通过凸轮53旋转带动一号推块531移动,从而使得二号推块611不再受一号推块531的作用力,此时二号推块611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又重新滑至一号板54底侧,从而对一号板54和二号板55的位置进行加固,从而保证了冲压过程中对模具的强度要求,增强了模具的整体使用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顶杆56靠近主板551的端部铰接有加固块561;所述主板551在靠近加固块561的侧壁上对应设有插槽553;通过加固块561和插槽553的配合实现在冲压过程中,加强主板551和副板552之间的配合强度;工作时,当模具对板材进行冲压处理后,冲下的落料会残留在二号板55上,此时将模具打开,在模具的打开过程中,会拉动推杆51滑出空腔31,从而通过拨齿511带动齿轮52转动,齿轮52转动后再通过传动带来带动凸轮53转动,凸轮53在转动过程中会对一号板54产生挤压,使得一号板54向靠近空腔31底侧的方向滑动,从而带动二号板55移动,由于顶杆56一端固定在空腔31底侧,另一端贯穿一号板54后与副板552底端接触,使得二号板55在移动过程中,顶杆56会对副板552产生顶力,从而将副板552顶起,此时加固块561会随着顶杆56滑出插槽553;当需要再次进行冲压加工时,合上模具,此时主板551和副板552之间发生复位,从而使得加固块561重新插入插槽553内,加强了主板551和副板552在铰接处的强度,保证了在冲压过程中二号板55的整体强度,从而保证了模具整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主板551表面滑动连接有赶料板554;所述赶料板554端部通过细绳与加固块561连接;通过赶料板554和加固块561的配合加快落料掉落至出料管57内滑出;工作时,当模具对板材进行冲压处理后,冲下的落料会残留在二号板55上,此时将模具打开,在模具的打开过程中,会拉动推杆51滑出空腔31,从而通过拨齿511带动齿轮52转动,齿轮52转动后再通过传动带来带动凸轮53转动,凸轮53在转动过程中会对一号板54产生挤压,使得一号板54向靠近空腔31底侧的方向滑动,从而带动二号板55移动,由于顶杆56一端固定在空腔31底侧,另一端贯穿一号板54后与副板552底端接触,使得二号板55在移动过程中,顶杆56会对副板552产生顶力,从而将副板552顶起,此时加固块561会随着顶杆56滑出插槽553,在加固块561的滑动过程中会通过细绳拉动赶料板554滑动,从而对落料产生推力,使得落料在推力的作用下从二号板55上滑动掉落至出料管57,保证了落料能够稳定的掉落至出料管57内,从而保证了模具工作的稳定性,提高模具的使用效果,有效避免了人工拿取的麻烦和危险性,提高了工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主板551在靠近赶料板554底端处设有圆形卡块555;所述赶料板554底端设有弧度,使得赶料板554在滑动过程中会向出料管57的方向翘起,且越靠近出料管57时翘起的高度越高,从而加强对落料的推动效果;工作时,当模具对板材进行冲压处理后,冲下的落料会残留在二号板55上,此时将模具打开,在模具的打开过程中,会拉动推杆51滑出空腔31,从而通过拨齿511带动齿轮52转动,齿轮52转动后再通过传动带来带动凸轮53转动,凸轮53在转动过程中会对一号板54产生挤压,使得一号板54向靠近空腔31底侧的方向滑动,从而带动二号板55移动,由于顶杆56一端固定在空腔31底侧,另一端贯穿一号板54后与副板552底端接触,使得二号板55在移动过程中,顶杆56会对副板552产生顶力,从而将副板552顶起,此时加固块561会随着顶杆56滑出插槽553,在加固块561的滑动过程中会通过细绳拉动赶料板554滑动,由于赶料板554底端设有弧度,使得赶料板554在滑动过程中会向出料管57的方向翘起,且越靠近出料管57时翘起的高度越高,从而加强对落料的推动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出料管57的出口处对称设有柔性弹片571,且柔性弹片571在不受力时相互接触将出料管57的出口处封住,从而对落料实现缓冲作用;工作时,当模具对板材进行冲压处理后,冲下的落料会残留在二号板55上,此时将模具打开,在模具的打开过程中,会拉动推杆51滑出空腔31,从而通过拨齿511带动齿轮52转动,齿轮52转动后再通过传动带来带动凸轮53转动,凸轮53在转动过程中会对一号板54产生挤压,使得一号板54向靠近空腔31底侧的方向滑动,从而带动二号板55移动,由于顶杆56一端固定在空腔31底侧,另一端贯穿一号板54后与副板552底端接触,使得二号板55在移动过程中,顶杆56会对副板552产生顶力,从而将副板552顶起,副板552顶起后会对落料产生推力,从而将落料推至出料管57处,顺着出料管57滑出,由于在出料管57的出口处对称设有柔性弹片571,使得落料在滑出的过程中会在柔性弹片571的作用下发生减速,从而避免落料的滑动速度过快后发生碰撞,从而对落料表面造成损坏。

工作时,当模具对板材进行冲压处理后,冲下的落料会残留在二号板55上,此时将模具打开,在模具的打开过程中,会拉动推杆51滑出空腔31,从而通过拨齿511带动齿轮52转动,齿轮52转动后再通过传动带来带动凸轮53转动,凸轮53在转动过程中会对一号板54产生挤压,使得一号板54向靠近空腔31底侧的方向滑动,从而带动二号板55移动,由于顶杆56一端固定在空腔31底侧,另一端贯穿一号板54后与副板552底端接触,使得二号板55在移动过程中,顶杆56会对副板552产生顶力,从而将副板552顶起,副板552顶起后会对落料产生推力,从而将落料推至出料管57处,顺着出料管57滑出,完成了对落料的自动拿取,避免还需人工拿取,从而节省在冲压加工过程中的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给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方便;当模具对板材进行冲压处理后,冲下的落料会残留在二号板55上,此时将模具打开,在模具的打开过程中,会拉动推杆51滑出空腔31,从而通过拨齿511带动齿轮52转动,齿轮52转动后再通过传动带来带动凸轮53转动,凸轮53在转动过程中带动一号推块531移动,从而使得二号推块611受一号推块531的推力作用下带动垫块62抽出一号板54底侧,使得一号板54会在凸轮53的作用下滑动;当需要对板材进行冲压处理时,通过凸轮53旋转带动一号推块531移动,从而使得二号推块611不再受一号推块531的作用力,此时二号推块611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又重新滑至一号板54底侧,从而对一号板54和二号板55的位置进行加固,从而保证了冲压过程中对模具的强度要求,增强了模具的整体使用效果;当模具对板材进行冲压处理后,冲下的落料会残留在二号板55上,此时将模具打开,在模具的打开过程中,会拉动推杆51滑出空腔31,从而通过拨齿511带动齿轮52转动,齿轮52转动后再通过传动带来带动凸轮53转动,凸轮53在转动过程中会对一号板54产生挤压,使得一号板54向靠近空腔31底侧的方向滑动,从而带动二号板55移动,由于顶杆56一端固定在空腔31底侧,另一端贯穿一号板54后与副板552底端接触,使得二号板55在移动过程中,顶杆56会对副板552产生顶力,从而将副板552顶起,此时加固块561会随着顶杆56滑出插槽553;当需要再次进行冲压加工时,合上模具,此时主板551和副板552之间发生复位,从而使得加固块561重新插入插槽553内,加强了主板551和副板552在铰接处的强度,保证了在冲压过程中二号板55的整体强度,从而保证了模具整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当模具对板材进行冲压处理后,冲下的落料会残留在二号板55上,此时将模具打开,在模具的打开过程中,会拉动推杆51滑出空腔31,从而通过拨齿511带动齿轮52转动,齿轮52转动后再通过传动带来带动凸轮53转动,凸轮53在转动过程中会对一号板54产生挤压,使得一号板54向靠近空腔31底侧的方向滑动,从而带动二号板55移动,由于顶杆56一端固定在空腔31底侧,另一端贯穿一号板54后与副板552底端接触,使得二号板55在移动过程中,顶杆56会对副板552产生顶力,从而将副板552顶起,此时加固块561会随着顶杆56滑出插槽553,在加固块561的滑动过程中会通过细绳拉动赶料板554滑动,从而对落料产生推力,使得落料在推力的作用下从二号板55上滑动掉落至出料管57,保证了落料能够稳定的掉落至出料管57内,从而保证了模具工作的稳定性,提高模具的使用效果,有效避免了人工拿取的麻烦和危险性,提高了工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当模具对板材进行冲压处理后,冲下的落料会残留在二号板55上,此时将模具打开,在模具的打开过程中,会拉动推杆51滑出空腔31,从而通过拨齿511带动齿轮52转动,齿轮52转动后再通过传动带来带动凸轮53转动,凸轮53在转动过程中会对一号板54产生挤压,使得一号板54向靠近空腔31底侧的方向滑动,从而带动二号板55移动,由于顶杆56一端固定在空腔31底侧,另一端贯穿一号板54后与副板552底端接触,使得二号板55在移动过程中,顶杆56会对副板552产生顶力,从而将副板552顶起,此时加固块561会随着顶杆56滑出插槽553,在加固块561的滑动过程中会通过细绳拉动赶料板554滑动,由于赶料板554底端设有弧度,使得赶料板554在滑动过程中会向出料管57的方向翘起,且越靠近出料管57时翘起的高度越高,从而加强对落料的推动效果;当模具对板材进行冲压处理后,冲下的落料会残留在二号板55上,此时将模具打开,在模具的打开过程中,会拉动推杆51滑出空腔31,从而通过拨齿511带动齿轮52转动,齿轮52转动后再通过传动带来带动凸轮53转动,凸轮53在转动过程中会对一号板54产生挤压,使得一号板54向靠近空腔31底侧的方向滑动,从而带动二号板55移动,由于顶杆56一端固定在空腔31底侧,另一端贯穿一号板54后与副板552底端接触,使得二号板55在移动过程中,顶杆56会对副板552产生顶力,从而将副板552顶起,副板552顶起后会对落料产生推力,从而将落料推至出料管57处,顺着出料管57滑出,由于在出料管57的出口处对称设有柔性弹片571,使得落料在滑出的过程中会在柔性弹片571的作用下发生减速,从而避免落料的滑动速度过快后发生碰撞,从而对落料表面造成损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